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8)
- 2023(12319)
- 2022(10836)
- 2021(10119)
- 2020(8615)
- 2019(19551)
- 2018(19362)
- 2017(37122)
- 2016(20476)
- 2015(22697)
- 2014(22355)
- 2013(22117)
- 2012(20103)
- 2011(17934)
- 2010(17517)
- 2009(15834)
- 2008(15537)
- 2007(13245)
- 2006(11310)
- 2005(9460)
- 学科
- 济(75908)
- 经济(75824)
- 管理(61333)
- 业(58112)
- 企(49219)
- 企业(49219)
- 方法(37666)
- 数学(32855)
- 数学方法(32504)
- 财(21793)
- 农(20138)
- 学(18545)
- 中国(18457)
- 业经(17183)
- 务(15124)
- 财务(15064)
- 财务管理(15041)
- 贸(14573)
- 贸易(14567)
- 地方(14507)
- 企业财务(14281)
- 易(14143)
- 农业(13585)
- 制(13294)
- 技术(13026)
- 环境(12584)
- 理论(12331)
- 和(12298)
- 划(11625)
- 银(10976)
- 机构
- 大学(286130)
- 学院(283865)
- 管理(115112)
- 济(107080)
- 经济(104770)
- 理学(101363)
- 理学院(100232)
- 管理学(98422)
- 管理学院(97945)
- 研究(93910)
- 中国(67569)
- 科学(62979)
- 京(60759)
- 农(53986)
- 业大(49820)
- 所(48035)
- 财(47522)
- 研究所(44562)
- 农业(43104)
- 中心(42345)
- 财经(39119)
- 江(39080)
- 北京(37759)
- 经(35723)
- 范(35599)
- 师范(35086)
- 院(34172)
- 州(32094)
- 经济学(30954)
- 技术(30154)
- 基金
- 项目(206876)
- 科学(160886)
- 基金(150180)
- 研究(143614)
- 家(133957)
- 国家(132869)
- 科学基金(113090)
- 社会(89062)
- 社会科(84400)
- 社会科学(84376)
- 基金项目(81418)
- 省(81400)
- 自然(77665)
- 自然科(75840)
- 自然科学(75818)
- 自然科学基金(74450)
- 划(69200)
- 教育(65239)
- 资助(61316)
- 编号(57361)
- 重点(46394)
- 成果(44649)
- 部(44540)
- 创(43322)
- 发(43013)
- 科研(40632)
- 创新(40388)
- 计划(40289)
- 课题(38864)
- 大学(37722)
- 期刊
- 济(108940)
- 经济(108940)
- 研究(76554)
- 学报(54362)
- 中国(47856)
- 农(47369)
- 科学(46576)
- 管理(39722)
- 大学(39600)
- 学学(37768)
- 财(35836)
- 农业(33082)
- 教育(26645)
- 技术(22266)
- 融(20118)
- 金融(20118)
- 业经(18759)
- 财经(18098)
- 经济研究(17769)
- 业(17165)
- 科技(15728)
- 经(15255)
- 业大(15095)
- 版(14829)
- 图书(14311)
- 问题(14286)
- 理论(13826)
- 技术经济(12993)
- 实践(12871)
- 践(12871)
共检索到390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机理、预防和调控方法,抵御冷应激效应,减少低温特别是急剧降温对水生动物尤是鱼类的损害。未来应该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多层次全面深入地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应从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其机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如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培育耐寒品种,
关键词:
冷应激 鱼类代谢 生理调控 水生动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郑清梅 吴锐全 叶星
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过程病害日趋严重,水产养殖对象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溶菌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之一。综述了水生动物包括鱼、虾和贝类溶菌酶的生物学功能,溶菌梅的基因克隆、基因工程表达及其在机体内的表达规律等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蒋闰兰 肖佰财 禹娜 陈立侨
多环芳烃(PAHs)是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中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而备受关注。本文简述了PAHs的定义、分类、来源及其污染现状,并综述了PAHs在水生生物体内蓄积、代谢规律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在急性毒性层面综述了PAHs对不同水生动物的毒性程度及急性致死效应;在亚急性及慢性毒性层面分别从分子水平、生理生化酶水平、细胞组织水平,综述了:PAHs暴露对水生生物的分子毒性,导致DNA单链断裂、PAHs-DNA加合物的形成;PAHs暴露对水生生物抗氧化酶系统(SOD、CAT、GPx、GSH/GSSG)、外源性有机污染物代谢酶(EROD、GST)活力的影响;PAHs暴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博 宋文平
微卫星标记作为共显性标记具有分布广泛、中性遗传的特点,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亲子鉴定(即亲权鉴定)方面已有了广泛应用,通过微卫星标记技术可以清楚有效地分析子代的遗传背景。本文就目前微卫星多重PCR在水生动物亲权关系分析、系谱认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微卫星 多重PCR 亲权分析 水生动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荣华 吉红 聂国兴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30~150 nm的小囊泡,其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mRNAs和microRNAs等方式影响或改变受体细胞的行为,已被证明是一种细胞间通讯的新模式。研究发现外泌体参与了脂肪合成及肥胖、肝脏脂肪变性、胰岛素抵抗、免疫调节、炎症反应、肿瘤发生、血管以及神经生成和成骨等过程。本文阐述了外泌体的形成与生物学特性、分离及鉴定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脂肪来源的外泌体在机体生理及病理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并概述了水生动物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脂肪代谢及有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与潜在干预靶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也为更多地了解外泌体可能在鱼类糖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汪开毓 何敏
对病理学技术在水生动物疾病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对传统病理学技术向现代病理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病理学技术在水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水生动物 疾病 病理学技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方舟 苏杭 陆化杰 刘必林 李建华
几何形态测量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不同于传统的径向测量法,重点关注物体的外形变化,并通过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将不同物体鉴别出来,该方法对分析具有固定形态或组织的水生动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已广泛使用于种类鉴别和种群划分等领域中。水生动物通常具有硬组织,这些硬组织具有较为固定的外形,因此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水生动物形态以及硬组织的研究进行回顾,简述了该方法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外形轮廓法和地标点法的原理,同时介绍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根据应用种类的不同,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几何形态测量分析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目前几何形态测量法已经逐渐开始得到各国学者的认同,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道新 杨仁斌 樊德方 彭晓春 郭正元
为全面正确评价咪鲜安的生态环境效应和毒性,采用静态试验法,研究了咪鲜安及其制剂和咪鲜安的主要代谢物对泥鳅、湘云鲫和蝌蚪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咪鲜安制剂的毒性作用稍大于咪鲜安的;咪鲜安及其制剂对湘云鲫、泥鳅和蝌蚪的急性毒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蝌蚪、泥鳅、湘云鲫;咪鲜安(BTS40542)及其主要代谢物(包括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对蝌蚪的毒性作用大于泥鳅的,其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BTS45186,BTS40542,BTS44595,BTS44596;在评价咪鲜安的生态环境效应时,不仅要注意咪鲜安母体及其使用制剂的残留与毒性,还要特别重视咪鲜安主要代谢物的残留与毒性...
关键词:
咪鲜安 主要代谢物 水生动物 急性毒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孝连 徐兆礼
水体溶解氧浓度低于2 mg/L时,通常称水体为低氧或缺氧(hypoxia)。目前,中国的长江口等许多河口及近岸海域的底层水体出现了季节性低氧区,这些低氧区对鱼类等水生动物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这应引起政府及研究部门的关注。本文综述了低氧区的成因,分析了低氧对水生动物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水生动物对低氧的分子响应研究进展,最后综述了低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我国未来的研究应注重低氧区海洋物理、海洋生物等基础数据的收集,同时,要加强低氧区对我国主要渔场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
低氧 水生动物 海洋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赖长华 李德发 尹靖东
免疫应激常常引起动物生长抑制,对畜牧生产造成一定损害。本文介绍了免疫应激的特点及其影响动物生产的免疫学机制,并综述了共轭亚油酸对免疫应激动物生长和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及调控机理。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免疫应激 调控机理 综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金 田思泉 陈新军
水生动物洄游分布是水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掌握水生动物洄游分布规律及其与水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制定有效的资源保护和管理策略。标记技术监测、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生物体组织微量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分析推测是此类研究的主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的研究。上述3种方法包括多种技术手段、模型以及分析测试内容,但现有研究报道缺乏对各种监测或预测方法的系统梳理,也鲜有各方法彼此之间的交叉或组合研究。本文从标记技术、物种分布模型、生物体组织微量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分析3个层面综述了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研究方法的特点及进展,同时,依据文献统计计量数据,明确了相关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研究表明,3种方法是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研究的有效工具,现有研究注重每种方法内部之间的比较与改进,后续研究应加强3种方法彼此之间的交叉与组合研究。此外,对于渔业资源生物,渔获量统计分析法也可作为获得其洄游分布规律及适宜环境因子范围的研究方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东
行为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最直接的反应,是动物最重要的生命特征。动物行为学是生物学的最基础学科之一,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并贯穿驯养、繁殖、育苗、疾病控制、饲料开发、养殖系统设计等。研究人员对行为学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兴趣也日益增加。本研究简要介绍了水生动物行为的特点,以及在水产养殖各环节的应用,如驯养、选育种、病害监测、配合饲料开发、饵料投喂、繁殖、幼体变态、栖息地选择、自相残杀控制、混养技术、养殖系统开发等。
关键词:
水生动物 行为 水产养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盛明 祝孟茹 潘方艳 王柠 傅洪拓 戈贤平
氧是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动物处于低氧环境时,机体的生化反应和生理功能也会相应发生改变,严重时可引起一系列机体损伤甚至死亡。低氧胁迫下的应激机制是涉及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调控过程,与哺乳动物相比,甲壳动物的低氧应激与分子适应机制尚不明晰。本文分析了低氧胁迫产生原因,并从生理层面阐述了甲壳动物对低氧胁迫的应激反应和生理适应策略、以及低氧对甲壳动物的行为、存活、抗氧化能力和代谢的影响,又从HIF-1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通路阐述了甲壳动物对低氧环境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本文在总结低氧信号传导及其调控通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低氧胁迫对甲壳动物影响的预防和调控手段,包括选育耐低氧新品种和营养调控手段,以期为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甲壳动物低氧应激和分子适应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甲壳动物 低氧 缺氧诱导因子 分子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