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5)
2023(2690)
2022(2189)
2021(2164)
2020(1773)
2019(3862)
2018(3957)
2017(7985)
2016(4390)
2015(4767)
2014(4695)
2013(4881)
2012(4499)
2011(4221)
2010(4365)
2009(4139)
2008(4004)
2007(3879)
2006(3624)
2005(3117)
作者
(11935)
(10943)
(10263)
(9760)
(6232)
(5235)
(4489)
(4197)
(3987)
(3655)
(3577)
(3378)
(3227)
(3208)
(3188)
(3147)
(3063)
(2985)
(2844)
(2781)
(2752)
(2679)
(2666)
(2635)
(2516)
(2453)
(2450)
(2209)
(2200)
(2175)
学科
(43146)
农业(28631)
(22218)
经济(22199)
(21938)
业经(10310)
农业经济(9533)
(8793)
农村(8789)
(6791)
土地(6570)
(6431)
劳动(6431)
农业劳动(6278)
发展(6039)
(6038)
人口(6019)
收入(5794)
动力(5741)
劳动力(5725)
农业人口(5679)
分配(5523)
(5492)
地方(5399)
建设(5279)
方针(5225)
及其(5151)
中国(5097)
(4966)
政策(4921)
机构
学院(64849)
大学(58023)
(36747)
(30896)
经济(30422)
农业(27537)
管理(25783)
理学(22760)
理学院(22614)
管理学(22336)
管理学院(22247)
研究(22067)
中国(18905)
业大(18703)
农业大学(16542)
科学(13161)
(12758)
中心(11706)
经济管理(11605)
(11462)
(11227)
(10550)
研究所(10276)
(10011)
(9949)
(9725)
发展(9262)
(9251)
科学院(8781)
(8051)
基金
项目(42765)
研究(34609)
科学(33648)
基金(30423)
(25986)
国家(25607)
(23763)
社会(22675)
科学基金(21747)
社会科(20946)
社会科学(20941)
(18775)
基金项目(16837)
编号(16492)
(13695)
教育(13476)
自然(12251)
成果(12138)
自然科(11915)
自然科学(11914)
自然科学基金(11698)
(11129)
(11103)
资助(10974)
(10736)
农业(10602)
(9891)
(9583)
课题(9579)
发展(9522)
期刊
(45503)
(42506)
经济(42506)
农业(30836)
中国(15928)
研究(15752)
业经(15094)
(13137)
农业经济(12962)
农村(12496)
(12496)
学报(10500)
科学(10426)
(9394)
金融(9394)
大学(9064)
学学(9016)
农村经济(8476)
问题(7208)
世界(6703)
经济问题(6448)
(6092)
社会(5763)
社会科(5490)
社会科学(5490)
(5222)
业大(4951)
技术(4869)
农业大学(4844)
资源(4702)
共检索到99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  
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沈阳是一座现代工业的大城市,但农村居民仍占很大比重,据沈阳市2002年底统计,农业人口25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6.4%。当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500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9.6%。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市居民收入过分悬殊,这不仅不利于逐步减少城乡差别,消除贫富悬殊的矛盾,而且也成为影响和制约我们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永辉  
本文在当前农民增收主流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基础上,从农民投入动机入手,分析了主流理论和政府政策的不足,分析了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整体农民素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措施,需要加强制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永辉  
本文在当前农民增收主流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基础上,从农民投入动机入手,分析了主流理论和政府政策的不足,分析了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整体农民素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措施,需要加强制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季焜  
虽然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但城乡居民以及农村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目标将任重道远。本文在分析过去40多年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基础上,展望未来30年中国农业的发展愿景与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未来在保障口粮安全的基础上,推进以高值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为主的农村经济转型,大幅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与全体国民共同富裕。为此,需要加快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转型速度以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持续增长;养殖业通过规模化与现代化率先消除工农收入差距,种植业逐渐向“二八格局”转变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进而实现大农小农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肖冰   刘佳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本文在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尽管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存在各种挑战,但通过推进金融科技普及与应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开展金融教育和培训,可以进一步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莹  孙海  马永生  李莉  
一、沈阳市农民收入现状及特点 2002年,沈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00元,比2001年增加270元,增幅达8.4%。在全国14个副省级大城市排名中,沈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位于第8名,同收入最高的广州市农民人均收入6857元相差3357元。在辽宁省内排在大连、鞍山、盘锦等城市之后,在全省89个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维  阮文彪  
农民增收已经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然而,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者认为,适当减少农民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最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告诉我们,农民的数量不能盲目的减少,必须在搞清新时期农民的概念和类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步骤的去减少农民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从安徽农村经济的变化来说明减少农民数量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财政部科研所《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课题组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民收入较旧体制下有较快增长,对促进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与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生活费用、教育费用等却不断上升,使得农民相对负担呈不断加重趋势,在一些地方,农民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各级政府虽然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农民增收减负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凤朝  孙玉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耕地总量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随之产生的农民失地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农民失地纳入到耕地减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中,提出分析耕地减少的新思路,为农民失地问题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耕地减少和农民失地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和工作,成为自由劳动者,农业生产耕地减少;另一方面征地方将耕地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失地农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储备。本研究根据耕地减少量估算了1984年~2004年我国失地农民数,为经验分析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协整分析和曲线拟合,揭示了耕地减少、农民失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慧  孙东升  
[目的]在我国农民工劳动力供给紧张和农村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养老保障对农民劳动供给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査"(CHARLS)调研数据分析养老保障对农民群体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方法]根据2013年CHARLS数据,运用Tobit模型研究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对农民群体每周和每年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结果]养老保障可以降低农民每周的劳动时间,但对全年的总劳动时间影响不显著。其中:(1)根据年龄,养老保障可以降低老年农民的劳动时间,对中青年农民的影响不显著;(2)根据性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伟  
本文显明提出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继而对农民收入现状和影响增收的因素进行分析 ,最终提出促进农民增收要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洪银兴  
农民增收,不是孤立的农民收入问题,而是一个要在农业、农村、农民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寻求三农内生性增长的途径: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的农业;要解决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问题,使等量资本在农村能够得到等量收益;要改善城乡基本生活条件,特别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政策和权利;还需要解决工业和城市对三农的反哺等,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春玲  
农业税取消后,我国向统一城乡税制迈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步。但与城市居民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仍然增长缓慢,农民负担依然居高不下。本文从农业税取消后的农民负担及收入的现状入手,客观分析现行涉农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税收支持农民减负增收的总体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岚  李祝玲  李波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但由于客观环境、农民自身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仍面临诸多矛盾。如何有效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如何通过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二者的有机互动,是破解新农村建设难题中亟需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