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5)
- 2023(11129)
- 2022(9574)
- 2021(8843)
- 2020(7763)
- 2019(17404)
- 2018(17153)
- 2017(34589)
- 2016(18732)
- 2015(21098)
- 2014(20779)
- 2013(20403)
- 2012(18682)
- 2011(16495)
- 2010(16906)
- 2009(16131)
- 2008(16284)
- 2007(14654)
- 2006(12651)
- 2005(11625)
- 学科
- 济(75544)
- 经济(75418)
- 管理(67763)
- 业(62350)
- 企(53257)
- 企业(53257)
- 方法(40508)
- 数学(36928)
- 数学方法(36382)
- 财(34818)
- 税(21916)
- 务(21780)
- 财务(21737)
- 财务管理(21679)
- 制(21001)
- 企业财务(20731)
- 税收(20455)
- 收(20267)
- 中国(19989)
- 农(17640)
- 业经(15588)
- 银(14962)
- 银行(14956)
- 行(13882)
- 体(13859)
- 融(13758)
- 金融(13756)
- 贸(12827)
- 贸易(12820)
- 易(12502)
- 机构
- 大学(260404)
- 学院(260103)
- 济(111579)
- 经济(109417)
- 管理(105745)
- 理学(90908)
- 理学院(90134)
- 管理学(88696)
- 管理学院(88208)
- 研究(76858)
- 财(67410)
- 中国(65752)
- 京(52405)
- 财经(50534)
- 经(45781)
- 科学(40834)
- 江(39519)
- 财经大学(37702)
- 中心(36735)
- 所(36224)
- 经济学(36195)
- 北京(33092)
- 经济学院(32864)
- 农(31652)
- 研究所(31383)
- 业大(31206)
- 州(30937)
- 商学(29141)
- 商学院(28884)
- 院(27927)
- 基金
- 项目(166634)
- 科学(133496)
- 基金(125191)
- 研究(124387)
- 家(106097)
- 国家(105303)
- 科学基金(93309)
- 社会(82949)
- 社会科(78918)
- 社会科学(78901)
- 基金项目(64722)
- 省(62932)
- 自然(58644)
- 教育(58302)
- 自然科(57352)
- 自然科学(57342)
- 自然科学基金(56353)
- 资助(53311)
- 划(52408)
- 编号(49693)
- 成果(41630)
- 部(38844)
- 制(37720)
- 重点(36870)
- 国家社会(35205)
- 创(34964)
- 教育部(34962)
- 人文(33992)
- 课题(33656)
- 性(33477)
- 期刊
- 济(118222)
- 经济(118222)
- 研究(85060)
- 财(57695)
- 中国(49667)
- 管理(38914)
- 学报(32645)
- 融(31992)
- 金融(31992)
- 科学(30787)
- 农(27902)
- 大学(26863)
- 财经(25779)
- 学学(25645)
- 教育(22123)
- 技术(21773)
- 经(21713)
- 经济研究(19987)
- 务(18397)
- 农业(17890)
- 业经(16863)
- 财会(16056)
- 税(16004)
- 问题(14973)
- 会计(14871)
- 统计(14547)
- 税务(14246)
- 策(13394)
- 技术经济(12799)
- 理论(12668)
共检索到394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骅 王浚丞 刘梦娜
减税降费是中国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维护全局经济稳定的重要政策手段,但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借”、“用”、“还”3个环节的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2015~202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减税降费规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减税降费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过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长速度将显著降低。同时,减税降费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减税降费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速也将被遏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惠玉 吕炜 徐颖
本文利用2007—2018年地级市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减税降费与城投债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减税降费与城投债之间呈现“U”型非线性关系,即减税降费力度低于平衡点时,减税降费能够抑制城投债规模的扩张,但当减税降费力度高于平衡点时,继续实施减税降费会导致城投债规模的扩大;(2)经济发展水平高、地方财政压力处于中低水平以及金融风险等级低的城市,财政承受能力更强,减税降费与城投债之间“U”型关系的平衡点偏低,减税降费抑制城投债规模扩张的持续时间更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优化我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地方债务风险、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城投债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弟伟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治理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核心风险在于隐性债务的显性化关联,以及由此驱动的风险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传导问题。因此,应从金融风险联动视角重新构建债务风险的协同治理防控体系,通过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二元协同盘活地方政府各类存量资产,结合积极偿还和适度转换渐进化解存量债务问题;通过中央对地方的预算管理、动态预警体系构建及“金融”闸门管控,防控债务新增;通过中央、地方、金融机构的联防联治构建跨区域、跨部门和跨层级的债务风险协同治理机制。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协同治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佳音 陆毅
土地市场持续降温会引发土地财政格局发生改变,进而波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使之不同于以往。本文基于中国区县级数据,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土地市场降温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市场降温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其内在逻辑在于,土地市场降温导致土地流拍增加、土地出让收入下降,进而通过财力渠道引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为应对债务压力,地方政府偏好发行长期债券并增加借新还旧比重,这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累积;异质性分析发现,城投债存量较高的地方政府更容易受到土地市场降温的负面冲击,而财政收入质量较高的地方政府则能够较好抵御上述风险。本文系统分析了土地市场降温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变化及机制,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实证证据及政策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秦凤鸣 李明明 刘海明
以城投债信用利差来衡量城投债风险,并利用2010—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房价对地方政府城投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当期和上期房价越高,城投债风险越低。房价较高时,土地财政依赖度越高,房价对城投债风险的影响力越大;房价低迷时,信用评级越低,城投债风险受房价的影响越强。揭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模式,对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房价 城投债风险 土地财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柏杰
基于Hana(1998)的政府债务矩阵以及我国1994年的预算法,创造性地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同时以七个资源型省份2003—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估算法估计了资源型省份的显性负债,并借鉴压力测试的思想,分别以0.3、0.6和0.8为压力系数,估算了包含或有负债的债务规模以及中央-地方"父子关系"下的债务规模。研究结果表明,比照国际通行的3%的债务标准赤字率和0.6的债务规模/GDP比率,全国的政府性债务是总体可控的,但资源型省份的债务风险凸显,需要加以警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子健
减税降费措施在我国落地实施的十几年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减税降费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社会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时,地方政府面临着税率降低、“免、抵、退”税情况增多等导致短期财政收入下降的风险。由于政府存在财政支出刚性,收支缺口增加,地方政府一边面对上涨的赤字,一边又在扩大用于提振经济发展、填补收支缺口等的债务规模。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占财政收入的比率会上升。偿债能力减弱、债务规模增加,债务危机风险提高。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债务率已达新高,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因此,要了解减税降费的作用机制。本文以博弈论视角构建模型,推导了减税减费作用于地方债务风险的机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博弈论 减税降费 作用机制 地方债务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秦玉奇 王群群
本文以公共需求偏好匹配标准为导向,设计出债务需求偏好匹配指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绩效评估指标,结合我国2002-2012年31个省(市)的相关样本面板数据,对我国省域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绩效开展实证评估。在此基础上,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出发,运用多元选择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活动所处的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以及地方政府在举债过程中面临的晋升激励机制和预算软约束机制,共同显著影响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绩效的状况和水平。据此,从改革财政分权制度环境,调整地方政府举债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治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吉富星
近年来,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方式多、隐蔽性强、规模大,导致隐性债务底数不清、风险累积较大,造成监管与治理难。隐性债务呈现形态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识别要坚持"穿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从最终财政资金偿还这一本质及财政预算管理来界定。隐性债务实质是指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约定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或违法提供担保,或以承担救助责任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或表外负债。基于有息负债及债务矩阵视角的预估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未来举债空间有限,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短期看,关键要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缓释存量债务风险。但长期看,更应关注债务的投资效率、债务可持续及相应制度安排。
关键词:
政府债务 隐性债务 财政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茂媛
选取国际通用的债务负担率、偿债率、债务依存度和债务率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即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预测、评估地方政府债务的各风险指标,并在综合参考众多学者经验值设定风险评估的标准区间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最后运用实证分析该预警体系的实用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 预警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聂卓 席天扬 李力行
本文研究了减税降费对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计算了2013—2017年间地级市政府教育和卫生支出的效率,围绕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广的改革,分析财政收入压力如何影响公共支出效率。我们发现,随着"营改增"试点推广导致财政压力增强,地方政府支出效率显著提升。这一提升来自财政投入的缩减和公共品产出水平的提升。在改革前支出效率较低、经济增速较慢、土地价格偏低的地区,财政压力对支出效率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表明,严格的预算控制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
关键词:
减税降费 营改增 财政压力 财政支出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