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2)
- 2023(5225)
- 2022(4181)
- 2021(3859)
- 2020(2988)
- 2019(6959)
- 2018(6934)
- 2017(11973)
- 2016(6815)
- 2015(7635)
- 2014(7960)
- 2013(7456)
- 2012(6919)
- 2011(6361)
- 2010(6514)
- 2009(5898)
- 2008(5978)
- 2007(5305)
- 2006(4681)
- 2005(4079)
- 学科
- 济(24293)
- 经济(24248)
- 管理(17418)
- 业(12630)
- 中国(12093)
- 企(9119)
- 企业(9119)
- 地方(7199)
- 学(7121)
- 农(6711)
- 方法(6369)
- 制(6219)
- 教育(6162)
- 城市(6079)
- 财(5860)
- 理论(5818)
- 体(5572)
- 数学(5055)
- 数学方法(4968)
- 业经(4597)
- 环境(4538)
- 农业(4503)
- 城市经济(4377)
- 银(4355)
- 银行(4341)
- 融(4338)
- 金融(4331)
- 发(4180)
- 行(4174)
- 和(3690)
- 机构
- 大学(94360)
- 学院(94045)
- 研究(36929)
- 济(33328)
- 经济(32178)
- 管理(31166)
- 中国(26741)
- 理学(25859)
- 理学院(25429)
- 管理学(24869)
- 管理学院(24681)
- 科学(23253)
- 京(22066)
- 所(19107)
- 财(17181)
- 研究所(16974)
- 农(16755)
- 中心(16205)
- 江(15587)
- 范(15496)
- 师范(15322)
- 院(14113)
- 北京(14027)
- 业大(13903)
- 农业(13169)
- 财经(12952)
- 师范大学(12432)
- 州(12267)
- 技术(12113)
- 经(11765)
- 基金
- 项目(62324)
- 科学(48614)
- 研究(46493)
- 基金(43308)
- 家(38409)
- 国家(38055)
- 科学基金(31948)
- 社会(28649)
- 社会科(26975)
- 社会科学(26970)
- 省(24482)
- 基金项目(22755)
- 教育(21931)
- 划(21453)
- 自然(19975)
- 自然科(19512)
- 自然科学(19506)
- 编号(19419)
- 自然科学基金(19114)
- 成果(16988)
- 资助(16690)
- 课题(14947)
- 重点(14356)
- 发(13656)
- 部(13141)
- 创(12321)
- 年(12203)
- 国家社会(11717)
- 体(11614)
- 创新(11599)
共检索到152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冰 李平
准确理解《明日的田园城市》所体现的思想内涵——评介世界名著《明日的田园城市》叶冰①李平(商务印书馆,北京100710)对《明日的田园城市》这本书的影响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它被世界各国城市规划界公认为是一本最具经典性的城市规划理论专著,它导致了城市规划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长歆 蔡凌
广州近代"田园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开始于1920年代前期,其兴衰更替与城市决策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20-1930年代广州市政当局有关城市发展的总体设想和基本思路,是战前广州城市理想的重要组成。本文即以这段历史为对象,研究广州近代"田园城市"思想的源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宁
田园城市融合了城市与乡村优点,同时又极力避免二者一些缺憾,具有动态多样的内涵。然而,既有研究忽视了田园城市内涵百年间在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的双重作用下逐渐改变的事实。为了探究田园城市理论的丰富内涵、演变过程以及国内外建设经验,本文立足于动态视角,发现田园城市理论内涵经过了"初始界定—具体实践—内涵变化—反思—回归和丰富"的演变历程,并提出较为符合我国国情的田园城市内涵。同时,总结新加坡城和我国成都市营建田园城市的实践做法,为致力于建设田园城市的西咸新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田园城市 内涵 演变 实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速炎
近年来,为了解决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引发的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众多问题,国内的一些城市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的设想。发端于100多年前的"田园城市"理论对于现代社会众多城市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大的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山 王湃
本文通过对田园城市理论和现代城市设想的分析,比较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规划的背景、内容与实践结果,反映了人们对城市规划的理解与思考和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历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慎重提出的成都市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深化,也表达了成都市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的背景下,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深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需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国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宾 邓立新
本文对成都60年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针对成都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理念,结合成都统筹城乡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成都未来空间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田园城市 新型城乡形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俊 蒋玉川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深入,生态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指导下,成都市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挑战性。文章运用态势分析法结合成都实际,科学分析了成都建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可能性,并对其未来建设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课题组 杨勇平 王勇
成都立足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这就需要高起点、大手笔谋划资本市场发展,逐步形成规模较大、要素齐备、功能完善、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西部金融中心提供有力支持的区域资本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赖斌
文章充分吸收了成都旅游形象以往提法的经验,并基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背景,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将成都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田园成都"。进而,按照"人—地"、"人—人"两大形象感知系统分别给出了塑造"田园成都"旅游形象的思路,提出了确定"田园成都"城市旅游形象标识及主题口号、以城市影响力助推旅游形象号召力、策划组织"田园成都"全球营销推广活动等营销策略。
关键词:
田园成都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城市旅游形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章 赵贞 谭霞
城市自诞生以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不同的城市发展理论随之产生。文章对近代以来较有影响力的国外城市发展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共同特点与不足,探讨了其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以期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田园城市 知识城市 城市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尹潘 王孟永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尽管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物质条件和城市问题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三磁体"的田园城市理论仍然起到无可忽视的影响。在综述田园城市理论通过"城市规划"形塑城市发展的路径以实现积极的城市整体目标基础上,着重综述田园城市理论的可持续性内涵,以及逐渐与"可持续发展"融合,成为新的、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明日城市"理论,并论述对当前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城乡关系发展的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鹏飞
论文比较了生态城市和田园城市的异同,阐述了中国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田园城市运动带来的启示,提出中国生态城市如何从理念发展到现实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田园城市运动 启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桑东升 孙兴华 杨霏 文传浩
"田园城市"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用城乡一体的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分离的社会结构形态,具有城乡一体化、功能分区、和谐性和均等性等特征;"生态城市"视城市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性、高效性、和谐性和持续性等特征;"生态田园城市"是一种融合了"生态城市"和"田园城市"优点的全域型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全域性、高效性、和谐性、持续性、均等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江阴市已具备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应该加快全域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全域生态保障体系、全域产业生态体系和全域民生保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韦峰 陈克克 崔敏敏
民国《郑州市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编制于1928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在市制运动背景下,最早、最系统地将田园城市理论及功能分区思想应用到新市区规划的近代城市规划建设文本,具有较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价值。论文通过相关背景梳理,对《草案》文本内容中涉及的田园城市理论与应用进行研究,得出:《草案》是以未来理想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景为明确固有目标的"目标一手段型"城市规划,在规划选址、功能分区、规划布局、路网结构、地块划分等方面,灵活运用田园城市规划理论,并具有鲜明的自主性。《草案》是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省会迁郑"背景下的郑州城市功能布局以及以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郑州 民国 新市区 田园城市 市政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