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4)
2023(7029)
2022(5878)
2021(5211)
2020(4371)
2019(9687)
2018(9211)
2017(16847)
2016(9545)
2015(10380)
2014(9826)
2013(9792)
2012(9093)
2011(8220)
2010(8058)
2009(7258)
2008(7132)
2007(6242)
2006(5400)
2005(4739)
作者
(33673)
(28070)
(28035)
(26105)
(17920)
(13929)
(12368)
(11065)
(10920)
(9801)
(9691)
(9390)
(9377)
(9177)
(8977)
(8814)
(8697)
(8429)
(8211)
(8192)
(7570)
(7056)
(6797)
(6455)
(6432)
(6242)
(6231)
(6113)
(5884)
(5810)
学科
(34155)
经济(34107)
管理(25180)
(24859)
(19100)
企业(19100)
方法(16330)
数学(14534)
数学方法(14390)
(12116)
(10786)
(9411)
中国(8961)
(8355)
贸易(8353)
(8152)
业经(7785)
农业(7256)
(6176)
技术(6073)
环境(6037)
地方(5676)
(5537)
财务(5533)
财务管理(5520)
企业财务(5260)
(5162)
银行(5098)
(5093)
金融(5090)
机构
大学(140895)
学院(138838)
研究(54868)
(52608)
经济(51646)
管理(47997)
(42691)
理学(42674)
理学院(42050)
科学(41054)
管理学(41045)
管理学院(40851)
中国(38500)
农业(34716)
业大(32465)
(31463)
(30322)
研究所(29559)
中心(23470)
农业大学(23105)
(21838)
(20633)
(19860)
(19849)
(19825)
(18576)
实验(18447)
科学院(18386)
北京(18346)
财经(17879)
基金
项目(105502)
科学(80589)
基金(77702)
(74629)
国家(74057)
研究(62701)
科学基金(60360)
自然(44470)
自然科(43462)
自然科学(43438)
自然科学基金(42722)
基金项目(41538)
(41437)
社会(39485)
社会科(37444)
社会科学(37431)
(36480)
资助(31423)
教育(27900)
计划(25058)
重点(24815)
科技(23296)
(22285)
(22154)
(21973)
科研(21809)
编号(21501)
(21032)
创新(20880)
(19602)
期刊
(51248)
经济(51248)
学报(40727)
(37502)
研究(34066)
科学(31811)
大学(28314)
学学(27454)
中国(26620)
农业(25545)
管理(16607)
(15767)
(13869)
业大(13086)
农业大学(11262)
(10013)
(9836)
金融(9836)
经济研究(9546)
技术(9013)
财经(8721)
教育(8700)
科技(8695)
业经(8517)
林业(8353)
中国农业(7693)
自然(7516)
(7460)
问题(7090)
自然科(6368)
共检索到195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亚婕  谭松  陈愉平  牛阿娟  柳雨欣  王光宇  徐幸莲  邱伟芬  
【目的】研究nuoB对莓实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细胞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揭示nuoB对莓实假单胞菌介导的冷鲜肉腐败的调控机制,为优化冷鲜肉保鲜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莓实假单胞菌NMC25野生株和nuoB突变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生物被膜空间结构的差异;通过菌落细胞计数、胞外聚合物的表征解析生物被膜组分变化;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寻与nuoB相关的代谢产物水平变化。【结果】CLSM显示,原位条件下野生株生物被膜细胞呈现密集排列、垂直化定殖的状态,而ΔnuoB生物被膜显示为相对无序、松散的结构。菌落中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野生型菌株和突变型菌株的生物被膜细胞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突变株在TSA或肉表面上以生物被膜形式生长的能力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与野生株相比,原位培养时突变株的蛋白质(P<0.01)和总糖(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高婧  刘艳玲  徐洪军  薛秀恒  王志耕  梅林  何攀  方如兰  
【目的】对冷藏原料乳中易污染的嗜冷菌进行分离筛选,为提高乳品品质、控制乳品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从冷藏原料乳中筛选出1株嗜冷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分子生物学分析,对该株嗜冷菌进行鉴定;并采用福林-酚试剂法、蛋白酶定性检测试验、耐热性试验以及牛奶酸度、黏度影响等试验,对其产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从冷藏原料乳中分离出的该株嗜冷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与GenBank中登录的荧光假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征相符,二者同源性为92.5%~97.6%。对该菌产胞外酶能力的研究发现,该菌所产胞外酶为一种耐热碱性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8.0,可引起牛乳黏度增大、凝集和乳清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玉龙  汪之颖  李凯风  罗永康  
研究鲫鱼在冷藏(4℃)和冰藏(0℃)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将鲜活鲫鱼击毙后去鳞、去鳃、去内脏并洗净沥干,分别贮藏在4℃和0℃冰箱中,测定其感官分值、鲜度指标K、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w(TVB-N)、细菌总数、生物胺等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K值、w(TVB-N)、细菌总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冰藏时各指标的变化速率小于冷藏。冷藏第6天K值达到61.77%,超出了可供一般食用和加工的范围,而冰藏第6天的K值仅为34.21%;在贮藏的前6天内冷藏与冰藏的w(TVB-N)无明显差别(P>0.05),在整个贮藏过程中,w(TVB-N)始终未超过20mg/100g;冷藏第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红锦  李艳亮  李建军  刘芳  徐为民  诸永志  王道营  
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研究盐水鸭在冷藏期间的菌相消长规律,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盐水鸭冷藏期间的理化、感官和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检测,发现冷藏条件下(4±1℃)盐水鸭的pH值在6.47±0.16和6.69±0.10之间波动,挥发性盐基氮分别从5.90±0.93和13.42±2.46之间波动。主要腐败菌为乳酸菌和热死环丝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林林  胡海静  衣晓坤  王虎虎  徐幸莲  彭斌  
【目的】研究酸性电解水(AEW)能否有效控制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探究处理后菌体变化,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使用不同有效氯浓度酸性电解水(20、40和60 mg·L~(-1))将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处理5、10、15、20、25和30 min后,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致死效果;收集未处理及20、40和60 mg·L~(-1)酸性电解水各处理5 min后菌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多种荧光探针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完整性、胞内pH、胞内ATP浓度、膜电位的影响;提取胞外聚合物(EPS)探究酸性电解水与EPS的相互作用。【结果】20、40和60 mg·L~(-1)的酸性电解水均可在5 min内杀死107 CFU/mL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酸性电解水浓度大于40 mg·L~(-1)时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10 min处理后均已无活菌检出。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3种浓度酸性电解水的处理均可使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菌体干瘪皱缩,失去原本饱满的细胞形态,60 mg·L~(-1)电解水处理下破损程度最大。酸性电解水可显著降低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膜完整性、胞内pH、膜电位、胞内ATP浓度和EPS含量(P0.05)。【结论】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破坏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同时EPS对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桂清  张涛  徐秀德  
通过电导率测定法和比色法测定了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毒素浓度,处理时间不超过3 d,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同一处理时间,不同浓度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具有显著影响,引起细胞膜的伤害,造成膜功能的紊乱。该研究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揭示玉米灰斑病菌的致病机理等奠定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贤聪  欧若涵  范艳萍  练华山  李燕红  王迅  
以恒温25℃保存为对照(CK),分析4种短期冷藏贮运方法(T1,4℃冷藏24 h后转入冰盒,在恒温25℃下保存;T2,12℃预冷12 h后转入4℃冷藏12 h,再转入冰盒,在恒温25℃下保存;T3,4℃冷藏;T4,12℃预冷12 h后转入4℃冷藏)对蓝莓鲜果72 h内果实失重率、硬度、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单宁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72 h内采用冰盒模拟贮运或冷藏处理均能使果实保鲜,且冰盒模拟贮运的保鲜效果在短期内能达到与冷藏的效果基本一致;在采后72 h时冰盒模拟贮运(无预冷)的果实失重率为0.61%,低于对照(3.05%);果实硬度为5.57Pa,高出对照1.64 Pa;总酸含量0.55 g/(100 m L),比对照低0.01 g/(100 m L);每100 g鲜果实的单宁含量为16.58 mg,比对照低2.08 mg。冰盒模拟贮运或冷藏配合预冷均能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且果实在采后72 h内各项指标均优于无预冷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辉  吴小芹  任嘉红  陈丹  
【目的】探究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条件下NL-895杨植株氮代谢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响应,在养分代谢水平上揭示溶磷细菌与外生菌根菌互作对杨树生长的影响,为杨树复合菌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年生NL-895盆栽菌共接种荧光假单胞菌JW-JS1和红绒盖牛肝菌(Xc),测定氮代谢指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结果】无论JW-JS1或Xc单接种,还是JW-JS1与Xc共接种均能显著提高NL-895杨树叶片可溶性蛋白、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植株的矿质元素含量,且共接种处理优于各单接种处理。共接种30天后NL-895杨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CK增长20.19%、79.99%和33.08%,共接种90天后增长76.76%、106.62%和34.86%,共接种150天后增长137.99%、50.70%和59.89%,植株内P、Mg、K、Ca、Mn和Zn含量分别比CK增长71.66%、23.67%、49.71%、22.90%、84.57%和151.56%。相关性分析发现,共接种30天后NL-895杨苗高和茎粗与硝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共接种90天后NL-895杨苗茎粗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共接种150天后NL-895杨苗高与硝酸还原酶活性、Mg含量、K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NL-895杨茎粗与P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K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荧光假单胞菌JW-JS1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显著改善NL-895杨的氮代谢功能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从而促进NL-895杨的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霞  李艺  黄金海  张宏伟  夏乙禾  刘萌萌  
【目的】研究耶尔森菌生物膜的检测方法和不同成膜基因,为探讨耶尔森菌不同成膜基因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静置试管悬浮菌膜观察、微孔96孔聚苯乙烯板结晶紫染色法、刚果红平板培养3种方法,检测了25株耶尔森菌生物膜的形成情况;用PCR技术检测了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metE、ompR、rpoS、rhaH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生物膜形成与这些基因的相关性。【结果】静置试管悬浮菌膜观察、微孔96孔聚苯乙烯板结晶紫染色法和刚果红平板培养法3种方法的耶尔森菌生物膜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56%和68%,3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菌株有11株,均为阴性的有5株,一致率为64%;4种成膜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忠云  罗永康  卢涵  包玉龙  沈慧星  
将经过前处理的松浦镜鲤分别于0℃条件下冰藏和冷藏,通过感官评定、菌落总数和理化指标的分析,评价2种贮藏条件对松浦镜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到第18天时,冷藏(0℃)条件下松浦镜鲤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w(TVB-N)、鲜度指标K、电导率、汁液流失率分别为5.89×106 cfu/g、27.93mg/100g、88.85%、1 374.00μS/cm和8.91%,而此时冰藏条件下分别为3.80×104 cfu/g、19.51mg/100g、77.62%、1 197.30μS/cm和7.19%。0℃冷藏到第15天时感官品质已不可接受,此时的感官评分为8.33;冰藏到第21天时,感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付娇娇  王旭  刘海泉  孙晓红  谢晶  潘迎捷  赵勇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4、15、25和37℃)、pH(4、5、6和7)及NaCl浓度(0.5%、2.5%、4.5%和6.5%)对单增李斯特菌野生型菌株(WaX12)及sigB缺失突变型菌株(WaX12-Δsig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WaX12菌株,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量显著降低(p<0.05)。变异系数分析显示,不同培养条件对WaX12菌株及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均有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NaCl浓度次之,pH最弱;且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更易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其次,分别选取了WaX12菌株与WaX1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毛秀秀  覃映雪  邹文政  郭松林  苏永全  鄢庆枇  纪荣兴  
应用改良的微孔板法研究了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B11的生物膜形成特性。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B11能够在聚苯乙烯酶标板表面形成稳定而明显的生物膜,其生物膜的OD590值在6h即达到小高峰,于22h达到峰值,其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着初始菌液浓度的增加,生物膜的OD590值逐步降低;25℃的生物膜的OD590值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的生物膜生成量(P0.05);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申松  刘晓畅  蒋妍  罗永康  周颖  
通过测定长丰鲢(Changfeng silver carp)鱼片在冷藏(4℃)和微冻(-3℃)条件下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TAC)、汁液流失率、pH、电导率(EC)、挥发性盐基氮(TVB-N)以及K值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种贮藏条件对长丰鲢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丰鲢鱼片分别在4℃贮藏至第8天和-3℃贮藏至第25天时失去感官食用价值。4℃贮藏第6天菌落总数为6.75 lg cfu/g,-3℃贮藏第20天为5.89 lg cfu/g。TVB-N值在4℃贮藏至第8天为29.1 mg/100 g,-3℃贮藏至第25天为21.1 mg/100 g。与冷藏相比,微冻贮藏下长丰鲢有较高的汁液流失率。综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静聪  冯立芳  吴诗媛  朱军莉  励建荣  李婷婷  
为探究荧光假单胞菌的强致腐和环境适应性,本试验旨在分析两株海水鱼源荧光假单胞菌的蛋白酶活性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形成,并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解析致腐和适应机制。荧光假单胞菌PF07和PF08在冷藏鱼汁中蛋白酶活性强,积累较多TVB-N。经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功能注释后,得到PF07基因组长度为6.13 Mb,GC含量61.4%。通过泛基因组分析可知,PF07与PF08核心基因共4 980个,独特基因分别有516和470个。COG和KEGG注释显示两株致腐菌基因组中参与氨基酸代谢基因占比最高,PF07独特基因参与无机离子转运代谢居多。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注释表明,两株荧光假单胞菌基因组中糖苷转移酶与糖苷水解酶基因均占比最高,还鉴定得到大量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多种底物的酶和相关蛋白基因,特别有碱性金属蛋白酶AprA、多胺ABC转运蛋白渗透酶PotC、精氨酸与鸟氨酸脱羧酶等多种降解蛋白酶。另外,两株致腐菌分布rpoS、rpoN、rpoD多种σ因子。两株鱼源荧光假单胞菌表现强的致腐性,研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解析荧光假单胞菌分布多种编码蛋白酶和腐胺形成和氨基酸代谢基因、分解糖原和脂肪的基因及环境适应调控因子。本研究从基因水平初步揭示了荧光假单胞菌强分解蛋白质等多种底物的分子基础,有助于深入探究该菌的代谢特征和致腐机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子睿  施志仪  李文娟  尚朝  尚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