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6)
- 2023(15440)
- 2022(13412)
- 2021(12446)
- 2020(10604)
- 2019(24194)
- 2018(23783)
- 2017(45636)
- 2016(25208)
- 2015(28006)
- 2014(27900)
- 2013(27521)
- 2012(25141)
- 2011(22758)
- 2010(22527)
- 2009(20887)
- 2008(20761)
- 2007(18016)
- 2006(15833)
- 2005(13820)
- 学科
- 济(93283)
- 经济(93137)
- 管理(75473)
- 业(70184)
- 企(58615)
- 企业(58615)
- 方法(43312)
- 数学(37301)
- 数学方法(36828)
- 财(27830)
- 农(26037)
- 中国(24192)
- 学(23163)
- 制(22069)
- 业经(21851)
- 贸(18126)
- 贸易(18120)
- 易(17603)
- 农业(17404)
- 务(17389)
- 地方(17388)
- 财务(17313)
- 财务管理(17279)
- 企业财务(16413)
- 理论(15801)
- 银(15784)
- 银行(15709)
- 环境(15675)
- 技术(15403)
- 和(15237)
- 机构
- 大学(361706)
- 学院(357709)
- 管理(139523)
- 济(137177)
- 经济(134142)
- 研究(121682)
- 理学(121486)
- 理学院(120064)
- 管理学(117856)
- 管理学院(117225)
- 中国(89024)
- 科学(78914)
- 京(76917)
- 农(65831)
- 财(65633)
- 所(62521)
- 业大(59137)
- 研究所(57382)
- 中心(54267)
- 财经(52309)
- 农业(52154)
- 江(52095)
- 北京(48167)
- 经(47511)
- 范(46786)
- 师范(46200)
- 院(44017)
- 州(41740)
- 经济学(41083)
- 财经大学(39014)
- 基金
- 项目(251032)
- 科学(195795)
- 基金(182296)
- 研究(177232)
- 家(162079)
- 国家(160782)
- 科学基金(136204)
- 社会(111010)
- 社会科(105091)
- 社会科学(105065)
- 省(97865)
- 基金项目(97446)
- 自然(91196)
- 自然科(89003)
- 自然科学(88974)
- 自然科学基金(87388)
- 划(83622)
- 教育(81111)
- 资助(74451)
- 编号(70779)
- 成果(57442)
- 重点(56701)
- 部(54884)
- 发(52332)
- 创(52269)
- 课题(49072)
- 创新(48928)
- 科研(48598)
- 计划(47483)
- 制(46401)
- 期刊
- 济(147246)
- 经济(147246)
- 研究(102460)
- 中国(67109)
- 学报(66225)
- 农(59281)
- 科学(57605)
- 财(50437)
- 管理(49640)
- 大学(48906)
- 学学(46424)
- 农业(40290)
- 教育(37159)
- 融(29462)
- 金融(29462)
- 技术(28080)
- 财经(25349)
- 业经(24086)
- 经济研究(23279)
- 经(21496)
- 业(20452)
- 问题(19403)
- 版(19136)
- 科技(18728)
- 业大(17864)
- 图书(17156)
- 理论(16969)
- 技术经济(16121)
- 实践(15539)
- 践(15539)
共检索到514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恩涛
研究发现,在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扭曲效应很弱。因此,它赋予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以新的内涵和工具功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转型期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且可以将准备金付息制度打造成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毛泽盛 李鹏鹏
2008年10月,美联储重拾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这一举措引发了有关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与"利率走廊"操作规则关系的新一轮研究热潮。本文以超额准备金付息理论等为基础,对中国1996~2012年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率变动对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对称性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稳定基础利率的内在机制,中国可以其为基础构建"利率走廊"操作规则。
关键词:
超额存款准备金 利率走廊 付息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安辉 范立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永芬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主张取消对准备金支付利息的呼声很高,成为一种主流的观点。本文认为从国内外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的经验与教训看,对存款准备金支付适当的利息,有利于中央银行的货币与利率调控。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超额准备金利率成为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对于防止利率过度“低调”具有其它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应当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 龙超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准备金付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准备金付息制度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应逐步理顺超额准备金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及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以超额准备金付息制度确定货币市场利率下限。同时,采取措施发挥准备金付息政策的信贷结构性调整功能,不再直接对商业银行支付法定存款准备金利息,而是将这部分利息转变为特定的信贷扶持基金,对政策支持的经济薄弱环节信贷进行贴息。
关键词:
准备金 利率 信贷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淑萍 栾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海鸥 季波
“利率走廊”调控是当前国际最新的利率调控范式,加拿大等国在“利率走廊”调控基础上,实行零准备制度,这使人们误认为准备金制度似乎走到头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实行零准备金并非抛弃准备金制度,而是在利率调控的新背景下,以准备金为零的制度。它的机制和功能与传统准备金制度有很大的异化,但是却代表着准备金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所以研究准备金制度功能异化的动因,以及它未来的变动趋势,对于我国准备金制度的规范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准备金制度 功能异化 政策取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彦军 王海龙
金融创新改变了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理,削弱了其政策功效,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与GDP的相关度,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现实性和长期性受到挑战。适应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和动态的自我调整机制,以减小金融创新给金融宏观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存款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炜
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祝玎袁炜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西方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我国是从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系时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在1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存款准备金制度除了最初的一次核定、三次调整外,改革进程缓慢,没有发挥作为基础性货币...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建奇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中越来越常态化,其制度内生动力在于隐性税收。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显著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成本,且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大幅降低外汇占款对冲成本。其调整上限为存贷款利率之差与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之差的商,虽然目前未触及上限,但未来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升将缩小调整的空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爽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3月25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同时自3月21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并降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调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是顺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诲鸥 贾德奎
零准备金制度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这不仅因为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局限,更因为零准备金制度中的利率走廊调控可以更好地保持利率的稳定、简化利率调控的方式,提高利率调控的效果,并增强银行系统防范风险的能力等。有鉴于此,我国也要深入分析和研究零准备金制度,并以此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
零准备金制度 利率调控走廊 结算余额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正华
在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中,规定了我国银行制度、信用制度实行“存款准备金”办法。这是一项既老又新的银行、信用管理制度。说它老,是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的银行法规里,早已有之;说它新,是因为在公有制条件下,我国的银行、信用管理,经历了三十几年的实践过程后,才提出这一办法,并正在准备实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