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2)
- 2023(4250)
- 2022(3633)
- 2021(3613)
- 2020(2971)
- 2019(6919)
- 2018(6611)
- 2017(13353)
- 2016(7302)
- 2015(8145)
- 2014(8294)
- 2013(8192)
- 2012(7480)
- 2011(6696)
- 2010(7144)
- 2009(6788)
- 2008(7294)
- 2007(6465)
- 2006(5910)
- 2005(5469)
- 学科
- 管理(26315)
- 业(25570)
- 济(24583)
- 经济(24561)
- 企(21715)
- 企业(21715)
- 财(12734)
- 方法(9229)
- 务(9225)
- 财务(9212)
- 财务管理(9197)
- 农(9116)
- 企业财务(8591)
- 策(8008)
- 数学(7838)
- 数学方法(7685)
- 中国(7419)
- 制(7006)
- 贸(5892)
- 贸易(5888)
- 银(5805)
- 银行(5804)
- 易(5789)
- 业经(5717)
- 农业(5668)
- 及其(5431)
- 政策(5326)
- 行(5268)
- 地方(5118)
- 学(5110)
- 机构
- 学院(102979)
- 大学(98909)
- 济(43365)
- 经济(42320)
- 管理(41090)
- 理学(34619)
- 理学院(34336)
- 管理学(33902)
- 管理学院(33702)
- 研究(32164)
- 财(27542)
- 中国(27374)
- 京(20067)
- 财经(19534)
- 江(17432)
- 经(17406)
- 科学(16898)
- 所(16194)
- 中心(15465)
- 财经大学(13952)
- 研究所(13591)
- 州(13401)
- 农(13263)
- 北京(12821)
- 范(12249)
- 经济学(12214)
- 师范(12178)
- 院(11615)
- 商学(11491)
- 业大(11485)
- 基金
- 项目(58677)
- 研究(46897)
- 科学(46707)
- 基金(42115)
- 家(34925)
- 国家(34562)
- 科学基金(30452)
- 社会(29040)
- 社会科(27534)
- 社会科学(27529)
- 省(22909)
- 教育(22086)
- 基金项目(21239)
- 编号(20594)
- 自然(19021)
- 划(18840)
- 自然科(18577)
- 自然科学(18573)
- 资助(18464)
- 成果(18398)
- 自然科学基金(18270)
- 课题(14452)
- 性(13870)
- 部(13778)
- 重点(12921)
- 项目编号(12747)
- 发(12446)
- 策(12221)
- 教育部(12125)
- 人文(12072)
共检索到167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烨
为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计被赋予决策有用性和契约有效性的功能。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不一定能保证契约的有效,会计的决策有用性与契约有效性之间存在冲突。准则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是对二者的协调过程。商誉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决策有用性与契约有效性之间的“恰当平衡”。“优化”商誉会计政策选择的努力,不在于其本身的技术性方面,而在于对会计的经济、社会、制度等环境,以及社会各会计相关集团的信息需求及利益冲突的分析和研究,在于对准则制定机制的不断完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国滨
本文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在企业契约中的作用、会计政策选择的必然性及会计政策选择与企业契约的交互作用,指出会计政策选择是契约不完备的必然结果,会计政策选择降低契约监督成本是通过与企业各种契约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最后,对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背景进行现实分析。
关键词:
会计政策选择 契约 契约成本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中信 杨德明
本文通过分析经理人员会计政策选择的机会主义观和有效契约观,得出经理人员选择什么会计政策,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契约机制。经理人员能否按照企业所有者意愿(有效契约观)选择会计政策,取决于企业的契约是否为经理人员提供了足够的激励。通过一个模型的分析可得,一个激励可行的契约应当满足: (1)经理人员与企业所有者共享风险;(2)应当尽可能多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
关键词:
契约 机会主义观 有效契约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吴庆
本文以契约观为视角,从剖析银行业几种典型的契约安排入手,指出会计数据(指标)在银行管制订约程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我国银行管制模式的变迁及其会计政策选择进行解读。最后,就加强我国管制机构与准则制订机构协调,制定高质量的银行会计准则得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
银行管制 契约安排 会计政策 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斌 胡媛
本文以2003年进行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沪深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进行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分离,得到反映企业组合会计政策选择对利润的影响金额,进而检验了组合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契约动因。研究发现:权益负债率高、存在报酬契约的公司更可能选择提高当期盈余的组合会计政策,从而证实了债务契约假设和报酬契约假设;由于我国企业所处的特殊政策环境,政治成本假设检验得到与假设相反的结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敖天平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的契约性特征决定了企业会计政策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乃至政治利益博弈规则的契约安排。文章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并没有改变企业存续期间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状况,主张完善契约应把会计政策选择控制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契约理论 相关者利益 会计政策 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汤孟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回归,经济利益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也回归企业,企业开始真正拥有财务和会计管理实权,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运作空间也越来越大。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由于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而输出的会计信息呈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段文清 邓永顺 宇文献花
由于管理报酬契约中对会计数字的依赖 ,分红计划假设显示经理人员具有机会主义会计政策选择的强烈动机 ,但往往效率性却有着更强的解释力。在一系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下 ,会计政策选择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方式。基于此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的设计除了要保证报酬契约方案本身具有激励兼容的功能之外 ,加强上市公司内外治理也是不可或缺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瑞龙 侯方宇
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政策的争论仍停留在"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阶段,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产业政策什么时候有效",即讨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认为,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由于剩余控制权分配既是缓解不完全契约环境下敲竹杠问题的方法,也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契约模型来分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发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依赖于4个条件:第一,当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时,政府对产出价值的评价足够高;第二,产业政策不应是"一刀切"的,要包含政府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第三,国家具备产权明晰化的微观基础;第四,政府不滥用谈判力。本文从不同方面对模型假设进行了讨论,发现结论是稳健的。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不完全契约 剩余控制权 外部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馨月 周力
订单农业在帮助签约户分担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下同时考虑了农业生产面临的多种风险,探讨风险态度异质性农户对具有不同类风险分担能力的契约属性偏好。利用江苏省11市368个养鸡户的风险偏好实验和契约属性选择实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农户层面揭示了订单农业在帮助小农户应对生产、价格以及交易不确定性风险的相对重要性。研究表明:(1)由于固定价格条款在分担价格风险和防范企业隐性违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农户偏好程度高;(2)风险态度异质性在规模户中表现较为明显,随着损失厌恶程度相应提高,规模户对规避生产风险的契约属性偏好程度提高;(3)规模户和小户预期通过契约规避的风险类型存在差异,规模户对规避各类风险的契约属性关注度都较高,而小户主要关注规避价格风险的契约属性。因此在禽流感、非洲猪瘟等疫情频发的背景下,政府应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优化契约设计,切实保障签约农户利益以提高契约参与率。
关键词:
风险态度 契约属性 契约选择 实验经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全华
盈余管理是基于机会主义还是有效契约一直是会计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对中青宝公司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分析,认为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是导致其研发支出高度资本化处理的主要原因,既有机会主义的因素,也有有效契约的考虑。对投资者而言,问题的关键是研发信息的披露,以充分披露降低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的主观判断,提高研发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研发支出 费用化 资本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岁兵
本文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商誉信息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借贷市场资金定价进而探究商誉是否对债权人提供了增量信息。研究发现,并购商誉的确认会降低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而商誉减值的确认会提高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商誉的增减变化会影响到债权人对借贷资金的定价,同时变化方向符合预期,表明债务市场将商誉作为一项未来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来看待。
关键词:
商誉 商誉减值 债务契约 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岁兵
本文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商誉信息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借贷市场资金定价进而探究商誉是否对债权人提供了增量信息。研究发现,并购商誉的确认会降低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而商誉减值的确认会提高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商誉的增减变化会影响到债权人对借贷资金的定价,同时变化方向符合预期,表明债务市场将商誉作为一项未来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来看待。
关键词:
商誉 商誉减值 债务契约 有效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洋 张俊瑞 余思佳 程子健
为研究商誉后续计量决策有用性欠佳的现状与成因,本文以沪深A股2014至201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商誉减值披露的市场反应与经济含义。研究发现,商誉减值披露会引发投资者负向市场反应,但披露商誉减值的企业在未来两年内的经营业绩并不会显著下滑,这一反常现象主要与管理层“洗大澡”行为有关,与未确认净空高度的存在关系不大,特别是在管理层任期较长、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经验证据表明,我国当前商誉减值的会计反映背离其经济含义,投资者难以有效甄别商誉减值的信息质量,如何限制管理层的盈余操纵是优化商誉后续计量的主要矛盾。研究结论支持商誉“双重计量确认模型”的提出,对会计准则制定与资本市场监管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