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6)
2023(7064)
2022(5933)
2021(5365)
2020(4576)
2019(10309)
2018(9849)
2017(18498)
2016(10371)
2015(11082)
2014(10795)
2013(10241)
2012(9264)
2011(8332)
2010(8178)
2009(7522)
2008(7161)
2007(5922)
2006(4922)
2005(4131)
作者
(33075)
(27702)
(27686)
(25780)
(17563)
(13612)
(12123)
(11062)
(10580)
(9620)
(9534)
(9246)
(8983)
(8728)
(8663)
(8587)
(8370)
(8258)
(8064)
(7826)
(7251)
(6990)
(6453)
(6423)
(6359)
(6151)
(6098)
(5976)
(5705)
(5701)
学科
(41268)
经济(41231)
管理(29863)
(28131)
方法(24149)
数学(22597)
(22345)
企业(22345)
数学方法(22225)
(10447)
(10208)
(9996)
中国(8835)
(8182)
贸易(8181)
(7991)
业经(7742)
环境(7584)
农业(7394)
技术(6665)
(6305)
财务(6279)
财务管理(6270)
(6087)
(6011)
企业财务(5982)
地方(5835)
(5221)
银行(5172)
理论(5133)
机构
大学(145522)
学院(144712)
(56898)
管理(56160)
经济(55964)
理学(50560)
研究(50427)
理学院(49989)
管理学(48650)
管理学院(48434)
(37449)
科学(36328)
中国(35221)
业大(31292)
农业(30527)
(29834)
(27297)
研究所(25756)
(22976)
中心(22931)
农业大学(20816)
(19968)
财经(19228)
(17858)
北京(17753)
(17744)
经济学(17358)
(17302)
(16911)
科学院(16666)
基金
项目(112310)
科学(87605)
基金(83668)
(78246)
国家(77685)
研究(69168)
科学基金(65183)
自然(47019)
自然科(46057)
自然科学(46045)
自然科学基金(45241)
社会(45082)
(44663)
基金项目(44528)
社会科(42955)
社会科学(42943)
(38590)
资助(34516)
教育(31893)
重点(25979)
计划(25321)
编号(24650)
(23752)
(23679)
(23175)
科研(22924)
科技(22629)
创新(22276)
(20683)
大学(19534)
期刊
(49798)
经济(49798)
学报(35684)
(32441)
研究(32361)
科学(28398)
大学(25050)
学学(24396)
中国(23746)
农业(22448)
管理(18357)
(16511)
(12736)
业大(11177)
技术(10941)
经济研究(9556)
农业大学(9554)
统计(9250)
(9192)
金融(9192)
(8979)
财经(8889)
(8801)
业经(8492)
科技(8479)
教育(8357)
决策(7694)
(7518)
资源(7397)
技术经济(7384)
共检索到19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向威  韦叶娜  范永义  杨国涛  蒋芬  陈敬  张圣豪  胡运高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穗型材料间物质积累差异,以及减库对水稻不同部位物质积累、转运差异的影响。【方法】以弯曲穗野生型蜀恢498和直立穗突变体R221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比较研究减库处理对供试材料干物质积累及转运、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减库处理后茎鞘、叶干重显著降低,而穗干重显著增加,导致供试材料减弱叶的物质转运、穗茎鞘输出率与转换率降低;通过库容量的减少,使得库器官和输导组织活性增强,从而提高叶的转换率,使2种穗型水稻千粒重及结实率提高。减库对弯曲穗型材料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直立穗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晓婷  黄高翔  熊小英  黄芸培  丁昌峰  丁明军  王鹏  
【目的】秧苗富锌是发挥水稻锌-镉拮抗效应的一种新模式,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对秧苗富锌降镉效应的响应差异及潜在机制,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武运粳21号、浙粳优1578、黄华占、徽两优丝苗等4个品种开展水培富锌和盆栽验证试验,研究不同品种锌富集的动态特征及移栽后水稻组织对镉的吸收转运差异,通过分析根系相关镉转运基因的表达状况探究秧苗富锌降镉效应的种间差异机制。【结果】锌培养对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不同品种幼苗锌富集能力差异明显,浙粳优1 578幼苗锌积累量(230μg/株)最高,武运粳21号次之(124μg/株),黄华占和徽两优丝苗相对较低(85.1—95.0μg/株)。浙粳优1578幼苗根系镉转运基因对富锌较为敏感,OsZIP7表达下调48.7%,OsZIP1表达上调81.3%;武运粳21号幼苗根系OsIRT1和OsZIP7表达分别下调35.9%和35.0%,OsZIP1表达上调31.1%;而黄华占和徽两优丝苗幼苗根系镉转运基因对富锌较不敏感。秧苗富锌使分蘖期武运粳21号根系和茎叶镉浓度分别下降26.7%和36.7%;浙粳优1578根系和茎叶镉浓度分别下降32.0%和40.0%,根系-茎叶镉转运系数显著下降12.0%。秧苗富锌使武运粳21号、浙粳优1578和黄华占糙米镉含量分别下降37.5%、36.7%和25.3%,而对徽两优丝苗糙米镉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秧苗富锌对水稻降镉效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糙米Cd浓度与茎叶Cd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茎叶Cd浓度与根系和茎叶Z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水稻内部Zn、Cd拮抗作用明显。根系和茎叶Zn浓度均与OsZIP7和OsIRT1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与OsZIP1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秧苗富锌主要通过调控根系OsZIP1、OsZIP7和OsIRT1的表达,从而间接影响糙米镉含量。【结论】不同品种幼苗根系镉转运基因对富锌的响应差异明显,浙粳优1578和武运粳21号较为敏感,故而糙米镉含量下降幅度高于其他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万代  尹钧  朱高纪  
【目的】为了探讨高产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片对产量的贡献。【方法】选用两种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剪叶对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地上干物质积累、茎节重、籽粒结实与粒重的影响。【结果】抽穗期剪叶均导致两种穗型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和籽粒产量降低,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受影响较大;剪叶提高了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增幅较大;剪叶提高了茎秆内贮存物质的转移率,以大穗型品种宿2001转移率增幅较大,表现为茎节干重明显减轻。剪叶后,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茎秆内贮存物质转移率的提高,均不足以弥补剪叶造成的损失,最终表现为结实粒数减少,粒重降低;随被剪叶片数增加、叶位升高,结实粒数和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海明  李超  肖小平  汤文光  郭立君  程凯凯  潘孝晨  汪柯  孙耿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下双季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以紫云英-双季稻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设双季水稻翻耕+秸秆还田(C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还田(RT)、双季水稻免耕+秸秆还田(N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不还田(RTO,对照)4种土壤耕作处理),于2016-2017年取样,应用常规试验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早稻和晚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期,各处理水稻LAI大小顺序均表现为CT>RT>NT>RTO。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期,水稻植株的群体根系和地上部总干质量及茎、叶、穗群体干质量均表现为CT>RT>NT>RTO。早稻和晚稻齐穗期和成熟期,根系干质量占总干质量的比例均表现为CT>RT>NT>RTO;齐穗期和成熟期,茎的比例均以RTO处理最高;苗期和分蘖期,叶比例均以NT和RTO处理最大,CT处理最小;早稻和晚稻的成熟期,穗的比例分别以RT和NT处理最大。不同处理早稻和晚稻产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CT>RT>NT>RTO,2个不同年份CT、RT和NT处理早稻产量分别比RTO处理增加733.3,534.1,300.5 kg/hm~2和731.1,556.9,276.2 kg/hm~2;晚稻产量分别比RTO处理增加582.5,399.8,282.9 kg/hm~2和717.6,558.9,345.1 kg/hm~2。总的来说,土壤翻耕和旋耕结合秸秆还田的综合措施水稻干物质总量大而且分配合理,有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媛媛  杨恒山  范秀艳  李莹莹  刘晶  吕登宇  
为进一步推进玉米的减肥增效,以内蒙古西辽河平原主推玉米品种伟科702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0,210,300,390 kg/hm~24个施氮水平下,研究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性,以期为该品种确定适宜的施氮水平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吐丝期之前,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吐丝期之后干物质积累量施氮300 kg/hm~2较施氮390 kg/hm~2更大,干物质积累的最大速率也出现在300 kg/hm~2施氮水平。从完熟期物质积累的构成来看,茎和苞叶以施氮390 kg/hm~2处理最大,而穗轴和籽粒则以施氮300 kg/hm~2最大。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同化物转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心禄  吴茂力  池忠志  郑家国  
为了研究超级稻品种齐穗后的干物质形成特性,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选择在四川应用较多的6个超级稻品种和3个在生产上表现典型的品种,对齐穗后的穗子、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川香9838、II优084、准两优527、川香727穗子的鲜重、干重增重速率较高,且在灌浆阶段0~7 d、17~29 d区间形成两个明显的峰值;II优7号、D优527、II优602、II优航1号穗子增重速率较低。II优084、准两优527、II优602齐穗后植株鲜重、干重增重速率较高,川香727、D优527、II优航1号齐穗后植株干重增重速率较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均  朱庆森  马文波  田彦华  杨建昌  周开达  
以 18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重穗型水稻的光合作用及物质运转。结果表明 ,重穗型水稻在齐穗后的剑叶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其机理是剑叶的Rubisco活性提高及叶绿素含量增加 ;有在高、低光强、高温和低CO2 浓度下对CO2 较强的同化能力的优势 ,光合“午休”现象较轻 ,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显示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气孔性状优良、气孔开度积 (单位面积气孔密度×气孔开度 )大 ,也是重穗型水稻净光合速率高的重要气孔因素。重穗型水稻抽穗后物质积累的优势明显 ,且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转化率也远高于中、轻穗型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勇  黄世君  李乾安  魏应海  曾松  杨建刚  郑英  
选用3个具有高产潜力的大穗型品种冈优188、金优188和菲优188与汕优63对照种植,在不同生育时期测量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研究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总干物质积累量为2251.91~2395.60 g·m-2,比对照高11.05%~18.15%,且70%以上的干物质在始穗前积累,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和积累优势;籽粒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0*);大穗型品种生物产量高,中后期叶片和茎秆干物质积累量(486.29,330.40 g·m-2)平均比对照高30.99%和25.37%,茎叶干物质转化率低,功能叶持绿期长,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大(1379.80 g·m-2),超过对照17....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海明  程爱武  徐一兰  郭立君  李微艳  肖小平  汤文光  孙继民  
以湖南双季稻区连续27 a定位试验为基础,在早稻均施N 142.5 kg/hm2、P2O5 54.0 kg/hm2、k2O 63.0 kg/hm2,晚稻均施N 157.5 kg/hm2、P2O5 27.0 kg/hm2、k2O 81.0 kg/hm2条件下,系统比较研究了30%有机肥+70%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和无肥3种施肥模式条件下早稻和晚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各主要生育时期,水稻群体根系、地上部总干重、茎和穗群体干物质重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60%有机肥>30%有机肥>无肥,叶群体干物质重量表现为30%有机肥>60%有机肥>无肥。根系干重占植株总干物质重量的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嘉宇  张世春  徐正进  陈温福  
以直立大穗型常规稻辽粳263和弯穗型杂交稻屉优418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源库处理对不同穗型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结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源处理对2个品种灌浆参数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不同的库处理使辽粳263的最终粒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不同的库处理在屉优418的各参数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辽粳263穗的中部籽粒重易受到源库的影响,屉优418则是下部籽粒,源库处理对2品种的弱势粒灌浆速率影响最大。增加源库比或降低着粒密度有利于弱势粒平均粒重的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佳  李军  董善辉  万佳静  
以水稻土为供试土壤,进行室外盆栽试验,采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硅酸钠对Cd污染水稻土中水稻产量和糙米中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镉施入量分别为7.6mg·kg-1和8mg·kg-1时,水稻糙米中镉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3mg·kg-1和0.27mg·kg-1;本试验范围内,当硅酸钠施入量为2.23g·kg-1,外源镉添加量为2.4mg·kg-1时,硅酸钠对镉在水稻籽实中积累和水稻产量的改良效果最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元财  王术  吴晓冬  王祥九  刘向英  王德伟  
研究了肥水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正相关,杂交稻抽穗后的物质积累优势明显,而高产常规粳稻抽穗前干物质净积累量较大;肥水充足能促进干物质的再分配,增加籽粒产量,肥水不足会对干物质的输出产生抑制作用;水稻叶片的干物质输出和转换率高于茎鞘,对产量贡献较大;直立穗型品种叶片及茎鞘的干物质输出能力均较强,对高产有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腾  段劼  马履一  贾黎明  彭祚登  陈闯  陈婧  
通过小区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文冠果生长、养分积累及转运的影响,以确定文冠果育苗最佳氮肥用量。试验设5个处理,总氮素用量分别为0、130、180、230、280 mg株,以N0、N1、N2、N3、N4表示,5次重复,各处理氮素分12周平均施入。结果表明:不同氮素用量显著影响文冠果生长季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整个生长季内文冠果氮、磷、钾积累量为氮>钾>磷;不同氮素用量影响根、茎、叶中氮、磷、钾的转运效率和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率,转运效率以N3处理最高;在氮、磷、钾3种元素中,积累效率为氮>磷>钾;生长季末氮、磷、钾养分主要集中在根和叶中。在本试验条件下,文冠果育苗的推荐施氮量为230 mg...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阳  傅积海  章建新  王聪  马天乐  周芳芝  
为揭示不同施氮量对滴灌高产春大豆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分析4种施氮量(0、75、150和225kg/hm2)处理对滴灌高产春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其对茎秆干物质转运的情况。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增加叶面积指数主要是主茎7~19节叶面积增加的结果;施氮肥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当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时,增加干物质量主要是茎秆中上部节杆物质积累量增加的结果;施氮肥增加茎秆中上部节物质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和对粒重的贡献率和产量。施氮肥增加植株中上部节叶面积,提高茎秆干物质的积累量,并提高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和对粒重的贡献率。以N150处理的产量较高为4 889.62kg/hm2,其最大干物质量为16 133.8kg/hm2,其中,茎秆干物质为5 364.7kg/hm2,茎秆干物质向籽粒转移量为1 830.5kg/hm2、转移率为34.1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钊文  李武  段美洋  潘圣刚  田华  唐湘如  
为了解水稻稻米品质、源库特性及磷素积累对减磷的响应,研究了低氮水平下减磷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剑叶光合、库特性及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磷相比,减磷显著提高‘粤晶丝苗2号’稻米碾磨品质;显著降低‘桂香占’糙米率,显著提高其直链淀粉含量;对‘华优8305’和‘天优998’稻米品质无显著影响。除‘粤晶丝苗2号’外,减磷对其他品种成熟期干物重无显著影响;对水稻源库协调性和吸磷量无显著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