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2)
2023(2474)
2022(2143)
2021(2073)
2020(1700)
2019(3902)
2018(3883)
2017(7423)
2016(4174)
2015(4749)
2014(4730)
2013(4563)
2012(4357)
2011(4065)
2010(4311)
2009(3740)
2008(3868)
2007(3652)
2006(3366)
2005(3174)
作者
(12045)
(10186)
(9868)
(9463)
(6462)
(4852)
(4622)
(3844)
(3731)
(3717)
(3463)
(3399)
(3306)
(3285)
(3284)
(3089)
(3062)
(2951)
(2910)
(2829)
(2560)
(2482)
(2480)
(2281)
(2233)
(2209)
(2201)
(2193)
(2026)
(2003)
学科
(16143)
经济(16132)
(14090)
管理(13419)
(12267)
企业(12267)
(4819)
方法(4658)
(4503)
贸易(4501)
中国(4476)
(4415)
地方(4022)
业经(4008)
(3908)
(3881)
关系(3797)
(3646)
数学(3542)
数学方法(3480)
(3188)
(3168)
银行(3164)
农业(3118)
(3051)
(3049)
金融(3048)
经营(3008)
计划(2924)
技术(2906)
机构
学院(59813)
大学(59744)
(24905)
经济(24379)
研究(23442)
管理(22578)
理学(18943)
理学院(18692)
管理学(18405)
管理学院(18265)
中国(17202)
科学(13094)
(12969)
(12179)
研究所(10997)
(10210)
(9979)
中心(9811)
(9679)
(8567)
(8501)
师范(8434)
北京(8393)
财经(8063)
农业(7876)
业大(7841)
(7454)
(7326)
科学院(6927)
师范大学(6702)
基金
项目(36301)
科学(28282)
研究(27330)
基金(25866)
(22559)
国家(22380)
科学基金(18498)
社会(16640)
社会科(15838)
社会科学(15831)
(13576)
基金项目(13134)
教育(12781)
(12042)
自然(11910)
自然科(11640)
自然科学(11638)
编号(11540)
自然科学基金(11458)
资助(10723)
成果(9887)
课题(8376)
(8355)
重点(8330)
(8121)
(7326)
教育部(7170)
(7145)
项目编号(7018)
(6805)
期刊
(31308)
经济(31308)
研究(18442)
中国(12731)
管理(10552)
(9768)
科学(8417)
学报(8066)
(7656)
教育(7631)
农业(6977)
大学(6170)
(5884)
金融(5884)
学学(5688)
技术(5488)
国际(5396)
业经(5097)
(4865)
世界(4841)
(4637)
论坛(4637)
(4525)
经济研究(4432)
问题(3998)
财经(3914)
现代(3561)
(3410)
图书(3113)
商业(2756)
共检索到98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华  
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安全政治中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困境问题。韩国认为,周边强国之间的均衡关系是韩国生存与繁荣的保障。从现实情况看,韩国的力量难以同周边大国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抗衡,归根结底,只有在大国间的力量取得平衡并相互制约的前提下,韩国的活动范围才能得以扩大。所以,推动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维持当前的地区力量均衡,防止因为周边大国实力的强弱变化导致的地区秩序瓦解,对于韩国意义重大。冷战后,韩国所提出的东北亚多边安全战略构想无疑将对维持该地区长期和平发挥关键性作用,韩国也能从中获得可观的和平红利。但由于其内在缺陷,这一构想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化解韩国长期所面临的安全困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炯徒,任明  
最近,韩国政府提出了东北亚中心战略,即充分利用韩国连接东北亚地区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以韩国为中介、枢扭,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及合作。为此,韩国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经济结构,确保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促使东北亚地区建立起开放而活跃的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洪波  陈庶  
本文分析冷战后东北亚战略格局特征及其原因,描述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地缘政治特征,并且简要回顾大国因素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对外战略取向的角度重点探讨大国对朝鲜半岛问题战略以及大国之间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利益角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日焕  田炳坤  
为了应对东北亚区域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韩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韩国政府提出了构建东北亚经济中心的构想。这是一个以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资源流动与经济发展为目的,由韩国发挥中心作用的远大战略,其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东北亚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企业中心等内容。文章提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巨大的资本和较长的时间,需要对韩国政治、行政、经济、媒体、教育等领域进行改革;必须得到东北亚区域内国家特别是中国和日本的协助,构建东北亚经济合作组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汉信  乔均  
本文认为,建设东北亚物流中心是由韩国首先提出的,其模式经历了从竞争模式到合作与竞争模式的转变。东北亚物流中心的建设是适应国际航运市场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能够实现区域内资源在空间上的互补,节省成本,避免物流设施的供过于求。在此过程中,政府、行业物流协会和企业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孔祥富  
韩国是东亚地区的军事强国 ,冷战后每年都要进口大量武器。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多变 ,以及应付周边多元潜在威胁 ,韩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强大 ,使韩国的国防战略由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 ,加剧了其武器进口的步伐。韩国军火进口增速快 ,规模大 ,多元化 ,尽可能利用进口实现武器国产化。韩国的军火出口着眼于经济利益 ,物美价廉 ,信誉度高 ,武器的转售在韩国的军火出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东波  
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混合型区域主义”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流变性要求人们不要以西方的经验来评估和判定东北亚的区域主义,而在逻辑上和事实上呈现出多重张力的东北亚民族主义又使东北亚的安全现实日益严峻。对后冷战时代的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而言,二者之间的张力构成了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困境。这种困境也昭示了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所面临的复杂性、紧迫性和脆弱性。突破和超越这种双重困境的关键在于:东北亚各国如何消融国内日益增强的民族主义情绪,东北亚的知识界如何应对西方主导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和学术话语霸权的挑战以及东北亚社会如何汲取传统的东亚体系的合理因子,以避免新的帝国观念和帝国体系的出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冷战后 ,东北亚区域大国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已逐步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安全问题等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特别是“9·11”后的日本对外战略的转变及政策体制的调整又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协调 ,积极寻求各国合作 ,增强政治信任 ,共谋化解策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和洙  赵秀香  高春兰  
韩国企业对中国(东北亚)贸易与投资战略韩国中央大学张和洙一、韩国对中国贸易和经济交流的现状分析中国过去的贸易方式是易货贸易,即在计划体制下,制定进口量,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口量,也就是所谓的互惠平等贸易。自从对外开放以后,中国的贸易政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成勲  金承男  
一、国际经济秩序变化与东北亚经济区域化是目前世界经济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在欧洲和美洲的表现是欧洲东西大联合体(EEA)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此相对应,在亚洲,马来西亚总理1991年3月提议建立东亚经济协议会,其范围是东盟6国,南北朝鲜,日本、中国、印度支那3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岩  王蕴  
东北亚能源合作可以形成多赢局面。韩国的能源政策为中韩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韩可在俄罗斯能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两国的合作有可能扭转日本的竞争政策,推动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立华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战略资源。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内争夺石油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亚洲重要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中日韩三国不可避免地展开了一场争夺能源和战略影响力的“博弈”。由于世界只有一个石油市场,无论是生产国还是消费国都无法单独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又由于消费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冷战后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卢武铉提出的东北亚平衡者外交战略,要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独特作用,更使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有了新变化的可能。在国际事务中,韩国自主外交的"独立意识"及其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地区安全的战略平衡。同时,在朝核问题、区域合作等问题上,韩国作用的发挥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韩国在各领域的合作。这对呼应韩国自主防卫诉求、培植中韩互信、牵制美日、防止东北亚"新冷战"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冷战结束后,影响东北亚国际政治格局的各国关系基本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但作为一个整体,东北亚地区始终存在着国家间的对抗、军备竞赛的升级和潜在的军事冲突,影响各大国之间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已初露端倪。而如果日前的政治平衡被打破,东北亚的稳定将不复存在,亚洲太平洋世纪也就无从谈起。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地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季芳桐  朱新光  
本文以冷战后的中亚为背景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冷战后中亚国家为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而进行不懈努力的过程。通过构建中亚经济安全合作圈层结构 ,重点加强反恐、能源开发、反毒等方面的安全合作雁行模式 ,中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格局明显改观 ,但从长远看中亚安全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