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4)
2023(14523)
2022(12052)
2021(11157)
2020(9456)
2019(21035)
2018(20910)
2017(40569)
2016(21964)
2015(24376)
2014(24633)
2013(24218)
2012(22314)
2011(19914)
2010(20644)
2009(19428)
2008(20070)
2007(18435)
2006(16615)
2005(15220)
作者
(61887)
(51643)
(51394)
(48922)
(33181)
(24887)
(23466)
(19840)
(19550)
(19032)
(17489)
(17333)
(16622)
(16496)
(16207)
(15686)
(15340)
(15121)
(14992)
(14808)
(12814)
(12766)
(12635)
(12082)
(11822)
(11606)
(11593)
(11530)
(10471)
(10263)
学科
(98499)
(89227)
经济(89104)
(78945)
企业(78945)
管理(77055)
(47688)
方法(36856)
(32221)
农业(31801)
业经(31473)
数学(27759)
数学方法(27404)
中国(24814)
(23620)
(22468)
财务(22435)
财务管理(22391)
企业财务(21262)
(20368)
理论(19066)
技术(18633)
(17481)
银行(17472)
(16855)
贸易(16845)
(16633)
(16414)
(16295)
(15389)
机构
学院(320133)
大学(310520)
(135417)
经济(132584)
管理(128860)
理学(109263)
理学院(108261)
管理学(106769)
管理学院(106155)
研究(99064)
中国(84403)
(69266)
(63778)
(61463)
科学(56299)
财经(53016)
(52146)
(49270)
(47959)
中心(47658)
农业(46693)
业大(46256)
研究所(43426)
(41171)
经济学(40272)
北京(39912)
财经大学(38627)
(37725)
师范(37416)
经济学院(36259)
基金
项目(197573)
科学(157074)
研究(151512)
基金(143681)
(122031)
国家(120717)
科学基金(105814)
社会(97779)
社会科(92232)
社会科学(92210)
(78769)
基金项目(74855)
教育(68629)
自然(65883)
自然科(64408)
自然科学(64394)
编号(63799)
(63590)
自然科学基金(63337)
资助(58618)
成果(52127)
(44425)
(43402)
重点(43172)
课题(43024)
(42540)
(41559)
(41475)
(40246)
国家社会(39864)
期刊
(163535)
经济(163535)
研究(97785)
中国(66601)
(63215)
(57700)
管理(49670)
学报(42127)
农业(42040)
科学(41520)
(40387)
金融(40387)
大学(33817)
教育(32476)
学学(32275)
业经(32241)
技术(28992)
财经(26765)
经济研究(23682)
(22940)
(22026)
问题(21176)
技术经济(17480)
财会(16442)
(16067)
世界(16036)
现代(16031)
农村(15774)
(15774)
(15714)
共检索到498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跃华  顾海英  
本文首先回顾了农业保险理论中市场失灵问题的中外文献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的理论基础。认为以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及准公共产品性质作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并不严密。本文从两个层面分析了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与准公共产品特性,并且提出,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农业保险所需政策性补贴的额度取决于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支农政策与其他相关支农政策相比所起的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炳志  彭进  
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具有动态性和多维性的最优边界,补贴的不足和过高均会减少福利。本文将消费者剩余和外部性结合起来构建了农业保险的福利经济学模型,探讨了最优补贴边界的决定标准;从保户和保险机构两方面分析了直接补贴原保险相对低效率的原因所在,提出了涵盖运作主体、基金运作方式、费率和再保险责任限制方式等要素的以再保险补贴为核心的最优补贴方式的构想。相对于直接补贴原保险的做法,这种构想更有利于实现农业风险的分散,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进而实现农业保险供给的扩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进  
本文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理论依据,提出补贴的必要条件是农业风险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可保风险,导致农业保险合同双方出价存在"价差",充分条件是农业本身的重要地位及农业保险对于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运用风险定价法,从农户和保险人角度测算了补贴的额度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永海  陈亮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对农业支持的一种制度化安排,中央财政每年投入农业保险补贴资金过百亿。但国家审计在这方面专门研究不多。本文从总体层面、政府部门层面、保险公司层面和农户层面,尝试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阐述了开展绩效审计时需要考虑的四个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志芳  
政策性农业保险不属于一般商业保险的范畴,作为一种农业风险治理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发挥了保障经济、减灾防损和经济补偿的重要作用。但从其与农业发展有效对接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的许多问题已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制约,亟待加以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洋  王尔大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前后的保费收入与保险赔付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测度出这一特殊时期政府政策性补贴对改善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均衡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阶段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现象明显缓解,农业保险赔付额与保费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边际赔付倾向减少了10个百分点,政府政策性补贴对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均衡的短期调整幅度为82.13%。该结论将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变化趋势和调整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来存  
在农民风险倾向随收入变化的假定下,政府保费补贴额的下限(或上限)取决于: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效用曲线拐点处的农民收入水平(或农民理想的效用水平),农民自身收入水平,农民、政府的保费支付比例。文章以湖南为例,其分析表明,湖南农民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超过了补贴下限对应的3204元的收入水平,农民属于中等收入层次,收入每增加1%,效用水平提高0.22%,(理想效用值为97时的)补贴上限为年人均238元。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吉舫  
在WTO框架下,农业保险属于“绿箱政策”,是各国政府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然而,我国现行的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模式使农业保险业务长期处于萎缩、亏损甚至停滞状态,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有必要改革现行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保护、促进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作为全国惟一种植业保险的试点地区,江苏省淮安市按照“政策性保险、商业化运作”模式,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成功开办低保额、低保障初始成本保险,在解决农民灾后恢复生产所需资金,防止农民因灾致贫、返贫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粟芳  方蕾  
保费补贴政策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不合理的补贴制度无法真正实现"低保费、广覆盖,低保障、保成本"的普惠目标。文章构建了农业保险收入消费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带门槛的固定补贴费率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支出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当商业保险的实际费率水平低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消费总量明显下降,商业保险消费总量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单调递增。基于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的分析证实,家庭收入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倒U形关系,而与商业保险存在正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提出超率累退保费补贴模式,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设计。超率累退保费补贴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率和整体保障水平。文章的研究对于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实现金融普惠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粟芳  方蕾  
保费补贴政策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不合理的补贴制度无法真正实现"低保费、广覆盖,低保障、保成本"的普惠目标。文章构建了农业保险收入消费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带门槛的固定补贴费率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支出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当商业保险的实际费率水平低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消费总量明显下降,商业保险消费总量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单调递增。基于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的分析证实,家庭收入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倒U形关系,而与商业保险存在正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提出超率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施红  
美国农作物保险财政补贴机制推动了农作物保险的快速发展,同时,高额的财政补贴也对农户、保险公司等微观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其经验和教训是: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财政补贴的耗散情况突出、财政压力不断加大。基于我国现有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的特点,提出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的建议:适当提高对农户的保费补贴,改进对保险公司的财政补贴,逐步完善中央财政支持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伟岸  李欣然  
在构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中部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五省以及全国近年来农业政策保险相关数据并赋值,运用DEA模型对赋值数据进行分析,对我国中部地区在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方面的绩效评价进行客观研究。研究发现中部省份在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成果方面落后于全国水平,并根据实证结果,结合我国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优化措施及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寇晨欢  冷志杰  贾晓菁  
农业保险能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但由于存在高赔付和高风险等容易引发市场失灵的特征以及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需要政策支持体系保驾护航。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两个农业强国运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经验,挖掘其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即推进农业保险立法、建立三级风险保障机制和公共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对中国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经验借鉴,并提出立法—机制—补贴的路径,驱动中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达到农业保险稳定农村经济,实现农户、市场和国家利益多赢的目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向明  张伟  谭莹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会提高被保险农产品的预期收益,激励农民加大对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而引发种养结合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在缺乏有效政策约束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农民增加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实施量,最终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针对广东中山市农业保险试点区域的实证分析发现,专业化的养殖和种植大户数量在农业保险实施后显著增加,由此引致的农用化学品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也日益严重。为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建议政府调整现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通过对低碳、环保型农业实施更优惠的保险费率和更高的保障水平,以及与涉农信贷相结合的抵押贷款制度,进而构建支持低碳农业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