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63)
2023(20764)
2022(17228)
2021(16175)
2020(13357)
2019(30534)
2018(30171)
2017(56865)
2016(31007)
2015(34907)
2014(34831)
2013(33715)
2012(30804)
2011(27620)
2010(27385)
2009(24724)
2008(24013)
2007(21371)
2006(18655)
2005(15930)
作者
(89288)
(74160)
(73595)
(70270)
(46986)
(35474)
(33671)
(29080)
(28393)
(26372)
(25242)
(25211)
(23799)
(23268)
(23107)
(23044)
(22124)
(21989)
(21331)
(21302)
(18460)
(18258)
(18206)
(17079)
(16645)
(16523)
(16401)
(16370)
(15027)
(14789)
学科
(119068)
经济(118926)
管理(85649)
(79854)
(65725)
企业(65725)
方法(51325)
数学(43689)
数学方法(43042)
中国(35079)
(35003)
(29611)
业经(29609)
(28337)
地方(26886)
农业(23521)
(23160)
理论(21897)
(19692)
贸易(19679)
(19318)
技术(19040)
(19029)
(18463)
环境(18460)
银行(18392)
(18042)
财务(17943)
财务管理(17892)
(17701)
机构
大学(427533)
学院(427101)
(162498)
管理(162290)
经济(158715)
研究(146692)
理学(140068)
理学院(138411)
管理学(135546)
管理学院(134801)
中国(107403)
科学(94276)
(92198)
(75168)
(75049)
(73585)
研究所(67374)
业大(67313)
中心(66687)
(64683)
财经(59587)
(59263)
农业(58951)
师范(58542)
北京(57618)
(54700)
(54193)
(51928)
技术(49389)
经济学(48668)
基金
项目(298286)
科学(233496)
研究(216874)
基金(213483)
(188257)
国家(186673)
科学基金(159092)
社会(134534)
社会科(127176)
社会科学(127141)
(118420)
基金项目(112825)
自然(104085)
自然科(101643)
自然科学(101614)
教育(100859)
(99943)
自然科学基金(99753)
编号(88824)
资助(86662)
成果(72428)
重点(68000)
(64439)
(64340)
课题(62858)
(61902)
创新(57757)
科研(57060)
国家社会(55135)
大学(54886)
期刊
(179618)
经济(179618)
研究(123672)
中国(88240)
学报(74449)
(68928)
科学(65961)
管理(60839)
(57675)
教育(56698)
大学(56281)
学学(52622)
农业(47383)
技术(39128)
(34232)
金融(34232)
业经(31296)
经济研究(28615)
财经(28486)
图书(24616)
(24585)
(24566)
问题(23605)
(22056)
科技(21181)
业大(19447)
技术经济(19230)
现代(18748)
理论(18621)
资源(18295)
共检索到630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祥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物质与技术基础。本文从部门结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特征,揭示了当前我国产业体系发展存在着部门结构不够优化、高附加值功能不强和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网络尚未形成等突出问题。新时代我国要从推进部门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功能升级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三方面入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潘敬萍   周绍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产业生产活动是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作为根本目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产业的微观细胞是企业,企业的行为内容是劳动,只有回归“劳动”这一底层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学内涵。从一般和特殊两个维度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特殊意义上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差异性,并将产业分为三种类型: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从事一般意义非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以及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非生产劳动的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模式现代化的分类型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仲斌  刘斌樑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不应求,具体表现为服务能力不强、服务动力不足、服务层次低、服务内容不配套、服务模式效率低、服务总量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互不协调;运行机制不活,对政府公益性服务主体的激励约束不到位,对市场经营性服务主体的激励约束不到位;投入不足,服务条件能力低;零散服务需求多,规模化服务需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准确把握多种关系,如教育结构与教育体系的关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系、新发展格局与教育体系的关系、教育体系建设与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系、传统教育结构与新兴教育结构的关系,以回应时代要求,满足发展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成聪   顾宇   葛骁欧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密切相关。需要用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系统方法分析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缺乏内生动力、外在支撑薄弱等问题。结合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出强化党建引领、强化“三治”融合、坚持以人为本、融入智慧管理等对策,使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能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海洋   吉宇飞  
话语体系是表达主体在特定主题下传递意志的外在形式,通过分析话语体系的构成,可以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概念化的框架。不同的话语角度为理解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元素,而马克思主义则为构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基于这些理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三维”话语体系包括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和实践话语,其中政策话语起到引领作用,学术话语构成话语体系的核心,实践话语则是其根基,将这三者融合为一个逻辑一致且完整的话语体系,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构建与发展“三维”话语体系,需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政策话语的共识性转变;加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学术话语的互动融合;促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话语的可操作性实践;加强三维话语之间的互动联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千峰  
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本文引入"要素配置—结构优化—功能拓展"的分析框架,围绕破解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面临的困境提供路径参考。研究认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要依靠"引进来、留得住、能增值"的路径高效配置要素,二要借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路径优化农业结构,三要以"提质量、增效益、促竞争"的目标拓展农业功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冬冬  顾秀林  崔钰婷  
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价值导向调整优先于治理技术革新的过程,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价值引领,而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本身蕴含着多层价值维度,主要体现在价值目标、价值尺度和价值取向三个层面。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树立"多元共治、协治、善治"的治理理念愿景,构建和创新治理制度,明确治理主体的职责,建立系统全面的监控评价机制,才能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懿  何正英  杨勇  杨帅  
由我国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已于2022年8月在天津召开。本次大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举办的一次国际职教盛会,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命题,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具有新的战略地位和发展使命,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将大会置于此历史方位下回眸考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不仅是立足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性设计;还是服务教育外交、主场外交,提升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能力的战略性外交资源;更是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时代主题,系统总结中国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逻辑、本质特征,探索有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路径的重要发展契机。未来,要用好大会的放大、溢出效应,培育、深耕国际交流合作新赛道,将国际合作交流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牵引,开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作出新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君阳  
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克服科层式行政管理制度本身固有的弊端,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以及专业权威在决策中的价值与作用,提升社会参与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与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成。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表现为:保障与促进在教育治理过程中共同意志合理性的形成;保障与提升教育系统中的个体与集体的权利、自由的顺利实现;赋予非行政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同位决策中以相应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除具有法治、效率、协调、民主等特点以外,还具有公平性、开放性、多元性、生态性等特征。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需要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以及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三种基本路径:建成学习型社会,积极促进教育治理理念的合理转变;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与善政分权,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与社会力量参与作用,建立灵活有效的教育治理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婧  
新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化改革全然进入攻坚阶段,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更是大力推动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键途径。因此,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深析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时发展进度,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对此,笔者将结合刘须宽编著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并客观探索益于加快该实际进程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于喆   郑腾飞   盛如旭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以及我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向,从先进性看,要着眼于“高”;从完整性看,要着眼于“全”;从安全性看,要着眼于“稳”。与发达国家水平和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仍面临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先进性不强、产业体系的动态调整及时性不强等诸多掣肘。要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针对产业增长、要素驱动、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产业发展内容,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统筹安排各个方面的推进举措,最终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背景和产业发展阶段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亚玲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涉及到战略决策、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的系统工程。其中,学理分析或学理基础研究对于制度设计结构的完整性、内容的合理性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从主体性、现代性、整体性维度分析与研究,将为现行制度安排提供一个全新的反思视角,其理论与现实意义在于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决策、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内在的逻辑统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建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这为做好新时代财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南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找准职能定位,奋力开创新时代财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岩  
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国际共识和中国创新的着力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分别是“质量”“质量保障”“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创新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国际共识。中国创新的着力点是深化“四新”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建设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