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1)
- 2023(6738)
- 2022(5571)
- 2021(5268)
- 2020(4364)
- 2019(10179)
- 2018(10101)
- 2017(18633)
- 2016(10449)
- 2015(11277)
- 2014(11361)
- 2013(11060)
- 2012(10318)
- 2011(9319)
- 2010(9417)
- 2009(8708)
- 2008(9017)
- 2007(7921)
- 2006(7134)
- 2005(6657)
- 学科
- 济(39348)
- 经济(39282)
- 管理(28034)
- 业(27301)
- 企(22846)
- 企业(22846)
- 方法(16846)
- 数学(14703)
- 数学方法(14478)
- 财(13837)
- 制(12837)
- 中国(11949)
- 学(11332)
- 农(10581)
- 体(9567)
- 业经(8698)
- 银(8360)
- 体制(8336)
- 银行(8328)
- 融(8170)
- 金融(8170)
- 务(8012)
- 财务(8000)
- 行(7980)
- 财务管理(7974)
- 企业财务(7745)
- 理论(6936)
- 地方(6914)
- 农业(6816)
- 结构(6473)
- 机构
- 大学(149754)
- 学院(146385)
- 济(59760)
- 研究(59013)
- 经济(58498)
- 管理(50135)
- 中国(43696)
- 理学(42705)
- 理学院(42123)
- 管理学(41206)
- 管理学院(40934)
- 科学(37403)
- 京(33031)
- 所(31966)
- 财(31826)
- 农(31435)
- 研究所(28975)
- 中心(25278)
- 农业(24914)
- 业大(24222)
- 财经(23960)
- 江(23562)
- 经(21893)
- 院(21471)
- 北京(21159)
- 范(19705)
- 师范(19337)
- 经济学(19312)
- 省(19245)
- 财经大学(18124)
- 基金
- 项目(97696)
- 科学(76256)
- 基金(71545)
- 研究(66665)
- 家(65848)
- 国家(65340)
- 科学基金(53985)
- 社会(41941)
- 社会科(39751)
- 社会科学(39737)
- 省(37104)
- 自然(36622)
- 基金项目(36587)
- 自然科(35778)
- 自然科学(35760)
- 自然科学基金(35190)
- 划(32961)
- 教育(31505)
- 资助(30355)
- 编号(24441)
- 重点(23414)
- 部(22203)
- 成果(21239)
- 发(20813)
- 创(19948)
- 计划(19439)
- 科研(19224)
- 性(19069)
- 课题(19014)
- 创新(18863)
共检索到232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中国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长期存在的结构、技术、效率三大供给侧问题,不会因转向市场经济就能自动解决,也不可能靠需求侧的调节来解决。对供给侧改革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供给侧改革目标和当前所要推进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任务。这些任务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而不能归结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例如,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降成本",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中"补短板、去产能和去库存",在释放企业活力中"去杠杆和降成本"。二是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管理相互依存,供给侧的去产能、去库存离不开需求侧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供给侧的"补短板、去杠杆和...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标 任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立杰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曾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借以描述19世纪法国大革命后,英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激荡的社会冲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也正处于重要的十字路口,外需不振加之国内传统产能过剩,使得中国经济同时受到国际国内的"双向挤压",在全球宽松大潮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我国政府寄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源泉。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变革时代,我们需要时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动刚 程鹏 宋彦
研究目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新认识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以期对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时空锥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是历史的必然;(2)集约用地是在保持土地用途不变和供给有效的前提下,通过资金、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投入,提高土地承载力、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产出效益的合理用地;(3)节约用地是政府部门为了达到一定的土地总量管控效果,通过限制土地供给数量并采取科技方法,约束浪费土地行为和有效节省各项用地。研究结论:通过制度供给形成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更为紧密和协同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涛
文章从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阐释,认为改革要解决的重点是资源配置问题,同时兼顾资源利用问题。因此,改革的核心在于减少政府干预,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应完善市场基本制度和基础设施,并在市场尚不完善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关键。资产专用性、政策的不一致性、市场与政府的进退失序与产权保护不完善等问题应引起警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在农民增收传统动能减弱、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小规模经营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要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有效供给,农业发展需求要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由常态发展向绿色、创新式发展转变,由政府主导为主向市场驱动转变,由传统式发展向激活要素市场发展转变,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张超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将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主线。针对2016年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2017年"两会"精神,本文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提炼出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并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三方面提出了核心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涛 李浩民
伴随着我国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积累的风险日益凸显。为了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强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必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涵包括:防范和化解两个风险、优化调整四个体系、强化三个监管基础、推动三个维度改革开放、处理好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大重点任务是防风险、调结构、强监管、促开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增加资本市场制度供给、补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创新金融产品体系、重构政策传导的金融微观基础等方面着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张超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将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主线。针对2016年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2017年"两会"精神,本文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提炼出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并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三方面提出了核心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鸣
基于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反思西方主流经济学框架的基础上,展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创新实践。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供需关系的新平衡。这一改革面临我国农业的诸多积累性问题,需要具有变革性和创新性思维,从系统性和多视角出发,深入和全面认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农业转型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京平
本文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义中关于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重要意义,认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与需求侧管理齐抓并进;要充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又要防止其越俎代庖;要用全球化眼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统筹运用好财政与货币政策。
关键词:
中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鸣
基于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反思西方主流经济学框架的基础上,展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创新实践。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供需关系的新平衡。这一改革面临我国农业的诸多积累性问题,需要具有变革性和创新性思维,从系统性和多视角出发,深入和全面认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农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质改革"。结构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党中央决定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正确。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实体经济 产能过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东京
从操作层面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去产能、去库存的关键是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让价格调节市场供求;去杠杆应在管控投资杠杆的同时,重点管控消费杠杆;在降成本方面,应考虑让折旧不摊入企业成本;在补短板方面,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应发挥主导性作用。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三去一降一补 结构调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