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8)
- 2023(7865)
- 2022(6903)
- 2021(6280)
- 2020(5621)
- 2019(13093)
- 2018(12842)
- 2017(25169)
- 2016(14002)
- 2015(15882)
- 2014(16139)
- 2013(16275)
- 2012(15602)
- 2011(14158)
- 2010(14216)
- 2009(13249)
- 2008(13480)
- 2007(12429)
- 2006(10544)
- 2005(9574)
- 学科
- 济(58073)
- 经济(58005)
- 业(37167)
- 管理(36847)
- 方法(30051)
- 企(29452)
- 企业(29452)
- 数学(26766)
- 数学方法(26490)
- 学(15858)
- 财(15798)
- 农(15700)
- 中国(14171)
- 制(11262)
- 贸(11075)
- 贸易(11074)
- 业经(10818)
- 易(10761)
- 地方(10634)
- 农业(10365)
- 务(9928)
- 财务(9909)
- 财务管理(9878)
- 企业财务(9395)
- 银(9274)
- 银行(9226)
- 融(8975)
- 金融(8973)
- 和(8823)
- 行(8744)
- 机构
- 大学(212900)
- 学院(209791)
- 济(83321)
- 经济(81459)
- 研究(77016)
- 管理(74924)
- 理学(64625)
- 理学院(63801)
- 管理学(62461)
- 管理学院(62087)
- 中国(56314)
- 科学(51927)
- 农(48257)
- 京(45956)
- 所(42414)
- 研究所(38987)
- 农业(38901)
- 财(38201)
- 业大(38192)
- 中心(34896)
- 江(32378)
- 财经(30534)
- 北京(28847)
- 经(27735)
- 范(26996)
- 院(26978)
- 师范(26555)
- 经济学(26112)
- 州(25684)
- 农业大学(25025)
- 基金
- 项目(141524)
- 科学(108649)
- 基金(102144)
- 研究(95000)
- 家(93006)
- 国家(92279)
- 科学基金(75783)
- 社会(58142)
- 省(55390)
- 社会科(54994)
- 社会科学(54973)
- 基金项目(53821)
- 自然(52300)
- 自然科(51045)
- 自然科学(51017)
- 自然科学基金(50143)
- 划(48112)
- 教育(44014)
- 资助(43298)
- 编号(36952)
- 重点(33055)
- 部(31423)
- 成果(30599)
- 发(30407)
- 计划(29424)
- 创(28708)
- 科研(28405)
- 创新(26987)
- 课题(26399)
- 科技(26312)
共检索到306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晖 黎颖菁 黄荣韶 蒋明廉 王海华
采用SCoT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7份凉粉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8条SCoT引物共扩增出90个位点,多态性比率为83.33%,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7~0.83;筛选的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00个位点,多态性比率为70.0%,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1~0.8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份凉粉草种质资源被分为三大类,两种分子标记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SCoT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均适用于凉粉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秀芬 黄小娟 郭素云 黄珍玲 陈会鲜 兰秀 杨海霞 丁家东 何文
【目的】对凉粉草种质资源的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为凉粉草种质资源筛选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 8 份凉粉草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采用遗传变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8份凉粉草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8份凉粉草种质光合性状变异系数为6.53%~26.94%,广义遗传力为48.47%~99.14%;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6.26%~36.44%,广义遗传力为69.85%~99.63%。对8份凉粉草种质的2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9.145%,基本解释20个性状中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的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细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_(s)),第二主成分反映的是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_(n)),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叶宽、叶片面积和茎粗。通过综合得分初步筛选出X2、X3和X4为凉粉草优良种质。聚类分析将8份凉粉草种质划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表现为叶片大,节间长,主茎粗且长,光合能力强,产量高;第Ⅱ类群表现为叶片较大,主茎短,产量低;第Ⅲ类群表现为叶片小,主茎较长,SPAD值高。【结论】8份凉粉草种质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较大,其中X2、X3和X4种质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杂交优良亲本。在品种选育早期应把SPAD、C_(i)和T_(r)等高遗传力性状纳入到品种筛选的目标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永祥 李斯深 李立会 杨欣明 李秀全
为了比较ISSR和SSR标记在披碱草属(ElymusL.)植物研究中的可应用性,用33个ISSR引物和137对小麦SSR引物对该属12个物种进行了分析。筛选出18个ISSR引物和14对小麦SSR引物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12个物种的PCR分析表明,18个ISSR引物和14对SSR引物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4%和91%,均表现出较高多态性,基于两种标记的种间聚类状况与物种的倍性水平和形态学相似程度存在较高一致性。在12个种间,ISSR的标记指数MI值(10.2)为SSR(4.3)的2.4倍,表明ISSR具有更大的标记效率;但在亲缘关系较近的肥披碱草、圆柱披碱草、麦宾草和披碱草等4个种间,SS...
关键词:
披碱草 ISSR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琼 刘仁祥
利用SSR和ISSR标记分析23份烟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SSR引物和8个ISSR引物分别检测到66个和113个多态性位点。不同烟草种质之间的遗传相异系数在0.3259~0.8588(SSR)或0.1369~0.8161(ISSR)。以SSR、ISSR标记分别聚类以及两种标记混合聚类均在0.63处将23个材料分为4类:2个类群和2个独立个类Coker147、Val16或G140,一类群以红花大金元为基础聚类,另一类群以NC82为基础聚类。两种标记的结果相似,均可用来进行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键词:
烟草 SSR ISSR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中会 赵立华 孔宝华 陈海如 范静华 刘飞 李小鹏 蔡红 杨根华 秦西云 方敦煌
采用ISSR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8份烟草赤星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后选用10个ISSR引物和10个RAPD引物,ISSR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6.82%,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3~0.97;RAPD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1.39%,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7~0.94;用SPSS17.0软件对2种标记遗传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表明2种分子标记方法都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ISSR是一种多态性优于RAPD的标记技术。根据2种标记的结果,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方法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永财 孟林 张国芳 毛培春 张德罡
利用ISSR标记对15份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为获得稳定的新麦草ISSR反应体系,对反应条件中的dNTP、Taq酶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等因子进行了优化,建立起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dNTP 2.5μL、Taq酶0.2μL、Primers 1μL、Mg2+1.5μL、2.5μL 10×Buffer、2μL模板DNA和ddH2O 15.3μL。ISSR标记结果显示,筛选出的重复性好、谱带清晰的ISSR引物8条,共获得84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2个,多态性比率(PPB)为85.7%。通过遗传相似系数(GS)...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柴晓娟 郭玮龙 陈慧 王俊荣 谢德志 金水虎
为研究蔺草Juncus effusus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不同区域的36份蔺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探讨它们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72对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23对引物能扩增出稳定清晰条带;36份蔺草种质的基因组DNA共扩增出148条带,其中13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达87.84%。应用NTSYSpc 2.1软件分析显示,36份蔺草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瑜 钟政昌 袁雷 谢博 曹东星
为明确西藏粉枝莓的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HS-SPME/GC-MS技术,对粉枝莓7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果实香气成分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条引物共得到102个清晰的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9个,PPB达到97.06%,香农信息指数I为0.490 9,表明粉枝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Nei’s遗传结构(GST,0.287 2)和分子变异分析(AMOVA)的结果表明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内(71.28%)。通过遗传分化系数GST估计的基因流为1.241 1。45个粉枝莓果实共检测出28种挥发性成分,基于果实香气成分的欧式距离为0.028 6~0.144 6。利用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粉枝莓ISSR遗传距离和果实香气成分欧式距离无显著相关性(r=-0.153 2,P=0.676 0)。采用28种香气成分对45个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4.20%,较好的反映了粉枝莓果实香气成分的组成情况。研究表明,粉枝莓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西藏粉枝莓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焕忠 张荣华 杨海霞 张革民 罗霆 高轶静 刘昔辉 段维兴 韦霖斌 方位宽 危晓丽 黄玉新
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广西的50份斑茅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6条引物中筛选出扩增结果稳定、条带清晰和有多态性的引物15条,扩增位点336个,其中多态性位点284个,多态性为83.93%,说明广西斑茅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3的水平,可将50份斑茅无性系归为4大类;在相似系数0.76的水平,可将第Ⅳ类分成6种类型,同一地区的斑茅无性系基本聚在同一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关键词:
斑茅 SCoT标记 遗传多样性 广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香玲 苏伟强 刘业强 任惠 陆玉英
利用SCoT标记研究了36份菠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从86条引物中筛选出18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09条带,其中13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为64.99%。经NTSYS软件分析,36份菠萝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3~0.93之间,说明SCoT标记能够揭示菠萝种质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SCoT标记能将36份菠萝种质完全区分开,并分成五类。
关键词:
菠萝 SCoT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宇 黄国弟 黄强
利用SRAP和ISSR分子标记,对20份杧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亲缘关系分析,为杧果种质资源的鉴定和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在SRAP分析中,从80对引物中选出12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24条谱带,每对引物组合扩增谱带数在13~21条,平均为18.7条,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94条,平均多态性谱带为16.2条,多态性比率为86.61%,材料间相似遗传系数变化范围为0.54~0.94;在ISSR分析中,从100条引物中选出10条引物共扩增出179条谱带,每条引物扩增谱带数在11~20条,平均为17.9条,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53条,平均多态性谱带为15.3,多态性比率为85.35%,材料间相...
关键词:
杧果 遗传多样性 SRAP TRA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卫 晏晓兰 包满珠
利用ISSR标记对梅花60个宫粉品种群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11个引物共扩增出106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DNA带为93条,占总扩增片段的87.7%。引物扩增DNA片段数在6~13条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DNA带数为9.6,扩增DNA片段大小在220~2500bp之间;品种间Nei's遗传距离介于0.081~0.543之间,显示宫粉品种群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大;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聚类分析将60个品种分为2类,聚类群与品种来源有明显的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炳光 杨本超
【目的】分析烟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不同烟草类型间的遗传关系,为充分发掘、利用种质提供依据。【方法】对包括不同烟草类型的119份种质进行了ISSR分析,估算其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作聚类图。【结果】利用2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672条带,全部为多态性带,其中116条为普通烟草特有带。普通烟草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79~0.945,其中烤烟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812~0.933之间;不同烟草类型基本可聚为相应的亚类或小类,引进烤烟品种与国内品种并未聚为各自类别。普通烟草与其它烟草种间遗传相似系数较小;普通烟草与其假定祖先种N.sylvestris聚为一类...
关键词:
烟草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飞 关建平 孙雪莲 马钰 宗绪晓
【目的】分析国内外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探索其遗传相似性和遗传结构,为世界蚕豆资源的综合评价和优良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世界35个国家的383份蚕豆资源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29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2条(占93%)。不同地理来源蚕豆资源群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16—0.28,平均为0.22;遗传丰富度变化范围为104—193,平均为158.5。中国春播区蚕豆资源群遗传多样性最高(H=0.28,NA=193),最低的是美洲资源群体(H=0.16,NA=104)。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燕 田鸿 张小平 毋校辉 罗金洲
【目的】目前羊肚菌栽培菌种品性退化,羊肚菌种质资源的筛选评价对于选育优质新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18个羊肚菌菌株进行菌株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应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手段,进行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10个菌株为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2个为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4个为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2个野生羊肚菌为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ISSR聚类分析显示出供试菌株的总体相似性为0.52,相似系数为0.54时聚为两大类群。【结论】18株菌株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羊肚菌 ITS ISSR 系统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