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3)
2023(10139)
2022(8978)
2021(8497)
2020(7039)
2019(16301)
2018(16317)
2017(30975)
2016(16939)
2015(19138)
2014(19078)
2013(18948)
2012(17222)
2011(15374)
2010(15137)
2009(13563)
2008(12986)
2007(10980)
2006(9401)
2005(7975)
作者
(50125)
(41597)
(41288)
(39276)
(26329)
(20010)
(18651)
(16503)
(15743)
(14588)
(14407)
(13873)
(13087)
(13022)
(12734)
(12655)
(12588)
(12348)
(11743)
(11738)
(10410)
(10094)
(10088)
(9328)
(9321)
(9193)
(9072)
(9054)
(8235)
(8201)
学科
(64239)
经济(64169)
管理(46100)
(43792)
(36596)
企业(36596)
方法(31122)
数学(26949)
数学方法(26637)
(18116)
(17113)
中国(15714)
业经(15073)
(15068)
地方(13641)
农业(12485)
(11214)
理论(11027)
(10887)
贸易(10881)
环境(10817)
(10534)
技术(10191)
(9927)
(9858)
财务(9801)
财务管理(9787)
企业财务(9282)
(9058)
教育(9007)
机构
大学(237775)
学院(235797)
管理(95861)
(86311)
经济(84261)
理学(84084)
理学院(83097)
管理学(81538)
管理学院(81133)
研究(79764)
中国(57673)
科学(53982)
(51317)
(40691)
(39895)
业大(38789)
(38055)
研究所(37859)
中心(35744)
(32591)
北京(32392)
(32263)
师范(31943)
农业(31446)
财经(31327)
(29738)
(28581)
(26968)
师范大学(26165)
技术(25337)
基金
项目(172857)
科学(134987)
基金(125017)
研究(123394)
(110503)
国家(109621)
科学基金(93366)
社会(74585)
社会科(70487)
社会科学(70468)
基金项目(67960)
(67269)
自然(63776)
自然科(62231)
自然科学(62219)
自然科学基金(61053)
(57687)
教育(55605)
资助(50899)
编号(50700)
成果(39943)
重点(39107)
(37072)
(36543)
(35565)
课题(34372)
科研(33789)
创新(33112)
计划(32612)
大学(31597)
期刊
(90530)
经济(90530)
研究(65850)
学报(41734)
中国(40019)
科学(38477)
(35596)
管理(33324)
大学(30608)
学学(28925)
(26564)
教育(25499)
农业(25489)
技术(19474)
(15542)
金融(15542)
业经(15295)
财经(13837)
经济研究(13802)
图书(13563)
资源(13085)
科技(12796)
(12735)
理论(12271)
问题(11656)
实践(11586)
(11586)
(11570)
(11296)
林业(11151)
共检索到327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雷   王辉   李树刚   刘鹏飞   李嘉伟  
由于液氮致裂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煤层增渗技术,且低温下的煤孔隙水相变严重影响煤孔隙结构,因此,研究液氮循环冻结导致的煤孔隙水相变和孔隙演化对评价液氮致裂增渗效果,以及提高煤层气抽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饱水烟煤进行不同次数的液氮冻融循环处理,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测试技术,测试煤样的横向弛豫时间曲线、累计孔隙度和累计孔喉分布。结果表明:煤样在-196℃冻结条件下,煤孔隙内仍存在微量未冻水,随温度升高,小孔隙冰先开始融化,产生小孔隙未冻水,孔径越小,孔隙冰的熔点越低。随着孔隙冰逐渐融化,累计孔隙度不断增大,增长过程可分为指数函数式快速增长、一次函数式匀速增长和二次函数式增长3个阶段。对横向弛豫时间曲线进行积分,可获得煤样融化过程中的孔隙未冻水变化,并进行拟合,可观察到,在负温区间,未冻水含量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函数式变化,越接近0℃,未冻水含量增速越快。-196~-34℃,微孔未冻水占比接近100%;-20~0℃,以中、大孔隙未冻水为主。循环冻结可有效提高煤样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该文基于SDR(Schlumberger-Doll Research)渗透率模型,计算了煤样冻融循环后的渗透率变化。煤样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长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当循环次数由5次增至30次时,有效孔隙度增长率由20.68%增至24.15%,渗透率增长率由109.73%增至122.20%,但随着循环次数不断增加,冻融循环次数对煤样增渗作用的边际效应愈发明显。该文研究结果可为低温介质循环冻融煤体渗流孔隙结构演变研究和与液氮致裂增渗相关的现场作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晋京  窦森  朱平  高洪军  宋祥云  王立春  
【目的】研究连作玉米农田长期施用有机肥(猪粪)对黑土胡敏素(HM)结构特征的影响,比较不同施肥量和施肥年限间的差异,为阐明HM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0年建立的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采集定位12年和25年的3个试验处理(①不施肥CK;②施低量有机肥,施猪粪30t·hm-2·a-1;③施高量有机肥,施猪粪60t·hm-2·a-1)土样,在NaOH-Na4P2O7分离和HF-HCl脱灰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固态13C交叉极化魔角自旋核磁共振(13CCPMAS NMR)方法对HM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后HM的有机碳含量增加,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辉  李新宇  周云洁  高玉磊  
以新疆杨幼龄材为研究对象,以水分子中的H质子为探针,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与迁移。通过对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状态变化及迁移过程。结果表明: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测得新疆杨的理论含水率(71.90%)与实际含水率(73.74%)相差1.84%。通过T2分布描述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的迁移,例证在木材干燥的初始阶段结合水也有缓慢减少的现象。通过不同组分水的T2弛豫时间对应的峰面积定量计算出新疆杨幼龄材中不同状态水的含量。对干燥过程中的自由水、结合水及木材总含水量的变化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照令  万乐  李振宇  潘玉玲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找水是核磁共振技术应用的新领域,核磁共振找水是一种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介绍了是在贫水地区一个指定范围内探测地下水的例子。比较所做的三个核磁共振测点的工作结果,确定出含水情况较好部位;配合做了电阻率对称四极测深,其工作结果指示出一低阻区域,是地下水富集带。在设计的钻井位置钻探打出了优质地下水,验证了核磁共振找水方法的推断结果。在对核磁共振找水方法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核磁共振找水方法和其它的找水方法相比,具有分辨率高、效率高、投资小、见效快等优点,在工作中配合使用电阻率法勘探可以提高钻探成功率,这一点在探测和构造、破碎带、风化带有关的地下水时显得更为重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斯斯  雷江华  
聋人和普通人在唇读的过程中大脑的很多区域都会得到激活。本文主要回顾和分析了国外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技术对唇读大脑机制所做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唇读激活了大脑的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和语言中枢。大脑两半球在唇读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主要取决于不同唇读任务的需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潘兴薇  耿娜  
对某三甲医院MRI检查进行实地调研,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建立MRI分时段检查预约模型,设计了三种新的预约调度规则,运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时间段长度和各时段的预约患者数量,结果表明三种新的规则均优于现行规则,缩短了患者等待、医生加班和设备空闲的时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晓茜   光文峰   窦浩然  
吸附态甲烷在深部煤岩储层微纳米孔隙中占主导地位,研究其在吸附解吸中的扩散特征对于煤层气开发的预测与现场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自主研发搭建的体积法吸附原位低场核磁试验系统,研究了沁水盆地无烟煤样品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实现了吸附态甲烷在扩散过程中的原位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核磁法所测吸附态有效扩散系数与体积法所测微孔扩散系数呈现相同演化规律:即在吸附过程中,吸附态甲烷的扩散系数随压力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在解吸过程中,其随压力的减小而单调递减。该演化规律表明微孔填充过程中气体扩散分为两个阶段:气体压力小于6 MPa时,分子扩散及努森扩散占主导地位;当气体压力超过6 MPa时,吸附相表面扩散占主导地位。该实验设计为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方法及数据,对实验室核磁共振分析设备的教学以及针对特定科学问题进行的设备升级改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成山  
理解“冻结”■成山一1997年春季中央关于土地管理的大决策,也许以“两个冻结”最具震撼力。一个是冻结审批建设占用耕地一年,一个是冻结“县改市”,又以前一个“冻结”的消息更具爆炸性,激起的反应更强烈。拥护者有之,称“非这样刹车不可”、“早该这样做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鸣   朱铭玮   解志军   康真   张中会   李淑娴  
【目的】沼生栎以播种繁殖为主,但该种子对失水较敏感,具有顽拗性。本研究旨在探究沼生栎种子失水过程中水分相态的变化,探明半致死和致死含水量,为其运输、安全贮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顽拗性种子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然干燥法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求失水过程中种子内部水分相态、含量的变化,并结合种子发芽率的变化,分析各相态的水分在种子脱水中的作用。【结果】1)沼生栎种子初始含水量为38.0%,发芽率为96.00%。随着含水量的下降,种子发芽率不断下降,当含水量降至10.0%时,种子完全死亡。由拟合曲线计算得知种子的半致死含水量为17.39%。2)核磁共振波谱图表明,沼生栎种子水分质量(x)与核磁共振弛豫图谱峰面积(y)呈显著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21 132x+698.05,相关系数R~2=0.999 6。3)T_2弛豫图谱中各峰从左至右依次为:束缚水T_(21)、不易流动水T_(22)、自由水T_(23)。4)新鲜种子中自由水比例最高,占66.39%,而束缚水和不易流动水分别占4.28%、29.07%。失水过程中各相态水的结合能力、峰面积、峰比例也在不断变化。整个失水过程中束缚水性质稳定、不易脱除;不易流动水峰顶点整体向左偏移,结合能力增强;自由水流动性较强,峰顶点向右偏移。当含水量降至25.0%时,自由水峰面积显著下降,此时不易流动水和束缚水显著增加,比例也有所上升;当含水量继续降至20.0%时,束缚水峰面积及比例持续增大,不易流动水峰面积减小;随后各相态水峰面积均有所下降。【结论】随着失水时间的延长,沼生栎种子的发芽率不断降低,运输、贮藏过程中含水量不能低于其半致死含水量17.39%。失水过程中,沼生栎种子中始终存在束缚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3种相态的水分,且失水对沼生栎种子质量的影响很大,种子在受到失水胁迫时,为减缓水分的散失,维持细胞膜稳定性,水分的结合能力会变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特夫  
对从杨树心、边材提取的磨木木质素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 ( FTIR)、质子和碳 - 13核磁共振波谱 ( 1H、13 C NMR)等化学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杨树心、边材木质素的经验式分别为C9H7.16O2 .3 8( OCH3 ) 1.99和 C9H8.6 1O2 .73 ( OCH3 ) 1.3 3 。心材木质素甲氧基含量 2 8.16% ,比边材高8.73 %。两种木质素均具有典型阔叶材的特征 ,化学结构类型基本一致 ,碳骨架结构基本相同 ,但化学官能团和键型的组成上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智煌  彭新华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璇  李孟  王小兰  张志广  郑晓珂  冯卫生  
液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得到广泛应用,在其使用方面需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日常维护。总结了核磁共振实验室维护和管理的原则以及近4年在操作、维护、管理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仪器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以求发现新的核磁共振研究模式,使其在科研和教学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兵   黄来胜   李杨   李超   雷柏伟  
该文设计了液氮冻结煤岩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液氮冻结和冻融条件下煤体力学特性实验,研究了液氮冻结时间和冻融次数对煤体力学强度及裂隙演化的影响规律,定量分析了液氮冷浸对煤体力学特征的影响。通过基于机理分析的实验教学拓展延伸,能够使学生从原理层面分析实验结果,学习宏微观结合的分析方法,加深对实验课程的理解,提高创新能力,开拓学术视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倪波  
《对话》之七,特利·道格拉斯·韦伯先生关于图书馆未来的看法颇有见地。“纸”作为一种文献载体,与其他文献载体犹如多媒体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将会有一个漫长的“共生期”。当然,“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但又是可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张明辉  于建芳  
为定量测定木材含水率,以水分子中的质子为探针,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胡桃木、红橡木和水曲柳解吸过程中,水分变化的核磁共振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进行分析,发现木材的含水率与核磁共振的FID信号量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超过0.99;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含水率与核磁共振FID信号的标准曲线实现木材含水率的核磁共振定量测量。同时,可以根据绝干木材的核磁共振FID信号量比较不同材种基本密度的大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