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1)
2023(11279)
2022(9641)
2021(8566)
2020(7070)
2019(15390)
2018(14828)
2017(27501)
2016(15014)
2015(16142)
2014(14924)
2013(14423)
2012(12974)
2011(11728)
2010(11570)
2009(10780)
2008(9990)
2007(8679)
2006(7559)
2005(6567)
作者
(46450)
(38747)
(38647)
(36203)
(24257)
(18802)
(17176)
(15026)
(14828)
(13492)
(13280)
(12916)
(12370)
(12143)
(11991)
(11930)
(11890)
(11444)
(11256)
(11102)
(10019)
(9363)
(9097)
(8797)
(8748)
(8505)
(8498)
(8293)
(7915)
(7863)
学科
(54377)
经济(54313)
管理(41716)
(39050)
(30625)
企业(30625)
方法(25065)
数学(22265)
数学方法(22008)
(17152)
(15034)
(14947)
中国(14250)
业经(12803)
(12543)
贸易(12540)
(12216)
农业(11863)
环境(10667)
(9778)
(9393)
财务(9379)
财务管理(9362)
地方(9242)
技术(9050)
企业财务(8886)
(8504)
(8242)
银行(8181)
理论(8100)
机构
学院(207901)
大学(207100)
(81231)
经济(79686)
研究(75356)
管理(75025)
理学(66167)
理学院(65365)
管理学(63905)
管理学院(63602)
中国(54183)
科学(52354)
(50234)
(43850)
业大(40864)
农业(40711)
(40409)
研究所(37675)
(34711)
中心(33390)
(30405)
财经(28392)
(27795)
农业大学(27236)
北京(26436)
(26057)
(25782)
经济学(25248)
师范(25247)
(24499)
基金
项目(153125)
科学(119117)
基金(111862)
(103502)
国家(102707)
研究(100803)
科学基金(85657)
社会(64872)
社会科(61580)
社会科学(61561)
(60876)
自然(59214)
基金项目(59081)
自然科(57892)
自然科学(57872)
自然科学基金(56859)
(52560)
教育(45832)
资助(44868)
编号(38156)
重点(35675)
(33155)
(32681)
(32407)
计划(32395)
科研(30779)
创新(30689)
科技(28759)
(28351)
成果(28216)
期刊
(82096)
经济(82096)
研究(53424)
学报(47347)
(44800)
科学(39452)
中国(39263)
大学(33615)
学学(32340)
农业(31112)
(25926)
管理(25785)
教育(18369)
(16723)
(15120)
金融(15120)
经济研究(15118)
业经(14969)
技术(14656)
业大(13927)
财经(13707)
(12448)
农业大学(11833)
(11823)
科技(11309)
问题(10730)
资源(10105)
商业(9490)
林业(9489)
(9392)
共检索到291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明慧  田虹雨  刘之广  巩彪  
【目的】褪黑素对植物具有多种有益功效,但其化学性质活泼,限制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包膜技术制备出含褪黑素的尿素缓释功能肥(以下简称功能肥),研究其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和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褪黑素高效施用和番茄节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以水泡法研究功能肥中褪黑素的释放速率,然后以穴盘育苗方式研究功能肥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方式,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施磷(记作+P)和不施磷(记作-P)两个磷处理水平,再分别添加尿素缓释肥(对照,仍记作-P和+P)或功能肥(记作-P+M和+P+M),研究功能肥对植株生长和干物质分配、根系生长、磷素吸收和分配、磷肥利用率、肥料产量贡献率、根系磷酸酶活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利用褪黑素制备功能肥时存在一定的损耗,包膜后褪黑素的实际含量为包膜时褪黑素总用量的35%。水泡至60 d时,功能肥中褪黑素残余量为6.61%。番茄穴盘育苗中施用功能肥能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壮苗指数较对照提升70.2%。盆栽试验表明,-P处理下番茄根、茎、叶、果的生物量分别较+P处理下降低了19.64%、18.51%、28.99%和28.73%,根和茎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了10.03%和11.63%,叶和果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分别减少了2.74%和2.39%。应用功能肥能显著提升两种磷处理条件下所有组织的生物量积累,增加+P条件下根的干物质分配比例达12.14%,降低-P条件下茎和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达6.00%和5.90%,增加9.06%的果干物质分配比例。-P处理降低根系的总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增加根尖数量,施用功能肥能提高两种磷水平下根系的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尖数量。-P处理显著降低了番茄植株根、茎、叶、果的磷含量,增加根、茎和叶的磷分配比例,减少果的磷分配比例。应用功能肥能显著提升两种P处理条件下所有组织的磷含量,+P条件下根的磷分配比例,-P条件下茎和叶的磷分配比例,增加果的磷分配比例。应用功能肥能显著提高磷酸酶的活性、全株磷吸收量、肥料利用率与肥料产量贡献率。-P处理使番茄产量降低了17.57%,但-P处理下应用功能肥能使产量提高21.32%,而对+P处理下的产量影响不显著。此外,应用功能肥能全面提高-P或部分提高+P条件下番茄果实的品质。【结论】将褪黑素包膜于缓释肥能显著降低褪黑素的用量,提高番茄幼苗及植株全生育期的生长质量,增加磷肥利用效率,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金金  张富仓  王海东  闫世程  郑静  陈东峰  李志军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对大田玉米生长、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为作物高效施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设置了3种氮肥类型(尿素(U)、缓释氮肥(S)、尿素缓释肥3∶7掺混(SU))和4个施氮水平(N1(9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N4(240 kg·hm(-2))),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共13个处理。生育期内对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进行观测,并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利军  韩晓日  战秀梅  杨劲峰  房大伟  邹殿博  
通过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尿素(普通尿素、缓释尿素1和缓释尿素2)施入土壤后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2种新型缓释尿素均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缓释尿素1对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10.35%和8.00%,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4.01%和7.41%;缓释尿素2对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10.12%和12.55%,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87%和4.79%。水田施用缓释尿素2效果更好,而旱田施用2种缓释肥效果相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丽艳  黎志彬  葛正平  黄四化  潘秀娟  鲍锐  孔令明  龚亚菊  
以空白(CK-1)和常规施肥(CK-2)为对照,在夏秋番茄上研究了5种缓释肥对番茄的生长发育、主要病害、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植株生长初期,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等未产生明显差异;施用5种缓释肥后的发病情况普遍较施用常规肥料轻微;5个缓释肥处理的产量和品质均超过2个对照,其中桂湖18-8-15的产量最高,俩控的品质最好。综合研究结果与成本分析,最终筛选出适宜云南省夏秋番茄生产使用的缓释肥品种2个(桂湖18-8-15和俩控)。研究结果可为缓释肥在夏秋番茄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强  刘东生  刘建斌  武凤霞  衣文平  
针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氮肥用量大、损失严重而控释尿素成本高、推广难的问题,基于3 a 6季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探究不同减氮条件下普通尿素配施控释尿素对氮素利用的影响,以期在前期明确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适宜配比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施氮量,进而为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化学氮肥减量增效和控释尿素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CK)、农民习惯施氮(FH,冬小麦季施氮270 kg/hm~2,夏玉米季施氮240 kg/hm~2,基追比为1∶1)和不同减氮条件下配施控释尿素的处理(N1、N2、N3和N4:冬小麦季分别施氮243,216,189,162 kg/hm~2,其中控释氮占40%;夏玉米季分别施氮216,192,168,144 kg/hm~2,其中控释氮占30%;均一次性基施)。结果表明:与FH处理相比,仅N1处理可实现冬小麦和夏玉米的连年增产增收,可使冬小麦在2017—2018年,2019—2020年分别显著增产4.0%,5.4%,即使在2018—2019年其他减氮处理均减产的情况下仍可增产1.6%;可使各年夏玉米青贮产量显著增加,平均增产10.9%;各季作物收获后0~100 cm, 60~10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积累量较FH显著降低,6季作物累计氮素利用率较FH提高11.3百分点。在减氮10%条件下按适宜比例配施控释尿素(即:冬小麦季施氮243 kg/hm~2,配施40%控释氮;夏玉米季施氮216 kg/hm~2,配施30%控释氮)可提高小麦-玉米轮作中的作物产量和累计氮肥利用率,并减少土壤无机氮素的累积和淋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小龙  须晖  李天来  王蕊  
【目的】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刺激剂,对于提高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探索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揭示褪黑素调节植物抗逆性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番茄‘辽园多丽’为试材,首先采用叶片喷施和根施不同浓度褪黑素进行预处理:CK:叶片喷施清水、根施50 m L清水;R5、R50、R100、R150、R250:叶片喷清水,分别根施50m L 5、50、100、150和250μmol·L(-1)褪黑素;L5、L50、L100、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鹏志   袁硕   唐继伟   冀宏杰   张怀志   黄绍文  
为探究高量施肥地区化肥氮磷钾同步减施条件下,磷肥减施比例以及磷肥运筹方式对番茄产量、化肥磷利用率和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试验于河北省定兴县日光温室,种植越冬长茬番茄,共设计6个处理,其中PB2处理化肥磷全部基施,其他减施处理化肥磷采用“基施+追施”运筹模式,分别是:农户常规施肥(CF,N-P2O5-K2O为1 009.5-774.0-1 458.0 kg/hm2)、化肥磷减施1(P1,N-P2O5-K2O为750.0-375.0-1 125.0 kg/hm2)、化肥磷减施2(PB2,N-P2O5-K2O为750.0-225.0-1 125.0 kg/hm2)、化肥磷减施3(PT2,N-P2O5-K2O为750.0-225.0-1 125.0 kg/hm2)、化肥磷减施4(P3,N-P2O5-K2O为750.0-75.0-1 125.0 kg/hm2)、化肥磷减施5(P4,N-P2O5-K2O为750.0-0.0-1 125.0 kg/hm2)。研究表明,3 a间PT2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平均增加12.0%,增幅最高。P1、PB2和PT2处理连续3 a减施后根系干质量增幅明显,植株化肥磷利用率、化肥磷收获指数和化肥磷农学利用效率显著提升;PT2处理根冠与CF处理相比,平均增加48.2%,化肥磷利用率、化肥磷收获指数分别平均高32.9,2.7百分点,农学利用率较CF处理提升9.02倍,在所有减施处理中最高。土壤硝态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较CF处理3 a间分别平均降低了8.2%~14.9%,4.4%~19.9%,7.3%~24.8%。综上,在过量施用化肥的设施菜地,化肥减施35.2%(其中化肥磷减施70.9%)不会降低作物产量,化肥磷采用“基施+追施”运筹模式番茄产量也较全部基施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并增加了化肥磷肥利用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建硕  张彦才  王丽英  李若楠  任燕利  翟凤芝  孙璇  
为探究聚磷酸铵水溶肥对番茄的农学效应,该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聚磷酸铵水溶肥对秋冬茬设施番茄产量、品质、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磷(化肥磷P2O5)量为29 kg/hm2时,番茄单果重和产量均达到最高;番茄品质的各个指标均表现出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得到适宜施磷量为29 kg/hm2;不同施磷量处理之间番茄根的磷吸收量差异不显著;番茄叶、果实和全株的磷吸收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呈二次多项式关系,经拟合,番茄果实和全株磷吸收量最高时对应的施磷量分别为21.17,25.79 kg/hm2。综合分析,该试验条件下秋冬季设施番茄产量为42.88 t/hm2时,聚磷酸铵水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吴欢欢  王丽英  陈丽莉  李若楠  窦菲  张彦才  李在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变性淀粉包裹型缓释尿素对冬小麦生长、旗叶净光合速率、旗叶水分利用率、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性淀粉包裹型缓释尿素一次性基施,冬小麦单株干质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根系活力提高4.9%~16.66%,叶片净光合提高4.4%~9.4%,旗叶水分利用率提高8.63%~25.17%;收获期,缓释尿素处理氮肥效率及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普通尿素处理,而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普通尿素处理,冬小麦产量提高14.7%~16.5%。氮肥的种类、释放特性及施肥量是影响土壤硝态氮含量的主要因素,施肥量的提高可能增加土壤硝态氮通过氮素淋洗对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赵梅素  李若楠  翟彩霞  陈丽莉  翟凤芝  刘全清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以氮磷推荐有机肥(M0、M170N、M400N、M600N和M70P),按照氮素供应目标值和根层土壤氮素水平确定配施化肥的不同调控模式对温室番茄干物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推荐量的增加,番茄干物质量增加,与单施化肥相比,以氮磷推荐有机肥对番茄干物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氮推荐M400N和以磷推荐M70P处理的番茄产量较高,比M0处理分别增产7.7%和5.5%,显著高于对照。以氮推荐M170N和M400N处理的番茄果实品质较好,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Vc含量、可溶性糖和糖酸比,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王凯辉  李若楠  李巧云  陈丽莉  翟彩霞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土壤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普通尿素+35%控释期90 d包膜尿素+35%控释期120 d包膜尿素配合施用(F1)冬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氮肥利用率也达到最高,比40%尿素底施+60%尿素拔节期追施(F2)增产5.36%~7.16%,氮肥利用率也提高了13.03%~16.73%。在0~40 cm土层中,30%控释期30 d包膜尿素+35%控释期90 d包膜尿素+35%控释期120 d包膜尿素一次性底施(F3)土壤残留氮最高,土壤表观损失最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锡发  涂仕华  秦鱼生  冯文强  廖鸣兰  喻华  
设计了适合四川水稻生产的控释尿素,旨在水稻高产和简化(一次性)施肥。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在中高肥力土壤上比无氮处理最高增产3943.0kg/hm2(50.78%),比普通尿素一次施用增产1062.0kg/hm2(9.97%);在中低肥力土壤上最高增产2647.7kg/hm2(43.15%),比普通尿素一次施用增产1868kg/hm2(27.01%)。普通尿素分次施用的效果略优于普通尿素一次施用,增产稻谷约2%~10%。在90~150kgN/hm2用量的范围内,控释尿素的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中高肥力土壤施用量为150kgN/hm2时最高,为61.2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力文   冯春燕   温世宝   郑文金   申军士   毛胜勇   朱伟云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体外批次发酵、瘤胃灌注和持续动态人工瘤胃模拟系统等不同方法评价包被缓释尿素的瘤胃缓释效果。[方法]体外发酵试验:选取1种普通尿素和4种商业包被缓释尿素,体外培养24 h,采集不同时间点(0、1、3、6、9、12、24 h)发酵液测定氨氮浓度,将筛选出缓释效果最好的缓释尿素用于进一步的研究。瘤胃灌注试验:12只体重(平均27.6 kg)相近的安装有瘤胃瘘管的育肥公湖羊,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向瘤胃中灌注剂量为日干物质采食量0.5%的普通尿素或日采食量0.55%的缓释尿素(等氮当量),灌注后不同时间点(0、1、3、6、9、12和24 h)采集瘤胃液,测定pH值和氨氮浓度。人工瘤胃试验: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5%的豆粕(普通日粮组)、0.5%的普通尿素(普通尿素组)和0.55%的缓释尿素(缓释尿素组),使用玉米补充普通尿素和缓释尿素组能量的缺乏;试验重复3次,每次持续7 d(4 d适应期和3 d采样期),采样期每天早上投料前后不同时间点采集发酵液和溢流液,测定发酵参数和微生物蛋白浓度。[结果]体外发酵试验:在发酵开始的9、12 h,缓释尿素A组的氨氮浓度显著低于普通尿素组和其余3个缓释尿素处理组(P<0.05)。体内瘤胃灌注试验:在灌注尿素后1 h,缓释尿素组瘤胃pH值和氨氮浓度显著低于普通尿素组(P<0.05),在灌注尿素后6 h,缓释尿素组的pH值显著高于普通尿素组(P<0.05)。人工瘤胃模拟试验:相比于其他2组,日粮添加缓释尿素显著提高了发酵液中丙酸和微生物蛋白的浓度(P<0.05);相比于普通日粮组,日粮添加缓释尿素显著降低了发酵液pH值(P<0.05)。[结论]不同包被缓释尿素的瘤胃缓释效果存在差异,体外发酵筛选出的缓释尿素A在动物瘤胃灌注条件下同样表现出较好的缓释效果。在人工瘤胃发酵试验中添加缓释尿素A能够改善瘤胃发酵,促进微生物蛋白的合成,但对生长性能和瘤胃菌群的影响仍需动物饲养试验做进一步的验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征宇  孙永红  赵明  蔡葵  王文娇  陈建美  
通过大田番茄试验,进行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施用对土壤NO3--N和NH4+-N含量以及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番茄各生育期土壤NO3--N和NH4+-N含量随无机N配施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变化动态相似。番茄拉秧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N和有机C含量有明显变化,且均为高量有机肥配施处理>低量有机肥配施处理>化肥处理。有机氮与无机氮配施比例为3∶2,对土壤N素矿化与固持、土壤全N与有机C的提升以及增加番茄产量较为有利。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肥料施用无相关性,可能是受番茄产量高低的影响。各处理的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而下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阳  宋炳彦  刘云  梁玉芹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施肥配比处理,不施肥、氮磷钾配比1∶0. 7∶1,0. 7∶0. 7∶1,1∶0. 49∶1,1∶0. 7∶0. 7,测定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对养分的吸收情况,为日光温室番茄氮磷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磷钾配施整体上可使番茄产量提高4. 1%~9. 9%,其中氮磷钾配比为1∶0. 7∶0. 7时产量为92. 92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