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0)
- 2023(11538)
- 2022(9744)
- 2021(8988)
- 2020(7314)
- 2019(16351)
- 2018(15803)
- 2017(30217)
- 2016(16635)
- 2015(18166)
- 2014(17625)
- 2013(17073)
- 2012(15993)
- 2011(14132)
- 2010(14748)
- 2009(13741)
- 2008(13568)
- 2007(12254)
- 2006(10824)
- 2005(9675)
- 学科
- 济(64419)
- 经济(64336)
- 管理(51197)
- 业(50385)
- 企(41350)
- 企业(41350)
- 方法(27943)
- 数学(23855)
- 数学方法(23516)
- 财(20408)
- 农(19314)
- 中国(18472)
- 业经(15143)
- 贸(14909)
- 贸易(14895)
- 易(14560)
- 制(13456)
- 学(13109)
- 农业(12913)
- 策(12745)
- 务(12392)
- 财务(12367)
- 财务管理(12295)
- 审计(12154)
- 地方(12080)
- 企业财务(11753)
- 技术(11743)
- 银(10804)
- 银行(10764)
- 划(10321)
- 机构
- 学院(235177)
- 大学(234232)
- 济(98959)
- 经济(97025)
- 管理(90044)
- 研究(80573)
- 理学(78417)
- 理学院(77578)
- 管理学(76237)
- 管理学院(75808)
- 中国(61595)
- 京(49290)
- 科学(49167)
- 财(47824)
- 农(44163)
- 所(41257)
- 财经(37936)
- 中心(37148)
- 研究所(37076)
- 业大(36554)
- 江(35844)
- 农业(35027)
- 经(34610)
- 经济学(30224)
- 北京(29994)
- 院(29188)
- 范(28857)
- 师范(28470)
- 财经大学(28192)
- 州(27773)
- 基金
- 项目(158349)
- 科学(124996)
- 基金(117240)
- 研究(111095)
- 家(104530)
- 国家(103624)
- 科学基金(88284)
- 社会(73015)
- 社会科(69476)
- 社会科学(69457)
- 基金项目(61315)
- 省(60597)
- 自然(58307)
- 自然科(57000)
- 自然科学(56983)
- 自然科学基金(56032)
- 划(51688)
- 教育(50588)
- 资助(48208)
- 编号(42793)
- 重点(35926)
- 部(35479)
- 成果(34642)
- 发(33641)
- 创(33095)
- 创新(30961)
- 国家社会(30936)
- 科研(30710)
- 教育部(30374)
- 课题(29965)
- 期刊
- 济(106264)
- 经济(106264)
- 研究(69423)
- 中国(48334)
- 学报(40702)
- 农(39789)
- 财(37595)
- 科学(35958)
- 管理(32997)
- 大学(30602)
- 学学(29285)
- 农业(26895)
- 融(23029)
- 金融(23029)
- 教育(20940)
- 经济研究(18884)
- 财经(18729)
- 业经(17477)
- 技术(17174)
- 经(16127)
- 业(14468)
- 问题(13892)
- 贸(13332)
- 版(12025)
- 国际(11935)
- 技术经济(11169)
- 世界(10938)
- 科技(10784)
- 商业(10588)
- 业大(10449)
共检索到351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桂良 席猛
结合行为决策学相关理论,采用实验的方法,利用调节定向以启动审计人员不同的决策策略偏好,检验了审计人员的决策策略、经验对审计判断偏误中时近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审计判断任务中,理性决策相比直觉决策更能避免时近效应的产生;同时经验会调节决策策略对时近效应的影响,低经验的审计人员采用理性决策更能避免时近效应,而高经验的审计人员采用直觉或理性决策均不产生时近效应,采用直觉决策做出的判断相对稳定。审计团队的经验分享、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督导、风险控制能有效抑制审计判断的时近效应,提高审计判断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桂良 席猛
结合行为决策学相关理论,采用实验的方法,利用调节定向以启动审计人员不同的决策策略偏好,检验了审计人员的决策策略、经验对审计判断偏误中时近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审计判断任务中,理性决策相比直觉决策更能避免时近效应的产生;同时经验会调节决策策略对时近效应的影响,低经验的审计人员采用理性决策更能避免时近效应,而高经验的审计人员采用直觉或理性决策均不产生时近效应,采用直觉决策做出的判断相对稳定。审计团队的经验分享、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督导、风险控制能有效抑制审计判断的时近效应,提高审计判断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福萍
针对决策策略是否会影响审计判断偏误时近效应的问题,本文在结合行为决策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时近效应的因素。为了增强实验的科学性,分别选取两个复杂程度不同的案例进行实验,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协方差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就简单任务而言,时近效应不受经验高低以及决策策略的影响;其二,就复杂任务而言,审计判断偏误的时近效应不仅受决策策略的影响,同时也受经验以及决策策略的相互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雨明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与事实本身所产生的某种差别或偏离,是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问题决策时情境的依赖性以及情绪情感等因素影响产生的。认知偏差的产生虽然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干预和纠正,以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实现决策和判断。
关键词:
决策 判断 认知偏差 启发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明增 张继勋
审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能否稳定运行,而影响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审计判断偏误。时近效应和证实性偏误是运用锚定与调整启发法进行判断时容易产生的两种判断偏误。本文以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背景,采用实验的方法,检验了审计人员经验、努力程度对这两种判断偏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简单任务中,审计人员的经验够消除时近效应,在复杂任务中,审计人员努力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时近效应的程度,而且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努力程度对时近效应产生了明显的共同影响;经验和努力程度对证实性偏误没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盛纹
认知偏差,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心理现象存在,任何人都存在认知偏差和认知错觉。承认存在审计人员的审计认知偏差,并不表明他们的工作总是存在审计错误。了解这种自我局限及人类大脑中普遍存在的偏差,却能使他们更好地去思考问题、作好决策。另一方面,也可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审计学科的特点与本质。因此,研究审计认知偏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审计判断与决策 审计认知 审计认知偏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董凤莉 刘晔
行为审计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审计判断研究的主流,有两大特点值得关注:第一,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第二,越来越多的引入行为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审计判断决策问题。本文引入心理学中的框架效应理论,以库存内部控制体系为实验任务,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决策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判断决策时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审计的研究方法,为审计判断决策中框架效应的检验提供中国环境和审计专业背景下的实验数据。
关键词:
审计判断 框架效应 实验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彭桃英 李良师 李岚
时近效应和肯定性倾向系审计判断偏误中的两种。本文利用信念调整模型,以持续经营能力判断为实验任务,检验了不同的反应模式下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中的时近效应和SBS反应模式下的肯定性倾向。实验结果表明,在SBS反应模式下,我国注册会计师表现出明显的时近效应,而在EOS反应模式下不显著。同时我国注册会计师对肯定性证据更为敏感,说明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的职业谨慎性不够。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应该采取诸如加强项目复核等措施对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减轻审计判断中的时近效应。
关键词:
信念调整 肯定性倾向 时近效应 反应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池玉莲
审计判断偏误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课题,审计判断偏误往往伴随着审计错误的产生,造成审计质量下降与审计风险加大。即使减少审计判断偏误产生的启发法被运用,但审计判断偏误仍是不可能消除的,因为它是审计判断过程中做出错误判断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会因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本文通过透析审计判断偏误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减少审计判断偏误的措施和方法,以期为降低审计风险与提高审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审计判断偏误 述评 成因 对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明增 张继勋
审计职业判断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它一直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而决定审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审计判断质量。在审计判断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审计判断偏误是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其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要求注册会计师更多地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从客户环境因素出发,评估客户经营风险以及重大错报风险,而定性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更容易发生判断偏误,从而会影响审计的效率或效果。因此,审计判断偏误的研究对指导审计实践,提高审计判断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审计判断 审计质量 审计判断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明增
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在不确定性状态下进行判断时,人们最常用的策略是锚定与调整启发法,该策略容易导锚定效应和判断调整不充分偏误的发生。本文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执业人员为被试,采用实验的方法检验了审计经验对锚定效应及判断调整不充分偏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经验对锚定效应及其偏误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高经验水平审计人员相比,低经验水平审计人员更容易发生锚定效应和判断调整不充分的偏误。
关键词:
经验 审计判断 锚定效应 偏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世兴 董江春
本文借鉴心理学中现有的锚定效应研究文献,系统总结了锚点及锚定效应的存在形式。证明了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的现实环境能引发锚定效应,回答了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中存在锚定效应。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原则导向的表述明显增多,增大了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空间。受锚点影响,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的不同环节均存在锚定效应,使不同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主体产生不同的判断与决策结果。本文把心理学中的锚定效应研究引入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拓展了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的研究空间,能够解释现有的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偏差现象,为减少锚定效应对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的不利影响提供了一点借鉴。
关键词:
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 锚点 锚定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耿军华
审计专业判断的质量对审计风险和审计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资产组减值审计专业判断的相关理论,分析资产组减值审计专业判断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具体应用情况,发现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从审计信息获取、建立审计专业标准和审计专业判断人员的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从事和研究审计专业的相关人员提供了参考,对审计专业判断的改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上市公司收购 制度设计 证券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罗婷 何云
受环境不确定性、自身认知能力、行为惯性和成本约束等因素影响,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只能做到有限理性,延伸至内部审计领域,有限理性可能导致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偏差。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三大行为假定中的有限理性为理论基础,针对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的有限理性,分析其产生根源,提出加强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建设、提升内部审计师胜任能力等建议,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偏差,提高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内部审计师 专业判断 有限理性 规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元豪 李先国 黎静仪 刘玥彤
全球因食物外形缺陷而产生的浪费问题日趋严重,这些外观有缺陷但仍可食用的食物被称为次优食物,但以往研究较少探讨消费者回避次优食物的心理机制,限制了相关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常人信念理论,研究消费者在次优食物购买中处在的常人信念,并提出“酷化拟人形象”的干预措施。通过4个实验发现,消费者存在“物美质优”信念,即次优食物的低外观水平会降低消费者对次优食物的口味与健康评价,而“酷化拟人形象”可以强化消费者对次优食物的自然性感知,进一步地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消费者的自主性水平对此效应产生了调节作用。文章创新性地提出新型视觉线索,促进消费者形成可持续性食物选择行为,系统地揭示了从食物浪费的认知偏差到视觉助推效应,再到助推机制与效应边界的研究逻辑,为政府在推动社会的食物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且低成的政策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