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0)
2023(8533)
2022(7277)
2021(6753)
2020(5618)
2019(12609)
2018(12301)
2017(24544)
2016(13390)
2015(14853)
2014(14847)
2013(14496)
2012(13365)
2011(12047)
2010(12313)
2009(11919)
2008(12011)
2007(10855)
2006(10008)
2005(9289)
作者
(36323)
(30466)
(30267)
(29126)
(19528)
(14360)
(13748)
(11543)
(11488)
(11146)
(10558)
(10094)
(9911)
(9903)
(9871)
(9385)
(9044)
(8919)
(8830)
(8786)
(7832)
(7397)
(7357)
(6969)
(6913)
(6853)
(6808)
(6772)
(6049)
(5955)
学科
管理(48911)
(47511)
经济(47433)
(43689)
(37221)
企业(37221)
(22461)
(21899)
税收(20450)
(20273)
方法(17050)
(16588)
(15258)
数学(14627)
数学方法(14371)
中国(13971)
(12942)
财务(12911)
财务管理(12888)
企业财务(12282)
业经(12049)
(10953)
(10828)
(10335)
银行(10328)
(9958)
贸易(9954)
(9855)
(9770)
农业(9431)
机构
学院(188373)
大学(186651)
(81943)
经济(80217)
管理(72820)
研究(62892)
理学(61766)
理学院(61137)
管理学(60324)
管理学院(59934)
中国(50024)
(48540)
(38222)
财经(35580)
科学(33873)
(32062)
(30809)
(30713)
中心(28722)
研究所(26708)
财经大学(26133)
(25760)
经济学(25283)
北京(24207)
(23551)
(23049)
业大(22959)
经济学院(22590)
(22336)
师范(22155)
基金
项目(117252)
科学(93761)
研究(90303)
基金(86283)
(73498)
国家(72862)
科学基金(63473)
社会(58973)
社会科(56030)
社会科学(56019)
(44599)
基金项目(44344)
教育(41215)
自然(38951)
自然科(38046)
自然科学(38039)
(37400)
自然科学基金(37378)
编号(37140)
资助(35705)
成果(32342)
(29092)
(27165)
重点(26233)
课题(25969)
(25273)
(24938)
国家社会(24541)
(24515)
教育部(23959)
期刊
(95703)
经济(95703)
研究(65252)
(39418)
中国(38864)
管理(28764)
(24240)
学报(23300)
科学(22814)
(22202)
金融(22202)
教育(19574)
大学(18830)
学学(17808)
财经(17766)
(16639)
(15846)
农业(15646)
技术(15343)
经济研究(15275)
(15166)
业经(14901)
税务(14097)
问题(12199)
(11041)
国际(10310)
财会(9571)
现代(8863)
会计(8819)
理论(8653)
共检索到301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余红艳  孙丽  刘亚利  
纵观我国税收制度的演进路径,“减税”理念逐渐融入税制改革进程。透过税制改革的实践镜像,我国减税政策的逻辑动因凝练为内部宏观动因、内部微观动因以及外部动因三个维度,即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转变、税收调节与税收中性原则的辩证统一以及国际减税理论与实践的冲击。面对我国当前的税收环境,减税政策是否能够持续并深入,取决于我国是否能够在减税动因形成的基础上甄别其所具备的制度条件,形成“内在动因推动→制度约束破解→可持续减税”的逻辑主线。遵循这一减税的战略主张,减税政策的路向选择应聚焦于拓展政府职能与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空间、注重减税调节目标转换与税收中性制度设计、提升国际减税的立法与制度成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成龙  
本文从税收职能角度,分析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存在的收入约束、调节约束和公平约束,并得出结论:当前我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只能是一种应急性措施,具有一定时效性,目前不存在大规模减税空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蓉  汤云鹏  
供给侧改革旨在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制度与要素成本制约,改革举措始终蕴含的两条改革逻辑就是消除制度约束和减税降费。本文通过《个体工商户条例》和个人所得税改革两项政策来解释2011年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的现象,分析两种改革逻辑对激发市场活力的作用机制与贡献程度。通过2011—2015年CHFS数据分析,本文发现:首先,《个体工商户条例》在打破雇员壁垒、提高雇员规模的同时也会产生溢出收入效应。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激发中高收入个体工商户活力,税率减免每增加1%也会激励个体工商户增加雇员7.8%。其次,两种政策的实施整体会使得个体工商户雇员规模增加70%,营业收入平均增加110%,税后收入平均提高133%。最后,《个体工商户条例》在2011年个体工商业从业人数增加中贡献了87%—91%,个人所得税改革贡献了9%—13%。本文建议在实现减税降费保民生的基础上,需要继续消除制度壁垒,降低准入门槛,从而真正释放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内在增长潜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素华  王璇  熊琴  
本文分析了特朗普减税政策面临的均衡约束、实现路径,以及特朗普减税政策实施后的美国经济发展趋势和全球影响。本文分析表明,特朗普减税政策面临劳动供给约束和通货膨胀压力,需要考虑减税政策和最优税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经济包容和政治包容等四大平衡关系。要达到特朗普减税政策所期待的美国经济提振目标,必须有重大产业变革发生,必须能够吸引全球存量优质企业布局美国和高端劳动要素进入美国。特朗普减税政策会引起全球需求端竞争和供给端竞争,美元对其他货币会显著升值。中国需要警惕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以及短期资本外逃压力,需要通过增强自身区位优势,吸引全球企业在中国经营生产和吸引高端要素进入中国,同时尽可能与其他国家加强经济贸易合作,以抵消特朗普减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子珩  
基于借贷约束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构建包括储蓄家庭部门、投资家庭部门、中间产品生产部门、最终产品生产商和政府部门的DSGE模型,从收入所得税冲击、资本所得税率冲击和不同社会福利水平三个角度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测算不同融资约束条件下,减税政策通过企业和家庭部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融资约束显著影响减税政策对企业投资和总产出的促进作用;相对于降低家庭部门税收,降低企业税负将产生更为明显的财政扩张效应,但在短期内该效应难以持续。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潘文轩  
根据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三个方面:针对特定税种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促进税制结构的优化;针对特定群体实行减税或增税政策,实现税收负担的公平;将结构性减税与经济结构调整对接,助推经济结构的优化。立足于这三大着力点,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基本路径选择为:推进增值税扩围改革;调整消费税;减免部分进口环节税收;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深化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全面推广资源税;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等新税种。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智勇  刘星  
实施有减有增的结构性税制调整,对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起到了支持作用。使用关联规则中数据挖掘方法的实证结果显示,结构性减税政策作用下各主要税种与总税收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度变化。这一实证结果不仅证明本次结构性减税鼓励了企业投资,刺激了居民消费,拉动了经济回升,同时也对未来我国税制改革在减负增收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新思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念明  
结构性减税是本轮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头戏,自2008年底以来,结构性减税政策在保增长、调结构与扩内需的反周期操作中一度扮演积极的角色。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操作遵循宏观调控与税制优化两种不同的范式,宏观调控范式侧重总量均衡的短期相机抉择,税制优化范式注重结构调整的长期制度安排。后金融危机时代,基于宏观调控的结构性减税将日趋淡出,基于税制优化的结构性减税应坚持结构性减税与税制优化相结合,结构性减税与结构性增税相结合,结构性减税与配套改革相结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志勇  
减税政策的实施不能不考虑财政收入问题。税收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组成部分。2015年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 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同口径增长5.8%。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收入压力特别大,这给减税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形势的综合反映。在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减税的难度可想而知。减税政策的落实,需要回答以下问题:减税空间有多大?哪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志勇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减税之于中国具有特殊意义。无论是减税还是降费(包括减政府性基金),都是降低企业和居民负担的举措2018年,中国减税降费规模预计为1.3万亿元,超过年初估计的1.1万亿元。减税降费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比预计的更加积极,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也可见一斑。2018年中国减税政策可圈可点。增值税税率按三档并两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运政  
2001年2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正式提交了关于10年内大幅减税1.6万亿美元的计划,以兑现自己在竞选总统时向选民许下的诺言。 布什提出的减税计划主要包括六项内容:一是简化个人所得税制,将五档所得税体系(15%、28%、31%、36%、39.6%)调整为四档(10%、15%、25%、33%);二是将儿童课税扣除由每名儿童500美元加倍至1000美元;三是减轻“婚姻惩罚”,恢复双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安体富  王海勇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实行的是一种结构性减税政策。从直观上看,结构性减税政策确实与我国结构性过热的经济形势存在一定矛盾;但通过理性分析可知,结构性减税政策并不会导致我国结构性过热的经济状态再度升温;长期而言,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霖  周占伟  罗传钰  
特朗普制定了减税、重回制造业的一系列再工业化的政策,与其他国家争夺制造业产能。对中国而言,应积极应对特朗普减税政策给中国制造业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朗普减税能凸显美国税收优势,大幅缩小中美制造业成本差距,甚至出现差额逆转,兑现其在竞选中所做的承诺-经济政治全球溢出。而同时,美国也制定了相应的加税政策来平衡我国减税措施对其造成的影响。因此,我国应积极有效地应对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全面实施降税率、调布局等应对手段,才能够保证中国制造业在新形势下的快速稳定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纯  刘建民  
碳预算是一项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财政制度创新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工具。现阶段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不是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还不具备实施碳预算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实施碳预算会加重经济发展的成本负担。本文认为,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必须与国际气候变化,政治经济博弈进程相配合,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借鉴英国"碳预算方案"的整合效应和分解效应,将低碳发展融入经济发展和财政预算规划中,构建碳减排目标约束下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使财税制度安排契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屈小娥  袁晓玲  
本文基于1998—200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认为,东、中、西三大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并呈进一步扩大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制度因素对三大地区能源强度降低起积极作用,政府干预则起阻碍作用;工业化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东部地区降低能源强度起积极作用,对中西部地区正好相反。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能源、经济与产业政策,降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对各地区降低能耗强度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