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6)
2023(8400)
2022(7445)
2021(6770)
2020(6057)
2019(13830)
2018(13843)
2017(26906)
2016(14964)
2015(17221)
2014(17681)
2013(17689)
2012(16677)
2011(15188)
2010(15642)
2009(14781)
2008(15044)
2007(13830)
2006(12062)
2005(11152)
作者
(45500)
(38388)
(38263)
(36633)
(24260)
(18461)
(17611)
(14926)
(14297)
(13732)
(13051)
(12815)
(12325)
(12239)
(12166)
(11958)
(11938)
(11348)
(11225)
(11090)
(9619)
(9596)
(9320)
(8735)
(8712)
(8651)
(8591)
(8576)
(7826)
(7648)
学科
(61979)
经济(61888)
管理(48620)
(44960)
(37287)
企业(37287)
方法(29042)
数学(25508)
数学方法(25283)
(20834)
(17942)
(17381)
中国(15868)
业经(13250)
(12713)
(12708)
财务(12670)
财务管理(12630)
(12207)
贸易(12201)
(11955)
企业财务(11931)
银行(11926)
(11862)
(11555)
(11263)
地方(11088)
农业(10902)
(10816)
金融(10812)
机构
大学(226396)
学院(224546)
(93816)
经济(91710)
管理(84423)
研究(75733)
理学(71841)
理学院(71007)
管理学(69846)
管理学院(69397)
中国(58809)
(47706)
(47447)
科学(45859)
(40318)
(39708)
财经(36624)
(36449)
研究所(35491)
中心(35326)
业大(33904)
(32971)
农业(31731)
北京(30015)
经济学(29477)
(27970)
(27888)
师范(27690)
财经大学(26933)
(26815)
基金
项目(142676)
科学(111279)
研究(103781)
基金(103219)
(89586)
国家(88865)
科学基金(75301)
社会(65627)
社会科(62152)
社会科学(62130)
(55875)
基金项目(54749)
教育(48267)
自然(48213)
(47040)
自然科(47039)
自然科学(47019)
自然科学基金(46204)
资助(42508)
编号(42373)
成果(35749)
(32659)
重点(32394)
(30574)
(30136)
课题(29489)
(29393)
教育部(27884)
科研(27701)
创新(27659)
期刊
(106875)
经济(106875)
研究(67060)
中国(46118)
(40223)
(36814)
学报(36685)
科学(32376)
管理(30497)
大学(27717)
学学(26118)
农业(23810)
(23227)
金融(23227)
教育(21967)
技术(19466)
财经(19048)
业经(16567)
经济研究(16347)
(16281)
问题(14506)
(12610)
(11973)
(11869)
理论(11632)
技术经济(11614)
财会(10927)
实践(10464)
(10464)
统计(10101)
共检索到343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楼冕  
冷战后 ,大规模毁伤武器呈现出向中小国家扩散的趋势 ,国际核军控的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核扩散加剧的原因 ,并阐述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及其局限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强  张箭  
苏联解体后其庞大的核武库也一分为四,在核武器系统、核材料、核科学家及核技术等三个层次都出现了失控的核扩散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援助,使前苏联庞大的"核遗产"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因苏联解体而一度出现的核国家增多的问题得以解决,核扩散危机也基本得到消除。这不仅有效地捍卫了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补充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也是重大的贡献。当朝鲜和伊朗核问题屡成危机而长期困扰国际社会时,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联合  
冷战结束后 ,由于内因与外因的交相作用 ,美国外交决策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统外交权力相对削弱 ,国会外交影响显著扩大。尽管这一变化并未根本改变总统主导外交政策的局面 ,但国会的积极介入还是对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贾昕昕  
冷战后,由于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失衡、中国国力的迅速攀升及日本国内经济、政治新因素的作用,日本对华政策中双面性特征充分显现:既支持合作又防范限制,既积极接触又温和遏制。源于日本国家利益的出发点与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家力量对比变化产生的博弈,日本对华战略中形成了借重与防范并举的外交倾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贾昕昕  
冷战后 ,由于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失衡 ,中国国力的迅速攀升及日本国内经济、政治新因素的作用 ,日本对华政策中两面性特征充分显现 :既支持合作又防范限制 ,既积极接触又温和遏制。源于日本国家利益与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家力量对比变化产生的博弈 ,日本对华战略中形成了借重与防范并举的外交倾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忆瑞  徐小峰  
网络空间的信息扩散是基于网络平台,信息随时间从信源逐级逐层地传播至信宿并被信宿接受和利用,使得信息的覆盖面由一点弥漫至整个网络空间的过程。该系统由信源、信宿、信息、噪声和网络媒介五部分构成,具有时空统一性、有势性等特征。与此同时,信息需求和信息势差既是网络空间信息扩散形成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信息有效扩散的充要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最近几年联合国维和行动屡屡失利,引起各国专家的深入思考。如果联合国维合行动要转变为一种制度化的机制,没有一支直接归联合国安理会掌握的常备部队是难以想象的。然而这样一支部队在超国家的范围内组建,有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如指挥系统、训练、布署、后勤供应等,尤其是经费来源难以保证。但是,依赖多国部队,往往陷入海湾战争的“美军核心”模式。可见,解决联合国常备部队的构成问题,是维和机制必不可少的环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广辉  
冷战时期,基于东西方对抗与美苏争霸的大背景,苏朝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苏联也以支持朝鲜作为其远东战略前沿的方式,确立了在朝鲜半岛的主角地位。冷战后,俄罗斯与朝鲜的关系渐趋冷淡乃至恶化,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对半岛的影响力也一度下降。普京执政以来,实行东西方并举又有所侧重的全方位外交,大幅度调整了俄罗斯的远东政策,使其与朝鲜的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俄朝关系达到最终和解并向良性方向发展仍需要双方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涛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出于其对外战略的需要,一直实施严格的对华军事出口管制措施。美国不仅严禁向中国输出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而且屡屡阻挠和破坏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正常的军事贸易合作。美国对华军事出口管制的涉及范围广泛,控制措施严格,实施时间持久,不仅阻碍了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也损害了美国的自身利益,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菊芳  郭贞妮  刘学军  
在热岛效应日益严重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高效率地发挥宝贵的城市水体冷岛效应有利于解决城市热岛问题。以武汉主城区长江沿岸为例,主要通过多源数据格网化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长江冷岛效应扩散影响机制,提出滨水空间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长江冷岛效应的强度随着与岸线距离的增大会出现衰减,并且冷岛主要分布于距江岸线0.5km内,但该范围仍有50.0%热岛现象;(2)长江沿岸冷岛效应扩散阻碍因素的影响力强弱关系为:距江岸线距离(L)>建筑占比(PB)>道路密度(PR)>公共POI核密度(KA)>其余POI类型核密度;(3)滨江0.5km内,当绿地面积与建筑面积和道路面积之和的比例约为7:3时,可基本抵消由建筑和道路带来的增温效应。综上所述,武汉市主城区长江沿岸存在“滨江高热区”,应在规划中对此类空间给予更多重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洪后其  
技术扩散是指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之间的转移应用。技术扩散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科技新成果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主要是指研究部门的技术向生产单位的扩散,也包括少量的企业开发出的新技术的扩散;二是目前在生产上正在使用的先进、成熟的现有技术的扩散。技术扩散是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我国在技术扩散的机制的建立上做了一系列工作,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和法规,成立了庞大的新技术推广体系。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的经委、计经委建立了新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越  孙佳圣  
文章构建以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的行为扩散机制模型,通过对入市者的投机行为而造成羊群行为的信息扩散机理进行分析,结合中国股市近几年的年总入市人数的实际数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中国股市近几年市场多个时间段内的散户跟风系数和股票的实际走势,分析扩散的速度变化、阶段性、扩散条件等,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皓  
本文基于消费者的"0-1"购买特征和产品的纵向差异化特征,建立了一个新的价格战模型。通过应用数学证明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发现:(1)合谋体系、背叛体系以及价格战体系的均衡结果均与需求冲击无关;(2)差异化产品厂商的背叛动机以及产品链条的合谋稳定性也与需求冲击无关;(3)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是影响合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差异化程度越大,合谋越稳定;(4)合谋集团对背叛厂商的惩罚策略存在着"误伤效应",这种效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我抑制,表现为产品链条上的价格战和合谋共存,在其他条件下,这种效应不能自我抑制,价格战一旦发动就会迅速扩散到整个产品链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华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孱弱导致了农业组织自身科技投入与创新乏力,也导致了农业组织对外部农业科研成果购买力严重不足。农业组织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文章依据国情,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政府、技术市场和农业组织四位一体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并依据模型,提出了通过提高农业科研组织市场意识、发展壮大农业经济组织等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早期金融危机生成机制分析强调的是经济周期变化使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现代金融危机生成机制分析注重的是投机冲击和金融体系脆弱等因素的作用。美国次贷危机由房地产泡沫、房贷市场风险、房贷资产过度证券化和金融监管失灵等因素共同促成。金融危机一经发生,就会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传导扩散,造成金融市场动荡乃至经济衰退。对金融危机生成和扩散机制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维护金融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