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2)
- 2023(16613)
- 2022(14299)
- 2021(13376)
- 2020(11357)
- 2019(25728)
- 2018(25485)
- 2017(50176)
- 2016(27266)
- 2015(30422)
- 2014(30290)
- 2013(30008)
- 2012(27536)
- 2011(24552)
- 2010(24689)
- 2009(23376)
- 2008(23310)
- 2007(20797)
- 2006(18781)
- 2005(17154)
- 学科
- 济(108933)
- 经济(108770)
- 业(102761)
- 管理(96972)
- 企(92256)
- 企业(92256)
- 方法(46765)
- 财(39474)
- 数学(36928)
- 数学方法(36474)
- 农(34774)
- 业经(33909)
- 中国(27123)
- 制(26653)
- 务(26423)
- 财务(26350)
- 财务管理(26315)
- 企业财务(24982)
- 农业(23776)
- 税(22204)
- 技术(21075)
- 税收(20731)
- 和(20631)
- 策(20558)
- 收(20548)
- 理论(20520)
- 地方(19641)
- 学(19456)
- 划(19316)
- 贸(19292)
- 机构
- 学院(388911)
- 大学(385412)
- 济(158129)
- 管理(158057)
- 经济(154680)
- 理学(135413)
- 理学院(134020)
- 管理学(132112)
- 管理学院(131383)
- 研究(125215)
- 中国(97672)
- 财(82143)
- 京(81938)
- 科学(74157)
- 财经(63164)
- 所(62208)
- 农(60825)
- 江(59938)
- 经(57205)
- 中心(56712)
- 研究所(55417)
- 业大(54591)
- 北京(51931)
- 范(47541)
- 州(47473)
- 农业(47228)
- 师范(47166)
- 财经大学(46482)
- 经济学(46424)
- 院(45467)
- 基金
- 项目(252969)
- 科学(200183)
- 研究(190254)
- 基金(183918)
- 家(157890)
- 国家(156459)
- 科学基金(136160)
- 社会(119973)
- 社会科(113690)
- 社会科学(113662)
- 省(98680)
- 基金项目(97112)
- 自然(87434)
- 教育(86168)
- 自然科(85386)
- 自然科学(85367)
- 自然科学基金(83853)
- 划(81793)
- 编号(78888)
- 资助(75666)
- 成果(64748)
- 部(56092)
- 重点(55659)
- 创(54365)
- 课题(53451)
- 发(53373)
- 制(50908)
- 创新(50117)
- 项目编号(49272)
- 国家社会(48717)
- 期刊
- 济(183090)
- 经济(183090)
- 研究(121950)
- 中国(74833)
- 财(66645)
- 管理(62865)
- 农(57087)
- 学报(54675)
- 科学(51744)
- 大学(42540)
- 教育(40892)
- 学学(40178)
- 农业(39245)
- 融(37179)
- 金融(37179)
- 技术(34438)
- 业经(31332)
- 财经(31081)
- 经济研究(27963)
- 经(26518)
- 问题(23319)
- 业(21720)
- 技术经济(20223)
- 现代(19249)
- 财会(18796)
- 理论(18764)
- 务(18567)
- 科技(17806)
- 贸(17772)
- 商业(17192)
共检索到590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振宇
减税降费政策作为逆经济周期调节工具,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制造业为例,探讨了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减负的效果,认为应将企业所得税纳入减税范围,实现企业减负效果均衡,促进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实现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到位。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制造业 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宝琳 张泽华 宋凤轩
以营改增和增值税税率调整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减税降费与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历次减税降费都能够有效缓解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税费成本效应是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的重要路径。减税降费政策效果存在明显异质性,在缓解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以及民营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但对国有制造业企业及中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的缓解效果并不理想。针对切实减轻我国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更好实现助企纾困的政策目标,从税制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月友 方瑾 陈凤
本文以S省为考察对象,调查研究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整体上减税降费落实较好,政策作用逐年递增,但发挥经济效应不够理想。在减税政策效应方面:税收优惠对小微企业降成本、增收入、稳投资等作用初步显现,但“促就业”效应不彰。分行业看,制造业小微企业减税效应强于服务业。分税种看,增值税减税规模小于企业所得税,但经济效应更强。在降费政策效应方面:降费对小微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投入的提升作用不明显,但发挥了“稳就业”功能。究其原因,与减税降费普惠性和企业受惠不及期盼、政策缺乏持久支撑、临界点企业税负不公平、降费政策力度小等有关。建议改进税务管理工作,完善税制体系设计,优化税收优惠标准,增大降费范围和力度。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减税降费 小微企业 经济效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慜劼
本文从近期减税降费相关政策出发,集中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增值税和社保费率改革的历史进程,在对减税降费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相关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提升利润空间、降低采购价格、缓解资金压力、改善成本结构方面的影响,提出在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抓住难得的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研发能力和产品附加值、灵活选择定价与竞争策略、优化用工成本和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制造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霖 周占伟 罗传钰
特朗普制定了减税、重回制造业的一系列再工业化的政策,与其他国家争夺制造业产能。对中国而言,应积极应对特朗普减税政策给中国制造业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朗普减税能凸显美国税收优势,大幅缩小中美制造业成本差距,甚至出现差额逆转,兑现其在竞选中所做的承诺-经济政治全球溢出。而同时,美国也制定了相应的加税政策来平衡我国减税措施对其造成的影响。因此,我国应积极有效地应对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全面实施降税率、调布局等应对手段,才能够保证中国制造业在新形势下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特朗普减税政策 中国制造业 应对策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庞凤喜 刘畅 米冰
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附加于财富创造之上的企业负担,也是多数企业的"痛点",并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为此,本文从企业负担与企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出发,通过梳理企业税费负担类型,从税收、社会保险、规费和融资成本等方面剖析了企业负担沉重的成因,进而立足规范政府行为、改进税负分配、统一社会保险缴款征收主体、改善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为企业减税减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负担 税费负担 企业发展 减税 减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军 原靖换
以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减税降费政策下企业税负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减税降费政策下企业税负下降对创新产出有显著激励作用,表现为策略性创新产出的显著增加,但对实质性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当考虑产权性质和行业差异时,税负下降只对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企业税负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制定政策时应更多向企业的实质性创新倾斜,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产权和行业的异质性。
关键词:
减税降费 企业税负 创新产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增值税转型政策实践是否可以释放改革红利,是政策制定者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基于增值税改革"准自然实验"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新建制造业企业空间布局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释放的减税效应对新企业落户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且对非出口、小规模、内资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更为明显;同时,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吸引力还受到地区集聚经济的影响,在供需可达性和集聚经济更强的城市,其吸引力更强。因此,在进一步优化增值税转型政策及地区营商环境时,不仅要推动增值税实质性减税政策落地,还应根据企业及地区的异质性特点精准设计"减税降费"政策,协同利用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促进实体经济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彦林 陈守东
中国制造业的脆弱性上升,特朗普税改政策的实施将对其产生正的直接效应与负的间接影响。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针对中国制造业31个子行业的GMM估计结果显示,特朗普税改政策冲击的叠加净效应为负,应允许合理范围内的汇率贬值与资本管制,避免特朗普税改政策对中国制造业负向冲击的扩大化;尽管中国宏观税负水平较高,但行业间的税收转移支付与产业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行业产能过剩化解与经济减速治理的效果对制造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影响显著;研发投入增速与经济增速的长期错配导致企业创新性研发行为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行业发展,应增强对创新创业的引导与支持,以实现中国制造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默如 杨令仪
企业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税费负担的优化及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值得关注。通过选取2011—2020年我国高技术企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减税降费背景下企业税费负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1)降低高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和流转税税负、提高前期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显著提高本期全要素生产率,社会保险费费负与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关系;(2)税费负担对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存在直接影响,而且通过研究开发支出、新增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回报传导;(3)社会保险费费负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效应在制造业和民营企业更为突出。这意味着,企业应充分重视减税降费对创新绩效的显著影响及其传导效应中不同媒介的作用;政府应区分高技术制造业与服务业、民营与非民营企业对税费的不同反应精准施策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敬 高文亮
政府实施减税降费的政策是为了提升实体企业信心,促进经济发展,但其政策效果如何?这对政府进一步制定减税降费的政策至关重要。本文以上市公司2010年至2020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基于企业现金持有视角,实证分析了政府减税降费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政府实施减税降费的政策提升了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向好的信心,影响了企业储备现金的动机,减少了其现金持有水平;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减税降费的政策敏感度不同,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对减税降费的政策敏感程度更高。因而,应继续深化中国税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减税降费规模及力度;针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异质性,应制定差异化减税降费政策,以提高减税降费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
减税降费 现金持有 产权性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傅娟 叶芸 谯曼君
本文借助于云南省二百多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企业的非税负担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非税负担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比约为四分之一。其中,各种收费占比极低,社保缴费次之,行政垄断行业产品价格引致的成本占比最高。此外,基于非税负担占总成本与占净利润比例的比较,本文认为,企业感受到非税负担重的原因在于企业盈利艰难。
关键词:
企业 非税负担 总成本 净利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薛菁
基于433家中小制造业企业调研资料,本文探究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2019年以来减税降费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普惠性质的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重创新、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节能耗具有正向影响,特别对非高新类制造业企业发展质量影响更大;减税的激励作用比降费更显著。减税降费主要通过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对制造业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发挥作用;减税降费对缓解中小制造业企业融资困境、帮助企业实现产融结合效果不太显著。提升减税降费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要处理好政策供给普惠性与精准性、适度性与有效性的关系。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促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慧珍 张萌
开放式创新已成为制造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价值链攀升的必然选择,是否会对其转型升级产生预期促进效应呢?以创业板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是否实施开放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程度两个方面解释开放式创新战略,实证检验开放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及影响机理,进一步观察在减税降费大环境两者关系变化。经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战略的实施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开放式创新程度越高对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减税降费显著增强开放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发现减税降费对开放式创新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体现为强化转型升级结果,而在非国有企业中则体现在加速转型升级过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安 张英慧 景文治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柔性生产机制和异质性生产环节的多层嵌套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深入探究了柔性生产背景下"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政府部门于智能化生产环节和非智能化生产环节施加"减税降费"政策均能够在短期内促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并且随着柔性生产普及程度的提升,"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呈现出逐级优化的态势,而在充分考虑我国税收政策调整中表现出的渐进性、探索式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快的减税速率将会制约"减税降费"政策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中表现出的激励作用。本文不仅为分析"减税降费"政策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研究视角,更为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证性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