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1)
- 2023(11588)
- 2022(10077)
- 2021(9353)
- 2020(8025)
- 2019(18875)
- 2018(18616)
- 2017(36276)
- 2016(19915)
- 2015(22905)
- 2014(23323)
- 2013(23073)
- 2012(21703)
- 2011(19574)
- 2010(19988)
- 2009(19059)
- 2008(19725)
- 2007(18454)
- 2006(16108)
- 2005(14982)
- 学科
- 济(81924)
- 经济(81812)
- 管理(61673)
- 业(57286)
- 企(48330)
- 企业(48330)
- 方法(39289)
- 数学(34572)
- 数学方法(34180)
- 制(27301)
- 财(26728)
- 银(23442)
- 银行(23297)
- 行(21806)
- 中国(21370)
- 农(21154)
- 贸(20438)
- 贸易(20423)
- 易(19822)
- 融(17880)
- 金融(17876)
- 业经(17069)
- 学(16591)
- 务(16303)
- 财务(16261)
- 财务管理(16213)
- 企业财务(15318)
- 体(15144)
- 度(15061)
- 制度(15052)
- 机构
- 大学(296416)
- 学院(293058)
- 济(124433)
- 经济(121699)
- 管理(110423)
- 研究(98401)
- 理学(92806)
- 理学院(91787)
- 管理学(90184)
- 管理学院(89628)
- 中国(84319)
- 财(64424)
- 京(63227)
- 科学(57754)
- 所(50950)
- 农(50898)
- 财经(49662)
- 江(47212)
- 中心(47047)
- 研究所(45244)
- 经(44842)
- 业大(41792)
- 北京(40214)
- 农业(40091)
- 经济学(39868)
- 州(37208)
- 财经大学(36818)
- 经济学院(36116)
- 范(35531)
- 师范(35160)
- 基金
- 项目(182467)
- 科学(142662)
- 基金(133454)
- 研究(132427)
- 家(115503)
- 国家(114569)
- 科学基金(97812)
- 社会(83982)
- 社会科(79684)
- 社会科学(79657)
- 省(69860)
- 基金项目(69756)
- 自然(63018)
- 教育(61686)
- 自然科(61530)
- 自然科学(61510)
- 自然科学基金(60434)
- 划(59055)
- 资助(56650)
- 编号(53466)
- 成果(44978)
- 部(41900)
- 重点(41056)
- 发(37562)
- 创(37395)
- 制(37182)
- 课题(36817)
- 教育部(36156)
- 科研(35270)
- 创新(35205)
共检索到464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强 刘彦
要想促进经营资源向效率高的金融机构转移,同时又避免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所产生的外部性来实现高效率的金融稳定,降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行政法规壁垒,提高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效率,减少商业银行向监管者寻租的可能,更有效地防范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应该确定商业银行净资产完全损失点,并在这一点上实施市场退出。要想确定商业银行净资产完全损失点,在技术上,需要能够估算商业银行的潜在损失;在体制上,应该对商业银行实施末位监控制并建立和完善损失分担机制,同时,还应该建立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后的后续债权管理机制并探索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提高后续债权变现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淯淏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奠定了基础,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有利于问题银行风险出清,进而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和有序竞争。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银行风险中具有稳定预期、防止挤兑、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正向作用,但也存在市场约束弱化、道德风险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积累了不少可参考借鉴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注重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早纠机制的有机结合,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退出处置法律框架。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金融稳定 市场退出 风险处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兆强 曾思建
所谓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是指商业银行因市场经营需要或市场行为严重失范,而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合并、解散、破产,从而丧失原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退出金融市场的一种市场行为。它的实现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否则,这种市场行为有可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晓冬
市场退出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合理行为,在现实情况下,要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兴利除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市场退出 农村金融体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复兴
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有时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对于金融生态的循环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作为中小银行退出机制构建的起点,前置银行危机预警机制可以从风险源头发掘导致银行退出的不稳定因素。若及时采取了纠偏措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失败的发生概率,甚至扭转局面使其转为健康银行。即使真的出现银行倒闭,也可以为退出处理赢得充足时间和心理准备,使金融监管当局在处理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游刃有余。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相对合理的风险指标并设定了预警界限,进而构建出我国中小银行市场退出预警机制的基础框架。
关键词:
中小银行 市场退出 预警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鲁宁 贾爱华
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监管的立法缺陷首先,我国对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监管的立法呈现出分散性和原则性的特点。尽管现有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接管、解散、撤销、破产都有规定,但规定过于粗略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比如《银行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秋菊 曹利莎 张同建
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是中国金融市场优化的必然方向,但中国金融市场目前并未形成规范性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路径,导致大量公共救助资金的浪费。市场退出信息系统设计是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微观理论研究的关键性目标,是从操作层面构建标准化市场退出机制的突破口。信息系统的设计依托于各种决策模型,主要包括预警模型、风险等级识别模型、处置方式抉择模型、资金救助成功预测模型、资金救助成本收益均衡模型和市场退出方式抉择模型等。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可以为系统的需求分析提供理论借鉴,从微观层面上促进中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敬涛
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原则及目标要求信贷资金的流动与企业生命周期波动相吻合,即在企业成长阶段大力支持从而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利润,而在衰退阶段降低信贷数量甚至撤资从而降低信贷风险。本文就商业银行为何要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退出信贷资金展开讨论,设计了一套信贷退出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信贷退出 风险 策略 责任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旭
基于随机前沿成本函数对商业银行存贷款边际成本的估计,以及对存款、贷款市场势力指标——勒纳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所估计的贷款边际成本均大于存款边际成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明显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行政性市场势力不容忽视;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福利损失平均值为GDP的0.0645%,而2003年社会福利损失达到最大,为GDP的0.112%。这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基于市场势力引致的社会福利损失并不高,其影响有限。
关键词:
市场势力 福利损失 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涛
在银行业日趋开放和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传统意义上以信贷合约优化为目的的信贷退出,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扩展为全部缔约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选择与效率问题。本文综合了国外有关信贷退出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了我国正在进行的信贷退出实践,建立了有关信贷退出分析的一般框架,并指出由技术变化和金融体系多样化导致的信贷退出,正在改变传统信贷合约的性质,而赋予更多市场化的管理与交易手段。
关键词:
信贷退出 资产管理 “锁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英姿
所谓“进而有为”,就是要做到大中有重,好中选优,客户布局合理,营销措施有力,实现贷款在客户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期限结构等方面的优化组合、所谓“退而有序”就是落实好信贷退出计划、退出标准,并做到责任明确、激励约束机制健全。“退出”既包括已产生不良贷款的退出,也包括对信誉不佳、贡献不大、发展前景不好、行业风险明显的存量贷款的退出。从工作实践看,要做到“进而有为”,须整合力量,科学决策,趋利避害,防范风险,是有相当难度的,进之与否,主动权在我。而要做到“退而有序”,同于与客户发生关系前的主动选择,它是对已发生贷款的战术撤退,客户实际上占有相当多的主动权,常有“请客容易送客难”的重重坎坷。下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鹏程
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非常重大,其披露的充分性影响到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及经营业绩的客观判断。鉴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参数、方法、假设的复杂性,如何合理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并考虑管理层叠加是合理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关键。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美欧主要银行在拨备覆盖率、拨贷比、信贷成本率及各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计提趋势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各银行在计提预期信用损失时所运用的模型以及在前瞻性信息预测和管理层叠加调整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规范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和披露,客观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本文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宏观情景预测和前瞻性信息实务运用的指导,规范管理层叠加的运用及退出机制,加强对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情况的监管检查,并制定预期信用损失审计监督指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石凌风 徐礼蓉
近年来,我国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使银行间竞争加剧、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加,为此我国必须加快构建银行退出机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我国银行退出机制的不足及其成因。然后借鉴国际经验,为我国银行退出机制提供建议。本文认为,银行退出机制不仅包括存款保险制度,还应包括退出银行的债权保全机制。
关键词:
银行退出 存款保险制度 债权保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文生 石岩 刘志威
理论界、立法及监管层面目前已就在《企业破产法》之外专门制定《商业银行破产法》达成共识,正抓紧研究起草问题银行破产法律规则。现存文献还没有就问题银行破产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系统、专业的研究,在问题银行破产中,银行、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以及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不同于普通企业,为稳定金融秩序乃至社会秩序,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实施,客观上要求有专门的、完整的、系统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撑。针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就中国市场退出法律框架的建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凯 夏颖
通过对VaR限额管理的简介、VaR限额的优势和局限性、VaR限额管理流程、VaR限额与其他限额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对策和建议5个方面来阐述整个VaR限额管理的流程、方法论、优缺点以及VaR限额的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