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8)
- 2023(11807)
- 2022(10360)
- 2021(9845)
- 2020(8086)
- 2019(18737)
- 2018(18528)
- 2017(36698)
- 2016(19818)
- 2015(22226)
- 2014(22186)
- 2013(21849)
- 2012(20103)
- 2011(18128)
- 2010(18060)
- 2009(16327)
- 2008(15785)
- 2007(13652)
- 2006(11984)
- 2005(10371)
- 学科
- 济(76850)
- 经济(76763)
- 管理(59315)
- 业(55771)
- 企(46158)
- 企业(46158)
- 方法(36071)
- 数学(31438)
- 数学方法(31033)
- 农(21762)
- 财(21674)
- 中国(19926)
- 业经(17188)
- 学(16469)
- 地方(15745)
- 贸(14663)
- 贸易(14659)
- 农业(14481)
- 易(14245)
- 制(13673)
- 环境(13216)
- 理论(12907)
- 务(12890)
- 财务(12826)
- 财务管理(12807)
- 策(12631)
- 技术(12512)
- 和(12497)
- 企业财务(12155)
- 划(11593)
- 机构
- 大学(278555)
- 学院(278261)
- 管理(115292)
- 济(111769)
- 经济(109293)
- 理学(100458)
- 理学院(99415)
- 管理学(97850)
- 管理学院(97351)
- 研究(91365)
- 中国(66904)
- 京(58529)
- 科学(56294)
- 财(51718)
- 所(44886)
- 农(42184)
- 财经(41460)
- 中心(41249)
- 研究所(40978)
- 业大(40852)
- 江(39621)
- 经(37780)
- 北京(37015)
- 范(36709)
- 师范(36437)
- 院(33602)
- 农业(32943)
- 经济学(32711)
- 州(32173)
- 财经大学(30867)
- 基金
- 项目(193949)
- 科学(153116)
- 研究(144080)
- 基金(140979)
- 家(121679)
- 国家(120638)
- 科学基金(104432)
- 社会(89973)
- 社会科(85325)
- 社会科学(85306)
- 省(75202)
- 基金项目(75005)
- 自然(68233)
- 自然科(66621)
- 自然科学(66608)
- 教育(65916)
- 自然科学基金(65396)
- 划(63427)
- 编号(59685)
- 资助(58273)
- 成果(48303)
- 部(43103)
- 重点(42684)
- 发(41136)
- 课题(40510)
- 创(40258)
- 创新(37421)
- 教育部(37167)
- 项目编号(36937)
- 科研(36730)
- 期刊
- 济(119764)
- 经济(119764)
- 研究(83280)
- 中国(48033)
- 学报(41220)
- 管理(41217)
- 科学(38825)
- 农(38072)
- 财(37151)
- 大学(31381)
- 教育(31274)
- 学学(29446)
- 农业(26959)
- 融(23872)
- 金融(23872)
- 技术(23557)
- 业经(20232)
- 财经(19208)
- 经济研究(19132)
- 经(16258)
- 问题(15391)
- 图书(15109)
- 理论(14412)
- 科技(13614)
- 技术经济(13391)
- 实践(13374)
- 践(13374)
- 业(13141)
- 现代(12965)
- 商业(12056)
共检索到397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长松
本文在归纳国外关于减排政策分配效应的研究成果后,从分配效应的作用机理、产生根源及其不利后果三个方面来研究主要减排政策分配效应的成因与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在生产端引入碳税或排放权交易,将导致能源价格上涨,加重低收入家庭生活负担,扩大收入差距;政府如何使用碳税和排放权交易所得的收入进行社会补偿,是影响政策分配效应大小的关键因素;减排政策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效率因素,社会公平与收入分配也是重要的政策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在消费端进行减排,并对社会弱势群体建立补偿机制,才能实现公平、有效的减排。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立祥 王丽丽
简要概述消费领域碳排放源,回顾消费领域主要的碳减排政策,即碳税、个人碳交易和补贴政策,并就效率、效果、公平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1)碳税操作便利,实施成本较低,可以实现减少碳排放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双重红利,但容易形成累退效应;(2)个人碳交易是一项具有碳减排潜力的超前的减排政策;(3)消费侧的补贴政策有助于消费者选择低碳甚至是零碳排放的产品,进而引导节能生产。最后,展望消费领域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碳税 个人碳交易 补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伴随着主要经济体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特别是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实施,货币政策是否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不仅会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可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而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央银行需要高度关注其政策行动的潜在分配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分配效应 不平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丁攀 尼玛旺堆 张翔
传统观点认为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型的调控政策,但近年来国外学者有关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影响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多。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研究主要基于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展开,强调货币政策通过利率调整这一外生变量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研究主要围绕合理预期展开,认为只要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规则保持长期不变,且始终公开透明,就可以为人们提供公平的规则和平等的机会。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以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为主线,探讨的重点在于劳动收入份额是否能完整地反映通货膨胀动态变化、货币政策是否应将劳动收入份额纳入目标考虑范围。从实证结果来看,大多数学者基于各国历史数据验证了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从传导机制上看,货币政策可通过收入构成、金融分割、资产配置、储蓄再分配等四个渠道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从政策启示上看,多数学者认为,合理的货币政策可提高就业、促进劳动收入增长、降低通货膨胀,从而直接或间接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伴随着主要经济体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特别是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实施,货币政策是否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不仅会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可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而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央银行需要高度关注其政策行动的潜在分配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分配效应 不平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萌 格林斯·迈克凯恩 丁烨
旅游业减排对策是近年来国际可持续旅游研究领域中的核心命题。历年来有关旅游业减排对策研究文献的回顾表明,随着国际旅游业界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反思,以及对旅游业碳排放水平认知的不断深化,研究人员分别针对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旅游相关行业协会与组织机构、旅游目的地等不同对象,就旅游业减排的技术方法、管理措施、消费行为方式及相关的减排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旅游消费、旅游"碳管理"、自愿"碳抵消"机制、航空"碳税"政策及"碳中和目的地"等领域形成了一些共识。
关键词:
旅游业 减排对策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巍 姚海东
将2010年起陆续推出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作一项“准实验”,利用2000~2019年中国24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的方法,研究其对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显著降低了10%;政策在东部地区效果显著。同时,森工城市和非资源城市在成为试点后减排效果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城市减排。因此,应继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覆盖范围,同时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过程中注意保障其可持续性,因地制宜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曹杰 葛世龙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技术供给、技术扩散、技术实施的效应等方面评析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储存两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开尧 朱启贵
本文从政策性倾向的研究前沿和学科进展路线两个方面阐述国内节能减排指标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政策性倾向的研究前沿包括节能减排目标及其分解的指标、节能减排定额管制指标、节能减排市场化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以及SEEA-E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五个领域,学科进展路线分为理论研究和国外经验推介、空间范围、影响面、能源品种、生命周期以及指标应用六个方面。针对国内节能减排指标研究已有进展出现的问题,简要分析其原因与对策。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可持续发展 SEEA-E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汪明月 刘宇 李梦明 史文强 钟超
科学合理的区域合作减排收益分配方案,能够持续地促进集聚空间内区域主体合作减排,有效降低碳排放负外部性影响。本文基于不对称纳什谈判合作收益分配模型,确定谈判后的合作收益最佳折扣方案,给出各地方政府的减排收益分配系数及初始收益分配矩阵。综合考虑各地方政府在合作减排中的重要程度,风险分担程度以及地方政府减排绩效等影响收益分配的要素,利用客观指标数据和主观评价数据对影响要素进行测算,以此构建修正的合作减排收益分配方案。最后,以京津冀合作减排系统为对象对所设计的收益分配方案进行例证,研究发现修正后的方案更符合成员所承担的风险越大,减排绩效越好,其获得收益也应该越多的前提假设,能够大幅提高地方政府减排投入产出的有效性及风险承担能力,提高了合作关系稳定性。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碳减排 区域合作 收益分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迎春
税收政策是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工具之一。采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节能减排税收收入与我国单位GDP能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各个税种的节能减排效应差异较大。其中,增值税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但仍有改善空间,而消费税和资源税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建议通过全面改革资源税制、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以及优化增值税税率等系列措施,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应的发挥。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税收收入 税收政策效应 增值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翱 刘纪显 吴兴弈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国内很少有文献系统地研究碳排放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了相同减排目标下,没有碳排放政策、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上限和碳税四种不同碳排放政策的优劣,分别分析了在20%和40%的减排目标下,这四种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稳态值的影响,并利用1980年到2012年的我国碳排放量和GDP数据模拟了正向的技术冲击和污染中间产品效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的碳减排目标下,碳排放强度政策较其他政策更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达到稳态值损失的社会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睿 何大义 闫晶晶
[目的]林业碳汇作为较为易得的负排放技术,对于实现碳中和不可或缺。但林业碳汇抵消政策推行时间较短,评估其在分担减排压力中的效应对于相关政策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SCP框架分析林业碳汇减排的抵消机理;然后,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各省市的边际减排成本,进而采用合成控制法以北京、广东、福建的林业碳汇抵消政策应用为自然实验,并采用安慰剂检验和DID检验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结果]研究发现:(1)林业碳汇抵消政策是融合多种效益后的帕累托改进,但它只有在控排企业购买林业碳汇的总效用边际损失低于其采用其他减排方式产生的边际成本时,才能有效分担减排压力;而且,严格的碳减排政策会增强控排企业对林业碳汇的需求意愿。(2)受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林业碳汇抵消政策分担减排压力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林业碳汇抵消政策分担了广东和福建的减排压力,但北京的减排压力仍旧处于上升状态。[结论]基于上述发现,文章提出林业碳抵消政策应结合区域特点差异化实施,对于森林资源丰富的省市,采用跨区域交易的方式,与森林资源匮乏的地区形成对接,产生溢出效应,避免因需求不足造成资源闲置;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采用提高林业碳汇抵消比例的方式降低减排压力。另外,资源配置应激发市场活力,实现供需的同步均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维良 杨仕辉
为探究碳减排政策下消费者环保意识能否从供应链的需求端达到供应链减排的目的,建立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比较碳税、总量控制、碳交易三种碳减排政策的规制压力下消费者环保意识、碳减排政策和产品初始碳足迹对供应链减排量和利润的影响,讨论环保规制政策("大棒")和环保意识("胡萝卜")对供应链减排的单独与共同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发现,尽管消费者环保意识和环保政策一样也能达成影响供应链减排的目的,并且效应叠加,但二者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不同,不能替代环保规制政策;利用消费者环保意识或环保规制政策实现环保目标时,要考虑消费者环保意识强弱、环境规制政策力度以及产品或行业的初始碳足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利 田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碳排放所引起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碳减排政策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热点问题,并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为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碳减排目标的有效实现,文章对国内外碳减排政策影响效应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税收控制能够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多数研究均验证了税收对于碳减排有明显的直接影响作用;能源价格的提高在直接方面对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间接方面对能源效率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非化石能源项目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