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5)
- 2023(8693)
- 2022(7249)
- 2021(6624)
- 2020(5614)
- 2019(12107)
- 2018(11417)
- 2017(22037)
- 2016(12059)
- 2015(12936)
- 2014(12545)
- 2013(12587)
- 2012(11475)
- 2011(9786)
- 2010(9614)
- 2009(9036)
- 2008(9332)
- 2007(7988)
- 2006(6823)
- 2005(6028)
- 学科
- 管理(39570)
- 济(38841)
- 经济(38782)
- 业(38509)
- 财(31241)
- 企(29717)
- 企业(29717)
- 税(21959)
- 税收(20510)
- 收(20331)
- 方法(19380)
- 数学(17657)
- 数学方法(17548)
- 财政(15019)
- 务(14919)
- 财务(14915)
- 财务管理(14866)
- 企业财务(14185)
- 中国(14142)
- 政(12517)
- 制(11882)
- 农(11830)
- 险(10918)
- 保险(10827)
- 银(9877)
- 银行(9846)
- 贸(9279)
- 贸易(9275)
- 易(9095)
- 行(9056)
- 机构
- 大学(160620)
- 学院(160174)
- 济(65993)
- 经济(64809)
- 管理(60920)
- 理学(52715)
- 理学院(52172)
- 研究(51941)
- 管理学(51358)
- 管理学院(51101)
- 财(47746)
- 中国(44285)
- 科学(32972)
- 财经(32684)
- 京(32323)
- 农(31321)
- 经(29765)
- 所(27110)
- 业大(26119)
- 农业(24863)
- 财经大学(24259)
- 江(24072)
- 研究所(24060)
- 中心(24038)
- 经济学(21180)
- 省(20436)
- 北京(20236)
- 经济学院(19552)
- 院(18304)
- 州(18135)
- 基金
- 项目(109157)
- 科学(84681)
- 基金(81602)
- 家(73684)
- 研究(73329)
- 国家(73091)
- 科学基金(62032)
- 社会(49064)
- 社会科(46628)
- 社会科学(46612)
- 基金项目(43537)
- 自然(41486)
- 省(40945)
- 自然科(40584)
- 自然科学(40566)
- 自然科学基金(39892)
- 划(35026)
- 资助(32980)
- 教育(31845)
- 编号(27493)
- 重点(24413)
- 部(23803)
- 创(22900)
- 科研(22094)
- 创新(21618)
- 国家社会(21538)
- 成果(21444)
- 发(21440)
- 计划(21240)
- 教育部(20225)
共检索到243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具有持续针对性、成本降低性、长期持久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无疑会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也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不仅财政赤字规模在未来三四年内会扩大,而且财政收入体系的法治化程度会有所削弱。为了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同时又要防范财政风险,保证财政健康发展,必须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其中更具有针对性的主要举措包括:制定财政整顿策略,精简机构,削减财政补贴,控制社会福利性支出增速;加强财政治理,全面实施中期预算和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工作;实行税收支出预算,真正形成经立法机构审批、监督、检查的"第五本预算";推进财政收入体系现代化,提高税收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
关键词:
减税降费 财政影响 财政风险防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赵桁 唐畅
立足我国“十四五”期间继续实施减税降费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现实需要,构建包含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和债务水平的地方财政风险衡量指标,实证检验“营改增”这一减税降费政策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后,地方财政风险有所增大,且主要来自债务风险的增大,而非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的变化;该效应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较显著,在中小城市并不明显;“营改增”后,地方财政努力程度的提升尤其是非税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减税引发的财政收支失衡,但地方政府投资需求的增大则会推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从而增大地方财政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慧 张慧艳 侯雅楠
规范财政分权治理、减税降费提质增效与保持地方财政压力适度性是"十四五"期间财税体制完善的重要环节。基于财政分权治理、减税降费与地方财政压力之间的内在逻辑,本文以财政分权治理理论、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和地方财政压力机理为导向,运用规范分析方法揭示财政分权治理与减税降费之间的三重关联性,以及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路径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收入汲取能力、系统性减税和规范清理收费是财政分权治理有效性的基本要件,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及其方向取决于传导机制。为此,应进一步规范财政分权治理的保障机制,适时调整优化减税降费政策以确保地方财政高质量运行。
关键词:
财政分权治理 减税降费 地方财政压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叶汉生 林桢
作者从国债需求、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财政的偿债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了我国的国债规模,认为从静态看我国国债规模仍处在适度区间内,但从动态趋势看,我国国债规模扩张速度过快,加上隐性债务及或有债务,正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和与日俱增的潜在风险,国债规模处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债务负担沉重的矛盾之中。本文提出了适度控制国债规模,防范潜在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国债需求 应债能力 偿债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光熙
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和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财政压力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压力每增加1个单位,企业税收负担加重0.0045个单位,考虑土地出让金后,财政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下降到0.0037个单位;第二,税收征管在财政压力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20%;第三,在“营改增”阶段和拥有政治关联的样本中,财政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较弱。因此,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税法明确规范;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光熙
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和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财政压力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压力每增加1个单位,企业税收负担加重0.0045个单位,考虑土地出让金后,财政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下降到0.0037个单位;第二,税收征管在财政压力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20%;第三,在“营改增”阶段和拥有政治关联的样本中,财政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较弱。因此,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税法明确规范;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邵鸿烈
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紧迫课题。与金融相依存,居于同一层次,而且在我国是金融风险最后一道屏障的财政同样存在风险及其防范问题。我国财政风险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两个比重”过低,严重制约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过高,已形成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叶青 陈铭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宣布,2019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使企业税费负担减轻,有效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随着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受到较大的考验。面对减税降费与地方财力缩减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必须制定相关对策解决。本文认为,加强地方财政收支预算与执行工作、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投融资方式、培育优质财源、加强地方经济基础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减税降费与地方财力缩减之间的矛盾,确保减税降费落到实处。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地方财力 投融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预算报告是国家的大账本,更关系千家万户的小账本。今年的预算报告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眼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相关要求,分中央和地方列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加上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四本预算全部实现分中央、地方和全国三个层面报告;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更
关键词:
减税降费 积极财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兴云
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决策部署。这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之举。据测算,全国减税降费规模超2万亿元,山东将新增减税降费1500亿元以上,影响地方收入约702亿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增收节支并举,全面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有效应对减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8月5日,第四届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论坛在大连举行,此次论坛以"财政转型与地方财政风险治理"为主题。来自各高校的财政学者、财政科研系统研究人员和各地实务工作者共同分析地方债务、养老等当前地方财政运行中突出的风险问题,研讨推动地方财政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赵全厚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面临结束,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开启。在这个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正确判断我国财政金融发展态势,分析"十三五"时期财政金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揭示财政金融风险演化的主要因素,把握财政金融风险作用机理和潜在影响,提出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建伟 高磊
本文基于货币财政政策规则协调理论,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采用2013-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检验我国货币财政政策规则协调范式,并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减税降费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第一,2013年以来我国货币财政政策规则协调转向了AMPF("主动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范式,体现了近年来我国不断创新和完善货币财政宏观调控的实践成果;第二,在AMPF范式下,疫情期间减税降费政策有力推动了经济复苏,但劳动税率、消费税率调整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还不够充分,政府债务压力小幅上升;第三,在AMPF范式下,减税降费导致的宏观经济总量指标波动较小,长期通货膨胀压力较小,社会福利损失较小。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到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后疫情时期,为更好地熨平经济周期波动,货币财政宏观调控应继续坚持AMPF协调范式;第二,结合防范债务风险、扩大消费需求等因素考量,未来结构性减税政策应以消费减税和劳动减税为主,资本减税和社保降费为辅;第三,避免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严防债务违约、恶性通胀等情况发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2月10日,财政部发布2019年全国财政运行情况。2019年,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3.8%,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增幅较低主要原因是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此背景下,各级财政努力挖掘潜力,加快地方债发行,多措并举保障重点支出,2019年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1%。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和重点支出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动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4月16日,财政部举行2019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办公厅副主任王庆阁主持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国库司副巡视员李大伟、预算司副司长郝磊、税政司副司长陈东浩出席并介绍2019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2019年一季度我国财政收支运行平稳,实现良好开局。收入运行平稳减税效应持续显现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656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38亿元,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