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1)
- 2023(15928)
- 2022(13698)
- 2021(12768)
- 2020(10777)
- 2019(24537)
- 2018(24229)
- 2017(47544)
- 2016(26262)
- 2015(29487)
- 2014(29720)
- 2013(29820)
- 2012(28581)
- 2011(25767)
- 2010(26502)
- 2009(24821)
- 2008(25389)
- 2007(23196)
- 2006(20723)
- 2005(19279)
- 学科
- 济(112155)
- 经济(112035)
- 管理(76296)
- 业(73890)
- 企(57531)
- 企业(57531)
- 方法(44957)
- 财(42086)
- 数学(39620)
- 数学方法(39196)
- 中国(35053)
- 农(33345)
- 地方(28592)
- 制(25354)
- 业经(23571)
- 学(22839)
- 税(22480)
- 务(22111)
- 农业(22101)
- 财务(22070)
- 财务管理(22004)
- 贸(21992)
- 贸易(21975)
- 银(21622)
- 银行(21575)
- 易(21316)
- 税收(20996)
- 企业财务(20966)
- 收(20813)
- 行(20598)
- 机构
- 学院(379652)
- 大学(378789)
- 济(161749)
- 经济(158255)
- 管理(138684)
- 研究(136490)
- 理学(116651)
- 理学院(115270)
- 管理学(113445)
- 管理学院(112707)
- 中国(106535)
- 财(88097)
- 京(81677)
- 科学(81379)
- 所(71976)
- 农(66500)
- 财经(64605)
- 研究所(63949)
- 中心(61511)
- 江(61025)
- 经(58285)
- 业大(53717)
- 北京(52814)
- 农业(52013)
- 经济学(50397)
- 范(49967)
- 师范(49472)
- 州(48450)
- 院(48178)
- 财经大学(47246)
- 基金
- 项目(233779)
- 科学(181968)
- 研究(172750)
- 基金(167039)
- 家(145711)
- 国家(144445)
- 科学基金(121284)
- 社会(108550)
- 社会科(102911)
- 社会科学(102883)
- 省(91298)
- 基金项目(86661)
- 教育(79081)
- 划(77394)
- 自然(76170)
- 自然科(74288)
- 自然科学(74261)
- 自然科学基金(72924)
- 编号(70896)
- 资助(70546)
- 成果(60733)
- 发(54846)
- 重点(53352)
- 部(52596)
- 课题(50171)
- 创(47679)
- 性(46654)
- 创新(44790)
- 科研(44743)
- 教育部(44623)
- 期刊
- 济(188697)
- 经济(188697)
- 研究(125905)
- 中国(81436)
- 财(71907)
- 农(61387)
- 学报(58741)
- 科学(52291)
- 管理(51074)
- 大学(43808)
- 融(43784)
- 金融(43784)
- 教育(42015)
- 学学(41150)
- 农业(41112)
- 财经(32492)
- 经济研究(31211)
- 技术(31085)
- 业经(29977)
- 经(27854)
- 问题(25304)
- 贸(21826)
- 业(21732)
- 务(20065)
- 国际(19470)
- 技术经济(18972)
- 统计(18214)
- 理论(18134)
- 版(17669)
- 商业(17501)
共检索到606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樊丽明 张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长春
90年代中后期以后,中日两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投资乘数出现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导致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递减。两国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时期的贡献是显著的,财政政策的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稳定化也起到相应的作用,但中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投资和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而日本则以扩大公共投资为核心。
关键词:
扩张性财政政策 投资乘数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健夫 马卫红
90年代泡沫景气崩溃后,日本政府多次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却始终没走出泡沫经济的阴影。究其原因,可能是多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从投资乘数理论出发,深入分析90年代日本财政政策失效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公共投资所产生的引致投资没达到预期效果,并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加之景气预测始终没有形成,致使边际消费倾向低,从而导致公共投资乘数缩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艳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多次面临严峻挑战,甚至陷入严重衰退的困境。日本政府频繁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先后出台了十几轮经济刺激计划,但总体看,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有限,并未帮助经济摆脱内需不足、增长乏力的局面。认真分析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屡战屡败"的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单玉丽
陈水扁上台以来 ,在政治高于一切的理念支配下 ,通过赤字预算、追加预算外支出、大幅度减税等措施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以达到其“拼选举”和图谋“台独”的政治目的。这一偏颇的财税政策 ,造成了台湾财政体质恶化、民间投资意愿低落、贫富差距扩大等恶疾 ,对未来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拼选举” 利益集团 陈水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晔
从 1 998年下半年以来 ,我国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就目前经济运行状况而言 ,这些政策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及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 ,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馨颖
本文介绍了日本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并着重分析了其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实施的政策具有全面性且针对性强,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为经济恢复后的绿色发展做好了准备,对我国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日本 扩张性财政政策 低碳经济 绿色新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长林 胡永刚 李艳鹤
政府偿还债务是否会影响居民消费以及如何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将财政支出对产出的反馈机制和税收对政府债务的反馈机制引入具有价格粘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从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两个角度研究了借新债还旧债、增加税收和缩减支出这三类偿债方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不同的偿债方式主要通过财富效应、替代效应以及政策反馈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但各有侧重。借新债还旧债和缩减支出这两类方式侧重于财富效应,增加税收的偿债方式则侧重于替代效应,政策反馈效应则放大了上述两种效应。结合我国1996Q1~2011Q4的季度数据,本文利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发现各财政工具对目标变量的反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海鸣
1998 年6 月开始启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1998 年下半年投资和GDP增长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此次扩张并未充分实现预期的内需扩大的政策目标。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内需扩张存在制度性和结构性障碍的情况,提出了加强财政政策扩张强度以寻求短期均衡的指导思想,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扩张性财政政策 政策效应 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自从“凯恩斯革命”以来,财政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社会总产出,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措施之首选。由于财政政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再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致总供给即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又必须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相配合才能最终实现,所以货币政策如何与财政政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健夫 杨文杰 张维
我国的财政管理曾长期坚持平衡发展理念。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已经明确地将扩张性财政政策纳入到财政管理的框架之内,这也就意味着固有的平衡理财方式被打破。从市场经济与财政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这种重大转变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是提升我国财政管理有效性和减少被动性财政赤字的积极表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莫长炜 邹乐欢 王燕武
2016年以来,以“降成本”为导向的减税降费政策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但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在这段时期持续下行。在当前经济运行趋势不明朗、市场需求信心仍然不足的背景下,提升民间投资对财政政策的政策敏感性,将是促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利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检验了不同经济运行时期决定企业投资的主导因素差别,然后借助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分析不同投资主导因素下财政政策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显示:在经济收缩时期,企业投资更多受消费需求因素拉动,成本因素的作用有限;反之,在经济扩张时期,成本因素对企业投资的激励作用大于消费需求因素。在此背景下,当消费需求主导企业投资时,财政增支的“促投资、促就业和稳增长”效应优于减税。然而,市场出清与否会影响增支的正向效应,削弱其相对于减税的作用优势。在引入财政支出职能分类和内生财政政策规则之后,前述结论保持稳健。本文认为,决策部门要顺应当前企业投资主导因素的转变,财政政策取向要变“降成本”为“扩需求”,强调更有利于刺激有效需求的增支导向。本文对于激励企业投资、优化财政政策效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燕斐
The paper provides an assessment of the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since 1998 in terms of its expansionary effects and distributive effects.The assessment suggests that the policy has achieved more in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than improving income inequalit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uture policy should orient more towards income equalization.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扩张 分配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