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4)
2023(11311)
2022(9720)
2021(8632)
2020(7474)
2019(17174)
2018(16858)
2017(32780)
2016(17748)
2015(20285)
2014(20545)
2013(20594)
2012(19600)
2011(18088)
2010(18414)
2009(17636)
2008(17374)
2007(15887)
2006(14069)
2005(13089)
作者
(53993)
(45790)
(45478)
(43489)
(28796)
(21712)
(20779)
(17742)
(17030)
(16161)
(15760)
(15114)
(14663)
(14491)
(14385)
(14184)
(13639)
(13493)
(13276)
(13053)
(11535)
(11319)
(11051)
(10398)
(10365)
(10233)
(10022)
(10016)
(9133)
(8978)
学科
(95078)
经济(94973)
管理(54678)
(48536)
(39354)
企业(39354)
方法(34889)
数学(30807)
数学方法(30580)
(22385)
地方(21632)
中国(21015)
(20951)
(19289)
(18787)
业经(17992)
环境(14264)
(14183)
贸易(14178)
地方经济(13989)
(13869)
农业(13816)
(13654)
金融(13650)
(13647)
(13339)
银行(13301)
(13001)
财务(12970)
财务管理(12934)
机构
大学(271746)
学院(269911)
(124093)
经济(121668)
管理(99019)
研究(98382)
理学(84135)
理学院(83065)
管理学(81802)
管理学院(81264)
中国(74720)
(60333)
科学(58018)
(57593)
(51254)
研究所(46133)
(45341)
财经(44790)
中心(43863)
(41915)
(40306)
经济学(39971)
业大(38862)
北京(38843)
经济学院(35783)
农业(35508)
(34815)
(33897)
师范(33597)
财经大学(32878)
基金
项目(171529)
科学(134610)
基金(125050)
研究(124686)
(108839)
国家(107967)
科学基金(91576)
社会(80967)
社会科(76756)
社会科学(76734)
基金项目(65799)
(65432)
自然(57533)
自然科(56120)
教育(56108)
自然科学(56103)
(55708)
自然科学基金(55114)
资助(51261)
编号(49384)
成果(41031)
重点(39373)
(38663)
(38275)
(35209)
(34996)
课题(34708)
国家社会(33921)
教育部(33106)
创新(33041)
期刊
(145732)
经济(145732)
研究(85342)
中国(54363)
(46743)
学报(41981)
(41217)
科学(38588)
管理(37144)
大学(31789)
学学(30065)
农业(26999)
(26443)
金融(26443)
经济研究(24083)
财经(23628)
技术(23120)
教育(23014)
业经(20597)
(20400)
问题(19050)
(15224)
技术经济(15223)
(14267)
世界(13593)
统计(13314)
国际(13266)
理论(12829)
(12445)
商业(12183)
共检索到418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鲁传一  刘德顺  
1997年日本京都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首次为附件 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具体减排义务 ,并在减排途径上提出了三种灵活机制。为深入了解京都三机制的实质 ,本文首先分析了边际减排成本的概念 ,然后分析了京都三机制及其收益分配问题。由于中国是非附件 国家 ,与中国有关的是清洁发展机制 ,本文讨论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的问题。本文最后对京都三机制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总结 ,并对中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潘家华  孙翠华  孙国顺  
经过来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252位学者[1]近五年[2]的努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工作组关于减缓气候变化的第四次经济评估报告于2007年初完成定稿,其《决策者概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盛济川  曹杰  
将REDD+引入到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中,使用世界技术变化混合模型(WITCH)探讨在不同排放情景下,REDD+对于世界和中国减排成本以及CO2排放量的影响。通过SWOT分析,识别出中国实施REDD+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讨论中国应对REDD+的气候变化政策选择。研究表明,REDD+会促使中国可以更多地进口碳排放许可证替代国内工业减排,从而有效降低中国的减排成本。中国实施REDD+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因此中国应积极参与到REDD+的制定和谈判中,提前布局以从中获取最大收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Joseph E.Aldy  Alan J.Krupnick  Richard G.Newell  Ian W.H.Parry  William A.Pizer  黄文芳  
本文(为非专业人士)在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设计方面提供了高度简化的、讨论的主要问题及其争议。通过范例讨论如何采取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成本效益和福利最大化。同时,探讨在国内排放控制政策工具的选择,实施和鼓励技术创新等各种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鲍文  
通过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审视了碳关税作为贸易领域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尚存在的问题,认为即使碳关税为世贸组织所接受,在传统意义上也未必能成为一种有效的保护产业竞争力的手段,在亟需全球合作的时刻反而会适得其反。目前,全球的产业合作协定、技术共享等可能更为有效。从长期看,碳关税成为气候政策的一部分将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成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中国须未雨绸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寻  张雯  
资金机制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减缓适应行动的关键。由于发达国家缺乏履行公约义务的政治诚意,长期以来在资金问题上同发展中国家展开了艰苦的斗争。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气候融资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渠道分散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完善与规划气候融资整体框架,充分认识和利用政府作用和市场手段、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并引导资金在减缓和适应两个领域平衡投入,对推动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协议》的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也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的迅速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国实施节能减排、参与国际合作的必然选择。虽然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何为低碳经济,如何从传统的依赖化石能源的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需要从低碳经济的概念、评价方法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此,环保部设立了"低碳经济模型开发及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应用"这一公益性专题研究项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耀华  仲伟周  
气候变化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气候变化的外部性、风险与不确定性等特征,重点分析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各种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在公平、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以期使国际气候治理制度满足公平、效率与可持续性要求。文章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起源与学科属性、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特征、不同气候政策评估模型、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的比较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果,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恬静  姚晖  
减缓气候非正常变化是一项巨大工程,本文选取22个绩效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提取其中6个影响绩效水平的主因子,对我国29个省市地方政府2012年减缓气候变化工程的绩效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政府的综合绩效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工程的绩效水平普遍偏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省市的绩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北部地区大多数地方的综合绩效水平偏低。据此,基于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绩效现状的差异,针对6个主要影响因子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娟  
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也逐渐成为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气候变化问题对国外经济学界的相关最新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并对不同研究争议的焦点以及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假设条件和模型设定,得出了不同的气候政策主张;其中主要包括以Stern为代表的"激进派",以Nordhaus、Weitzman为代表的"保守派"及以Acemoglu为代表的"综合派"。当前对于气候变化的政策主张仍存在较大分歧,其核心原因主要在于对时间偏好、效用函数的设定、对气候变暖未来损害的不确定性的处理以及对导向性技术变迁的考量等方面。目前关于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分析仍存在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璐  
文章通过对成本有效的、可持续的、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气候变化减缓政策措施和减缓技术的研究,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途径和方法。文章分别从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选择以及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实践等角度,从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近期和长期等多个环节对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方超   郭星星  
经过亿万年的生命演化,地球生物与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关系网络。气候变暖,不仅给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同样威胁着地球上野生动物的生存。研究发现,气候变暖一方面会改变或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导致其种群数量逐渐萎缩甚至灭绝;另一方面,高温、干旱气候等极端气候还会直接威胁野生动物生存,导致短时间内野生动物死亡率急剧上升。而反过来,野生动物数量减少后,大量植物种子的传播会受到巨大影响,同时植被也再难从动物粪便中获取必要的营养,植物和土壤的捕碳、固碳功能会受到巨大影响,直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物是人类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盟友”,世界各国都应行动起来,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并与我们的“盟友”一道守护我们的蓝色家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方超   郭星星  
经过亿万年的生命演化,地球生物与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关系网络。气候变暖,不仅给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同样威胁着地球上野生动物的生存。研究发现,气候变暖一方面会改变或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导致其种群数量逐渐萎缩甚至灭绝;另一方面,高温、干旱气候等极端气候还会直接威胁野生动物生存,导致短时间内野生动物死亡率急剧上升。而反过来,野生动物数量减少后,大量植物种子的传播会受到巨大影响,同时植被也再难从动物粪便中获取必要的营养,植物和土壤的捕碳、固碳功能会受到巨大影响,直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物是人类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盟友”,世界各国都应行动起来,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并与我们的“盟友”一道守护我们的蓝色家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迎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试图就近年来经济学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前沿性研究课题做一简单的归纳和概括 ,以期明确该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联系的概貌 ,并把握未来学科发展的基本方向 ,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学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