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2)
- 2023(15613)
- 2022(13163)
- 2021(12087)
- 2020(10291)
- 2019(23740)
- 2018(23343)
- 2017(45301)
- 2016(24377)
- 2015(27359)
- 2014(27524)
- 2013(27267)
- 2012(25674)
- 2011(23240)
- 2010(23205)
- 2009(21307)
- 2008(21118)
- 2007(18837)
- 2006(16032)
- 2005(14605)
- 学科
- 济(110038)
- 经济(109923)
- 管理(69545)
- 业(69443)
- 企(55420)
- 企业(55420)
- 方法(50939)
- 数学(45450)
- 数学方法(44947)
- 中国(29771)
- 农(29416)
- 财(27534)
- 地方(25869)
- 业经(23056)
- 学(20813)
- 农业(20142)
- 贸(19751)
- 贸易(19741)
- 易(19087)
- 制(19068)
- 务(17766)
- 财务(17709)
- 财务管理(17664)
- 融(17504)
- 金融(17501)
- 银(17424)
- 银行(17391)
- 企业财务(16891)
- 行(16639)
- 环境(16315)
- 机构
- 学院(351619)
- 大学(350890)
- 济(147676)
- 经济(144698)
- 管理(136526)
- 研究(118730)
- 理学(117863)
- 理学院(116557)
- 管理学(114550)
- 管理学院(113887)
- 中国(90273)
- 京(73744)
- 科学(72080)
- 财(68033)
- 农(60351)
- 所(59870)
- 中心(55994)
- 财经(54312)
- 研究所(54217)
- 江(52623)
- 业大(52463)
- 经(49424)
- 农业(47397)
- 北京(46275)
- 经济学(45743)
- 范(45722)
- 师范(45225)
- 院(42691)
- 州(42241)
- 经济学院(41438)
- 基金
- 项目(235768)
- 科学(186619)
- 基金(172324)
- 研究(170017)
- 家(150392)
- 国家(149126)
- 科学基金(128637)
- 社会(108912)
- 社会科(103417)
- 社会科学(103392)
- 省(92503)
- 基金项目(90855)
- 自然(83958)
- 自然科(82079)
- 自然科学(82055)
- 自然科学基金(80604)
- 教育(79108)
- 划(78012)
- 资助(71682)
- 编号(68008)
- 成果(54607)
- 发(54119)
- 重点(53371)
- 部(52842)
- 创(49050)
- 课题(47232)
- 创新(45874)
- 科研(45768)
- 教育部(45445)
- 国家社会(45268)
- 期刊
- 济(158649)
- 经济(158649)
- 研究(100490)
- 中国(68501)
- 学报(54726)
- 农(54546)
- 财(53412)
- 科学(50605)
- 管理(49518)
- 大学(41746)
- 学学(39498)
- 农业(37085)
- 教育(36142)
- 融(34961)
- 金融(34961)
- 技术(31662)
- 财经(27007)
- 业经(26885)
- 经济研究(25922)
- 经(23138)
- 问题(21252)
- 业(19880)
- 统计(18049)
- 技术经济(17840)
- 贸(16904)
- 商业(16524)
- 策(16468)
- 版(16460)
- 理论(16151)
- 科技(15359)
共检索到518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汀汀
本文在内部人交易的框架下研究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以中信证券为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减持公告有显著为负的市场效应,这说明,市场将减持视为利空信息。多因素分析发现,减持前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告效应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这和不对称信息环境中内部人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获利的假说一致。但是,减持交易的规模与公告效应之间具有正相关,则表明内部人出售股票满足流动性需求的愿望越强烈,公告效应越弱。因此,市场基于对内部人减持动机的判断做出反应。
关键词:
减持 不对称信息 流动性需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可月 张凤林
文章运用劳动市场信号发送理论,分析近年来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其基本观点是:在假设教育只具有能力信号功能的前提下,扩招提高了就业门槛,导致教育信号的过度投资,这是雇主和雇员互动博弈的结果。若引入教育的生产力功能,扩招使特质对应的教育水平分布区间加大,原来教育水平可以分离的特质分布区间降低,意味着本科教育的信号区分功能减弱。高能力的本科生为了分离自己会选择更高的教育信号(如研究生),或是追求名校、特殊资质证书等其他信号,教育信号投资的激励增强。如果高校不断扩招,则会形成教育信号投资的不断攀升,并最终导致教育过度。
关键词:
信号发送 信号 信号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根据信号发送理论 ,上市公司报告巨额亏损 ,往往意味着其高管人员向证券市场传输了这样的一种信息 :上市公司以前年度虚增了利润并由此高估了资产或低估了负债。为了释放风险 ,高管人员不惜诉诸于巨额冲销。本文以信号发送为理论基础 ,通过深入剖析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世界通信公司以及我国 3个上市公司的巨额冲销案例 ,探讨巨额冲销的诱因和秘笈 ,并从注册会计师和监管部门的角度 ,论述巨额冲销所蕴涵的信号发送含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亚伟 杨朝军 黄峰
文章探讨了证券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内在规律性特征,揭示了证券市场流动性风险存在集聚性特征和正负扰动对流动性风险影响的非对称效应,以及证券市场流动性风险恶性循环直至产生流动性黑洞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阐述了金融危机产生的规律和内在根源,从而阐明政府在发生金融危机时进行及时和系列组合政策干预的必要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叶雄 徐坚
资产证券化是目前我国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讨论焦点。本文从分析资产支持证券(ABS)在风险、流动性方面的独特性入手,通过建立简化的微观模型,量化证券的风险和流动性,并将其融入证券收益计算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倪伟康
在系统协同视角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指被证券化资产的流动性,第二层次指资产支持证券的一级市场流动性,第三层次指资产支持证券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前两个层次流动性的成败最终取决于第三层次的流动性。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的系统协同要素包括市场基础、工具创新以及风险监管。解决我国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不足的出路在于层次和要素的系统协同。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系统 流动性层次 系统协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可月 张凤林
Spence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了劳动力市场信号发送模型,着重分析教育作为信号对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均衡产生的影响,从信号发送角度阐释了教育的信息性作用,引发了对教育功能的争议和讨论。许多学者针对信号发送假设与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和收入之间的争议,展开实证研究,验证教育是否具有信号发送作用以及需要的条件。系统地梳理和评述验证教育信号发送作用的方法和结果,对我国转轨经济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信号发送 信号 人力资本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华锋
本文利用中国香港证券市场数据实证研究了卖空交易机制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变动与市场流动性变动之间并没有长期协整关系,但在短期内卖空交易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从长期来看市场流动性变化是卖空交易额变化的原因。卖空交易额变化可以解释市场波动性的变化,卖空交易额增加,则市场波动性也将放大,即在一定程度上卖空交易机制会增加市场的波动性。秩和检验显示:推出卖空机制后会显著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启用Up-Tick会显著降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反之反是;暂停"卖空价规则"对卖空交易额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升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
关键词:
卖空交易 流动性 波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诚颖 卢宗辉
本文认为,货币差额法应是衡量宏观经济流动性过剩的首选指标,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就是流动性过剩,并构建了相关统计指标。结合可比的海外经验,当前我国股指虽已高位回落,但流动性的收缩会对股市产生滞后一年或两年的影响。为了防止流动性过剩变化对今后股市产生剧烈变动,甚至引发暴跌,管理层应有预见性地把握流动性紧缩的力度和节奏;投资者也应密切关注有关管理部门,尤其是央行对流动性过剩状况的判断和采取的紧缩措施的力度和节奏。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供应量 本币升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京遇 叶凡 刘峰
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良性、健康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来自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还需要有相应的利益激励制度安排,推动、激励资本市场各参与方更有效地挖掘信息,提升市场的透明度,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这也正是卖空机制存在的理论基础。我国资本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恢复设立以来,一直是一个"单边市",即不允许卖空交易的存在。没有卖空机制的约束,被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不充分、质量低的一个制度性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虹
文章在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引发了对下一轮流动性黑洞爆发可能性的思考。首先,结合正反馈交易和多重均衡理论探究了证券价格不连续运动的特点以及流动性黑洞形成的内在机理;其次,构建了包含价格变动和交易头寸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以中国上证A股市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自2008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正反馈效应,这使流动性黑洞的爆发成为可能。上述结论为预测及防范流动性黑洞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灵芝 杨朝军
文章首先结合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阐述了流动性风险研究的重要意义,继而对流动性风险涵义进行剖析,并结合中国市场的现实背景分析了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最后进一步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风险的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纪生
对证券市场流动性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涉及较深而国内尚属空白。本文首先对其内在涵义、基本特征进行界定与刻画 ;接着辨析了几对容易混淆的相关范畴 ,并阐释了流动性研究的理论意义 ;最后对其影响因素予以剖析 ,从中提炼出为我所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流动性 理论研究 对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之曙 吴宁玫
市场流动性是衡量市场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日益机构化,正在对市场流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从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着手,加强对市场流动性的研究,应该提上中国证券界的议事日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金窑 王庆瑜
本文在四因子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流动性择时能力与风格转换能力。结果表明,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具有流动性择时能力,同时也不具有市场收益择时能力与市场波动择时能力;但是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表现出显著的流动性风格转换能力;市场流动性好时证券投资基金倾向于提高大盘股和价值凤的权重,降低小盘股和成长股的权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