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9)
2023(7778)
2022(6345)
2021(5681)
2020(4613)
2019(10040)
2018(9346)
2017(17899)
2016(9389)
2015(9955)
2014(9450)
2013(9220)
2012(8268)
2011(7318)
2010(7410)
2009(7192)
2008(6024)
2007(5189)
2006(4598)
2005(3935)
作者
(28341)
(23359)
(23309)
(21902)
(14680)
(11503)
(10507)
(9130)
(9121)
(8031)
(8027)
(7687)
(7384)
(7301)
(7224)
(7181)
(7149)
(6903)
(6775)
(6762)
(5889)
(5642)
(5562)
(5432)
(5311)
(5144)
(5107)
(5071)
(4664)
(4644)
学科
(34173)
经济(34135)
(28641)
管理(27126)
(24849)
金融(24849)
(23017)
企业(23017)
(22003)
银行(21966)
(21330)
中国(16496)
方法(15496)
数学(14269)
数学方法(14198)
(12311)
中国金融(11002)
(10645)
(10150)
业经(8954)
(8915)
财务(8902)
财务管理(8892)
(8816)
贸易(8808)
(8652)
地方(8608)
企业财务(8575)
农业(7719)
(7169)
机构
学院(128037)
大学(126868)
(55367)
经济(54421)
管理(48095)
研究(43376)
理学(42606)
理学院(42191)
管理学(41482)
管理学院(41297)
中国(39601)
(29786)
科学(27773)
(24820)
(24750)
农业(24042)
业大(23685)
中心(22321)
(22186)
研究所(20796)
财经(20580)
(18868)
经济学(18233)
(17702)
(17560)
金融(17391)
经济学院(16873)
(16322)
农业大学(15798)
银行(15756)
基金
项目(94037)
科学(73189)
基金(69668)
(63628)
国家(63094)
研究(62007)
科学基金(53231)
社会(41756)
社会科(39917)
社会科学(39907)
基金项目(37491)
(37410)
自然(35729)
自然科(34979)
自然科学(34967)
自然科学基金(34381)
(31572)
资助(27820)
教育(26844)
编号(22574)
重点(21580)
(20939)
(20842)
(19856)
创新(19645)
计划(19529)
科研(19069)
(18823)
国家社会(18158)
科技(17344)
期刊
(51019)
经济(51019)
研究(33273)
(28437)
金融(28437)
学报(26907)
(25932)
科学(22101)
中国(21820)
大学(19355)
学学(19065)
(18457)
农业(16550)
管理(15276)
财经(10159)
经济研究(9558)
业经(8979)
(8651)
(8611)
技术(7619)
业大(7509)
(6990)
问题(6865)
农业大学(6604)
商业(6487)
科技(6414)
理论(6355)
国际(5814)
(5788)
实践(5755)
共检索到181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潘晓炀  杨林莘  王晓燕  金银哲  程裕东  
以南极磷虾虾(Euphausia superba)肉糜为原料,通过测定南极磷虾虾肉糜在反复冷冻和解冻过程中ATP及其关联产物、游离氨基酸等的变化,分析冻融循环对虾肉糜滋味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南极磷虾虾肉糜的ATP及其关联产物降解加剧,呈鲜味的核苷酸含量逐渐减少,呈苦味的核苷酸含量逐渐增加。1次冻融对应的鲜味苦味比为3.32;2次及以上的冻融循环会造成鲜苦比的显著降低(P<0.05),同时K值迅速增大,表明鲜度发生大幅下降;3次冻融循环后,K值显著增大(P<0.05);4次冻融对应的K值为(86.88±3.58)%,南极磷虾虾肉糜已不新鲜。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导致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增加,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比例逐渐减小,苦味氨基酸的比例逐渐增大,导致虾肉糜的滋味进一步劣化。研究表明,冻融循环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可较好地保持南极磷虾虾肉糜的滋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海侠  邱伟强  程裕东  金银哲  
探究美拉德反应产物对南极磷虾虾肉糜微波加热特性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提高其加热性能及风味。测定了不同微波加热时间(1、3和5 min)下赖氨酸和葡萄糖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的介电特性(300 ~ 3000MHz)、所需能垒、挥发性成分,以及添加MRPs对南极磷虾虾肉糜介电特性、加热特性(升温曲线和温度分布)、表面色泽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使MRPs的临界频率从1.6 GHz降至1.2 GHz(5 min),所需能垒为(6.73 ± 0.10)×10~(-21 )J,临界频率所对应的介电常数呈线性降低(P ≤ 0.05),介电损耗呈线性增加(P ≤ 0.05)。在2450 MHz的家用微波炉频率下,添加了MRPs的虾肉糜的介电损耗显著提高(P ≤ 0.05),穿透深度变化不明显(P > 0.05),升温曲线升高,可提高虾肉糜的升温速率。MRPs的添加,会加深虾肉糜颜色,但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虾肉糜微波加热前后色差(ΔE)值减小。MRPs的添加,使虾肉糜的芳香类与酯类化合物各增加了2种,绝对含量分别提高了12倍和6倍左右。美拉德反应产物可有效提高南极磷虾虾肉糜微波加热速率和丰富其香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晓伟  沈建  蔡淑君  
以虾肉制取为目的,对南极磷虾进行了体长、体重、肉重及含肉量等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南极磷虾脱壳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1)南极磷虾样本体长范围25.41~54.65 mm,其中优势体长范围35.01~45.00 mm,占总数的54.98%;(2)南极磷虾体样本重范围0.15~1.58 g,优势体重范围0.61~0.80 g,占总数的30.76%;(3)南极磷虾样本含肉率范围25.42%~49.28%,不同体长磷虾的含肉率差别不明显,优势体长的磷虾平均含肉率为38.08%。其中体长30 mm左右的磷虾平均含肉率相对较高,为40.23%。体长在25 mm左右的磷虾平均含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冰冰  杨林莘  程裕东  金银哲  
以凡纳滨对虾肉糜为对象,测定不同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物含量的虾肉糜在10~80℃范围内的介电特性和热物性。结果表明,虾肉糜及其复合素材的介电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介电损失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穿透深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一定温度和频率下,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物含量的增加会降低介电常数,而对介电损失和穿透深度无显著影响。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比热容、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密度和比热容随着大豆蛋白乳化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对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无显著影响。对所测数据进行拟合,得到预测10~80℃介电特性和热物性的拟合方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营营  黄晶晶  张慧敏  任佳怿  熊善柏  黄琪琳  
以4种酵母抽提物(KA66、FA28、KU012、FA01)为原料,通过分析其金属离子、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和核苷酸的组成,以滋味活度值(TAV)和味精当量(EUC)为指标分别评价各滋味成分对酵母抽提物滋味的贡献程度和鲜味物质间的协同增鲜作用;并将其加入到鱼糜制品中,通过感官评价和电子鼻分析探究其对鱼糜制品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抽提物KU012中谷氨酸、丙氨酸、5′-IMP、5′-GMP等滋味物质含量最高,TAV值最大,而FA01中丙氨酸、5′-IMP、5′-GMP含量最低,TAV值最小;FA28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含量最高;KU012的EUC值最高,1g KU012产生的鲜味强度相当于125.22g单一味精(MSG)所产生的鲜味强度,为125.22gMSG/g;感官结果表明,酵母抽提物可显著改善鱼糜制品的滋味,对腥味也有一定掩蔽作用,KU012感官评分最高;电子鼻的结果表明,加入不同的酵母抽提物后,鱼糜制品的挥发性成分区别较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丽莎  李振兴  刘一璇  陈瑜  林洪  
采用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将过敏原提取物在-3,-20和-80℃的贮存条件下反复冻融1~5次,通过测定每次冻融后的蛋白浓度,过敏原免疫原性等探讨过敏原在不同温度循环下的变化,分析冻融循环对过敏原提取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虾过敏原提取物在-80、-20、-3℃冻融循环5次时,蛋白浓度分别下降33.1%、30.0%和24.2%;在-80和-20℃冻融循环4次时,主要过敏原条带发生降解,-3℃冻融循环5次,主要过敏原条带不会发生变化。在-80和-20℃冻融循环5次以及在-3℃冻融3次时,过敏活性降低;在-80和-20℃冻融5次,主要过敏原的免疫印迹条带消失,在-3℃冻融的免疫印迹条带没有变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建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从事所谓非正规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或者说非正规高校包括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可能都会有些滋味特别的酸甜苦辣。尽管他们也都拥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甚至曾被称为高等教育"特种部队",长期以来事实上却是个在相当程度上被边缘化的群体。这恐怕与早就有学者指出的,制约非正规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或者"制度性歧视"直接相关。"两条腿走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但"正规"和"非正规"这两条腿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境遇"实在大相径庭。我国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理由期待情况将会发生变化,但真正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可能并不容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尹蕾丽  周纷  唐佳乐  王锡昌  
为探究冻藏温度的波动对鲍鱼质地的影响,选取商品速冻鲍鱼的贝柱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5次冻融循环处理对肌肉的质构、保水性、场核磁共振T_(2)弛豫时间及蛋白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鲍鱼肌肉质构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指标随冻融次数的增多而显著降低(P < 0.05),5次循环后分别降至原来的11.21%、3.03%和10.04%,而剪切力相反,发生显著升高;鲍鱼肌肉持水性的解冻损失、离心损失和蒸煮损失发生了显著升高(P < 0.05),分别从2.28%、16.09%和38.51%升高至10.50%、28.53%和43.67%;鲍鱼肌肉水分分布中结合水几乎不受影响,而不易流动水与自由水的弛豫时间T_(22)与T_(23)明显增大,其对应的峰面积比例P_(22)显著上升和P_(23)显著降低(P < 0.05);鲍鱼肌肉蛋白结构及功能的表面疏水性先上升后降低,羰基含量显著降低而活性巯基含量显著升高(P < 0.05)。这些研究表明,冻融循环会对鲍鱼的肌肉质地造成破坏,致使其质地品质劣变,商品价值降低,最终影响消费者的可接受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建业  石桂华  
南极磷虾资源量较大,但开发技术要求高。2008年我国有关政策明确了"支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开发南极磷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远洋渔业提供一个新的机遇,并可缓解我国管辖海域渔业资源压力、为国内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捕捞与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养殖业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将会促进各国对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南极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从1991年开始制定有关磷虾的养护措施。对于确定磷虾渔业,其养护措施规定的内容主要有:作业方式的准入、预防性捕捞限额、触发水平、渔期、观察员、数据收集、海洋环境保护等。探捕渔业需要得到养护委员会的批准方可进行,且在数据收集等方面比确定渔业严格。预计未来的磷虾渔业管理在数据报告、观察员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艳青  高露姣  陆建学  黄洪亮  陈雪忠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和6.0%的南极大磷虾粉,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南极大磷虾粉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如下:(1)添加4.0%南极大磷虾粉试验组的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速度最快,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转化效率(PER)最大(P<0.05),饲料系数(FCR)最低;(2)南极大磷虾粉对点带石斑鱼幼鱼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4.0%组的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6.0%组,2.0%组的肌肉粗蛋白含量与对照组间没有显著差异;4.0%组的幼鱼肌肉的粗脂肪含量也是4组中最高的,但6.0%添加组粗脂肪含量显...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洪烛  
邓友梅在北京接待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她是来重温城南旧事的),问这位背井离乡数十年的“小英子”,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林女士的要求很简单:“别的事没有,就想叫你领我去喝豆汁。”邓友梅想这还不好说嘛,立马就领她去了。先品尝其他小吃时,林海音还挺谦逊、挺稳重,可等豆汁一上来,她老人家显出真性情了,一口气喝了六碗还想要,吓得主人赶忙挡驾:“留点明天再喝吧您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 涛 刘敬科 赵思明 熊善柏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原料,通过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和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2种滋味表征方法,研究冷藏和热加工对鲢肌肉中滋味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鲢肌肉中主要滋味活性物质是谷氨酸(Glu)、组氨酸(His)、肌苷酸(IMP)、钾和钠。在5℃冷藏过程中,IMP含量迅速下降,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和Glu含量增加,His、K、Na含量基本不变。新鲜鲢肌肉在100 ℃加热30 min后,IMP含量迅速降低,而其他滋味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相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乔明  王玉明  杨文鸽  徐大伦  薛长湖  
为分析南极磷虾粉的脂质成分,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制备不同脂质组分,通过酸甲酯化衍生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南极磷虾粉中脂质丰富,总脂含量高达11.37%,且以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为主,胆固醇含量较低;②总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n-9、C18:1n-7、C20:5n-3和C22:6n-3,且C20:5n-3和C22:6n-3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67%,表明南极磷虾粉在脂质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③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和磷脂(P<0.05);...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田晓清  杨桥  邵盛男  陆亚男  黄洪亮  樊成奇  
南极磷虾脂类营养含量丰富:油脂提取物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高于1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高于9%,总磷脂含量高于20%,冰鲜的南极磷虾中总虾青素含量高于3 mg/100 g。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南极磷虾油中的脂肪酸、虾青素、脂溶性维生素、甾醇等脂溶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进展,以及磷虾油提取方法、多种成分稳定性的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我国开展南极磷虾脂溶性成分综合利用的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