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0)
2023(3126)
2022(2718)
2021(2511)
2020(2241)
2019(5101)
2018(5028)
2017(8995)
2016(5553)
2015(6473)
2014(6269)
2013(6306)
2012(6224)
2011(5550)
2010(5523)
2009(5167)
2008(5234)
2007(4815)
2006(4476)
2005(4060)
作者
(20499)
(17110)
(16965)
(16024)
(10942)
(8549)
(7721)
(6801)
(6680)
(6321)
(6089)
(5915)
(5845)
(5799)
(5660)
(5508)
(5357)
(5233)
(5098)
(4998)
(4668)
(4402)
(4322)
(3956)
(3956)
(3931)
(3904)
(3804)
(3727)
(3631)
学科
(15992)
经济(15969)
管理(14179)
(13626)
(11471)
企业(11471)
(7476)
方法(7079)
(6952)
数学(5928)
数学方法(5810)
(5082)
财务(5053)
财务管理(5038)
企业财务(4894)
中国(4810)
(4796)
(4425)
(3568)
贸易(3563)
业经(3523)
(3476)
(3294)
银行(3254)
农业(3118)
(3046)
理论(3013)
(2906)
地方(2875)
(2745)
机构
大学(79339)
学院(77975)
研究(35390)
科学(26823)
中国(26435)
(25087)
(24813)
经济(24318)
管理(22687)
(21704)
研究所(20111)
(20073)
农业(20047)
业大(18845)
理学(18653)
理学院(18354)
管理学(17633)
管理学院(17537)
中心(15449)
(14588)
(13826)
(13684)
北京(13054)
(12805)
(12612)
农业大学(12338)
(11709)
实验(11595)
技术(11360)
科学院(11325)
基金
项目(54049)
科学(38938)
(37043)
基金(36755)
国家(36728)
研究(32033)
科学基金(27622)
(21667)
自然(21576)
自然科(21009)
自然科学(20997)
自然科学基金(20652)
(19775)
基金项目(18934)
资助(16752)
社会(16393)
社会科(15283)
社会科学(15276)
教育(14877)
计划(13889)
科技(13702)
重点(13536)
编号(11715)
(11714)
科研(11577)
(10980)
专项(10862)
(10492)
成果(10356)
(10309)
期刊
(29682)
经济(29682)
学报(24905)
研究(21889)
(21858)
中国(20348)
科学(18891)
大学(17355)
学学(16656)
农业(14789)
(10983)
教育(9250)
管理(9170)
林业(8285)
(8237)
业大(7992)
(7184)
金融(7184)
农业大学(5960)
(5839)
技术(5758)
科技(4770)
经济研究(4766)
财经(4644)
自然(4346)
中国农业(4234)
业经(4215)
(4033)
会计(3935)
(3781)
共检索到128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东  王立海  
为对立木在冬季冻结时内部水分存在状态及含量进行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204)分别对红松和大青杨湿木材试样进行降温(20℃到-60℃)和升温(-60℃到20℃)扫描测试,通过DSC曲线观察木材中水分冻结和融化所产生的放热峰和吸热峰位置,并采用积分法计算吸热峰面积,估计木材中水分存在状态及含量。结果表明:1)采用DSC能够对冻结木材中水分存在状态、含量进行比较清晰的判定,从DSC曲线可知,冻结湿木材中含有冻结自由水、冻结结合水和非冻结水3种类型水分;2)温度降低时,红松和大青杨中自由水冻结产生的放热峰位置约为-13℃和-18℃;温度升高时,冻结结合水和自由水融化所产生的吸热峰位置分别约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海  王洋  高珊  徐华东  杨学春  
为进行冬季活立木健康检测和伐后原木内部缺陷无损检测,该文在冻结状态下,研究了应力波在长白落叶松活立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及应力波在活立木中传播速度的影响。在室外温度0℃以下,利用FAKOPP Microsecond Timer等仪器测试了应力波在30棵树干通直且无缺陷的长白落叶松活立木中的纵向和径向传播速度。经过软件包SPSS统计分析,得出阴阳两面应力波的纵向传播速度分别为4 238.7和4 210.6 m/s,径向传播速度均值为1 834.5 m/s。同时,利用成对t检验法分析了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及应力波在活立木中纵向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①光照条件对含水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鑫  吴义强  李贤军  
木材-水分关系是木材科学领域的传统经典研究内容。随着现代分析技术不断发展,木材-水分关系研究已从宏观进入到微观,从细胞水平上升到分子水平,趋向于系统化和综合性。本文首先论述木材细胞壁壁层结构与化学组分的非均匀性以及木材中水分存在状态的多样性,得出木材-水分关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木材中水分分布以及存在状态。其次,归纳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中子成像和振动光谱成像4种现代分析技术应用于木材中水分分布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分析这4种技术的优缺点。其中,部分最新研究进展是:属于振动光谱成像的显微红外成像技术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珊  王立海  王洋  徐华东  
为提高冬季木材缺陷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冬季木材利用的最大化,选择来自哈尔滨林业试验基地的10个东北林区的主要树种,进行应力波在立木冻结与常温状态下传播速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冻结状态下立木的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高于常温状态约16.50%,径向传播速度高于常温状态约22.48%,且应力波在冻结与常温状态下的立木内传播速度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冻结状态下,应力波的传播速度受含水率的影响显著(相关系数多数在0.8以上),而常温状态下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尔妮  王望  李想  杨甜甜  
【目的】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考察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横向弛豫特性,以阐释干燥时木材中水分状态的变化机制,为木材干燥及水分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以20 mm(L)×5 mm(R)×5 mm(T)的南方松为试验材料,采用两步法将试材从饱水状态干燥至约5%含水率,通过定期测定含水率和横向弛豫时间,分析木材干燥时内部水分状态变化及迁移情况,探究自由水与吸着水的分界及其与纤维饱和点的关系。【结果】1)饱水试材存在2个明显的弛豫峰和1个峰肩,三者的横向弛豫时间为67.65、1.24和1113 ms,分别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成山  
理解“冻结”■成山一1997年春季中央关于土地管理的大决策,也许以“两个冻结”最具震撼力。一个是冻结审批建设占用耕地一年,一个是冻结“县改市”,又以前一个“冻结”的消息更具爆炸性,激起的反应更强烈。拥护者有之,称“非这样刹车不可”、“早该这样做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辉  李新宇  周云洁  高玉磊  
以新疆杨幼龄材为研究对象,以水分子中的H质子为探针,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与迁移。通过对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状态变化及迁移过程。结果表明: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测得新疆杨的理论含水率(71.90%)与实际含水率(73.74%)相差1.84%。通过T2分布描述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的迁移,例证在木材干燥的初始阶段结合水也有缓慢减少的现象。通过不同组分水的T2弛豫时间对应的峰面积定量计算出新疆杨幼龄材中不同状态水的含量。对干燥过程中的自由水、结合水及木材总含水量的变化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倪波  
《对话》之七,特利·道格拉斯·韦伯先生关于图书馆未来的看法颇有见地。“纸”作为一种文献载体,与其他文献载体犹如多媒体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将会有一个漫长的“共生期”。当然,“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但又是可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杰  姜景民  栾启福  
为了精确测定湿地松产脂力、树脂密度和松节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产脂性状优良的湿地松遗传材料,利用一套改良的松脂测试收集器和水蒸气蒸馏装置,对49个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显示湿地松产脂力、胸径和松脂基本密度的家系效应均极显著(P<0.01);松脂中松节油含量是评价松脂质量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丽娟  许健  刘金云  延艳彬  
【目的】针对含水疏松砂岩冻结法施工问题,对冻结帷幕进行应力应变分析,为同类岩土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依据,也为冻结法施工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肃引洮一期工程7#隧洞为例,在综合考虑隧洞掘进对温度场、位移场和应力场影响的基础上,依托热学理论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隧洞进行热-结构耦合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通过对隧洞进行热-结构耦合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得到隧洞冻结与开挖过程中冻结帷幕厚度为3.3m,温度场平均温度为-13.3℃,冻土帷幕最大沉降量为2.46mm,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通过对最危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东  王立海  
为分析应力波在木材中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应力波传播规律,在实验室内,采用Arbotom应力波测试仪测试60个红松无疵小试件在不同含水率(从绝干到饱湿)和不同温度(-30,-20,-10,-5,0,5和20℃)下的应力波传播速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应力波传播速度随含水率或温度变化的规律,探讨导致应力波传播速度变化的原因,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含水率和温度是影响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2个重要因素。应力波传播速度随含水率增加或温度升高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含水率32%(纤维饱和点附近)以下,传播速度随含水率增加下降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当含水率低于50%时,传播速度随温度升高呈线性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乐   褚延广   张伟溪   张静   张腾倩   李政宏   丁昌俊   苏晓华  
【目的】对比分析香杨和大青杨木材挥发性成分、香气构成及其关键药用活性物质,为提升杨树木材附加值、生产保健型杨树木制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采集样品挥发性物质,将采集的样品导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成分分离和检测,通过气味阈值与物质相对含量计算其气味活度值。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查询已鉴定的挥发性成分,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OB)≥5%、类药性(DL)≥0.14的物质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并获得相关靶点和相关疾病信息。【结果】香杨木材比大青杨木材检测出更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香气化合物,且有较多药用活性成分。香杨和大青杨木材粉末中分别检测出18和16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醇类、烷烃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等物质。香杨木材挥发性物质中检索到8种香气化合物,包括7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和1种潜在香气化合物,其香气特征表现为黄油、清香、脂香、蘑菇、香草、树脂、花香、清香;大青杨木材挥发性物质中检索到5种香气化合物,且均为关键香气化合物。除黄油、清香、脂香等怡人气味特征外,大青杨木材中关键气味化合物2-己酮的气味较为刺鼻。香杨和大青杨木材共有挥发性成分中包括5种药用成分,分别为乙偶姻、己醛、4,6-二甲基-十二烷、3-辛酮、十四烷;香杨木材挥发物中特有的药用成分有4种,分别为2,3-丁二醇、1-辛基-3-醇、1-己醇、β-柏木烯;大青杨木材挥发物中特有的药用成分有2种,分别为十五烷醛和1-十六烷醇,其中1-十六烷醇是人体健康的有效关键成分。【结论】香杨木材挥发物中具有更多香气化合物和药用活性成分。大青杨木材中关键性气味化合物2-己酮气味较为刺鼻,可能对室内环境和人体存在潜在危害。香杨木材有更清新的香气特征且挥发物中含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药用成分,可作为保健型木材生产的候选树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兴法  曾德超  
介绍一种土壤冻结特征曲线的测定方法,并用自制的恒温冻结室和量热装置测量了4种典型土壤的冻结特征曲线;通过曲线,讨论了土壤冻结过程的一些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德洋  金允哲  赵光浩  董元海  冷伟伟  陈长林  王欢  赵曦阳  
为选育高产、优质红松资源,本研究以吉林省龙井市开山屯林场的50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性状(基本密度、木质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棕纤维素含量、碳含量、纤维长度、纤维宽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木质素含量外(P=0.114),无性系间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嘉彤  陈思琪  芦贤博  张非凡  潘振海  柳妍如  葛丽丽  赵曦阳  
【目的】通过对红松种源评价选择,为红松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黑龙江帽儿山实验林场的26个红松种源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地径、通直度、分枝角、冠幅、材积)和木材性状(木材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含碳量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2)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2.53%~33.47%;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变化范围为0.617~0.975。(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性状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而木材性状间以及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弱。(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16%,结合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Ⅰ和主成分Ⅱ结果,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26个红松种源进行筛选,以8%的入选率,初步选择出2个生长性状优良的种源,各生长指标遗传增益范围为12.52%~35.93%;初步选择出木材性状良好的2个优良种源,各木材性状遗传增益范围为-7.21%~11.55%,其中木质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为-7.21%。【结论】本研究基于红松的生长和木材性状,评价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可为红松的推广使用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可为红松及其他树种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