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5)
2023(13555)
2022(11843)
2021(11347)
2020(9577)
2019(22408)
2018(22242)
2017(42968)
2016(23319)
2015(26502)
2014(26624)
2013(26029)
2012(23882)
2011(21331)
2010(21766)
2009(20436)
2008(19204)
2007(16970)
2006(14879)
2005(13059)
作者
(68220)
(56519)
(56148)
(53428)
(35829)
(27326)
(25531)
(22264)
(21622)
(20299)
(19472)
(18884)
(17895)
(17754)
(17540)
(17350)
(16962)
(16853)
(16179)
(16142)
(14068)
(14058)
(13813)
(12768)
(12767)
(12599)
(12531)
(12521)
(11418)
(11151)
学科
(89893)
经济(89792)
管理(66450)
(64212)
(54417)
企业(54417)
方法(44338)
数学(38645)
数学方法(37908)
中国(28539)
(27857)
金融(27854)
(26013)
银行(25965)
(25025)
(23885)
(23640)
(21356)
业经(20353)
地方(19131)
(19065)
理论(17857)
农业(16185)
(16040)
贸易(16024)
(15973)
财务(15891)
财务管理(15862)
(15591)
企业财务(14993)
机构
大学(328204)
学院(327091)
管理(128400)
(122856)
经济(119905)
理学(111189)
理学院(109959)
管理学(107546)
管理学院(107001)
研究(106204)
中国(85156)
(70048)
科学(68947)
(57059)
(54492)
(54159)
业大(50783)
中心(50314)
研究所(49545)
(47081)
财经(46088)
北京(44405)
农业(42809)
(42364)
师范(41909)
(41751)
(39616)
(38528)
经济学(36459)
技术(35694)
基金
项目(224572)
科学(174478)
基金(161470)
研究(160689)
(141501)
国家(140349)
科学基金(119873)
社会(97944)
社会科(92805)
社会科学(92778)
(88473)
基金项目(85516)
自然(80535)
自然科(78684)
自然科学(78666)
自然科学基金(77186)
(74766)
教育(74410)
资助(68602)
编号(66022)
成果(53547)
重点(50543)
(48246)
(47066)
(46203)
课题(45536)
科研(43469)
创新(43104)
大学(41827)
计划(41536)
期刊
(131685)
经济(131685)
研究(93455)
中国(62071)
学报(55841)
科学(49836)
(49834)
管理(47168)
(42977)
大学(41856)
(39617)
金融(39617)
学学(39524)
教育(36891)
农业(33996)
技术(29287)
财经(22290)
业经(21443)
经济研究(20697)
(18904)
图书(17743)
(17665)
理论(16906)
问题(16545)
科技(16182)
实践(15670)
(15670)
技术经济(15669)
(15651)
统计(15093)
共检索到477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殿发,郑琦宏  
冻融作用是土壤盐碱化独特的形成机制,冻融条件下土壤中盐分迁移是水分对流、浓度梯度、温度梯度、不同溶质、土壤结构及质地等因素作用下的综合结果,温度是导致土壤中水分与盐分迁移的驱动力。在土壤冻融过程中,水分和盐分的两次迁移过程构成了特殊的水盐运动规律。在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结构发生变异,形成冻结层、似冻结层和非冻结层。冻结带土水势降低导致水分不断向冻层迁移,冻结缘以下的盐分同步向上运移,整个冻层的土壤含盐量明显增加;在融化过程中,随着地表蒸发逐渐强烈,使冻结过程中累积于冻结层中的盐分,转而向地表强烈聚集,使表层的盐分含量急剧上升。当冻结层未融通之前,尚未融化的冻层起到隔水的作用,不但阻止顶部融水向下层渗透.而且隔断了与下层水的联系。模拟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中国北方冻融区域土壤盐碱化的发生过程,为有效防治土壤盐碱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荣  李玉山  
本研究依据农田土壤非恒温及水热耦合运移的特征,建立了一个水热耦合运移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能较精确地预报农田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典型天气和作物生长不同时期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剖面变化特征,模拟结果与实验之间的比较令人满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博  汪妮  解建仓  
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是目前土壤物理学、农田灌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防治盐碱化、改良盐渍土的核心问题。蓄水条件下水体与土壤界面之间必然存在着盐分的迁移。通过实验室模拟田间实际情况,观测水体—土壤界面之间的水盐运移动态,得出水体—土壤界面盐分迁移的基本规律。采用"不排而蓄"的方法,监测不同时段土壤含盐量和土壤不同层段的含盐量。分析结果表明:蓄水条件下土壤表层盐分降低,底层盐分增多,从而充分说明在蓄水条件下,水体—土壤界面间的循环压盐原理能够降低土壤表层的盐分,加速土壤耕作层脱盐,降低含盐量,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孝玉  康绍忠  沈冰  史文娟  黄领梅  
综合考虑了根区土壤水分动态、根系吸水、蒸发蒸腾、地表能量分配和土壤中温度分布 5个子系统 ,建立了冬小麦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热耦合运移模拟模型 ,经实测资料检验其精度较高。该模型可用于田间水分动态、根系吸水、蒸发蒸腾、地表能量分配和土壤中温度分布的模拟或预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世德  万书勤  康跃虎  孙甲霞  
【目的】"滴灌+高垄"模式下盐碱地垄沟栽种的苗木初始成活率高,而一段时间后成活率大幅降低,为研究清楚垄沟苗木死亡原因,开展了"滴灌+高垄"模式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方法】田间原土起垄后分别在垄面和垄沟铺设滴灌带,在保证滴头附近不出现大面积明水前提下持续滴灌,根据湿润锋运移和水盐运动情况连续取土样,分析垄体和垄沟盐分运移规律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当灌水量不超过41.4 mm时,水平湿润锋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增加,垄体滴头下方形成一个高土壤含水量、低土壤盐分区,并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该区向横向和纵向不断扩大。当灌水量达到84.3 mm时,土壤质量含水率等值线由原来的椭圆形转变为倾斜向垄沟方向,垄面滴灌形成的湿润锋与垄沟滴灌形成的湿润锋搭接,土壤盐分在湿润锋搭接处聚集。当灌水量达100.9 mm时,垄体盐分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不断向土壤深层和垄沟迁移,盐分等值线图由双"U"型转变为倾斜向垄沟方向,垄体淋洗下来的盐分向垄沟大量聚集。当累计灌水量为171.6 mm时,垄体和垄坡大幅度脱盐,ECe较初始值降低62.9%。【结论】垄作滴灌灌溉对垄体和垄沟水盐运移有显著影响,垄沟盐分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过程,垄沟脱盐较垄体脱盐有延迟性。在此条件下对垄沟进行植被构建时,要避开盐分向垄沟聚集的时段,延迟于垄面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刚  刘小京  张秀梅  孙家灵  牛振  
在河北省海兴县对冬季利用苦咸水结冰灌溉盐碱地进行了大田试验。2005年冬季以试验区地下苦咸水(15 g/L),采用3种灌溉水量(90,135,180 mm)对盐碱地进行结冰灌溉,以不作处理的小区为对照(CK)。结果表明,由于冰层对土体冻融过程的抑制和冰层融化时发生水盐分离而产生的淡水对表层土壤盐分的淋洗的双重作用,次年春季处理小区0~10 cm土层土壤脱盐效果明显,3个处理的脱盐率分别为13.1%,74.0%,80.8%,180 mm灌溉水量处理效果最好;而CK小区的表层土壤表现为积盐,积盐率为39.4%。春季冰层融化后大水量处理0~100 cm土壤的含盐量也明显小于CK。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葛旦之  罗翠兰  刘军鸽  李辉勇  
对模拟土柱淋溶下的 1 5~ 2 0 ,35~ 45 ,75~ 85 cm土层土壤作各种形态硒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淹水土壤硒的迁移主要受硒铁化合物还原淋溶机制控制 ,其次受富里酸键合硒淋溶及机械 (粘粒 )淋溶等机制的影响 ;外加的叶蛋白硒在土壤中分解成水溶性有机硒随水淋溶 ,少量以富里酸硒积累在中下层土壤 .Se6 + (Na2 Se O4)及 Se4+(Na2 Se O3)溶液经土柱淋溶 ,主要形成富里酸硒积累于土壤 ,且表土层积累率高于中下部土层 ,Se6 +积累又高于Se4+ .淋溶过程中 Se4+的迁移强度比 Se6 +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云成  何娜  王展  张玉龙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变水头条件下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的边界处理方法,采用隐式差分法对基本方程进行差分离散,用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在结合室内实验验证模型可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变水头条件下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不同初始水头高度下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初始含水率和初始水头对水分运动都有较大影响,作者提出的变水头边界处理方法可用于水分入渗历时和湿润锋的预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琳  黄介生  李大文  黄志强  
为研究暗管控制排水与非控制排水条件下,不同排水出口控制高度对土壤中氮素分布和迁移的影响,在湖北省荆州市四湖工程管理局丫角排灌试验站进行了野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取控制排水与否,土壤垂直剖面上硝态氮浓度均有一致的变化规律:20 cm处浓度最高,在40~60 cm浓度急剧减小,60~80 cm浓度值很小(1 mg/kg左右);控制排水对土壤硝态氮的减小率有显著影响,表现在控制水位越高,土层间硝态氮减小率最大;控制排水能降低表层土壤硝态氮的迁移;铵态氮与硝态氮迥然不同,无论采取控制排水与否,铵态氮在土壤垂直剖面上的含量变化不大;控制排水对铵态氮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控制排水位越低,土壤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孝侯  王靖波  刘才良  刘新仁  
应用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原理 ,对塑料暗管排水条件下分层土壤的水分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模型计算的土壤水分分布结果和田间实测的土壤剖面水分数据一致 ,应用该模型可以确定出试验区在一定外界气象条件下不同地下水降落速度时农田的受渍情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雷宏军  李保国  白由路  黄元仿  吕贻忠  李贵桐  李科江  
集约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对作物可持续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碳固持CQESTR模型,在国内短期、中长期物料填埋试验资料基础上进行修正,将CQESTR模型按照物料降解与累积积温关系划分4个阶段,确定了不同降解阶段的物料类型因子。通过对黄淮海平原集约化农区7个独立肥料长期定位点1151组耕层土壤有机质观测值与模拟值进行验证,模型模拟95%置信区间为1.91g·kg-1,r2=0.91。修正的CQESTR模型可以预测不同种植和管理措施下作物残体、外源有机物料及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从而对集约耕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固持进行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洁  肖辉  王立艳  程文娟  陆文龙  
通过模拟试验及大田试验研究了咸水冰融化过程及土壤入渗过程不同盐分离子迁移分布规律,以期揭示咸水冰融水水质变化机理及咸水结冰灌溉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咸水冰融化过程各离子含量均急速下降,但不同离子融出速度不同,各离子融出比例高低次序为Cl->Mg2+>K+>Na+>SO42->Ca2+>HCO3-;离子融出速度的不同,导致融水离子组成发生变化,最终使融水钠吸附比下降,pH值上升。咸水结冰灌溉使0~80 cm土体中除HCO3-增加6.85%以外,其余各离子均表现为下降,各离子淋出比例由高到低为Mg2+>Cl->Ca2+>Na+>K+>SO42->HCO3-;Cl-、Na+淋出比例不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杨志辉  葛旦之  刘军鸽  李辉勇  
采用土壤模拟方法研究了淹水土壤中随溶液迁移的 Se形态 .结果表明 ,经 36 d持续的还原淋溶作用 ,柱底渗滤液中总 Se量保持在 7.73μg/ L 左右 ,其中有机键合 Se占 6 2 .2 % ,Se6 + 占 2 2 .1% ,Se4+ 占 15 .6 % ;加入的 Se蛋白经土壤还原分解 ,形成水溶性有机 Se随水迁移 ,流失较多 ;含 Se6 + (Na2 Se O4)和 Se4+ (Na2 Se O3)溶液 ,经土柱淋渗 ,随溶液迁移至柱底的 Se,前者为有机态 ,后者有机态占 2 3.8% ,无机态 Se4+占 5 6 .2 % ,后者 Se的迁移量较前者大 ,但时间滞后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忠红  周建斌  
测定了山西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年限耕层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电导率、全量养分(全氮、全磷和全钾)和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种植年限均呈二次多项式关系,且相关关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生产中应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全氮、全磷盈余,全钾耗亏,全量养分关系失衡成为土壤肥力提高的障碍因子;速效养分累积明显;土壤pH值明显低于大田土壤,有酸化趋势;土壤电导率较高,但未达到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水平。表明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和各种形态养分的动态变化可能会导致土壤功能发生转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炜丽  李跃进  韩凤兰  刘辰光  孙红英  王云霞  
通过采自内蒙古土默川平原的黄河灌溉水和深层地下水,对土壤盐渍化的室内灌溉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默川平原的黄河灌溉水可以进行灌溉,虽然它会引起土壤的碱化,但没有达到碱土的标准;深层地下水不可以进行灌溉,因为它既会引起土壤碱化,也会引起土壤盐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