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2)
- 2023(7564)
- 2022(6559)
- 2021(6040)
- 2020(5390)
- 2019(12578)
- 2018(12456)
- 2017(23855)
- 2016(13327)
- 2015(15484)
- 2014(15903)
- 2013(15991)
- 2012(15260)
- 2011(13807)
- 2010(14257)
- 2009(13213)
- 2008(13554)
- 2007(12648)
- 2006(10861)
- 2005(9497)
- 学科
- 济(56617)
- 经济(56572)
- 管理(38188)
- 业(36165)
- 企(28622)
- 企业(28622)
- 方法(26967)
- 数学(23720)
- 数学方法(23491)
- 农(17541)
- 中国(15704)
- 财(14771)
- 地方(12916)
- 业经(11672)
- 学(11592)
- 农业(11551)
- 制(10640)
- 贸(10204)
- 贸易(10201)
- 易(9889)
- 和(9409)
- 理论(9205)
- 务(8734)
- 财务(8698)
- 环境(8680)
- 财务管理(8676)
- 银(8464)
- 银行(8433)
- 技术(8189)
- 企业财务(8173)
- 机构
- 大学(196888)
- 学院(196641)
- 济(79619)
- 经济(77746)
- 管理(73944)
- 研究(67393)
- 理学(62764)
- 理学院(62059)
- 管理学(60924)
- 管理学院(60558)
- 中国(50456)
- 京(42310)
- 科学(42056)
- 农(37535)
- 财(37384)
- 所(35068)
- 中心(31996)
- 研究所(31719)
- 江(31420)
- 业大(31307)
- 农业(29769)
- 财经(29051)
- 北京(26933)
- 范(26618)
- 师范(26315)
- 经(26223)
- 州(24889)
- 经济学(24174)
- 院(23927)
- 技术(22280)
- 基金
- 项目(126607)
- 科学(97698)
- 研究(93618)
- 基金(88343)
- 家(77478)
- 国家(76796)
- 科学基金(64104)
- 社会(56563)
- 社会科(53383)
- 社会科学(53362)
- 省(50992)
- 基金项目(46672)
- 教育(44550)
- 划(43191)
- 自然(41223)
- 自然科(40174)
- 自然科学(40156)
- 编号(39686)
- 自然科学基金(39423)
- 资助(36683)
- 成果(33361)
- 重点(29299)
- 部(28551)
- 课题(28308)
- 发(27957)
- 创(26133)
- 科研(24482)
- 创新(24448)
- 教育部(23995)
- 大学(23862)
共检索到298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满元
尽管减灾需求的变化情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一般说来,综合受灾程度最高的地区作为我国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也应是我国减灾的重点地区。此外,在考虑具体的减灾需求时,也还需考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深度;总体上看,实践中受灾损失的程度越大、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深,那么也就越有较大的减灾需求。为有效地加强区域的减灾基础能力建设,实践中除加快经济发展以及大力提高减灾科技水平外,积极开展减灾能力调查、合理地规划区域减灾能力建设及提高灾害意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田庚
我国的减灾工作,始终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人民政府在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把兴建减灾设施与生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增加防灾措施,提高防灾能力;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动员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紧急救援,尽量减轻灾害的影响;灾后,依靠人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磊
20世纪90年代作为联合国倡导“国际减灾十年”全球统一行动的第一个十年已经结束,但“让世界走向少灾的21世纪”的目标,尚未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心声及社会管理准则。虽从总体上我国于1998年6月正式颁布《中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覃红燕 谢永宏 邹冬生
运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简称M-K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演变趋势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的M-K统计值在1983年后即突破置信区间(P0.05),可见,1980s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持续增长,旱灾受灾面积未能有效遏制。主要原因包括:(1)雨水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不匀。如1986年后4月、5月和6月的降雨量与1951-1980年均值相比整体偏少,而7月明显偏多。(2)水土流失严重使森林水分涵养功能低下。(3)河湖淤积严重使河湖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省晖
本文在对防灾减灾的金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当前金融支持防灾减灾可采取的各类措施,并综合考虑成本、时间等经济因素,提出了我国应建立起分层的金融支持体系,灵活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分散和弥补因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而引发的风险损失。
关键词:
金融 防灾减灾 经济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严奉宪 柳青 熊延虹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监利县、曾都区和黄陂区57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Logistic分析方法来探究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农户响应各种减灾措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程度。研究表明,对农户减灾措施响应行为造成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是户主年龄、户主教育年限、决策主体、政策环境、预期收益和实施成本,这些因素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户的响应决策和行为。同时,农户在响应减灾措施的决策过程中会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和主观偏见,使农户响应行为偏离经济理性,在两种极端情况下农户的响应行为会出现"单因素否决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陇堂
根据调查和有关资料 ,本文研究了西海固地区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自然灾害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探讨了防治自然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西海固 自然灾害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兆武 蒋道松
近年来在中国范围内频繁发生洪涝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重灾区之一 .洪水环流对江河湖岸 (堤 )不同地形产生冲刷作用 ,是长江决堤右岸多于左岸及大堤决口常始于堤面的主要原因 .为了有效抑制洪流的破坏作用 ,对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河湖岸分布的适于营造护岸植被的植物近 10 0种 ,其中具抗洪作用的优良树种 12种 .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树种 ,营造防洪 (浪 )护堤 (岸 )防护林的减灾措施 .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乔鹏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是有效遏制和减少灾害损失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文章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江苏省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江苏灾害发展形势,提出今后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工程措施等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和设想.以期为江苏的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综合防灾减灾 现状分析 软硬件建设 江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各类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明显加快、强度明显增加,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仅以2010年为例,就相继发生了青海玉树地震、西南大旱、波及全国东南西北的洪涝灾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极大影响。为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历年来各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石涛
北宋时期灾害频仍,给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探讨宋代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侧重对宋代政府减灾措施及其绩效等问题的定性研究,以及从救济人、社会保障等角度,廓清了宋代灾害管理的基本情况。由于史料阙如,定量研究方面尚属空白。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北宋政府灾害管理投入的角度入手,对相关史料进行量化分析,尽可能考虑所有影响因子的作用,得出了北宋政府灾害管理投入的总量,以期为宋代经济史研究提供一个合理的、相对准确的数据。
关键词:
北宋政府 减灾投入 定量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磊
一、中国灾害概况及特点大量迹象和研究报告证实,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由于天文因素和地球内部活动增强,加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大范围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已造成地球自然环境的一系列异变,如全球地震活动再次进入新高潮期;全球升温加剧,臭氧层空洞扩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洪昌富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所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原则、定位及编制方法、以及与城市规划体系整合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框架。
关键词:
防灾减灾 城市规划 防灾规划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金成 曾以禹 张多 贺祥瑞
当前,全球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多,各种危害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脆弱性相互作用,形成灾害风险。国际社会认识到,减少灾害风险的努力必须系统地纳入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许多国家通过增强林业活动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抵御灾害的适应力和恢复力,保护生计恢复生态、重建绿色家园、重振国家经济,在灾害中吸取经验教训丰富林业优良做法,促进转型和转变发展方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支柱的可持续发展。总思路是采取立足生态系统减少灾害风险的措施,将增强生计承受力与自然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特别在沿海地区和山区,以整体方针建立抗灾能力强的社区。国际实践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加强保护和恢复自然生...
关键词: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灾害 林业 案例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