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9)
- 2023(4894)
- 2022(4081)
- 2021(3749)
- 2020(3240)
- 2019(7420)
- 2018(7313)
- 2017(15510)
- 2016(7836)
- 2015(9179)
- 2014(9078)
- 2013(9265)
- 2012(8524)
- 2011(7837)
- 2010(7655)
- 2009(7194)
- 2008(7165)
- 2007(6586)
- 2006(5825)
- 2005(5153)
- 学科
- 济(42244)
- 经济(42209)
- 业(29426)
- 管理(28867)
- 方法(25659)
- 企(25579)
- 企业(25579)
- 数学(23762)
- 数学方法(23649)
- 财(13121)
- 务(9357)
- 财务(9335)
- 财务管理(9314)
- 制(9286)
- 企业财务(9068)
- 贸(8757)
- 贸易(8752)
- 易(8411)
- 中国(8345)
- 业经(7991)
- 农(7691)
- 融(7237)
- 金融(7237)
- 体(6776)
- 银(6363)
- 银行(6345)
- 体制(6145)
- 行(5986)
- 市场(5822)
- 学(5743)
- 机构
- 大学(125317)
- 学院(121677)
- 济(55364)
- 经济(54497)
- 管理(53348)
- 理学(45928)
- 理学院(45568)
- 管理学(45115)
- 管理学院(44862)
- 研究(35636)
- 中国(29937)
- 财(28022)
- 京(24881)
- 财经(22929)
- 经(21011)
- 经济学(18483)
- 科学(18281)
- 中心(18197)
- 财经大学(17381)
- 江(17133)
- 经济学院(16907)
- 所(16752)
- 农(16172)
- 业大(15586)
- 北京(15569)
- 商学(15260)
- 商学院(15129)
- 研究所(14682)
- 州(14166)
- 融(13735)
- 基金
- 项目(79803)
- 科学(63951)
- 基金(61766)
- 研究(57119)
- 家(52840)
- 国家(52503)
- 科学基金(46692)
- 社会(38660)
- 社会科(36952)
- 社会科学(36945)
- 基金项目(32343)
- 自然(30357)
- 自然科(29761)
- 自然科学(29756)
- 自然科学基金(29315)
- 省(28634)
- 资助(26673)
- 教育(26357)
- 划(24186)
- 编号(22393)
- 部(18952)
- 成果(18513)
- 教育部(17174)
- 重点(17004)
- 国家社会(16980)
- 人文(16584)
- 创(16326)
- 大学(16083)
- 科研(15539)
- 创新(15301)
共检索到17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吕恺 林苍祥
本文利用台指期权市场详细的高频交易数据,在Bollen and Whaley(2004)的净购买压力假设理论基础上,对台指期权市场三类主要投资者的净购买压力指标中所隐含的方向信息和波动率信息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台指期权市场存在部分方向信息交易者,他们拥有未来台指涨跌的私有信息并通过期权交易来获取收益,但三类投资者几乎都不含未来台指波动率的信息。从三类投资者的信息差异来看,岛外机构投资者是最显著的方向信息交易者,其次是岛内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的净购买压力中的信息含量最为有限。
关键词:
净购买压力 方向信息 波动率信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吕恺 林苍祥
本文应用台湾股指期权市场详细的交易数据,对台指期权交易量的信息含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证检验。我们从全市场、不同投资者以及不同在值程度期权分类角度分别构建了多个五分钟交易量指标,并检验它们对未来台指走势的预测能力。我们发现,全市场的期权交易量指标基本不具备未来指数走势预测能力,但境内机构投资者和境外机构投资者交易量中包含显著的预测信息,价外期权的信息明显地优于价内期权和平价期权。
关键词:
期权交易量 信息含量 可预测性 在值程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刚
以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为研究背景,实证考察了内部人股份买入信息披露的信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投资者持有存在内部人股份买入信息披露公司股份获得的超额累积回报随着信息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公司披露盈利亏损这一负面消息后,内部人股份买入信息会带来较大的盈利持续性预期调整,这一现象在信息不确定性程度较高的公司组最为明显。文章表明市场对上市公司盈余预期的调整会受到信息环境的影响,内部人购入本公司股份信息披露市场的反应强度与方向具有显著差异。该结论对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内部人股份交易行为披露的信息含量与会计信息的交互作用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股份购入 信息含量 股权分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蓉 廖木英
本文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的国债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斯仿射模型和卡尔曼滤波估计法得到1~7年期债券的期限溢酬。研究结果表明:债券的期限溢酬显著存在,且随着债券期限的增加而增加;债券的期限溢价在经济萧条时增加,在经济繁荣时则下降;期限溢酬与货币变量和宏观流动性的关系更为紧密,而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较弱。
关键词:
期限溢酬 国债市场 利率 汇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晚发 陈晓雨
随着2016年债务违约潮的出现,信用评级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信用评级调整是否存在信息含量。研究发现,信用评级调整有着显著的市场反应。当信用评级上调时,债券累计超额信用利差将减小;当信用评级下调时,债券累计超额信用利差将增大,且信用评级上调的市场反应大于信用评级下调。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结论在股票市场中也存在。另外,在2016年之前,投资者更关注信用评级上调,而在2016年之后,投资者更关注信用评级下调。最后,评级机构类型也会影响信用评级调整的市场反应。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息效应 债券市场 评级机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柳木华
业绩快报是上市公司2004年报披露中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旨在研究业绩快报是否具有信息含量,以及业绩快报的披露是否会减少盈利公告的有用性。我们选取了2005年1月至4月间披露的70份2004年度业绩快报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业绩快报的披露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业绩快报具有显著信息含量;业绩快报的披露并没有减少盈利公告的信息含量,是盈利公告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值得提倡和推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理 崔向博 孙琼
本文使用中国消费行业上市公司2015~2018年的电商销售数据,研究消费者线上消费活动是否能向金融市场传递与公司价值相关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电商销售数据含有与公司基本面相关的信息,可以预测公司的未预期收入、未预期盈余和盈余公告累计超额收益。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商销售数据的预测能力在线上销售收入占比高、投资者关注度低、成长型、信息透明度高的公司中更强。本文也基于这些异质性检验深入分析了电商销售数据具有预测作用的原因。电商销售数据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上市公司的销售活动直接相关,是一类很有代表性的另类数据,研究电商销售数据的信息含量和投资价值有助于丰富另类数据文献,同时也可为厘清另类数据在新兴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电商销售数据 信息含量 另类数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国辉 刘斌
以万德数据库提供的场外交易主体市场(新三板)数据为样本,本文通过对市盈率相异样本累计超额收益率CAR的分组比对,检验了该类市场中市盈率的信息含量。研究结果显示,总的来看,投资者超额收益受到市盈率信息披露的显著影响,且投资40倍以内市盈率的企业较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通过分年度分期检验表明,2009年市盈率信息不具备有效的信息含量;2010年市盈率具有信息含量,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关键词:
场外交易市场 投资决策 市盈率 信息含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生 朱雯君
本文以2006~2012年间实施新股增发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增发折价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此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发折价率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此负相关关系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弱,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噪声较大,股价同步性正向反应增发市场信息效率,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能够减轻信息不对称、提高股票增发市场的定价效率。本文探索了我国股票增发市场的股价信息含量,并支持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增发市场定价效率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增发折价 股价同步性 机构持股 信息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焰 张迎新 王琳
声誉作为信号传递信息,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信号作用有强弱特征,因此声誉的信息含量也在动态变化。本文利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的投资数据,考察了借款者声誉(成功借款次数)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及交易不确定程度对上述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声誉越高的借款者,其借款的可得性和投资者投资活跃度越高;进一步,投资者面临的交易不确定程度会增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如在信用等级较差、纯信用借款及早期交易阶段,借款者声誉对借款结果的影响更大。上述结论在经过内生性等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表明声誉的信息含量受其发挥作用环境的影响,即声誉对于降低经济主体的不确定感知程度越大,信息含量就越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运森 邓祎璐 李哲
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出具问询函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监管手段,但这种非处罚性监管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市场是否认可其监管作用?市场反应的强度会受到哪些因素的显著影响?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研究发现,市场对问询函收函公告的反应显著为负,对回函公告的反应显著为正,财务报告问询函有信息含量且市场认可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监管作用,而且上市公司特征以及财务报告问询函特征会进一步影响市场的反应强度。结论意味着问询函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发挥了作用,对证券市场监管的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信息披露 问询函 市场反应 非处罚性监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黄珊珊 郭博洋
央行在"8·11"汇改后放松了汇率中间价的管理,采用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形成中间价,这种变化对于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尚属未知。为此,本文从人民币期权组合的Black-Scholes隐含波动率历史报价数据中提取出在岸、离岸市场人民币期权的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和风险中性偏度,在将样本划分为汇改前后三个不同的阶段的基础上,检验了期权隐含指标对未来汇率分布的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在"8·11"汇改之后,随着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变得更加市场化,期权价格中包含了越来越多关于未来汇率分布的信息,在岸和离岸期权市场的信息效率都有显著提高,意味着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能显著提升我国金融市场效率。因此,在兼顾金融安全的角度上,稳步促进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市场化进程将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淼鑫 王宏 乔帅
将台股期货交易总的不平衡性,分解为由台指期权交易导致的不平衡性和台股期货自身交易的不平衡性,本文利用台指期权和台股期货的分笔交易数据,从多角度系统地检验了台指期权及台股期货交易中隐含的关于未来台指走势的预测信息。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市场层面来看,台股期货自身交易的不平衡性和台指期权交易的不平衡性对未来股指收益都有显著为正的预测力。考虑到不同类型投资者,不同类型期权可能存在信息差异,根据投资者类别、期权种类、在值程度和到期期限进一步细分之后,发现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不平衡性,看跌期权交易不平衡性,虚值和实值期权交易不平衡性对未来股指收益均有显著为正的预测力。
关键词:
隐含信息 指令不平衡 股指期权 股指期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文 李涛
信号理论认为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低估的信号,但是股票回购计划的非强制性会降低公司回购信号的可靠性。文章认为回购计划公告前的内部人股票购买能够加强公司股票回购信号的可靠性,并据此以2007—2020年中国A股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人股票购买与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完成比例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人股票购买显著提高了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的完成比例,并且主要表现在董事会规模较小、内部董事占比较低的公司以及民营上市公司中。文章的研究对内部人交易和公司股票回购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票回购 内部人股票购买 信号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文 李涛
信号理论认为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低估的信号,但是股票回购计划的非强制性会降低公司回购信号的可靠性。文章认为回购计划公告前的内部人股票购买能够加强公司股票回购信号的可靠性,并据此以2007—2020年中国A股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人股票购买与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完成比例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人股票购买显著提高了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的完成比例,并且主要表现在董事会规模较小、内部董事占比较低的公司以及民营上市公司中。文章的研究对内部人交易和公司股票回购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票回购 内部人股票购买 信号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证据与运用
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增量信息含量吗?——来自沪深A股的初步证据
证券分析师、内幕消息与资本市场效率——基于中国A股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
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情绪、资产证券化与公允价值信息含量——来自A股市场PE公司IPO核准公告的经验证据
市场效率:股指期权、股指期货与股指的关系——来自香港恒生指数市场的证据
碳标签信息传递对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来自眼动追踪实验的证据
我国中期业绩快报的信息质量和信息含量的研究——基于2007年深市的经验证据
ESG信息披露与股价特质信息含量:沟通抑或掩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