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4)
- 2023(5236)
- 2022(4204)
- 2021(4051)
- 2020(3316)
- 2019(7341)
- 2018(7245)
- 2017(13845)
- 2016(7715)
- 2015(8238)
- 2014(8272)
- 2013(8259)
- 2012(7776)
- 2011(7152)
- 2010(7342)
- 2009(6912)
- 2008(6923)
- 2007(6374)
- 2006(5804)
- 2005(5027)
- 学科
- 农(44634)
- 济(33641)
- 经济(33604)
- 业(31567)
- 农业(29951)
- 管理(15715)
- 业经(12565)
- 企(10680)
- 企业(10680)
- 农业经济(9827)
- 方法(9335)
- 村(8951)
- 农村(8944)
- 土地(8936)
- 中国(8671)
- 制(8594)
- 数学(8452)
- 地方(8428)
- 数学方法(8350)
- 发(8149)
- 财(7122)
- 收入(6854)
- 劳(6811)
- 劳动(6810)
- 发展(6747)
- 展(6741)
- 体(6579)
- 策(6330)
- 分配(6317)
- 农业劳动(6298)
- 机构
- 学院(109736)
- 大学(103323)
- 济(46393)
- 经济(45478)
- 农(42747)
- 管理(42379)
- 研究(38151)
- 理学(36494)
- 理学院(36155)
- 管理学(35630)
- 管理学院(35460)
- 农业(32264)
- 中国(31565)
- 业大(24927)
- 科学(23280)
- 京(21214)
- 所(19751)
- 农业大学(19586)
- 财(19065)
- 中心(19061)
- 江(18209)
- 研究所(17657)
- 业(15449)
- 经济管理(15203)
- 省(14957)
- 财经(14620)
- 范(14379)
- 师范(14293)
- 州(13722)
- 发(13659)
- 基金
- 项目(73034)
- 科学(57513)
- 研究(56336)
- 基金(52444)
- 家(45905)
- 国家(45384)
- 科学基金(38295)
- 社会(36110)
- 社会科(33694)
- 社会科学(33685)
- 省(29996)
- 基金项目(28394)
- 农(26247)
- 编号(25038)
- 划(23978)
- 教育(23945)
- 自然(23472)
- 自然科(22836)
- 自然科学(22833)
- 自然科学基金(22430)
- 资助(19704)
- 成果(19257)
- 发(17316)
- 部(16799)
- 重点(16145)
- 课题(16033)
- 制(15418)
- 业(15224)
- 创(14901)
- 性(14892)
共检索到169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实行农地"三权分置"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两权分离"相比,"三权分置"制度安排着眼于不同的目标靶向、主体构成、制度绩效,通过明确"三权"权能,完善"三权"关系,着力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格局。当前,各地已有丰富的"三权分置"实践基础。要在做好相关保障工作的同时,继续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法律层面、政策层面不断丰富和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农地制度 三权分置 制度创新 权能设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实行农地"三权分置"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两权分离"相比,"三权分置"制度安排着眼于不同的目标靶向、主体构成、制度绩效,通过明确"三权"权能,完善"三权"关系,着力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格局。当前,各地已有丰富的"三权分置"实践基础。要在做好相关保障工作的同时,继续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法律层面、政策层面不断丰富和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农地制度 三权分置 制度创新 权能设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德超 曹志立
农地三权分置是沿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方向进行的增量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从个人层面看,扩展承包地物权体系,巩固承包经营主体的财产权利;从市场层面看,细分农地产权结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从社会层面看,重构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基础。作为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农地三权分置在实践层面也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有助于维护农民财产权利,实现土地权益的多元共享;促进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优化社会权力关系,形成农村多主体合作治理局面。
关键词:
农地三权分置 理论内涵 价值意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禹奇才 张灵
建设教学团队,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对于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迫切要求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交叉学科的研究蕴含着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晏维龙
2018年对内部审计行业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2018年1月9日,胡泽君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要加强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协会的联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共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2018年1月,审计署先后出台两项重要文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文件的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逢民
货币政策的内涵、取向与操作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和内在的规律性。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必须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科学内涵。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要求货币政策相机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霞富
当前,全国价格系统正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意见》)精神,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政府定价制度,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在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志认识上存有误区,势必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迫切需要从价格改革、价格管理、价格监督检查和价格服务四个方面,全面认清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价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谭劲松 姚菲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基本经济制度概括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这一创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依据,以世界市场经济制度发展一般规律为国际依据,深刻揭示了基本经济制度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理论创新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研究明确教育系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任务举措,教育部召开党组会,对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部署、提出要求。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陈宝生指出,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和纪念五四运动
关键词:
根本任务 五四运动 陈宝生 时代内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该《决定》同时使用了“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概念。大家知道,最早在2003年,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12年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2017年又提出“城乡融合发展”,这三个概念是从不同视角对城乡关系的不同表述。当中央提出“城乡融合发展”之后,一些地方甚至有学者把它片面理解为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替代,显然这是一种误解。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本质内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胜祥
研究目的:在"三权分置"背景下探索农地的集体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合理分置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法。研究结果:(1)官方主流观点认为,"三权分置"就是坚持集体所有权不变,将原承包经营权拆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2)法学界质疑这种分离逻辑,认为承包经营权并不包含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就是坚持集体所有权不变,在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上创设另一个经营权。(3)这两种"三权"分置路径均排除了集体所有权的参与,也未意识到"三权分置"改革对集体所有权缺陷的修补作用。研究结论:经比较发现,更合理的农地"三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胜祥
研究目的:在"三权分置"背景下探索农地的集体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合理分置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法。研究结果:(1)官方主流观点认为,"三权分置"就是坚持集体所有权不变,将原承包经营权拆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2)法学界质疑这种分离逻辑,认为承包经营权并不包含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就是坚持集体所有权不变,在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上创设另一个经营权。(3)这两种"三权"分置路径均排除了集体所有权的参与,也未意识到"三权分置"改革对集体所有权缺陷的修补作用。研究结论:经比较发现,更合理的农地"三权"的分置路径应当是,在具有"总有"性质的集体所有权之上创设出具有成员权性质的农户承包权,籍此将集体所有权改造为可在实践中经由个人支配的产权形态;将原承包经营权更名为经营权,使之成为去身份化后的用益物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董小君
当前正在掀起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必由之路。新一轮工业革命是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制造业革命,智能金融将形成第四次金融革命,新能源发展则成为突破成本制约的关键因素。这意味着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类别"变化,而不是"程度"的变化。针对此次变革,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2.0(AMP2.0),德国提出"工业4.0";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差异在于:德国的优势在制造业中间环节,美国的优势在技术创新,我国的优势在市场创新。各国表达方式不同,其根本是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与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词:
新一轮工业革命 技术经济范式 生产方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并把其作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三个统筹任务之一,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①。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潘敬萍 周绍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产业生产活动是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作为根本目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产业的微观细胞是企业,企业的行为内容是劳动,只有回归“劳动”这一底层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学内涵。从一般和特殊两个维度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特殊意义上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差异性,并将产业分为三种类型: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从事一般意义非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以及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非生产劳动的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模式现代化的分类型实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