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0)
- 2023(14581)
- 2022(12163)
- 2021(11324)
- 2020(9641)
- 2019(22042)
- 2018(21553)
- 2017(42842)
- 2016(22917)
- 2015(25383)
- 2014(24936)
- 2013(24395)
- 2012(22216)
- 2011(19481)
- 2010(19652)
- 2009(18463)
- 2008(18372)
- 2007(16190)
- 2006(14056)
- 2005(12528)
- 学科
- 济(101821)
- 经济(101719)
- 业(101263)
- 企(92212)
- 企业(92212)
- 管理(86905)
- 方法(50942)
- 数学(42234)
- 数学方法(41813)
- 财(36850)
- 业经(31363)
- 农(30935)
- 务(28147)
- 财务(28104)
- 财务管理(28065)
- 企业财务(26812)
- 中国(22376)
- 农业(21913)
- 制(20577)
- 技术(19578)
- 策(19516)
- 贸(17873)
- 贸易(17864)
- 易(17408)
- 划(17219)
- 和(16908)
- 理论(16847)
- 地方(15701)
- 体(15412)
- 银(13937)
- 机构
- 学院(322977)
- 大学(315761)
- 济(142588)
- 经济(140133)
- 管理(139303)
- 理学(120553)
- 理学院(119610)
- 管理学(118171)
- 管理学院(117563)
- 研究(91432)
- 中国(75916)
- 财(69595)
- 京(62789)
- 财经(55456)
- 经(50613)
- 科学(48723)
- 江(48031)
- 中心(44582)
- 农(43811)
- 经济学(43371)
- 所(41980)
- 财经大学(41185)
- 业大(41078)
- 经济学院(39409)
- 商学(39391)
- 商学院(39051)
- 北京(38642)
- 州(37433)
- 经济管理(37355)
- 研究所(37044)
- 基金
- 项目(210689)
- 科学(171172)
- 研究(160411)
- 基金(157710)
- 家(132564)
- 国家(131360)
- 科学基金(118328)
- 社会(106118)
- 社会科(100964)
- 社会科学(100941)
- 基金项目(82975)
- 省(81770)
- 自然(75010)
- 教育(74390)
- 自然科(73364)
- 自然科学(73352)
- 自然科学基金(72140)
- 划(67059)
- 编号(64971)
- 资助(64728)
- 成果(51112)
- 部(48616)
- 创(46809)
- 重点(45774)
- 发(44467)
- 国家社会(43975)
- 教育部(43478)
- 人文(43380)
- 课题(43127)
- 创新(42911)
- 期刊
- 济(154628)
- 经济(154628)
- 研究(91511)
- 财(59721)
- 管理(56739)
- 中国(53986)
- 农(40147)
- 科学(37685)
- 学报(34861)
- 融(33473)
- 金融(33473)
- 技术(31409)
- 大学(29694)
- 学学(28461)
- 财经(28334)
- 业经(27763)
- 农业(27718)
- 教育(26723)
- 经济研究(24332)
- 经(24246)
- 问题(20201)
- 技术经济(18558)
- 财会(18354)
- 业(17209)
- 贸(16626)
- 商业(16152)
- 现代(16123)
- 统计(15650)
- 会计(15516)
- 世界(15182)
共检索到469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怡麟 朱凯 陈信元
本文检验了决策权配置对企业经营效率和市场价值的影响。一方面,集权管理能够统筹协调企业资源,发挥内部市场作用,提高现有资源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在不确定性较高的投资决策过程中,分权管理可以结合决策权与专有知识,而集权管理者在缺乏知识的情况下可能过度投资。以母公司支付的职工薪酬比例为集团集权程度的度量指标,本文检验了决策权配置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显示,企业集团的集权管理在显著提升现有资源管理效率的同时,增加了过度投资。路径分析结果表明,管理效率和过度投资是决策权配置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企业确立适当的决策权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集权管理 管理效率 过度投资 公司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翟慧君 毛新述 郭鑫
国有资产证券化既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环节与战略选择,也是完善国资监管、引领产业布局、联动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对2004—2019年央企集团的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进行测算并研究其价值创造效应。结果表明,受到成本和收益的双重影响,国有资产证券化与企业价值创造呈现出“U型”关系,仅当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一定的阈值(46.5%)才能创造企业价值。机制分析表明,异常关联交易是企业价值创造呈“U型”变动的部分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首先,央企集团使用IPO方式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会对集团内部其他企业产生溢出效应,且这个溢出效应随着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提升而增大;其次,国有资产证券化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价值也存在“U型”关系;最后,国有资产证券化可与国企分类改革、董事会建设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产生政策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亮亮 施超 阮语 张洪辉
企业集团作为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其实际税负的决定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内部资本配置的关键机制——决策权配置视角切入,考察决策权配置的集权程度对企业集团实际税负的影响。事实上,囿于数据和方法的限制,对企业集团的决策权配置问题的“黑箱”还缺乏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国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独立纳税的规定以及资本市场“双重披露制”提供的研究契机,利用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决策权配置的集权程度对企业集团实际税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伴随企业集团决策权配置集权程度的提高,其实际税负显著降低。机制检验表明,集权管理模式降低企业集团税收负担的作用路径包括提高决策权与税收专业知识的匹配程度、缓解母子公司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促进组织间协调等。进一步研究表明,集权管理模式降低实际税负的作用在子公司业务承担比重较高以及子公司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更为显著;实际税负下降对企业集团价值的提升作用在集权管理模式下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提供了关于企业集团实际税负影响因素的新经验证据,而且也丰富了决策权配置经济后果领域的学术文献,对理解决策权配置如何影响公司价值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决策权配置 集权 实际税负 企业集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王业亮 王一兆 任羽卓
决策权配置对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将深刻改变决策权配置模式。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并使用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集团决策权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集团决策权的集中度,促使决策权向子公司转移。在使用工具变量、DID以及PSM等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主要结论仍然成立。渠道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集团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降低子公司与母公司间的相对信息成本两条途径促使决策权向子公司转移。此外,数字化转型促进分权的效应在民营、子公司数量更少和子公司承担业务量更轻的企业集团中表现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对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数字时代企业集团决策权配置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卢闯 张文婷 焦焰
以2015—2019年的国有企业集团下属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探究了公司高管与所属集团负责人的薪酬—级别倒挂对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薪酬—级别倒挂程度越高,公司的环保投资水平越高,上级目标迎合动机和自我价值实现动机是上述作用的主要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处于重污染行业、位于环保重视程度较高或环境污染程度较高地区的公司,越有可能出现上述现象。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汤晟 饶品贵 李晓溪
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是金融市场保持效率和活力的基础,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本文基于资管新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金融强监管是否会促使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动态调整进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后,金融资产配置程度较高的企业集团,其子公司现金持有比率显著下降,这表明资管新规促进了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资源再配置。机制分析表明,资管新规通过降低金融投资活动利润率、减少金融资产配置作用于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进一步,面对资管新规的实施,集团母公司通过影响子公司分红决策来降低子公司持有现金比率。本文从集团管控动机和管控能力两方面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管控动机越强(母子公司代理成本更高、母公司投资机会更大、企业集团行业竞争程度更激烈)、管控能力越大(母子公司地理距离越近、母公司对子公司平均持股比例更大)的集团,上述效果更明显。经济后果方面,资管新规促使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动态调整这一行为最终提高了企业集团价值与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目标。本文不仅从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角度为金融监管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也对处理好金融监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艳利 乔菲 孙鹤元
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颇具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确立了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对2003-2011年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资源配置效率模型,采用中国A股市场26大行业(2007-2011年)的数据,较为创新地考察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在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即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集团内部关联担保交易和关联资金交易会降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造成负面的经济后果,应是规范企业集团内部交易行为和完善相关信息披露监管的重点,尤其要加强针对国有企业集团此类内部交易的有效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纳鹏杰 雨田木子 纳超洪
针对企业集团内部公司间的风险传染效应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中国同一企业集团控股的不同上市公司之间风险是否传染、如何传染以及风险管控效应。研究发现,当集团内某一上市公司风险增加时,次年集团成员上市公司风险会上升,而且无论是财务风险还是市场风险均存在传染效应。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集团内关联交易、担保、债务是集团内公司风险传染的重要路径。最后借助集团管控的数据分析显示,集团金字塔结构导致的两权分离、高管兼任会加剧风险传染,上市公司风险治理如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成员的财务或法律背景、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缓解风
关键词:
企业集团 风险传染 传染路径 风险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纳鹏杰 雨田木子 纳超洪
针对企业集团内部公司间的风险传染效应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中国同一企业集团控股的不同上市公司之间风险是否传染、如何传染以及风险管控效应。研究发现,当集团内某一上市公司风险增加时,次年集团成员上市公司风险会上升,而且无论是财务风险还是市场风险均存在传染效应。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集团内关联交易、担保、债务是集团内公司风险传染的重要路径。最后借助集团管控的数据分析显示,集团金字塔结构导致的两权分离、高管兼任会加剧风险传染,上市公司风险治理如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成员的财务或法律背景、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缓解风险传染。本文的研究为集团风险传染机制和风险管理提供了独特视角和重要经验证据。
关键词:
企业集团 风险传染 传染路径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馨子 牛煜皓 张修平
以2009-2015年A股国有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集团内公司的金融投资行为是否具有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当集团内某一成员企业的金融投资水平大幅上升时,之后年度集团内其他成员企业的金融投资会显著增加;当被传染企业的业绩考核压力较大或主业业绩下滑时,上述传染效应会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传染效应主要发生在内外部监督较弱的集团成员企业。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加全面地评价国有企业财务行为和业绩考核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传染效应 金融投资 业绩考核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邵军 刘志远
通过对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损害其成员企业的价值。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大和规模大的成员企业,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活动对其价值的损害比较显著。民营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有利于其成员企业价值的提升,尤其是规模小的成员企业受益于集团内部的资本配置活动。中央政府为最终控制人的集团,其内部资本配置活动有利于成员企业价值的提升,集团内部资本配置尤其使规模小和存在融资约束的成员企业受益;地方政府为最终控制人的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活动往往不利于其成员企业价值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真 万兆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全面揭示区域市场整合对中国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区域市场整合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在作用机制方面,区域市场整合优化了企业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提升了微观企业跨区域设厂投资的规模效应和资本利用效率,同时降低了企业的债务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从而提升了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域市场整合对民营企业、对地区经济贡献较低的企业、垄断行业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区域市场整合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本文研究为推动区域市场整合、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和韧性提供了一定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卫星 倪骁然 赵盼 杨亭亭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和手工收集的企业集团信息,本文系统检验了企业集团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团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对发明专利更为显著。基于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各地区推出"企业集团促进政策"改革构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上述发现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供给侧看,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了创新的"融资约束"难题,通过内部知识市场缓解了创新的"信息匮乏"难题;从需求侧看,由于专利产出可以在各成员间灵活地配置和使用,因此,企业集团创新产出的市场回报率更高。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与创新产出的相关文献,也对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冰 吕巍 周颖
文章以2004-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的1 480起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历史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司治理和经验学习对企业连续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并购管理程序熟练程度和以往并购绩效反馈都会增加连续并购决策的发生概率;(2)国有股权、管理层持股比率的增加、CEO和董事长两职合一会促进企业连续并购的发生,而具有较高独立性的董事会则可能会降低企业并购的发生概率;(3)国有股权、管理层持股比率、董事会领导结构和董事会独立性会强化经验学习对并购决策的影响效果。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经验学习 并购 事件历史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佟岩 李鑫 徐国铨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现实背景,本文以2008—2020年中国A股高耗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集团面临的碳减排压力越大,集中负债的程度就越高。机制检验显示,融资约束加剧和经营风险提高是上述效应产生的主要途径。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集团未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受媒体关注度较高或集权程度较高,以及地区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行业竞争激烈或地方政府更为重视“减碳”时,碳减排压力对集中负债的影响更显著。本文从环境规制的角度对企业集团债务分布的制度动因进行了扩展性探讨,对企业集团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