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6)
- 2023(7878)
- 2022(6391)
- 2021(5998)
- 2020(4545)
- 2019(9731)
- 2018(9391)
- 2017(17561)
- 2016(9206)
- 2015(9953)
- 2014(9022)
- 2013(8671)
- 2012(7447)
- 2011(6401)
- 2010(6365)
- 2009(6125)
- 2008(5620)
- 2007(4990)
- 2006(4373)
- 2005(3871)
- 学科
- 管理(25851)
- 济(25212)
- 经济(25187)
- 税(21646)
- 业(21510)
- 税收(20211)
- 收(20034)
- 企(17584)
- 企业(17584)
- 财(13435)
- 农(10267)
- 中国(9330)
- 制(8749)
- 业经(8100)
- 方法(7325)
- 银(7230)
- 银行(7229)
- 务(7035)
- 财务(7023)
- 财务管理(6997)
- 行(6906)
- 农业(6825)
- 企业财务(6566)
- 融(6474)
- 金融(6472)
- 环境(6220)
- 体(6166)
- 贸(6146)
- 贸易(6142)
- 易(5982)
- 机构
- 学院(113652)
- 大学(108054)
- 济(40945)
- 经济(39945)
- 管理(39119)
- 研究(36204)
- 理学(32907)
- 理学院(32577)
- 管理学(31967)
- 管理学院(31765)
- 中国(29679)
- 财(29086)
- 京(21891)
- 科学(21638)
- 财经(20418)
- 经(18446)
- 江(17968)
- 所(17319)
- 中心(17079)
- 研究所(15109)
- 财经大学(15039)
- 范(14631)
- 农(14585)
- 州(14540)
- 师范(14499)
- 院(14015)
- 业大(13873)
- 北京(13636)
- 省(13034)
- 技术(12933)
- 基金
- 项目(74744)
- 研究(59562)
- 科学(58491)
- 基金(52347)
- 家(45232)
- 国家(44832)
- 科学基金(38324)
- 社会(37325)
- 社会科(35301)
- 社会科学(35292)
- 省(29886)
- 教育(26701)
- 基金项目(26617)
- 编号(26611)
- 划(24801)
- 自然(22267)
- 成果(21879)
- 自然科(21745)
- 自然科学(21741)
- 自然科学基金(21297)
- 资助(19743)
- 课题(18019)
- 重点(17178)
- 项目编号(17079)
- 发(16917)
- 性(16793)
- 年(16435)
- 创(16289)
- 制(15923)
- 国家社会(15743)
共检索到178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丛中笑 蒋武鹏
以制度变革方式实施的普惠性、实质性减税降费,不仅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以支定收"保护国民的利益,更会倒逼形成预算的刚性约束,有助于促进国家预算监督体系的完善,真正实现"量入为出"。减税降费背景下强化预算监督,应重塑预算监督理念,重构预算监督机制,完善预算监督路径,建立健全党委、人大、公众以及司法的协同预算监督体制,拓展多元主体参与预算监督、优化预算监督有效性、威慑性的路径,构建国家财政权与国民财产权之间的良性"取予关系"。
关键词:
减税降费 预算监督 以支定收 量入为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华春 崔伟 平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战略抉择。减税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减税与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存在严密的逻辑契合,以减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减税降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推进的进程还受到其他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如现行分税制下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政府"放管服"改革还有待深化、税收法治化进程还有待推进等,还需要财政体制、政府职能、考核机制、供给模式、法律法规的多方面配合,才能实现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目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磊 丁允博
在当前减税降费背景下,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地方财政面临较大支出压力,亟待新的税源进行补充。消费税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税种,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消费税职能,分析现行消费税存在的问题,并从调整征收范围、后移征收环节、央地共享、价内税改价外税、地方分享财力使用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涛
当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运行状态欠佳,刚性不足。地方立法是弥补预算监督刚性不足的可能存在:地方立法具有法定权威性,是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地方立法权的扩容使其覆盖面具有普遍性,并且属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的权力。预算监督和地方立法具有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地方立法需要借助预算监督拓展立法空间;另一方面,预算监督有待地方立法予以保障。两者融合点在于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地方政府给付行政。实现两者融合发展,地方立法应当注重选择给付性立法项目、推动"预算类条款"落实、强化"预算类条款"立法评估、充分体现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此外,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政府给付行政的监察治理,提高地方立法"预算类条款"的合理性。
关键词:
预算监督 地方立法 公共服务 给付行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怡建 周静虹
2022年是我国自2018年以来第5年提出实施万亿规模减税降费政策。2018年提出、2019—2021年继续推进的这一轮大规模、实质性减税降费政策调整和制度变革,有其独特的国际国内背景、政策特点和政策效应。2022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和更有力度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具有深刻的现实逻辑。当前,有必要在总结减税降费历史动因和现实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减税降费的未来路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倪红日
基于对未来世界经济形势的估计和国内经济转型的需要,为企业提供宽松的营商环境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必然选择。减税降费的财税政策可能将持续保持一个阶段,为此需要对如何把握好减税降费政策与税收经济增长关系进行预测分析。本文从实证角度提出三种可能出现的基本情景,认为应该争取达到减税降费与税收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把握好减税降费相关政策组合和力度。
关键词:
财税政策 减税降费 税收经济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金灿灿
依法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财政监督改革成为当下讨论的重要焦点。深入考察重点拓展改革背后的逻辑可以发现:这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与实践要求,自上而下部署开展的一项深刻变革,对解决财政潜在风险、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完善组织自身运行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稳妥推进重点拓展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理性解读顶层设计内容,凝聚新时代预算监督共识,透视改革战略思路,不断指导地方实践的创新,为提升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能力开拓空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叶青 陈铭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宣布,2019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使企业税费负担减轻,有效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随着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受到较大的考验。面对减税降费与地方财力缩减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必须制定相关对策解决。本文认为,加强地方财政收支预算与执行工作、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投融资方式、培育优质财源、加强地方经济基础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减税降费与地方财力缩减之间的矛盾,确保减税降费落到实处。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地方财力 投融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庞凤喜 牛力
面对当前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所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中央决策部署的新一轮大规模减税降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期待。本文认为,与原有短期性、局部性与碎片化的减税政策相区别,新一轮减税降费的直接目标是对企业纳税人实施更具实质性与普惠性的降负,并通过"简税"、优化主要涉企收费项目及其征收办法、深化简政放权和相关配套改革加以实现。
关键词:
减税降费 直接目标 实现路径 简化税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庆红
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4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举世无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双重转型。独特的经济转型构成了影响中国税制变迁的重要制度环境。中共历届三中全会不仅决定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间节点,而且决定了中国税制改革变迁的路径。配合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国税制改革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和推进,中国税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税制改革将从配合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逐渐转变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制度的建设上。本文最后从目标和内容上阐述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宏观路径和微观举措。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税制变迁 现代税收制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祥玉 车新
消费扶贫为我国扶贫体系引入市场化机制和社会力量,是长效解决相对贫困过程中丰富公众消费选择、增加相对贫困地区收入的重要路径,培育"新型消费"背景下实现消费扶贫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破解相对贫困问题的必然要求。基于多源流理论和相关政策实施特点构建消费扶贫政策分析框架,探讨我国消费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得出当前我国消费扶贫在帮扶主旨、帮扶形式和帮扶政策方面呈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消费者与贫困户的全社会动员、提升相对贫困地区综合化效益三大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应通过"供给端+需求端"多方位保证产销对接、"政府+社会"多主体扩大参与范围、"外促+内生"多角度提升政策效益的推进路径,促进我国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杜艳艳
智慧图书馆产品是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如何利用智慧图书馆产品助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首先,从产品支撑、资源聚合、数据汇集、精准服务、创新模式五个层面,阐述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图书馆产品的重要价值。随后,从解决方案、提升能力、创造业态、变革模式、转变目标、重构生态六个维度,探讨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图书馆产品的实践逻辑;最后,从提升智慧图书馆产品性能、推动智慧图书馆产品推广普及、促进图书馆创新实践、构建协同高效的共治机制、树立智慧图书馆建设典范、持续提升用户数字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图书馆产品的推进路径,以期推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祥玉 车新
消费扶贫为我国扶贫体系引入市场化机制和社会力量,是长效解决相对贫困过程中丰富公众消费选择、增加相对贫困地区收入的重要路径,培育"新型消费"背景下实现消费扶贫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破解相对贫困问题的必然要求。基于多源流理论和相关政策实施特点构建消费扶贫政策分析框架,探讨我国消费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得出当前我国消费扶贫在帮扶主旨、帮扶形式和帮扶政策方面呈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消费者与贫困户的全社会动员、提升相对贫困地区综合化效益三大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应通过"供给端+需求端"多方位保证产销对接、"政府+社会"多主体扩大参与范围、"外促+内生"多角度提升政策效益的推进路径,促进我国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海涛 姚东旻 孙榕
减税降费是我国深入推进现代财税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阐述了我国减税降费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落实税收中性原则的理论内涵。结合政策关键节点和具体实践,分析了我国减税降费改革从结构性减税到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再到组合式税费的演进模式。在厘清减税降费演进模式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减税降费具有税率税基双管齐降、税费红利惠及各行各业、减税降费政策行之有效的基本特征,系统总结了减税降费工作的实践成效与理论内涵,以期为完善我国现代财税体制,形成中国特色的税收理论提供注解。
关键词:
减税降费 税制结构 宏观税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减税降费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约束。如何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系统总结减税降费政策的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成效的基础上,从分税制财政体制、税收法定、政府主导型投资、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保障缴费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深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并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探讨了未来可能的改革路径,以期为减税降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减税降费 财政政策 体制障碍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