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0)
- 2023(10811)
- 2022(8875)
- 2021(8170)
- 2020(6595)
- 2019(15150)
- 2018(14493)
- 2017(26424)
- 2016(13858)
- 2015(15660)
- 2014(15261)
- 2013(15641)
- 2012(15067)
- 2011(13827)
- 2010(13870)
- 2009(13182)
- 2008(12974)
- 2007(11468)
- 2006(10487)
- 2005(9950)
- 学科
- 济(84866)
- 经济(84804)
- 管理(39369)
- 业(33393)
- 方法(28961)
- 企(26750)
- 企业(26750)
- 数学(25927)
- 数学方法(25717)
- 中国(22876)
- 地方(18296)
- 财(17530)
- 农(16759)
- 制(15296)
- 业经(15067)
- 学(14441)
- 贸(14160)
- 贸易(14147)
- 融(13988)
- 金融(13988)
- 银(13987)
- 银行(13970)
- 易(13777)
- 行(13535)
- 地方经济(12900)
- 体(11604)
- 农业(11332)
- 环境(11146)
- 务(10340)
- 财务(10314)
- 机构
- 大学(211359)
- 学院(206696)
- 济(104919)
- 经济(103233)
- 研究(81350)
- 管理(73140)
- 中国(66553)
- 理学(61794)
- 理学院(61045)
- 管理学(60079)
- 管理学院(59689)
- 财(47941)
- 京(45825)
- 科学(43921)
- 所(40873)
- 财经(37630)
- 研究所(36644)
- 中心(35837)
- 经济学(35778)
- 经(34496)
- 经济学院(31958)
- 农(30182)
- 北京(30068)
- 江(29957)
- 院(28939)
- 财经大学(28217)
- 范(25964)
- 师范(25751)
- 业大(25463)
- 科学院(24829)
- 基金
- 项目(129092)
- 科学(102853)
- 基金(98327)
- 研究(93807)
- 家(86198)
- 国家(85601)
- 科学基金(72643)
- 社会(64981)
- 社会科(61840)
- 社会科学(61828)
- 基金项目(49893)
- 省(44894)
- 自然(44118)
- 自然科(43199)
- 自然科学(43190)
- 自然科学基金(42450)
- 教育(41711)
- 资助(41484)
- 划(38874)
- 编号(34077)
- 部(30832)
- 重点(29695)
- 国家社会(29168)
- 成果(28971)
- 发(28463)
- 中国(27956)
- 教育部(26939)
- 创(25433)
- 人文(25221)
- 大学(25014)
- 期刊
- 济(121261)
- 经济(121261)
- 研究(72663)
- 中国(46170)
- 财(37685)
- 管理(31885)
- 学报(31202)
- 科学(29494)
- 农(28058)
- 融(25186)
- 金融(25186)
- 大学(24847)
- 学学(23442)
- 经济研究(21963)
- 财经(20845)
- 农业(19385)
- 经(18207)
- 教育(16995)
- 技术(16695)
- 问题(15637)
- 贸(15494)
- 世界(14399)
- 业经(14342)
- 国际(14265)
- 技术经济(11729)
- 统计(11563)
- 业(11459)
- 策(9603)
- 经济问题(9555)
- 经济管理(9106)
共检索到339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岳
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再一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投资与消费需求又一次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增长率已超过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生产的高速增长又一次带来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的全面紧张。伴随着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物价开始跳跃性上扬,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已超出国际价格,35个大中城市的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已接近20%。所有这一切,似乎顽强地重显历史的轨迹。中国经济周而复始的高涨与衰退,已使绝大多数人不得不承认,经济的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进
目前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争论很多,而且分析一般都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前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这必然会对分析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成因,首先要明确历次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期。本文比较了目前国际上公认比较成熟的四种方法,分别是线形趋势法、H-P滤波法、Band-Pass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对我国1952—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了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后的统计数据,分别估计出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间。通过对这四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相互验证,笔者估算出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起止时期,这将为进一步分析历次宏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明录
一、我国经济波动的初步描述建国近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国家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长。但由于多种原因,在我们整个经济的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波动现象。实证分析表明,这种波动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其剧烈程度甚至不亚于西方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波动。经济波动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绝对波动或古典循环,是指经济情况本身也即经济绝对量的上下波动;其二为增长波动或增长循环,是指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围绕着长期增长趋势的上下波动。现以国民收入(按1980年不变价计)、固定资产投资(按全民所有制单位计,简称投资)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即现实的社会购买力,简称购买力)为分析对象,来考察我国经济的波动情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伍荣坤
一、经济循环波动的成因经济循环波动的成因是诸方面的,总的来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循环波动的重心和基础。一般情况下,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容易产生投资冲动,超越长期趋势正常轨迹而进入投资扩张。反之,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容易产生投资欲减退,出现投资收缩,低于长期趋势线而进入投资萧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周期中的超常波动并缓和常规波动。为此,国家应当自觉掌握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讨论经济周期基本概念后,对建国以来40余年中的经济周期作了实证考察,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机理提出了综合性的分析和分阶段的表述。认为改革以来经济周期的发生机理已经变化为决策色彩有所消退、体制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再生产投资节律因素大为显化的新式多因素组合周期,其现象形态与市场经济下的通例起于靠拢;并考察了世界上它国经济周期因素对我国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实施积极合理的宏观调控,在总量调节上与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建国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统计工作者对宏观经济监测、预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现评述如下。一、监测、预警的含义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含义,多数人认为,就是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主要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观测、分析和评价,以判断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就可发出警报信号,为宏观经济管理、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这一定义简单明了,但似有两点不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敏 王月
本文使用存货周期理论解释2008年9月份以来的宏观经济急剧下滑,认为当前工业生产增速急剧下降伴随了剧烈的存货调整因素。理论和经验研究证明,企业存货水平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因此在经济景气转换阶段,企业存货水平的波动会明显加大,成为加剧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在2008年9月以来的本轮存货调整中,除需求变化引发的存货调整冲击外,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暴跌也从供给面增大了本轮存货调整的冲击,对上游重工业生产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关键词:
存货周期 存货调整 经济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黎 张红伟
文章通过建立VAR与VEC模型,对信贷周期、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误差修正机制,其中产业结构与经济波动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信贷周期与宏观经济波动则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信贷周期在长短期内对宏观经济波动均存在正面影响。
关键词:
信贷周期 产业结构 经济波动 VAR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上海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和调控系统》课题组
一、总体设计与构造(一)设计思想1.宏观经济监测目标。所谓监测就是对已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评价。它与一般经济的统计评价方法不同点在于:将能反映上海经济总体状况的特征性指标存入计算机,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判断,筛选出其中对经济运行具有灵敏反映的指标,然后找出这些敏感性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对上海各时期不同的经济发展状态进行边界刻划,找出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然后对这些模式的特征与量化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形成是各类指标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该模式中各个统计指标已经超越了指标原来的特定含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金明 刘卉
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SW景气指数,通过计算多组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利差与SW景气指数的时差相关系数,选择15年期与2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利差作为转换变量构建STR模型,以期限利差作为转换变量考察其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预警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利差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可靠的预警作用。基于本文的模型进行样本外预测,发现中国经济将缓慢复苏,但依然处于经济紧缩阶段。因此,中国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障经济平稳增长。
关键词:
期限利差 SW景气指数 STR模型 预测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金明 刘卉
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SW景气指数,通过计算多组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利差与SW景气指数的时差相关系数,选择15年期与2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利差作为转换变量构建STR模型,以期限利差作为转换变量考察其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预警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利差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可靠的预警作用。基于本文的模型进行样本外预测,发现中国经济将缓慢复苏,但依然处于经济紧缩阶段。因此,中国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障经济平稳增长。
关键词:
期限利差 SW景气指数 STR模型 预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婵婵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加速,金融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显著,金融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微观机制模型,运用系统GMM模型对我国70家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周期性问题以及顺周期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波动明显趋缓,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出现以及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制度基础、作用机制和作用工具的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效能发挥的制度障碍,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完整理论体系。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泓
《中国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研究》评介长期以来,经济周期波动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西方国家经济周期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且形成了几十种内容各异的经济周期理论。我国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研究到80年代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马景灏
文章针对中国海洋经济波动的监测预警问题,界定了海洋经济预警这一概念,并通过设计反映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十个预警指标,采用数理方法和经验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预警指标的具体预警界限,设计构建了我国海洋经济周期波动的预警信号灯系统。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预警系统 信号灯 综合预警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