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4)
- 2023(5584)
- 2022(4396)
- 2021(4015)
- 2020(2982)
- 2019(6557)
- 2018(6251)
- 2017(11743)
- 2016(6347)
- 2015(6777)
- 2014(6347)
- 2013(6239)
- 2012(5447)
- 2011(4763)
- 2010(4650)
- 2009(4193)
- 2008(4184)
- 2007(3624)
- 2006(3333)
- 2005(2919)
- 学科
- 税(21649)
- 税收(20212)
- 收(20034)
- 济(18865)
- 经济(18850)
- 管理(16549)
- 业(14474)
- 企(11558)
- 企业(11558)
- 财(9978)
- 农(7157)
- 中国(6063)
- 方法(5881)
- 学(5553)
- 业经(5445)
- 数学(5183)
- 数学方法(5010)
- 农业(4812)
- 环境(4794)
- 财政(4732)
- 务(4710)
- 财务(4689)
- 财务管理(4686)
- 地方(4548)
- 企业财务(4423)
- 制(4292)
- 政(4047)
- 收入(3965)
- 和(3875)
- 贸(3369)
- 机构
- 学院(81677)
- 大学(78610)
- 济(29604)
- 研究(29122)
- 经济(28898)
- 管理(27615)
- 理学(23679)
- 理学院(23376)
- 管理学(22866)
- 管理学院(22730)
- 中国(22026)
- 财(21096)
- 科学(19317)
- 京(16104)
- 财经(14924)
- 所(14846)
- 经(13459)
- 研究所(13274)
- 农(13163)
- 江(13112)
- 中心(13045)
- 业大(11649)
- 院(11253)
- 税(11251)
- 省(11092)
- 财经大学(10876)
- 范(10526)
- 师范(10402)
- 农业(10214)
- 州(10183)
- 基金
- 项目(56778)
- 科学(44625)
- 研究(41118)
- 基金(40775)
- 家(36748)
- 国家(36474)
- 科学基金(30748)
- 社会(25782)
- 社会科(24448)
- 社会科学(24435)
- 省(22339)
- 基金项目(21251)
- 自然(19714)
- 划(19353)
- 自然科(19252)
- 自然科学(19250)
- 自然科学基金(18895)
- 教育(17952)
- 编号(17238)
- 资助(15621)
- 成果(14033)
- 重点(13493)
- 发(13176)
- 创(12224)
- 课题(11899)
- 部(11585)
- 创新(11505)
- 性(11481)
- 制(11097)
- 科研(11087)
共检索到125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庞凤喜 郑铿城
减税降费是调控经济、激发市场活力最为重要且最有效率的政策工具。2008年以来,为应对严峻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我国分阶段持续实施减税降费。其驱动动因,可集中归结为应对经济下行,增强企业生存能力与发展动力。综合研判,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仍需对企业实施减税降费。减税降费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的政策目标;重视消费税和财产税建设,降低企业纳税人缴纳的税收收入比重;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推动企业用工成本适当减轻。
关键词:
减税降费 结构性减税 税制结构 营商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德刚 高凌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的减税降费具有自身独有的新特征。本文分析了进入新时代以来,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现实依据、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在现存问题和政策导向的基础上,提出减税降费政策的优化举措。
关键词:
新时代 减税降费 结构性减税 非税收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减税降费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约束。如何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系统总结减税降费政策的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成效的基础上,从分税制财政体制、税收法定、政府主导型投资、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保障缴费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深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并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探讨了未来可能的改革路径,以期为减税降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减税降费 财政政策 体制障碍 路径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减税降费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约束。如何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系统总结减税降费政策的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成效的基础上,从分税制财政体制、税收法定、政府主导型投资、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保障缴费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深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并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探讨了未来可能的改革路径,以期为减税降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减税降费 财政政策 体制障碍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士远 陈秀茂 任晓猛 史晋川
民营经济是我国课税的最大基础与纳税贡献的最大主体。当前,伴随着宏观税负的持续下降,民营经济发展困境改善未见起色,税费与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双升双降之谜”。对此,本文结合减税降费的现实特征与政策实践,从竞争机制、信号机制、协同机制3个维度,为减税降费提振民营经济发展效应减弱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旗帜鲜明地提出优化调整减税降费结构的基本思路是要为大型民营企业减负。进一步,本文以“四个面向”为通过减税降费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怡建 周静虹
2022年是我国自2018年以来第5年提出实施万亿规模减税降费政策。2018年提出、2019—2021年继续推进的这一轮大规模、实质性减税降费政策调整和制度变革,有其独特的国际国内背景、政策特点和政策效应。2022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和更有力度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具有深刻的现实逻辑。当前,有必要在总结减税降费历史动因和现实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减税降费的未来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庞凤喜 牛力
面对当前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所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中央决策部署的新一轮大规模减税降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期待。本文认为,与原有短期性、局部性与碎片化的减税政策相区别,新一轮减税降费的直接目标是对企业纳税人实施更具实质性与普惠性的降负,并通过"简税"、优化主要涉企收费项目及其征收办法、深化简政放权和相关配套改革加以实现。
关键词:
减税降费 直接目标 实现路径 简化税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念明
源于不同的目标导向,减税降费操作可分为基于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式操作、基于供给管理的税制优化式操作以及基于供需两端管理的预期引导式操作。自2008年以来,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分别遵循了扩内需、降成本与稳预期的操作脉络,当前新一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在稳预期导向下,以供给侧改革为重心兼顾需求侧调控的普惠性、实质性与精准性减负。推进新一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应明确政策实施的需求导向、实体导向与效果导向,以主体税费改革推动制度性减负,以清洁优化税费优惠完善宏观调控,以理顺传导机制打通减负传递通道,切实增强减税降费实质获得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海涛 姚东旻 孙榕
减税降费是我国深入推进现代财税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阐述了我国减税降费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落实税收中性原则的理论内涵。结合政策关键节点和具体实践,分析了我国减税降费改革从结构性减税到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再到组合式税费的演进模式。在厘清减税降费演进模式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减税降费具有税率税基双管齐降、税费红利惠及各行各业、减税降费政策行之有效的基本特征,系统总结了减税降费工作的实践成效与理论内涵,以期为完善我国现代财税体制,形成中国特色的税收理论提供注解。
关键词:
减税降费 税制结构 宏观税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丛中笑 蒋武鹏
以制度变革方式实施的普惠性、实质性减税降费,不仅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以支定收"保护国民的利益,更会倒逼形成预算的刚性约束,有助于促进国家预算监督体系的完善,真正实现"量入为出"。减税降费背景下强化预算监督,应重塑预算监督理念,重构预算监督机制,完善预算监督路径,建立健全党委、人大、公众以及司法的协同预算监督体制,拓展多元主体参与预算监督、优化预算监督有效性、威慑性的路径,构建国家财政权与国民财产权之间的良性"取予关系"。
关键词:
减税降费 预算监督 以支定收 量入为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会 钟陈 程平
文章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政策内容,构建了一套包含政策实施全过程的减税降费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兼顾了对政策资源配置和组织保障方面的评估。基于此,以长江经济带9省2市为研究样本,对其减税降费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估,并从地理空间、评估准则和减税降费效率等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减税降费整体呈现上游地区投入高、保障强,中游地区综合得分高,长三角地区效率高的特点。此外,针对区域内减税降费表现差距大、政策可持续性推进难等问题提出了系列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 减税降费 绩效评价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显 吴非 刘诗源
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要求,借助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集,实证检验企业减税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减税政策有效地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动能。然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减税政策时有着异质性的反应函数。从影响机制来看,企业减税能够刺激企业的资源投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助力,又能够减轻企业"脱实向虚"的金融化偏向,从而达到去杠杆与创新驱动的双重拟合。特别地,有明显创新驱动导向的政府晋升激励制度,能够合理引导企业减税政策与技术创新活动相匹配,而那种"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考核制度,无助于企业减税政策效力的释放。有鉴于此,想要深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需要坚定不移实施"结构性"的减税政策,考虑企业属性差异,也要考虑减税政策的传导影响机制,更应该努力调整政策激励结构,以增强减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斌
中国当前的减税降费政策承担着"逆周期调节"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双重任务,立足于结构改革的永久性税费制度改革将从根本上重塑政府与市场的资源配置格局与配置方式,从而对中国中长期的政府职能、收入体系和税制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昊 范德成
文章采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灰色聚类和D-S证据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因子进行阶段性分析,将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因子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2002—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2年,2013—2015年。结论显示:第一阶段中,要素驱动因子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最重要的驱动力,然而从第二阶段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渐渐不再明显,尤其是土地资源;同时,在这一阶段中,投资驱动因子仅对第一产业发展起推动作用,已难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从第三阶段起,创新驱动因子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到第四阶段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中最重要的驱动因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伯超
减税降费政策作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政策举措,对中国企业投资结构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营改增”作为减税降费的代表性政策,运用2006-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通过资本要素成本效应和研发创新激励效应提升企业长期投资规模和占比,通过流动性约束改善效应有效推动企业短期投资规模扩张并对长期投资产生抑制作用。总体而言,“营改增”政策提升了企业长期投资规模和占比,对稳投资、促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且其政策效应在实施后第三年最强。但是需警惕的是,“营改增”在提升企业长期投资规模和占比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短期杠杆率并压低了长期杠杆率,进而具有加剧企业“短债长用”问题的隐患。此外,所有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营改增”政策对企业投资期限结构的影响仅对非国有企业显著,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以及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时,需要同步考虑构建相应的信贷政策和打造适宜的外部融资环境与之相配套,以期在激发企业投资活力的同时,提升企业投资期限与借贷期限的匹配度,这样才能保证减税降费政策的良好政策效果,实现降低企业负担与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双赢政策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