- 年份
- 2024(893)
- 2023(1285)
- 2022(1038)
- 2021(893)
- 2020(678)
- 2019(1566)
- 2018(1478)
- 2017(2836)
- 2016(1609)
- 2015(1775)
- 2014(1797)
- 2013(1841)
- 2012(1807)
- 2011(1594)
- 2010(1461)
- 2009(1242)
- 2008(1124)
- 2007(1005)
- 2006(865)
- 2005(764)
- 学科
- 济(6386)
- 经济(6384)
- 管理(5985)
- 环境(5144)
- 业(4198)
- 学(3253)
- 方法(2933)
- 企(2883)
- 企业(2883)
- 数学(2807)
- 数学方法(2783)
- 划(2552)
- 规划(2362)
- 环境规划(2347)
- 农(1914)
- 财(1702)
- 资源(1639)
- 经济学(1577)
- 农业(1505)
- 生态(1414)
- 域(1271)
- 区域(1270)
- 区域环境(1180)
- 中国(1175)
- 和(1164)
- 务(1161)
- 财务(1161)
- 财务管理(1161)
- 企业财务(1128)
- 贸(1085)
- 机构
- 大学(23621)
- 学院(23551)
- 研究(10339)
- 济(9862)
- 经济(9703)
- 管理(8506)
- 中国(8034)
- 科学(7652)
- 理学(7507)
- 理学院(7362)
- 管理学(7215)
- 管理学院(7172)
- 所(6000)
- 研究所(5650)
- 京(5597)
- 农(5505)
- 业大(4549)
- 农业(4469)
- 中心(4435)
- 财(4265)
- 院(3918)
- 科学院(3845)
- 北京(3597)
- 室(3595)
- 财经(3424)
- 实验(3409)
- 资源(3321)
- 环境(3304)
- 实验室(3293)
- 经(3156)
共检索到3271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Joseph E.Aldy Alan J.Krupnick Richard G.Newell Ian W.H.Parry William A.Pizer 黄文芳
本文(为非专业人士)在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设计方面提供了高度简化的、讨论的主要问题及其争议。通过范例讨论如何采取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成本效益和福利最大化。同时,探讨在国内排放控制政策工具的选择,实施和鼓励技术创新等各种问题。
关键词:
气候 排放 二氧化碳 价格成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鲍文
通过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审视了碳关税作为贸易领域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尚存在的问题,认为即使碳关税为世贸组织所接受,在传统意义上也未必能成为一种有效的保护产业竞争力的手段,在亟需全球合作的时刻反而会适得其反。目前,全球的产业合作协定、技术共享等可能更为有效。从长期看,碳关税成为气候政策的一部分将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成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中国须未雨绸缪。
关键词:
碳关税 气候变化 减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璐
文章通过对成本有效的、可持续的、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气候变化减缓政策措施和减缓技术的研究,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途径和方法。文章分别从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选择以及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实践等角度,从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近期和长期等多个环节对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建议。
关键词:
减缓气候变化 政策措施 技术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方超 郭星星
经过亿万年的生命演化,地球生物与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关系网络。气候变暖,不仅给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同样威胁着地球上野生动物的生存。研究发现,气候变暖一方面会改变或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导致其种群数量逐渐萎缩甚至灭绝;另一方面,高温、干旱气候等极端气候还会直接威胁野生动物生存,导致短时间内野生动物死亡率急剧上升。而反过来,野生动物数量减少后,大量植物种子的传播会受到巨大影响,同时植被也再难从动物粪便中获取必要的营养,植物和土壤的捕碳、固碳功能会受到巨大影响,直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物是人类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盟友”,世界各国都应行动起来,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并与我们的“盟友”一道守护我们的蓝色家园。
关键词:
野生动物 气候变化 固碳 碳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盛济川 曹杰
将REDD+引入到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中,使用世界技术变化混合模型(WITCH)探讨在不同排放情景下,REDD+对于世界和中国减排成本以及CO2排放量的影响。通过SWOT分析,识别出中国实施REDD+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讨论中国应对REDD+的气候变化政策选择。研究表明,REDD+会促使中国可以更多地进口碳排放许可证替代国内工业减排,从而有效降低中国的减排成本。中国实施REDD+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因此中国应积极参与到REDD+的制定和谈判中,提前布局以从中获取最大收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方超 郭星星
经过亿万年的生命演化,地球生物与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关系网络。气候变暖,不仅给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同样威胁着地球上野生动物的生存。研究发现,气候变暖一方面会改变或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导致其种群数量逐渐萎缩甚至灭绝;另一方面,高温、干旱气候等极端气候还会直接威胁野生动物生存,导致短时间内野生动物死亡率急剧上升。而反过来,野生动物数量减少后,大量植物种子的传播会受到巨大影响,同时植被也再难从动物粪便中获取必要的营养,植物和土壤的捕碳、固碳功能会受到巨大影响,直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物是人类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盟友”,世界各国都应行动起来,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并与我们的“盟友”一道守护我们的蓝色家园。
关键词:
野生动物 气候变化 固碳 碳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潘家华 孙翠华 孙国顺
经过来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252位学者[1]近五年[2]的努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工作组关于减缓气候变化的第四次经济评估报告于2007年初完成定稿,其《决策者概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家华
减缓气候变化可以在大的地理尺度上以工程技术手段来实施。地球工程包括所有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外的、不涉及工业生产过程管理的,在较大的地球尺度或规模上,去除大气中的CO2或直接控制太阳辐射而降温的各种人为的工程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三大类:绿色生物技术手段、碳捕获与埋存技术和太阳光辐射额度控制管理技术。这一类地球工程手段有着一系列经济、技术、环境、伦理、安全和不确定性含义。本文就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地球工程作为减缓气候变化可能技术选择的几个关键问题开展了分析和讨论,涉及概念界定、技术特点、可能影响、治理构架等。作者认为,对于直接作用于碳的地球工程手段,如绿色生物技术手段和碳捕获与埋存技术,风险小、可操控;太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易志斌
利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相关原理,选取天津滨海机场、北京首都机场的旅客为对象,调查了旅客的低碳意识和航空碳税支付意愿。结果表明:航空旅客具有一定的低碳意识,但是收入水平、机票报销比例和年龄对其支付碳税意愿有显著影响;航空旅客不愿意支付碳税主要有3个原因:混淆碳税和燃油附加费、对碳减排责任主体认识存在偏差、不信任政府将航空碳税用于碳减排。为了未来碳税政策有效实施,建议加强对低碳和碳税相关知识的科学宣传、航空碳税征收要兼顾人们的支付能力、按照旅客飞行公里数征收碳税以及增加碳税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透明度。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航空旅客 碳税 支付意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恬静 姚晖
减缓气候非正常变化是一项巨大工程,本文选取22个绩效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提取其中6个影响绩效水平的主因子,对我国29个省市地方政府2012年减缓气候变化工程的绩效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政府的综合绩效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工程的绩效水平普遍偏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省市的绩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北部地区大多数地方的综合绩效水平偏低。据此,基于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绩效现状的差异,针对6个主要影响因子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协议》的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也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的迅速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国实施节能减排、参与国际合作的必然选择。虽然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何为低碳经济,如何从传统的依赖化石能源的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需要从低碳经济的概念、评价方法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此,环保部设立了"低碳经济模型开发及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应用"这一公益性专题研究项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民
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措施。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减缓和适应同等重要:一方面,农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比减缓气候变化更为现实的迫切。积极发展低碳现代农业实现减排增汇,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固碳增汇措施,纳入全球CO2减排措施中去。中国低碳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农业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鲁传一 刘德顺
1997年日本京都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首次为附件 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具体减排义务 ,并在减排途径上提出了三种灵活机制。为深入了解京都三机制的实质 ,本文首先分析了边际减排成本的概念 ,然后分析了京都三机制及其收益分配问题。由于中国是非附件 国家 ,与中国有关的是清洁发展机制 ,本文讨论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的问题。本文最后对京都三机制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总结 ,并对中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群芝 李雪平
文章基于AidData、OECD-DAC CRS和WDI数据库,选取1990—2018年76个受援国的面板数据,从气候援助的政策效应视角,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气候减缓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减缓援助整体上有效减少了受援国碳排放,气候政策在气候减缓援助与受援国碳排放关系中表现出轻微的“遮掩效应”;气候减缓援助在高排放国家的减排作用显著,在低排放国家不显著,气候政策在高受援和高排放国家的中介作用显著。
关键词:
气候减缓援助 气候政策 碳排放 中介模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