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5)
2023(12175)
2022(10668)
2021(10495)
2020(8555)
2019(20098)
2018(20225)
2017(38472)
2016(21883)
2015(24779)
2014(25194)
2013(24088)
2012(22287)
2011(20170)
2010(20442)
2009(18357)
2008(17906)
2007(15797)
2006(14266)
2005(12743)
作者
(60353)
(49632)
(49076)
(47330)
(31939)
(23724)
(22610)
(19395)
(19106)
(18139)
(17106)
(16551)
(15800)
(15683)
(15439)
(15369)
(15021)
(14886)
(14268)
(14200)
(12516)
(12354)
(11873)
(11451)
(11244)
(11163)
(11027)
(11004)
(9941)
(9859)
学科
(75939)
经济(75841)
管理(59954)
(55862)
(46323)
企业(46323)
方法(34155)
数学(29379)
数学方法(28883)
中国(25765)
教育(22876)
(22705)
(21240)
(18960)
业经(17091)
理论(16874)
地方(16130)
(14932)
农业(14761)
(14681)
贸易(14677)
(14268)
(13521)
技术(13413)
(13028)
财务(12959)
财务管理(12933)
(12786)
企业财务(12230)
环境(12188)
机构
大学(301129)
学院(297687)
管理(116445)
(111019)
经济(108133)
研究(101790)
理学(100083)
理学院(98925)
管理学(97160)
管理学院(96594)
中国(72140)
(66064)
科学(62166)
(53099)
(51136)
(48454)
师范(48187)
研究所(46196)
(45529)
中心(45443)
(43365)
北京(43145)
财经(41618)
业大(41591)
师范大学(39128)
教育(38738)
(37719)
(36935)
(36832)
技术(34388)
基金
项目(197254)
科学(155782)
研究(152865)
基金(139257)
(119073)
国家(117909)
科学基金(101079)
社会(91886)
社会科(86701)
社会科学(86679)
(77934)
教育(76126)
基金项目(73391)
(66988)
编号(65985)
自然(64985)
自然科(63387)
自然科学(63374)
自然科学基金(62197)
资助(57937)
成果(56764)
课题(47637)
(44874)
重点(44586)
(42552)
(40728)
项目编号(40535)
教育部(39035)
(38997)
规划(37688)
期刊
(125032)
经济(125032)
研究(99370)
教育(62826)
中国(62601)
学报(42305)
管理(42093)
科学(39644)
(39575)
(39057)
大学(33042)
学学(29437)
技术(29017)
农业(27630)
(26515)
金融(26515)
业经(20822)
财经(19548)
经济研究(18724)
图书(17508)
(16580)
问题(16235)
职业(15524)
理论(15232)
实践(14084)
(14084)
(13785)
论坛(13785)
科技(13592)
技术经济(13485)
共检索到450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美英  
凉山彝族的学前教育由于幼儿园分布不均、资金短缺、民汉双语教育滞后、本土教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部分群众教育观念保守及办园条件差等问题的困扰,使大多数从小生活在民族母语家庭的孩子失去了学前教育机会。当前,只有合理开展校点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校舍标准化建设、强化民汉双语教育、突出宣传引领、加强师资队伍及民汉双语教材建设,着力促进凉山彝族学前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教育起点公平,才能从源头上根除当地的贫困累积循环效应,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红琴  
了解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是有效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笔者通过随机抽样和发放问卷,再辅以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两百余名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快凉山彝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阿里瓦萨  
本文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当今凉山彝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及其相互关系的状况,认为当今凉山彝族人正处在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的现实环境里,提出凉山彝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中受教育主体的彝族青少年学生的教育需求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技能的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琰  
职业性是高职学校的重要特点。本文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阐述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找出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安康  曲木铁西  
随着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可以把凉山彝族社会分为三个不同地理空间对应下的三种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教育发展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在实施的凉山彝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凉山彝族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实施不同的教育发展方向是凉山彝族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威婷  王燕  
凉山彝族毕摩绘画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毕摩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凭借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和精神内涵在中国民间美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美学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凉山彝族毕摩绘画的艺术特色。由刘冬梅编著、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凉山彝族毕摩绘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一书,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践调研成果,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分析凉山彝族毕摩绘画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及风格流派,并与现代绘画流派进行对比,指出其中的美学特色和文化内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甫桓   张斌   罗君   左自泉  
【目的】建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林火预测模型,为该地区林火防控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凉山州2001-2015年MCD14DL的火灾数据集,采用核密度评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火灾时空变化规律;选取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高程、坡度、坡向、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距最近道路距离等10个林火驱动因子,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探究各林火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构建林火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价,并完成对凉山州的火险区划。【结果】凉山州林火年际变化波动较大,月季变化显示林火集中发生在12月到次年5月,占全年火灾的96.86%;林火在空间上呈极显著集聚分布,中高和高核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德昌县、盐源县、会理县、西昌市、会东县和木里县,二者总面积占比为7.84%。RF模型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人口密度、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坡度是林火发生的重要驱动因子,其中气象因子贡献最大;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3,约登指数为0.495,模型预测精度达到78.70%。依据RF模型,凉山州低风险火险区面积占比为72.61%,中、高风险火险区面积高达27.39%。【结论】凉山州中、高风险火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少部分位于东北部,其中会理县、德昌县、宁南县、会东县、盐源县和西昌市是高风险林火频发区域,应重点关注这些区域,强化火灾防控措施与管控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锦卫  秦晓莉  柳雨霖  
凉山彝汉双语教学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以最新数据和材料总结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彝汉双语教育取得的成绩。但目前彝汉双语教育仍存在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双语教育两类模式课程计划不规范、彝汉双语教育教师量少质弱等问题。应加大行政支持力度,消灭彝汉双语教学空白点;多渠道培养提高彝汉双语师资力量;科学规范课程设置,统一教材使用;加强彝汉双语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重视理科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娟  
我国林果市场存在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林果供给处于非均衡状态。传统林果市场由于运输成本和供求关系所带来的交易不确定性,使得传统林果市场风险巨大。绿色林果网络营销应运而生。文章指出,凉山州网络普及程度低、林果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电子商务硬件落后以及物流设施不健全,制约了林果网络营销的发展。要适应市场变化促进凉山州林果业发展,必须转变网络营销主体观念、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和优化外部环境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娟  
我国林果市场存在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林果供给处于非均衡状态。传统林果市场由于运输成本和供求关系所带来的交易不确定性,使得传统林果市场风险巨大。绿色林果网络营销应运而生。文章指出,凉山州网络普及程度低、林果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电子商务硬件落后以及物流设施不健全,制约了林果网络营销的发展。要适应市场变化促进凉山州林果业发展,必须转变网络营销主体观念、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和优化外部环境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铭  
根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洽州彝族人口为1,336,675人,占四川省总人口的1.3%,居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第一位。同1964年第二次凉山州彝族人口普查的798,449人相比,18年间共增加538,226人,增长67.4%,增长率在全国兄弟民族中居第24位。凉山彝族平均年增长率为2.9%,比全国彝族年平均增长率高0.2%。这说明18年来,凉山彝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美英  
凉山彝族传统饮食文化承载着凉山彝族的认知思维、价值取向、信仰表达、生存智慧的实践性逻辑,蕴含着子孙尊祖敬祖的祭祀义务和祖先荫庇后代互惠性表达的人神关系,还承载着凉山彝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加强合作,调解家支纷争、化解矛盾等协调人际关系的文化适应性策略。凉山彝族传统饮食习俗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促进凉山彝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佩霞  
目前,民族地区贫困日益转向自然灾害威胁下的家庭生计脆弱,这一贫困性质的变化要求政策干预转向农业保险支持。考察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普遍存在目标瞄准偏离、对三方农险主体激励不足、缺乏地域特殊性等问题。对此,基于反贫困需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完善,需要从补贴范围、补贴力度等方面做足对农户、保险经营机构、地方政府的激励,并通过差异化的补贴标准等路径,设计具有地域特征的补贴框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方方  刘运伟  
人力资本是构建农户生计的关键要素,从人力资本视角探讨农户生计选择对于推动农户生计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南贫困山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案例区,采用2018年508个农户样本数据,应用回归模型,估算了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山区农户生计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不同,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教育文化、健康状况对非农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健康状况对河谷区农户生计选择影响不显著;非农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农业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但其对高山区农户生计选择并不显著;青壮年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农生计,务农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高山区表现最为突出,二半山区次之,河谷区较不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探讨了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乡村发展之间辩证关系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瑶瑶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导趋势。以小凉山地区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