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9)
- 2023(3806)
- 2022(3270)
- 2021(2893)
- 2020(2412)
- 2019(5486)
- 2018(5190)
- 2017(10519)
- 2016(5445)
- 2015(6271)
- 2014(5890)
- 2013(5953)
- 2012(5344)
- 2011(4522)
- 2010(4609)
- 2009(4316)
- 2008(4161)
- 2007(3842)
- 2006(3402)
- 2005(3196)
- 学科
- 税(21590)
- 管理(20905)
- 税收(20160)
- 收(19990)
- 业(19922)
- 济(19776)
- 经济(19755)
- 企(16917)
- 企业(16917)
- 财(12083)
- 出(11865)
- 贸(10924)
- 贸易(10923)
- 易(10849)
- 方法(9649)
- 数学(8928)
- 数学方法(8880)
- 口(7829)
- 出口(7828)
- 出口贸易(7828)
- 中国(7301)
- 财政(6624)
- 供销(6090)
- 销(6090)
- 政(5921)
- 农(5891)
- 务(5060)
- 财务(5045)
- 财务管理(5038)
- 企业财务(4736)
- 机构
- 学院(73286)
- 大学(71824)
- 济(35661)
- 经济(35179)
- 管理(29018)
- 理学(25285)
- 理学院(25106)
- 管理学(24872)
- 管理学院(24746)
- 财(23237)
- 研究(21856)
- 中国(17684)
- 财经(16754)
- 经(15203)
- 京(14235)
- 经济学(12289)
- 财经大学(12269)
- 科学(11454)
- 经济学院(11407)
- 税(11406)
- 江(11059)
- 所(10336)
- 中心(9703)
- 务(9476)
- 研究所(8809)
- 北京(8779)
- 税务(8739)
- 业大(8521)
- 农(8466)
- 州(8288)
- 基金
- 项目(47449)
- 科学(38339)
- 基金(36871)
- 研究(35045)
- 家(31377)
- 国家(31178)
- 科学基金(27767)
- 社会(24504)
- 社会科(23563)
- 社会科学(23561)
- 基金项目(18452)
- 省(17329)
- 自然(17097)
- 自然科(16804)
- 自然科学(16799)
- 自然科学基金(16526)
- 资助(15939)
- 教育(15231)
- 划(14179)
- 编号(13705)
- 国家社会(11098)
- 部(10941)
- 成果(10779)
- 制(10342)
- 创(10004)
- 重点(9990)
- 性(9918)
- 教育部(9877)
- 人文(9850)
- 发(9648)
共检索到115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艺 周小昶 冯晨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期,减税激励是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而供应链是税收激励政策传导的关键机制。本文尝试利用手工构建的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库,探究中游企业减税激励对上下游企业就业人数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游企业税率降低会显著促进上下游企业增加劳动力雇佣,并且这一效应在上游企业中更为明显;(2)机制分析表明,就业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商业信贷和产需行为两种渠道传导至上下游企业;(3)异质性检验显示,当中游为民营企业,或者上下游企业的劳动力密集度、与中游企业的购销业务集中度较高时,减税激励的就业溢出效应更加显著;(4)这种溢出效应不仅影响一级供销商,而且会传导至更高层级的供应商。本文为理解减税激励政策和供应链参与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实现稳就业目标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减税激励 稳就业 供应链溢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汤城建 韩金镕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点,以缓解企业税负为目标的政府减税激励能否助力数字化转型值得研究。精准识别减税激励政策作用对象是在政府财力有限情况下积极发挥减税激励效果的现实选择,也是全面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的内在要求。本文从供应链溢出的视角研究了如何实现减税效果最大化并带动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借助2008—2016年全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与企业供应链数据,研究发现下游企业的减税激励显著促进了中游企业数字化转型,而上游企业减税激励对中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不明显,这主要与上下游企业垄断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有关。下游企业的减税激励不仅导致对其自身经营绩效的优化,而且通过供应链传导带动中游企业现金流优化与规模扩张,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内部数据共享,使中游企业拥有充裕的资金进行数字化相关的人力资本升级与投资。上游企业由于垄断能力较强导致传导效果受阻,无法实现类似下游企业减税激励溢出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为更好选取减税激励政策的作用对象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减税激励 供应链溢出 数字化转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名武 王霖
针对零售商对制造商进行投资减排产生的溢出效应问题,构建一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研究单一零售商投资减排和两个零售商都投资减排的供应链决策问题。研究发现,两个零售商的利润均与其自身所占市场需求规模成正比,单一零售商投资减排总能使两个零售商的利润都增加,非投资方的利润与溢出系数成正比,投资方与非投资方的利润相较于不投资时的改善度均与其所占市场需求规模成反比。通过算例对比两个零售商分别单独投资与不投资时的利润改善度,发现可能出现溢出过大的情况,从而削弱零售商投资的积极性、产生逆向选择行为。
关键词:
溢出效应 低碳偏好 合作减排 主从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梅萍 汪贤裕
针对供应链双向激励中信息结构(信息的分布)对供销双方决策和利润的影响,主要考虑在双方地位相当的二级供应链中,供应商隐藏信息、销售商隐藏行动,引入虚拟第三方为利他的委托人,对交易双方同时进行激励,并分析成本和市场需求分布分别与销售商最优努力水平、供应链最优交易量及双方利润的关系。研究发现,销售商最优的努力和供应链最优的交易量均与供应商的成本、成本的信息结构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市场的信息结构呈现正相关关系;相较于供应商而言,销售商对供应商单位生产成本信息和市场需求波动引起的利润变化都更为敏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给出具体的算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吉云 任康宁
除了直接从国外市场进口,企业也可以通过成为进口企业的客户而间接参与全球化分工,然而这一现象较少受到关注。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的供应商—客户数据,研究了供应商进口促进下游客户企业出口扩张的供应链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的进口可以显著促进下游客户企业出口,供应链关系的稳定程度可以正向调节这一影响;技术和经验的溢出是进口溢出的内在机制;当供应商的进口产品属于客户企业所处行业时,进口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和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多享受到了供应商进口的供应链溢出效应。本文研究证实了国内生产关联在以进口推动出口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国以主动扩大进口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盖地 罗斌元
如果将税制作为外生变量加以考察的话,设计怎样的税制契约才能激励纳税人多缴税或者减少逃税呢?本文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性研究。研究结论表明:税制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性契约;对减税行为的调控,激励比惩罚更有效;要抑制逃税行为,一是对该行为本身安排惩罚性的税制,二是加大对其他合法减税行为的税收优惠力度;行为结果的可测度性是选择何种违法减税行为处罚方式的主要因素,可测度性差的应选择定额处罚较优。
关键词:
减税行为 税制安排 激励效应 不完备契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国超 刘静 廉鹏 芮萌
张维迎和林毅夫就"政府是否应该制定产业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与他们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分析不同,本文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确立的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这一"一刀切"的微观认定门槛,研究公司是否会操纵研发投入以满足相关标准。研究发现,研发收入之比的分布在法规门槛附近不连续,这确认了公司研发操纵行为的存在。基于分布不连续特征定义的研发操纵公司获得了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进一步地,研发操纵现象在民营企业、盈利企业以及位于税收征管力度较弱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研发操纵公司的研发投入与公司未来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弱。研究表明,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不同,研发激励政策会激励公司进行研发操纵,最终导致公司研发绩效下降。本文不仅为产业政策引发的激励扭曲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还为更好地制定和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国超 刘静 廉鹏 芮萌
张维迎和林毅夫就"政府是否应该制定产业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与他们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分析不同,本文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确立的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这一"一刀切"的微观认定门槛,研究公司是否会操纵研发投入以满足相关标准。研究发现,研发收入之比的分布在法规门槛附近不连续,这确认了公司研发操纵行为的存在。基于分布不连续特征定义的研发操纵公司获得了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进一步地,研发操纵现象在民营企业、盈利企业以及位于税收征管力度较弱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研发操纵公司的研发投入与公司未来发明专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永胜 郭星涛
针对如何有机结合评论激励和质量激励以实现更优的供应链协调效果,以电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组成的三级网购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考虑消费者评论影响的网购供应链协调模型。通过对模型最优决策的求解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单独实施评论激励或质量激励和同时实施两种激励,以及不同质量影响系数、不同消费者评论影响系数、不同消费者评论成本下的协调情况。结果显示,电商平台通过采用适当的评论激励和质量激励,能够在提升商品质量和消费者评论意愿的同时实现网购供应链的协调。为此,电商平台应对不同价值商品设置不同程度的激励水平,且两种激励的实施要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优的协调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晓壮 孙立成
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间权力的差异,通过构建低碳制造商主导(M1S)、传统制造商主导(M2S)、双方均势(MVN)等模式下的博弈模型,研究不同模式下供应链碳减排水平和利润的变化,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双向技术溢出和碳转移对供应链碳减排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碳转移和水平技术溢出效应均降低供应链碳减排水平;垂直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供应链碳减排水平,但其提升效果取决于碳转移量的多少。(2)受权力结构变动影响,低碳制造商势力的增强能够提高供应链碳减排水平,但会对碳转移量更加敏感;传统制造商势力的增强会降低垂直技术溢出效应的减排激励作用,同时促使碳转移消极影响提前到来。(3)碳交易价格上涨会加剧碳转移对供应链碳减排水平的消极影响,其强度与权力结构及消费者低碳偏好呈现出五种变动趋势。(4)制造商是否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与碳减排水平直接挂钩,与其可获得的最高收益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晨 刘冰 叶永卫
在我国现行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背景下,探索减税政策对企业的投资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需关注对小微企业的实质作用。本文利用一种全新的群聚—双重差分(Bunching-DiD)识别框架,探究了我国针对小微企业的规模性减税优惠对其投资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减税会促使高应税收入企业在政策门槛处形成群聚,但不具备明显的投资反应,而对于政策目标对象——低应税收入的小微企业而言,其在减税激励下缓解了融资约束压力,具有显著的经营性投资效果。最后,我们还发现此轮减税政策具有较强的普惠性特征,并对小微企业的生产率、就业规模及经营绩效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作用。本文研究为理解企业减税效应及其异质性投资偏向具有一定价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东明 王平
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不足会导致污染物排放超标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而宏观激励机制和微观监督机制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的增加。本文以我国2011-2019年120个主要城市的上市A股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减税激励和独立董事规模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税务机关对重污染企业实施减税激励以及企业扩大独立董事规模均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的增加,并且独立董事规模的扩大能够强化减税激励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降低股权集中度有助于发挥独立董事规模的强化效应,但企业现金流较为短缺会限制独立董事规模的强化效应。本文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声誉保护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来阐述减税激励和独立董事规模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机理,为国家税务机关持续加大减税力度、证监会要求企业逐步扩大独立董事规模,进而更好发挥减税激励的宏观调控机制和独立董事的微观监督机制对企业环保投资的联合促进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彦林 陈守东
中国制造业的脆弱性上升,特朗普税改政策的实施将对其产生正的直接效应与负的间接影响。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针对中国制造业31个子行业的GMM估计结果显示,特朗普税改政策冲击的叠加净效应为负,应允许合理范围内的汇率贬值与资本管制,避免特朗普税改政策对中国制造业负向冲击的扩大化;尽管中国宏观税负水平较高,但行业间的税收转移支付与产业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行业产能过剩化解与经济减速治理的效果对制造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影响显著;研发投入增速与经济增速的长期错配导致企业创新性研发行为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行业发展,应增强对创新创业的引导与支持,以实现中国制造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由于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了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发挥。本文在对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价值及阻碍供应链各企业信息共享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促使供应链各企业信息共享的几种激励策略。
关键词:
供应链 信息共享 激励策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利 胡琼
基于经济、"精神"和制度环境约束三个维度的系统视角,提出供应链激励机制构建影响因素体系,构建了理论假设模型。遵循关系生命周期时间序列,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得出各层面影响因素随关系发展的动态差异规律。研究发现,经济层面的利益分配在整个关系周期内都显著影响激励机制构建,但影响逐渐减弱,专用投资在关系成长期和成熟期有显著影响,且逐渐增强;"精神"层面因素影响力随关系深入逐渐凸显,信任在关系成熟期成为首要影响因素;制度环境因素只在关系成长期的影响力显著。所得结论为科学构建和动态调整供应链激励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