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5)
2023(9687)
2022(8809)
2021(8240)
2020(7020)
2019(15924)
2018(15975)
2017(30267)
2016(17008)
2015(19622)
2014(20070)
2013(19283)
2012(17904)
2011(16284)
2010(16735)
2009(15573)
2008(15543)
2007(14619)
2006(12750)
2005(11311)
作者
(48812)
(40931)
(40269)
(38904)
(25812)
(19715)
(18807)
(15735)
(15332)
(14954)
(13753)
(13674)
(13030)
(12837)
(12752)
(12665)
(12624)
(12017)
(11851)
(11789)
(10194)
(10183)
(9825)
(9449)
(9372)
(9263)
(9191)
(9188)
(8231)
(8159)
学科
(66084)
经济(65923)
管理(46878)
(43289)
(36507)
企业(36507)
方法(30761)
数学(24583)
数学方法(24300)
(20120)
中国(18861)
(18085)
理论(16381)
业经(15817)
(15375)
(13834)
(13233)
(12959)
贸易(12954)
地方(12910)
农业(12733)
(12544)
(11190)
财务(11152)
财务管理(11111)
教育(11045)
(10396)
企业财务(10387)
银行(10370)
(9803)
机构
学院(248757)
大学(241240)
(93127)
经济(90810)
管理(87666)
研究(77935)
理学(73994)
理学院(73123)
管理学(71640)
管理学院(71181)
中国(58693)
(51038)
科学(48924)
(46172)
(40861)
(40657)
(40212)
中心(36466)
研究所(36298)
财经(36180)
(35069)
业大(34799)
师范(34760)
(32973)
技术(32456)
(32311)
北京(31980)
农业(31510)
经济学(28535)
职业(28040)
基金
项目(151348)
科学(117094)
研究(116915)
基金(104253)
(89007)
国家(88135)
科学基金(74671)
社会(70874)
社会科(65899)
社会科学(65875)
(62961)
教育(57675)
基金项目(54827)
编号(52872)
(51794)
自然(46368)
自然科(45250)
自然科学(45237)
自然科学基金(44424)
成果(44104)
资助(42986)
课题(37190)
重点(34734)
(33264)
(32886)
(31600)
(31392)
项目编号(31137)
(30635)
大学(29027)
期刊
(111185)
经济(111185)
研究(73439)
中国(52290)
教育(39945)
(39367)
学报(38449)
(37319)
科学(33427)
管理(30562)
大学(28726)
学学(26479)
技术(25476)
农业(24639)
(20589)
金融(20589)
业经(19534)
财经(19156)
经济研究(17169)
(16518)
职业(14928)
图书(14851)
问题(14717)
(13012)
(12772)
(12630)
论坛(12630)
技术经济(12085)
商业(12006)
(11894)
共检索到374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志雄  
本文认为,在社会学冲突理论的视阈下,高职工学结合的社会动因包括:政府在推进经济社会转型与维护就业稳定的冲突中推动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在社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冲突中选择工学结合;企业在市场竞争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冲突中要求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天英  刘萍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出发,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工学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红华  何云剑  
工学结合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教育部门与产业界或院校与企业相结合。实施工学结合需要进行校企合作,制订工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向丽  
高职院校的学习领域课程、项目课程等工学结合课程教材的开发,重点在于对包含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学习性工作任务的选择、设计以及编排,从教材内容和结构上规范开发方法。高职项目课程教材、学习领域课程教材和"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已形成一些较有特色的编写体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常兴  
社会冲突论认为社会在本质上就充满着各种矛盾,社会系统是一个交织着各种矛盾与冲突现象的统一体。作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典型代表的城中村,充满着重重矛盾与冲突,体现在集体资产、经济利益、拆迁改造、文化隔阂等方面。然而普遍存在的冲突并不仅仅意味着对立与斗争,冲突对社会系统同样具有整合功能。处于冲突状态下的城中村经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元利益主体的互动与博弈、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将逐步融入城市,实现城乡有效整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登学  
近来俄格围绕南奥塞梯的激烈冲突绝非仅仅是涉及其双边关系的一个孤立事件,其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因素;格鲁吉亚的"亲西方"政策、俄格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上的历史积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以及俄美对里海地区能源的争夺乃是俄格冲突的根源所在;此外,俄罗斯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也是催生俄格冲突的一个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广川  
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应与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既要体现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的共性,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个性。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要体现职业化、地域化、短周期等特色,在日常教育中践行工学结合的学生党员培养模式;要以校内服务为平台、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在服务教育中践行工学结合的党员教育培养;依托校企合作探索党员培养委托模式、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完善顶岗学生考核管理,进而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丰富党员培养的多维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滟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文章通过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原因,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教育内容体系,丰富教学方法,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等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利萍  
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在总计只有三年学制的情况下,党组织考察、发展学生党员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本文认为,在工学结合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社会调研和课程综合实践的机会,以认知性实习为契机,见习性实习为平台,发挥社会大课堂的锻炼作用,培养考察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通过选派教师党员下企业参与实习指导,建立学生临时支部以及网络党员交流平台,将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纳入学生整体实习鉴定范畴,发挥学校与企业双重管理、双重考核功效,保证工学结合背景下,学生党员发展顺利进行,并形成特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冬妹  
当今高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加注重毕业生人格层面的综合素质。分析了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探讨,试图找到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如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九祥  
本文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改革面临着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所以有必要对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及实施进行反思,进一步探索高职数学教育的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成涛  
工学结合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理论研究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实践开展的重要原因。工学结合研究需要形成一个理论体系,而内涵是建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工学结合内涵的界定需要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和横向的现实维度进行考查,以此为工学结合内涵的界定确立理论依据。工学结合内涵的界定要兼顾历史上不同的发展形态以及国外的现实特征,并结合自身独特性,以此为基础确立内涵的要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伟  
深化产学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分析了工学结合的意义: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实现育人与用人"零距离对接"。然后介绍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典型应用模式:"校企共管"模式、"理实一体+工学交替"模式、"双导师制"模式。最后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阐述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雯君  熊建新  
文章结合目前高职院校住宅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其思考和研究,总结出普遍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工学结合"与"工教结合"模式是高职教育中最为显著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创新视角方向,基于此视角进行住宅空间课程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的新型课程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正平  
工学结合不仅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工学结合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供激发自我超越的动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技巧。工学结合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积极推动教师实践活动,拓展教师对话平台,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组建工学结合团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