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6)
- 2023(9598)
- 2022(7438)
- 2021(6524)
- 2020(5284)
- 2019(11425)
- 2018(11201)
- 2017(21098)
- 2016(11693)
- 2015(12879)
- 2014(12485)
- 2013(11959)
- 2012(10771)
- 2011(9524)
- 2010(9214)
- 2009(8495)
- 2008(8286)
- 2007(7356)
- 2006(6580)
- 2005(5970)
- 学科
- 济(45857)
- 经济(45793)
- 管理(31973)
- 业(31904)
- 企(24408)
- 企业(24408)
- 方法(18663)
- 数学(16404)
- 数学方法(16258)
- 农(15172)
- 中国(14705)
- 财(11859)
- 业经(11778)
- 学(11617)
- 农业(10253)
- 贸(9600)
- 贸易(9597)
- 易(9355)
- 制(8727)
- 地方(8640)
- 银(7545)
- 银行(7486)
- 技术(7384)
- 融(7344)
- 金融(7343)
- 产业(7327)
- 务(7183)
- 财务(7168)
- 财务管理(7154)
- 行(7106)
- 机构
- 大学(167839)
- 学院(166137)
- 济(67092)
- 经济(65849)
- 研究(62771)
- 管理(59644)
- 理学(52403)
- 理学院(51747)
- 管理学(50596)
- 管理学院(50343)
- 中国(45777)
- 科学(42524)
- 农(41913)
- 京(36030)
- 农业(33730)
- 所(33677)
- 业大(32852)
- 研究所(31270)
- 财(28705)
- 中心(27668)
- 江(24790)
- 财经(23263)
- 院(22730)
- 农业大学(22195)
- 北京(22119)
- 经(21419)
- 经济学(20972)
- 范(20423)
- 省(20169)
- 师范(19975)
- 基金
- 项目(120934)
- 科学(94573)
- 基金(89556)
- 家(83136)
- 国家(82479)
- 研究(78465)
- 科学基金(68882)
- 社会(51494)
- 社会科(48830)
- 社会科学(48815)
- 自然(47621)
- 基金项目(47457)
- 省(47172)
- 自然科(46585)
- 自然科学(46566)
- 自然科学基金(45779)
- 划(40863)
- 资助(35378)
- 教育(35235)
- 编号(28589)
- 重点(28074)
- 发(26215)
- 部(25625)
- 计划(25598)
- 创(25296)
- 科研(24109)
- 创新(23772)
- 业(22997)
- 科技(22518)
- 国家社会(22370)
共检索到240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定波 刘祖祺
冷驯化和ABA处理均诱导兴津温州蜜柑(citrusunshiuMarc)抗寒性的发育,且ABA处理使其进程加快.在抗寒性发育过程中,叶细胞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水平下降,膜稳定性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出现了pI8.4新同工酶;超氧物歧化酶活性提高近1倍.并有pI5.5同工酶产生;游离态精胺、亚精胺含量增加,腐胺含量下降;细胞膜蛋白质含量增加、组分改变,4种膜特异蛋白质得以诱导,分子量分别为104000,37000,30000,170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万向元 胡培松 王海莲 孔令娜 毕京翠 陈亮明 张坚勇 翟虎渠 万建民
利用AMMI模型对18个水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AC)、糊化温度(GT)和蛋白质含量(PC)进行两年三点的稳定性分析,并以AC、GT和PC的表型值及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性状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稻米AC、GT和PC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G×E互作效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项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不同而变化较大(0.15≤Di≤2.68),AC、GT和PC稳定性都高的品种仅有W002;综合考虑AC、GT和PC等3项品质性状的表现、稳定性、产量水平等因素,W002、广陵香粳、早丰九号和南京16号等品种可作为育种亲本,以改良水稻品种食味品质及其稳定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玉庭 骆肇荛 季家驹
采用肌原纤维(Mf)ATP酶活性和溶解度考察鲢鳙鳊鲫四种淡水鱼的冷藏稳定性,显示出完全一致的对应结果,即-20℃鲢鳙变性严重,鳊鲫轻微,结果表明:MfCa2+-ATPase活性在考察蛋白质冷藏变性中是一个可靠而又实用的指标。
关键词:
淡水鱼,蛋白质,冷藏稳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新元 李华 刘树文 王顺利 王向红
研究了添加一定量甘露糖蛋白对干白葡萄酒酒石、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露糖蛋白对白葡萄酒蛋白质稳定性有较好的作用,可以降低皂土的用量,但不能取代皂土的作用。添加甘露糖蛋白后,干白葡萄酒的初始电导率值增加;用极点电导率测试仪检测干白葡萄酒的酒石稳定性,电导率下降值减小,酒石稳定性提高。说明添加甘露糖蛋白可以解决干白葡萄酒连续冷稳处理不易解决的酒石酸钙稳定性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广才 万富世 常旭虹 刘利华 杨玉双 杨丽珍 池忠志
【目的】研究氮肥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调控效应,以及小麦蛋白质的稳定性。【方法】利用7个强筋小麦品种,按统一方案分别在6个省进行试验,成熟时按小区收获,测定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在0~300kg·ha-1施氮范围内,不同品种在各试验点均表现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每公顷施用300kg氮素仅比施用225kg的处理增产1.6%。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不同施氮处理在各试验点之间产量的变异系数逐渐降低,表明施氮和产量水平的提高可以缩小不同地区产量的差异。8901-1和豫麦34对氮肥较敏感,增施氮肥的增产效果明显;济麦20和皖麦38稳产性较好。各试验点间的...
关键词:
强筋小麦 产量 蛋白质含量 稳定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乐乐 范仕龙
多参数蛋白质稳定性分析仪是一款非常实用的蛋白质稳定性研究工具,其样品管由16个高光亮的石英毛细管组成,单价高于750元。为了降低使用成本,该文开发了一种样品管的再生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再生成效。该文旨在探讨不同pH值的酸碱溶液作为再生剂对4种不同蛋白质溶液样品和同一蛋白质溶液样品的4种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稳定性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11.0的氢氧化钠碱性溶液可作为优选再生剂。经过5次再生后,变异系数均小于5.00%,且最优值小于1.00%。这一再生方法不仅可将最终样品管的使用成本降低到原来的16.67%,还为毛细管的再生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石英毛细管 再生剂 组合工序 再生成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翁武银 刘光明 苏文金 大迫一史 曹敏杰
利用鲨鱼皮明胶制备蛋白可食膜,测定了成膜液蛋白浓度、甘油含量对明胶蛋白膜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环境湿度对膜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利用鲨鱼皮明胶可以制备成无色透明的蛋白可食膜,成膜液蛋白浓度对明胶蛋白膜的断裂延伸率(EAB)、水蒸气透过率(WVP)以及透明度值有一定的影响,对拉伸强度(TS)没有发生显著影响,但甘油含量从10%增加到70%时蛋白膜的TS逐渐降低。利用DSC对膜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水分活度(Aw)<0.33时,明胶蛋白膜在常温下可以处于玻璃态,机械性质能够保持稳定。然而,当Aw超过0.44后,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起始点低于25℃,膜的EAB上升,TS出现显著下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俊杰 陈季旺 谭玲 廖鄂 程水源 夏文水
为从蛋白质水平解释竹叶抗氧化物浸泡-乳清分离蛋白涂膜对富硒虹鳟的保鲜机理,将鲜活富硒虹鳟去除头、内脏和表皮,切块后浸泡在1.0%的竹叶抗氧化物(AOB)溶液中(去离子水作为对照),再进行乳清分离蛋白(WPI)溶液涂膜,25℃下鼓风吹干表面水分后置于4℃冰箱中贮藏1、4、7、10和13 d。测定鱼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和TCA-可溶性肽的含量、蛋白质的分子内价键,以及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和二级结构,分析涂膜对冷藏富硒虹鳟蛋白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冷藏期间,WPI组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和二级结构中β-折叠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中,1.0% AOB+WPI组的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氢键、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折叠的含量在冷藏期间最高,H_(0)、TCA-可溶性肽、二硫键和二级结构中β-转角含量最低。WPI在鱼块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可以隔绝空气,降低微生物的污染;AOB含有黄酮类、多酚类等,可以清除自由基,抑制巯基氧化和二硫键的生成,延缓肌原纤维蛋白的变性。多酚中的亲水基团也有助于降低肌原纤维蛋白的表面疏水性,提高溶解性。这些结果表明,竹叶抗氧化物浸泡结合乳清分离蛋白涂膜,抑制了蛋白质的变性和降解,延缓了富硒虹鳟的品质劣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乐 李红兵 陈显让 郭尚洙 邓西平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手段,研究短期渗透胁迫条件下,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T)及非转基因甘薯(NT)根系蛋白质的表达差异。【方法】以水培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T)及非转基因甘薯(NT)根系为材料,用100g/L PEG6000渗透胁迫处理24h,以未胁迫的NT为对照,提取根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考染法凝胶染色,扫描凝胶图像用于软件检测。【结果】在T、NT和对照中分别检测到836,812,881个蛋白点;t测验发现,与对照相比,T和NT有34个蛋白点丰度发生1.5倍以上显著变化(P1.5,Quality>80)。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果忠 朱振东 武小菲 崔友林 王晓鸣
【目的】系统获得抗性(system acquired resistance,SAR)是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的一种复杂机制,本研究旨在鉴定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诱导的拟南芥系统获得抗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利用双向电泳分离创伤、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大豆疫霉菌诱导的拟南芥叶片的总蛋白,并对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进行了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这28个蛋白点的表达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13个点的表达随着伤口、SA和P.sojae的诱导而上调;11个点的表达随着伤口、SA和P.sojae的诱导而下调;4个点在伤口和P.sojae处理中的表达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京京 魏麟 陈斌
克隆猪胰岛素诱导1(INSIG1)基因,并对其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根据人INSIG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以猪总RNA为模板,经RT–PCR获得INSIG1基因序列,通过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将INSIG1基因序列连接到PMD19–T SIMPle载体上,用PCR检测阳性克隆后测序,并对克隆得到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INSIG1基因在肺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肝脏,再次是在脾脏,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低;通过克隆,获得了一段999 bP的序列,其中83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76个氨基酸;该蛋白不含信号肽序列,与其他动物INSIG1基因氨基酸序列的...
关键词:
猪 胰岛素诱导1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俊荣 薛长湖 佟长青 俞微微 谢智芬 李盛德
利用Clextral BC-45型双轴挤出蒸煮机对鱼肉蛋白质进行湿挤压蒸煮处理,研究挤压蒸煮操作的过程参数对挤压机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的3个操作参数分别是末段腔体温度,螺杆转速以及喂料湿度。采用可旋转中心复合设计,每一个变量设5个水平。运行电流为目标函数,记录每个运行过程中相应的电流读数。研究结果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到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建立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 螺杆转速和喂料湿度对挤压机系统运行均有影响,提高螺杆转速和喂料湿度都会降低系统运行电流。在本实验范围内的腔体温度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不明显。系统运行电流对所研究的3个操作参数的回归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2,拟...
关键词:
湿挤压 操作参数 系统运行电流 拟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国华 陈立云 洪亚辉 李国泰 肖应辉 唐文邦
为探明外源 DNA导入水稻 ,其后代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 ,采用浸种法 ,将大豆、高粱、玉米的 DNA导入水稻品种 0 146 ,91- 2 6 4,对其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逐代分析 .结果发现 ,后代蛋白质含量出现广泛变异 ,并分离出高蛋白含量的优良单株 ,各世代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随种植世代的增加而变小 ,并趋于稳定 .研究证实 ,利用该方法能选育出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稻新品种
关键词:
水稻 外源脱氧核糖核酸 诱导 高蛋白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宝莉
采用CuCl2处理小麦幼苗的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铜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及蛋白组分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中Cu2+浓度的增加小麦苗株高呈显著降低趋势,各浓度处理的苗高均极显著低于对照,5 mmol/L处理较对照降低了54.47%;叶绿素含量呈现降-升-降的趋势,但均小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68~1.23mg/g,但差异不显著。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1 mmol/L Cu2+处理后叶绿体蛋白质组分变化,结果表明,有17个蛋白质斑点发生较明显变化,其中7个斑点缺失,1个斑点增加,另有9个蛋白质斑点表达量降低。
关键词:
铜 小麦 叶绿素 可溶性蛋白 双向电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惠红 宋菲 沈昕 胡青 高述民 李凤兰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比较观察了金边卫矛冷驯化期间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及总蛋白的动态变化,就其变化规律与抗寒性的关系作了探讨,并首次鉴定了叶片中SOD的类型.结果表明:冷驯化期间叶片SOD同工酶未发生谱带数目的变化,但有谱带的增强表达,其中Cu--ZnSOD的变化较FeSOD明显.POD同工酶不仅有酶带的增强表达,而且有一条新的弱酶带出现.SOD、POD同工酶谱带随着冷驯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表达,但到达一个高峰后逐渐回落到接近对照水平.这表明植株在冷驯化期间随着SOD、POD同工酶变化而形成的低温适应机制可能是提高植株抗寒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金边卫矛在冷驯化期间诱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