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7)
- 2023(5210)
- 2022(4797)
- 2021(4439)
- 2020(4100)
- 2019(9617)
- 2018(9572)
- 2017(19078)
- 2016(10771)
- 2015(12540)
- 2014(12958)
- 2013(13060)
- 2012(12475)
- 2011(11591)
- 2010(12017)
- 2009(11298)
- 2008(11556)
- 2007(10948)
- 2006(9399)
- 2005(8546)
- 学科
- 济(48477)
- 经济(48433)
- 管理(29354)
- 业(29266)
- 方法(24147)
- 企(23376)
- 企业(23376)
- 数学(21013)
- 数学方法(20839)
- 农(13298)
- 财(12712)
- 学(12000)
- 中国(11665)
- 贸(9462)
- 贸易(9459)
- 制(9288)
- 易(9145)
- 地方(9023)
- 业经(8973)
- 农业(8476)
- 理论(8217)
- 和(7920)
- 务(7763)
- 财务(7736)
- 财务管理(7712)
- 银(7454)
- 银行(7431)
- 企业财务(7268)
- 融(7249)
- 金融(7246)
- 机构
- 大学(172557)
- 学院(169062)
- 济(69044)
- 经济(67538)
- 管理(60619)
- 研究(57810)
- 理学(51429)
- 理学院(50776)
- 管理学(49874)
- 管理学院(49523)
- 中国(42909)
- 京(36587)
- 科学(36253)
- 财(32750)
- 所(31282)
- 农(31059)
- 研究所(28323)
- 江(26775)
- 中心(26152)
- 财经(26041)
- 业大(25656)
- 农业(24690)
- 范(24176)
- 师范(23977)
- 经(23379)
- 北京(23221)
- 经济学(22020)
- 州(21180)
- 经济学院(19897)
- 院(19470)
- 基金
- 项目(102965)
- 科学(79082)
- 研究(75383)
- 基金(72859)
- 家(63167)
- 国家(62615)
- 科学基金(51894)
- 社会(46289)
- 社会科(43683)
- 社会科学(43664)
- 省(40441)
- 基金项目(38510)
- 教育(35698)
- 划(34465)
- 自然(32952)
- 自然科(32123)
- 自然科学(32110)
- 自然科学基金(31546)
- 编号(31499)
- 资助(30520)
- 成果(27511)
- 部(23699)
- 重点(23482)
- 发(22134)
- 课题(22079)
- 创(20522)
- 教育部(20047)
- 科研(20019)
- 大学(19776)
- 性(19673)
共检索到253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万胜
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演变历程的最大特点就是联合政党时代的到来和新一党优位制的初创,并体现出政党政治的世代交替性。在政治改革潮流中,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国家主义思潮在抬头。
关键词:
日本 政党政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卢国学
冷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卢国学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的海洋工业国家.这就意味着,要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发展经济,首先必须从海外进口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其次还要找到有利可图的产品销售市场;第三,还必须有进口原料和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日共作为一个反对党,一直保持活跃状态,将政党政治体制内的议会斗争和体制外的社会大众运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扩大自己的力量与影响,从而有力地影响了自民党的统治。日共凭借合法地位和权力,在日本政党政治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日本共产党 政党政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振远
孙景超、张舒英主编的《冷战后的日本经济》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世界经济论坛”的论著之一,已于1998年10月出版。该书运用日本官方公布的大量资料和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评了论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功过,研究和考察了日本经济当前发展过程中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贾昕昕
冷战后,由于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失衡、中国国力的迅速攀升及日本国内经济、政治新因素的作用,日本对华政策中双面性特征充分显现:既支持合作又防范限制,既积极接触又温和遏制。源于日本国家利益的出发点与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家力量对比变化产生的博弈,日本对华战略中形成了借重与防范并举的外交倾向。
关键词:
对华政策 合作 防范 积极接触 温和遏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贾昕昕
冷战后 ,由于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失衡 ,中国国力的迅速攀升及日本国内经济、政治新因素的作用 ,日本对华政策中两面性特征充分显现 :既支持合作又防范限制 ,既积极接触又温和遏制。源于日本国家利益与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家力量对比变化产生的博弈 ,日本对华战略中形成了借重与防范并举的外交倾向。
关键词:
冷战后 中日关系 日本对华政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传剑
日本的对朝政策体现出明显的两重性特征。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对日本产生双重利益刺激,推动日本在对朝鲜的关系中追求双重战略目标,并采取双重策略手段付诸实施。但这一政策固有的内在矛盾以及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却将使其陷入难以自拔的两难境地。
关键词:
日本对朝政策 两重性 两难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曰庠
世界经济格局与世界政治格局虽有紧密的关联,但是两种格局并不相同。在冷战时代,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美苏称霸的两极格局,但冷战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并不是美国和苏联的两极格局,而是包括美苏两极在内的多极格局已经在孕育和成长了。美国是二战后形成的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以苏联为首组成的经互会作为一个经济集团,其经济也获得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苏联经济实力的加强,加上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使其成为颇有实力的一极。但由于僵化的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普
冷战后的日对朝政策框架是一种在对美协调的大框架内,以谋求安全保障利益为主、以绑架疑案和历史问题挂钩为基本策略的多因性协调的政策框架。日本对朝政策框架的这种基本特点是由冷战后日本的国际国内条件所决定的。在这些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日本的对朝政策框架将继续这一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阎德学
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集中表现为 :一、美化侵略的言行不仅公开化 ,且呈扩大化、组织化趋势 ;二、敌视并力图突破和平宪法 ;三、主张渐进地自主发展武装力量 ,以期最终走向战略独立。其根源主要在于日本政府不能完全用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 ,日本政府加速走向政治军事大国的政策抉择的影响 ,日本种族至上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增长和政党政治及政治精英战略观念的变化。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增加了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不确定性 ,加剧了东亚国家对日本的警惕和不信任 ,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
关键词:
右翼势力 修宪 政治军事大国 中日关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和紫章
冷战后,日本积极介入中东事务,外交行为由“消极”转变为“积极”,但影响外交行为变化的外交情感认知及动机尚未明确。关于日本对中东主要国家的外交情感认知,量化文本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对巴勒斯坦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情感且高于以色列;对伊朗的情感认知相对稳定;对伊拉克的情感认知以2013年为转折点,由“积极”下滑为“消极”。日本对中东地区外交情感认知的变化,整体上由“消极”转向“积极”。从影响日本对中东地区外交情感认知的动机来看,1990~2000年“不安”和“恐惧”的情感动机明显,2001~2010年转变为“同情”和“野心”的情感动机,2011~2023年在“不安”和“野心”上增加了“骄傲”的情感动机。受“野心”等利己主义情感动机影响,日本在中东地区将继续扩大其政治与经济影响力,谋求成为中东地区秩序的构建者。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理解日本的中东外交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中屏
韩国政党政治具有限定动态多变的特征,“六共”前属非制度性,其后步入轨道,对其研究需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韩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强烈的排斥性,基本为保守主义政党独占,各政党名称及人员结构无论如何变更,均在其左右间转移,能否取得政权,全在于是否通过“统合”克服危机、压制对手。进入21世纪韩国进步势力有所上升,但“新右派”崛起引人注意;作为民正党直系的“国民力量”是保守阵营右翼,尹锡悦政府运行一年多后已呈“朝小野大”的执政格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祝灵君 郭玥
在一些学者眼中,仿佛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重视"党的建设",其实不然。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文章研究发现以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美国为例,其执政党也重视党的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和党比民主党更重视党的建设,民主党在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也开始重视党的建设。两党对党的建设的重视程度取决于选举的压力,当然也会对选举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文章认为,当前,美国政党政治正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抓党建不失为共和党、民主党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个正确选项。
关键词:
美国 民主党 共和党 党的建设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彦敏
以色列多党制的政治制度缘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之后经历了从工党主导到工党和利库德集团竞争对峙,再到政党政治碎裂化的发展历程。政党政治在以色列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促进了其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以色列的多党制受移民社会、单一比例代表制、总理直选法案和经济结构变迁四个因素的影响。以色列当前多元性的移民社会、复杂性的族群矛盾、紧张的地缘环境、犹太民族的特殊宗教属性和以色列国家的犹太民族属性,使以色列的政党政治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和社会的党派林立、分化组合频繁、碎裂化格局日益明显的基本特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鲁慧 宋国华
就推动韩国政治转型的直接因素来说,韩国政党无疑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然而国内的韩国学研究当中,长期以来,人们却忽视乃至刻意回避了韩国政党在民主政治转型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者尝试着对韩国政治转型过程中政党这一"隐形的力量"所具有的民主化功能进行了初步地考察和分析,并将这种研究视角推及到了整个东亚地区,以期表明这种研究成果的地区规律性,及其地区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