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6)
- 2023(14885)
- 2022(12507)
- 2021(11689)
- 2020(10144)
- 2019(23089)
- 2018(22580)
- 2017(44635)
- 2016(23262)
- 2015(25871)
- 2014(25109)
- 2013(24810)
- 2012(22612)
- 2011(19792)
- 2010(19733)
- 2009(18497)
- 2008(18619)
- 2007(16642)
- 2006(14649)
- 2005(13178)
- 学科
- 济(104530)
- 经济(104432)
- 业(98427)
- 企(89076)
- 企业(89076)
- 管理(86514)
- 方法(51900)
- 数学(42928)
- 数学方法(42516)
- 财(33939)
- 业经(31216)
- 农(30087)
- 务(25874)
- 财务(25837)
- 财务管理(25804)
- 制(25419)
- 企业财务(24612)
- 中国(24068)
- 银(23295)
- 银行(23149)
- 技术(21926)
- 农业(21845)
- 行(21683)
- 融(18345)
- 金融(18344)
- 划(18221)
- 理论(18125)
- 和(16922)
- 贸(16862)
- 贸易(16846)
- 机构
- 学院(325011)
- 大学(321237)
- 济(144022)
- 经济(141577)
- 管理(140228)
- 理学(120626)
- 理学院(119649)
- 管理学(118192)
- 管理学院(117572)
- 研究(93945)
- 中国(83405)
- 财(69467)
- 京(64714)
- 财经(55550)
- 科学(50719)
- 经(50599)
- 江(49271)
- 中心(46926)
- 农(45933)
- 经济学(44544)
- 所(43300)
- 业大(41571)
- 财经大学(41367)
- 经济学院(40476)
- 北京(39985)
- 商学(39737)
- 商学院(39427)
- 州(39216)
- 研究所(38571)
- 经济管理(37247)
- 基金
- 项目(213582)
- 科学(173251)
- 研究(160385)
- 基金(160086)
- 家(135332)
- 国家(134167)
- 科学基金(120600)
- 社会(107117)
- 社会科(101937)
- 社会科学(101911)
- 基金项目(84733)
- 省(83114)
- 自然(76421)
- 自然科(74766)
- 自然科学(74753)
- 教育(73899)
- 自然科学基金(73533)
- 划(68002)
- 资助(65164)
- 编号(63430)
- 创(50089)
- 成果(49102)
- 部(48678)
- 重点(46602)
- 创新(45900)
- 国家社会(45111)
- 发(44916)
- 教育部(43447)
- 人文(43366)
- 业(42724)
- 期刊
- 济(154579)
- 经济(154579)
- 研究(95281)
- 中国(59995)
- 财(59223)
- 管理(57213)
- 融(44792)
- 金融(44792)
- 农(41006)
- 科学(39842)
- 学报(37197)
- 技术(31842)
- 大学(31266)
- 学学(29773)
- 财经(28856)
- 农业(26984)
- 教育(26901)
- 业经(26057)
- 经(24705)
- 经济研究(24380)
- 问题(20198)
- 技术经济(19573)
- 财会(17907)
- 业(17338)
- 统计(16734)
- 策(16525)
- 贸(16244)
- 现代(15995)
- 商业(15976)
- 会计(15452)
共检索到487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詹宇波 李慧敏 祝亚雄
本文从准租金的视角着眼,发现对于能够获得较高准租金的企业而言,改善员工收入与促进企业创新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且提高人力资本有利于促进这类企业创新。我们使用世界银行对2700个中国制造业企业所做的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准租金越高的企业更有可能投入创新活动,且在创新活动中的投入也越多;第二,在准租金越高的企业中,员工获得的租金越多并不会显著抑制企业创新;第三,在准租金越高的企业中,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企业更倾向于投入创新;第四,准租金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发生在规模以上的企业、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和私营企业当中。
关键词:
准租金 租金分享 人力资本 企业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申广军 邹静娴
企业规模对企业实际税率的影响,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上都没有一致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与此相关的实证文章都没有在征税机构(国税局/地税局)上进行区分。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中国企业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发现企业规模每增加1个百分点,地税实际税率平均下降2.1个百分点,而国税的实际税率相反却增加0.4个百分点。利用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作为自然实验,我们排除了因税种差异导致企业规模对实际税率异质性影响的可能,证明税收征管机构的不同才是本质原因。进一步利用量化的政企关系指标,我们探讨了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间关系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实际税率 政企关系 国税 地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杏 侯佳妮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服务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对服务业企业TFP的影响以及创新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学历结构和人力资本性别结构均对服务业企业TFP的提升有直接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学历结构对服务业企业的创新倾向和创新绩效均有正向作用,而性别结构只对创新倾向有正向作用;创新是否会在人力资本结构和服务业企业TFP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取决于服务业企业所在城市是否为主要商业城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珩 王国庆 唐敏
论文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企业调查数据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与创新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多元化的外部融资从总体上能提升企业创新强度、促进企业创新决策,即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两个维度提高企业创新;外部融资对不同类型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发明等突破创新相比,外部融资对采用和传播等渐进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不仅更偏向于采用等渐进创新而且依赖银行融资,而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偏向于发明等突破创新、更依赖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的支持;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中,市场渠道的外部融资更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在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中,中介渠道的外部融资则是企业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鉴于此,论文为各国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建议,以期调整民营融资结构、促进创新。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结构 创新决策 世界银行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赵红军 吴桐乐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正式制度的营商环境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信任如何相互作用并共同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有待进一步讨论。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数据,探讨社会信任与营商环境相互作用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呈现U型关系;营商环境对二者之间的U型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这意味着当社会信任度不足时,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弥补社会信任的缺失,促进企业创新;但当社会达到高度信任状态时,优化营商环境对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将减弱。研究结论对当前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培育社会信任,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共同推动建立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志帆 刘诗源
本文考察了税收负担对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将城市层面的增值税负担与企业所得税负担指标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宏微观匹配,使用工具变量修正税负指标的测量误差,实证发现:税收负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广延与集约边际决策、以及多种具体形式均具有负面影响;分样本研究揭示,税收负担对中小企业、非出口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严重;分税种研究揭示,增值税负担的影响比企业所得税负担更严重,且该结论对于研发创新的广延与集约边际决策、多种具体形式以及所有分样本均稳健成立。这说明,间接税具有更明显的"非中性"特征、引致的效率损失大于直接税,当前税制改革所倡导的"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将有助于缓解税收负担对研发创新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志帆 刘诗源
本文考察了税收负担对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将城市层面的增值税负担与企业所得税负担指标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宏微观匹配,使用工具变量修正税负指标的测量误差,实证发现:税收负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广延与集约边际决策、以及多种具体形式均具有负面影响;分样本研究揭示,税收负担对中小企业、非出口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严重;分税种研究揭示,增值税负担的影响比企业所得税负担更严重,且该结论对于研发创新的广延与集约边际决策、多种具体形式以及所有分样本均稳健成立。这说明,间接税具有更明显的"非中性"特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笳旭 赵晶晶 崔文浩 单雯雯
标准与创新的关系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但鲜有学者将标准与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三者相联系,从而忽视了标准对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调节作用。通过构建企业融资约束、国际质量标准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计量模型,并采用IV-Probit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采用国际质量标准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的存在显著地抑制了企业创新,融资约束程度越高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的概率越低。但是国际质量标准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采用国际质量标准的企业其从事创新活动的概率也更高。进一步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会受到国际质量标准的影响,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采用国际质量标准的企业比未采用国际质量标准的企业从事创新的概率更高。因此,在推动我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质量标准,鼓励企业广泛采用成熟先进的国际质量标准,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经验积累和融资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鹏 施美程
本文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化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并且探讨了这种影响是否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存在差异。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金融市场化有助于缓解各类企业融资约束;(2)相比而言,民营企业面临着显著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可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3)金融市场化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譬如银行贷款、商业信用等,从更广的视角上探讨了金融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融资约束 融资渠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军 刘元生 王冰洁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税收负担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企业税收负担的提高会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这一关系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地方财政压力的增大会引起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从而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税收负担提高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降低作用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行业、重工业企业、非出口企业、没有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企业;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税负提高通过"运营阻滞效应",而不是"投资选择效应"引起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本研究为减税降费等供给侧改革以及化解产能过剩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税收负担 产能过剩 市场化 财政压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功富 张晓慧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2848家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考察法制环境和地区信任分别如何影响企业土地使用权的租购决策,以及对后者的影响中法制环境和地区信任之间是互补还是替代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法制环境越好,社会信任度越高,企业越愿意通过租赁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在法制环境好的地区,社会信任对企业土地租购决策不产生影响,但在法制环境差的地区,社会信任度越高,企业越愿意采取租赁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
关键词:
法制环境 地区信任 土地租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锦 张三保
在行政许可制度备受诟病、企业腐败行为盛行的大背景下,文章将企业是否提交行政许可申请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行政许可对企业腐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申请的行政许可种类越多,其腐败行为越严重;(2)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其腐败形式呈现差异化:行政许可使得大型企业卷入更多的非正式支付,而迫使中小型企业在与政府打交道上花费更多的时间;(3)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地区法治环境显著抑制了行政许可对企业腐败行为的正向影响。文章的政策含义是,精简行政审批制度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优化法治环境,强化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关键词:
行政许可 企业腐败 法治环境 政府职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维军 王文婧 傅宇 韩硕 赵佳璐
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制造业板块的调查数据,对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行为与程度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研发投入强度、是否有国际认证和是否从国外引进技术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开放式创新 创新绩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采用世界银行2002和2003年、2012年公布的中国服务业企业调查数据,基于中国转型经济下独特的制度环境背景,考察了服务业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创新均能促进服务业企业TFP的增长,且制度环境的改善对服务业企业创新促进TFP的增长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的门槛效应检验显示,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创新对企业TFP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和使用不同的制度环境衡量指标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可靠。研究结果意味着,只有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下,才能充分释放创新促进服务业生产率提高的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佟明亮
文章使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所收集的民营企业一手数据,构建Logit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于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同时检验金融发展对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进一步对法制环境、金融市场化程度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体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提高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法制环境的改善、地区法律体系的构建对于企业的保护程度提高能够促进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概率,而金融市场化对于民营企业贷款的促进作用也会通过法制环境改善的渠道来增强。研究对于理解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
关键词:
法制环境 金融市场化 民营企业 银行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