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7)
2023(3696)
2022(3174)
2021(3156)
2020(2793)
2019(6447)
2018(6520)
2017(14062)
2016(7626)
2015(8776)
2014(9001)
2013(9460)
2012(9101)
2011(7779)
2010(8036)
2009(7863)
2008(8041)
2007(7115)
2006(6502)
2005(5938)
作者
(20702)
(17306)
(16903)
(16614)
(10699)
(8019)
(7940)
(6538)
(6350)
(6284)
(5741)
(5599)
(5488)
(5384)
(5317)
(5222)
(4988)
(4891)
(4887)
(4806)
(4490)
(4142)
(4139)
(4063)
(3964)
(3852)
(3775)
(3747)
(3497)
(3359)
学科
(34480)
经济(34446)
(26490)
管理(24258)
(23413)
方法(16537)
(16165)
企业(16165)
数学(15709)
数学方法(15669)
中国(13721)
财政(12602)
(11092)
(10588)
(10189)
(9849)
财务(9847)
财务管理(9802)
收入(9627)
企业财务(9255)
(8186)
(8169)
银行(8162)
税收(7886)
(7749)
(7671)
地方(7470)
农业(7106)
(6873)
制度(6841)
机构
大学(110047)
学院(109984)
(54413)
经济(53498)
管理(39867)
(37589)
研究(36472)
理学(33519)
理学院(33239)
管理学(32939)
管理学院(32742)
中国(31204)
财经(25099)
(23000)
(22595)
(18775)
经济学(18632)
科学(18441)
财经大学(18235)
经济学院(17221)
(16550)
研究所(15952)
中心(15901)
北京(15285)
(13851)
(12717)
(12681)
(12026)
师范(11952)
业大(11821)
基金
项目(59547)
研究(46520)
科学(45886)
基金(43332)
(36148)
国家(35850)
社会(30909)
科学基金(29919)
社会科(29386)
社会科学(29381)
基金项目(22346)
(21848)
教育(21171)
编号(19232)
资助(18848)
(17862)
成果(17245)
自然(16331)
自然科(15883)
自然科学(15878)
自然科学基金(15590)
(14673)
(13515)
国家社会(13244)
重点(13115)
课题(13039)
教育部(12977)
(12966)
社科(12714)
人文(12566)
期刊
(62416)
经济(62416)
研究(42297)
(33348)
中国(20772)
管理(14974)
(14352)
金融(14352)
财经(13414)
学报(12955)
经济研究(12140)
(12048)
(11497)
科学(11462)
大学(10622)
学学(10094)
问题(9275)
业经(8954)
(8463)
技术(8249)
(7971)
财政(7971)
农业(7875)
会计(7813)
教育(7697)
(7254)
财会(6803)
理论(6644)
国际(6227)
统计(6120)
共检索到180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景明  
2001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持续高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比又增长30.6%,收入总额达26117.8亿元,接近2004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如此高的增速,确实罕见。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各方争执不一。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如何判断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成因。二是如何界定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效应。此间,有两种观点引人注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近几年,财政收入增幅较高,对此,许多学者和政府官员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目前的财政收入高增幅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相悖的,对经济发展未必有利。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本刊签约作者胡少维同志撰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凌云  胡振虎  
本文通过对财政收入增速超经济增速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就国际比较而言,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并不高,财政收入增速超GDP增速的现象也并不特殊。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的确大幅增加,通过建立财政收入与GDP的PDL、ADL和ECM模型发现,财政收入变化对GDP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戈  
由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除2008年、2009年外,我国财政收入增长2000年以来一直快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出现变异,主要是由于2008年财政收入先行下滑和2009年财政收入先行企稳的共同作用。为加强宏观调控,应密切关注财政收入指标的指示功能,必须坚持财政资金的"量入为出",防范政府融资性债务可能导致的风险,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政策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美桃  
多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升高,然而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回落,打破了多年来维持的高增长势头。为此,本文将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分解为真实GDP、纯名义GDP、非GDP经济、特殊GDP,并探究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真实GDP之外的经济变量,对财政收入影响很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振涛  周正  
财政收入是财政活动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货币来度量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财政收入又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即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商品和服务产出的最综合的指标,它是既定年份中一国境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的货币价值总和。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为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它综合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闫坤  
2007年财政收入的规模、增长速度均创下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纪录,占 GDP 的比重也达到近20年的最高值。本文从六个方面探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深层原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当前政府职能及财政职能的要求,进一步确认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是客观的、必然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曲振涛  周正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为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它综合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由于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是税收收入,因此,在税收体制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经济繁荣而增长,随经济衰退而下滑。从总体上来讲,财政收入增长率应和经济增长率趋同,但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却快于 GDP 增长率。"九五"期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16.5%,GDP 年均增长率8.3%,相差8.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达到15%。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是我国经济体制、财税体制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当前中国的财政收入处于“超常”增长区间。因此 ,有必要按照“以支定收”的财政观重新审视当前中国的政府收支格局 ,并以此解释或处理财政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问题 :由支出入手 ,从支出到收入 ,在严格界定支出与收入的基础上界定“两个比重”;启动各项旨在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及其机制的改革举措 ,避免整个政府收支规模的不适当增长 ;循着“政府究竟需要干什么事”、“政府究竟需要多少钱”和“政府究竟可以取得多少钱”的线索 ,构建本来意义上的中国的公共财政框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怡建  
财政收入虚增是指因政策因素调整和其他因素作用而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即政府名义财政收入增加,而政府实际财力并没有相应增加,或以挤占下一年度财政收入为代价而增加本年度财政收入。从我国近年来所反映的情况来看,财政收入的虚增可分为改革性虚增、政策性虚增、制度性虚增、体制性虚增、计划性虚增和基础性虚增等类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玉霞  刘燕红  
在2012年3月闭幕的两会上,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再度成为各界聚焦的热点之一。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财政收入10多年间连年快速增长,已经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以致财税界有所谓"世纪之谜"的说法。财政收入从1999年历史性地跨越10 000亿元大关,开始驶入增长的快车道,之后更是呈现阶梯式的上升:2001年突破15 000亿元,2003年突破20 000亿元,2005年突破30 000亿元。从2005年到2007年的仅仅两年时间,财政收入陡增至50 000亿元的高水平,与2006年比,2007年增幅高达32.4%。2008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到2011年年末,我国经济增长趋稳,三大需求回归正常,通胀出现拐点,并确立回落趋势。2012年增长有下行风险,但不会失控;在增长下行与外部冲击下,金融风险加大,应防止出现失控。预计2012年增长率在8%到9%之间,通胀率在4%以下。在未来"稳中求进"的基调下,应着力推进结构改革,在金融领域要推进利率市场化;在财政领域要优化税制结构和切实实施结构性减税;同时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激发经济自身的内在增长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国库处课题组  周玫岑  
进入新常态后,广西经济增速虽高于全国增速,但增速下滑幅度明显大于全国水平,2012~2014年广西经济增速下滑幅度达2.8个百分点,全国经济增速下滑为0.3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广西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趋势更加凸显,2012年全区财政收入增长17.4%,比2011年回落8.1个百分点,之后连续快速下滑,2014年降至8.1%,增速为近15年来首次处于个位数增长。对此,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