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3)
- 2023(5816)
- 2022(4838)
- 2021(4416)
- 2020(3773)
- 2019(8667)
- 2018(8521)
- 2017(17246)
- 2016(9442)
- 2015(10211)
- 2014(10169)
- 2013(10277)
- 2012(9791)
- 2011(8608)
- 2010(8423)
- 2009(7671)
- 2008(7571)
- 2007(6872)
- 2006(5895)
- 2005(5439)
- 学科
- 济(40439)
- 经济(40386)
- 业(24081)
- 管理(22456)
- 方法(20818)
- 数学(18936)
- 数学方法(18757)
- 企(17744)
- 企业(17744)
- 财(13949)
- 学(10372)
- 农(10301)
- 中国(10288)
- 收入(9007)
- 农业(7458)
- 地方(7223)
- 制(7059)
- 融(6679)
- 金融(6679)
- 银(6608)
- 贸(6602)
- 贸易(6599)
- 银行(6572)
- 业经(6550)
- 易(6446)
- 务(6445)
- 财务(6438)
- 财务管理(6421)
- 行(6262)
- 企业财务(6146)
- 机构
- 大学(134379)
- 学院(131657)
- 济(57434)
- 经济(56437)
- 研究(51077)
- 管理(45184)
- 理学(39378)
- 理学院(38878)
- 管理学(37981)
- 管理学院(37767)
- 中国(37578)
- 科学(33302)
- 农(29924)
- 京(28556)
- 所(27856)
- 财(27299)
- 研究所(25571)
- 农业(24065)
- 业大(23082)
- 中心(22326)
- 财经(21658)
- 江(20086)
- 经(19965)
- 经济学(19521)
- 院(18393)
- 经济学院(17746)
- 北京(17703)
- 省(16808)
- 财经大学(16493)
- 科学院(15582)
- 基金
- 项目(91846)
- 科学(71526)
- 基金(69004)
- 家(63794)
- 国家(63347)
- 研究(59592)
- 科学基金(52247)
- 社会(39049)
- 社会科(37118)
- 社会科学(37106)
- 自然(35845)
- 基金项目(35476)
- 自然科(35097)
- 自然科学(35080)
- 省(34526)
- 自然科学基金(34514)
- 划(30447)
- 资助(29860)
- 教育(27323)
- 重点(21584)
- 编号(20816)
- 部(20806)
- 发(19369)
- 计划(19197)
- 科研(18634)
- 创(18489)
- 创新(17488)
- 国家社会(17354)
- 教育部(17342)
- 成果(17283)
共检索到196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芳 康承东
过去十多年间,美国商业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收入量呈持续增长之势,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对美国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增长性、波动性和相关性等三方面出发,对美国商业银行业的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进行全面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息收入 非利息收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好文 王菁
利用资产组合理论对我国12家商业银行1999年~2006年期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非利息收入存在较强的波动现象。一旦多样化收益锐减或者消失,非利息收入较强的波动性必然加剧整体收入水平的波动幅度,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组合理论 非利息收入波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欢 郭建强
本文利用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第4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非利息收入占比与净利差在总体上呈U形关系;非利息收入出现的巨额亏损会迫使银行提高净利差以弥补损失,在正常状态下,二者因交叉补贴效应呈正向关系;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了银行的净利差水平,全国性银行可以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应对这种不利影响,但区域性银行则难以利用这种策略。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应走差异化道路,全国性银行可以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区域性银行更应专注净利息收入,且都需加强对非利息收入的风险管理,从而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哲 邵华明
本文基于HP滤波法和2007—2016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使用流动性错配指数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测度,应用面板门限模型对其与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银行非利息收入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大规模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有助于降低流动性风险,而小规模银行相应业务的发展却会导致流动性错配程度加剧。这种效应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小规模银行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期的效应强于宽松货币政策时期,而大规模银行的相应效应仅在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显著。监管当局既要重视规模效应,又需结合货币政策的状况,还应关注商业银行不同业务的差异化效应,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申创 赵胜民 李莹
在对做市商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5—2015年我国10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净息差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来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地方性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股份制银行次之,国有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小;②总体非利息收入和分类非利息收入都对银行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种负向影响的效果进一步增强;③分类非利息收入对银行净息差产生影响的路径并不一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主效应是"交叉补贴效应",而交易性收入的主效应则是"资源替代效应";④对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对其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交易性收入对净息差的影响并不显著;⑤对于地方性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交易性收入都对其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向各类商业银行及监管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亚 李明辉 孙莎 杨金强
本文立足于我国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构建了利率管制下的商业银行最优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是共同决定、相互影响且影响程度与银行属性相关的理论结果。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1998—2012年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对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在我国银行业总体中互为负向的替代关系,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中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大型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对净息差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净息差对非利息收入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的影响关系互为不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对于地方性商业银行,这一相互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赫国胜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即加工业务收入、交易业务收入和咨询业务收入。近年来,非利息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收入量呈持续增长之势,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对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银行也应抓住机遇,制定相应的策略,大力推进非利息等中间收入业务的开展。
关键词:
非利息收入 变化 中国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娜
文章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们16家上市银行2003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并没能提高银行价值,净利差和资本实力与银行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模型研究显示,这是由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利差主导的盈利模式决定的,并且与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和现行考核机制有关。研究还发现,金融市场的筹资额占比与银行价值负相关,表明企业直接融资已经对银行价值产生了负面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价值 盈利模式 非利息收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盛文军 黄旭平
本文基于亚洲八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市场竞争导致的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的理论:集中—结构效率论和集中—制度效率论。结果表明,银行集中度与银行效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银行存款总额、私人贷款总额与银行效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所以,集中—结构效率论成立。在加入制度变量后,银行集中度与银行效率仍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制度变量不显著,不支持集中—制度效率论。所以,提高银行效率必须从银行业务调整,努力创造竞争的环境,以提高银行集中度,从而提高银行效率。
关键词:
银行集中度 银行效率 面板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万伦来 王文一
基于20092015年我国99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测算Lerner指数来度量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运用似无相关回归(SUR)的研究方法实证考察在竞争驱动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和非利息收入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结果表明:竞争程度的提升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同时降低了净利差水平,这种影响效果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中有所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隽 章艳红
本文以美国商业银行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银行规模和非利息收入的变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的风险随资产规模的增加而加大;非利息收入在拓展银行利润来源渠道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更大的风险;银行资产超过100亿美元之后,非利息收入带来的风险大幅增加。这些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商业银行微观结构的下一步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商业银行 风险 资产规模 非利息收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玫 毛亚琪
现有国内文献多以破产风险作为银行风险来分析其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而LRMES方法能深入分析单个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单个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度。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收益率数据,首次运用LRMES方法测度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并用各银行季度LRMES与非利息收入等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非利息收入和系统性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本文计算得出的LRMES比较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并与非利息收入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非利息收入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LRMES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波 杨文华 邓叶峰
本文在使用新近发展的成分预期损失(CES)方法对2008-2014年期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度量的基础上,应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其与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行非利息收入与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规模较大的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散了系统性风险,而规模较小的银行却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上升,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的差异是非对称效应存在的重要原因。宏观审慎监管既要注重规模效应,又要重视中小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潜在影响,还需关注不同银行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的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欢
本文在详细界定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基础上,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3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进行多角度解析。同时,本文实证检验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其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并降低其波动性。
关键词:
上市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发展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浩然 马晓娇
近年来,我国银行经营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逐年增加,银行的经营收入越来越多元化。但是,非利息收入在给银行带来多元化收益的同时,是否也加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这一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国内外关于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经营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非利息收入发展的相应观点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利息收入 银行风险 研究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