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6)
- 2023(6166)
- 2022(5172)
- 2021(4881)
- 2020(3748)
- 2019(8013)
- 2018(7972)
- 2017(14799)
- 2016(7603)
- 2015(8183)
- 2014(7626)
- 2013(7238)
- 2012(6298)
- 2011(5901)
- 2010(6021)
- 2009(6022)
- 2008(5453)
- 2007(5039)
- 2006(4547)
- 2005(3499)
- 学科
- 济(28970)
- 经济(28828)
- 农(22637)
- 业(21685)
- 管理(18150)
- 农业(14977)
- 企(14801)
- 企业(14801)
- 业经(12494)
- 方法(9996)
- 中国(9500)
- 制(7413)
- 理论(6836)
- 地方(6801)
- 农业经济(6672)
- 数学(6548)
- 财(6519)
- 数学方法(6444)
- 和(6127)
- 发(6079)
- 发展(5420)
- 展(5414)
- 策(5297)
- 学(5077)
- 工作(5016)
- 村(4961)
- 农村(4942)
- 社会(4941)
- 建设(4777)
- 收入(4684)
- 机构
- 学院(102956)
- 大学(97580)
- 管理(38998)
- 济(38973)
- 经济(37976)
- 理学(33783)
- 理学院(33439)
- 管理学(32789)
- 管理学院(32601)
- 研究(31574)
- 中国(24086)
- 农(19888)
- 京(18885)
- 科学(18326)
- 财(18264)
- 江(15666)
- 中心(15634)
- 范(15110)
- 师范(15012)
- 业大(14701)
- 所(14462)
- 财经(14350)
- 农业(14167)
- 研究所(12920)
- 经(12857)
- 州(12705)
- 师范大学(11563)
- 经济学(11480)
- 北京(11134)
- 院(10868)
- 基金
- 项目(69280)
- 研究(55513)
- 科学(55475)
- 基金(49556)
- 家(41589)
- 国家(41124)
- 社会(38121)
- 科学基金(36201)
- 社会科(34690)
- 社会科学(34681)
- 省(28813)
- 基金项目(26169)
- 教育(25368)
- 编号(24957)
- 划(22901)
- 自然(20701)
- 自然科(20283)
- 自然科学(20281)
- 成果(20274)
- 自然科学基金(19911)
- 资助(18482)
- 课题(16504)
- 发(15812)
- 重点(15159)
- 国家社会(14952)
- 部(14830)
- 创(14664)
- 年(14636)
- 性(14465)
- 项目编号(14408)
共检索到15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常兴
社会冲突论认为社会在本质上就充满着各种矛盾,社会系统是一个交织着各种矛盾与冲突现象的统一体。作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典型代表的城中村,充满着重重矛盾与冲突,体现在集体资产、经济利益、拆迁改造、文化隔阂等方面。然而普遍存在的冲突并不仅仅意味着对立与斗争,冲突对社会系统同样具有整合功能。处于冲突状态下的城中村经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元利益主体的互动与博弈、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将逐步融入城市,实现城乡有效整合。
关键词:
城中村 社会冲突 社会整合 文化融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
根据社会学冲突理论,城中村的多重矛盾和冲突既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又是社会变迁的动力。通过对温州城中村的实地考察,以及对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的分析,进而看到其深层根源。解决城中村多元矛盾与冲突的路径一方在村庄和村民,另一方则是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双方共同做出努力。
关键词:
城中村 矛盾与冲突 温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莉 米永平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涉及房屋拆迁补偿、人口户籍管理、土地权属变化、社会保障供给和村民生存发展的系统工程,其利益关系重大,矛盾纠纷频仍,村民上访不断,尤其是因其造成的群体访、越级访,乃至群体性事件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和化解城中村改造中的矛盾冲突十分重要而迫切,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套既考虑农民现实利益,又着眼于其长远发展的利益调整机制。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利益冲突 信访 维护稳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关键词:
城中村 城乡二元化制度 利益博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交易 定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林
城中村的形成既源于城乡差距导致的穷人进城,也植根于我国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传统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容易过于追求速度,见物不见人,耗资巨大,成为"绅士化运动"。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政府对庞大新移民住房保障仍有困难的情况下,应探讨城中村存续下的再生策略,通过借鉴"城市针灸法"来改善城中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实现原地再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津逵
空间上的“脏乱差”,不过是城中村冰山之一角。中国可能有一夜之城,却不可能有一天内完成的城市化。在城市化中还农民以发展的权力,他们自己就会因应市场,成为城市化中积极行动的主体。
关键词:
城中村 农民安置区 廉租屋区 土地发展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新海
“城中村”土地很值钱,“城中村”改造苦于没钱,打通两者间的鸿沟,关键在于注入经营理念,积极显化“城中村”土地资产,以规划引导这些土地得以高效合理利用,并使农民得以分享城市化的成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智刚 周素红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和城乡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是城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主体对土地收益和城市功能的博弈过程 ,城中村的改造也只有在保证三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 ,探讨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的共赢 ,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改造思路
关键词:
城中村 改造方案 文冲社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常兴 陈鹏联
城中村是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人口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实行的典型反映,虽然长期以来因环境脏乱、治安严峻、文化贫乏等备受社会诟病,但不可否认城中村在支撑我国快速而粗放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缓解由此带来的诸多物质性匮乏和社会结构性矛盾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晓罡 薛继亮
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单纯的人口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这实际上是一种因资产引致的社会分层,人为的把穷人和富人隔离开来,是一种伪"逆城市化"。从城中村改造涉及的利益主体及其界定出发,应站在新的高度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群的形成,以小城镇的逆城市化来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致力于解决好城中村改造中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社保问题、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差别居住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伪“逆城市化” 社会分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举
城中村问题是我国转型经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其实质在于:国家权力介入集体土地产权利益分配,形成国家和集体(代表城中村村民)之间的产权博弈。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国家行政命令式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逐渐转化为产权主体之间平等经济权利的交易方式,权力(或权利)与利益需要对等。在城中村集体土地产权博弈过程中,权力与利益的不平衡转换产生了利益冲突。城中村改造需要平衡这种权力与利益的转换,化解冲突。
关键词:
城中村 国家权力 集体土地产权 产权博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雄斌 马学广 李贵才
在快速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制度渐进式改革下,我国城市空间经历剧烈的转型和重构。城中村作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背景下的产物,呈现特殊的"物质—经济—社会"空间形态。现有文献对城中村的形成、发展、本质与改造模式等进行大量的探索,并形成丰富的方法与结论。然而,以非正规性为切入点的城中村研究尚不多见。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城中村的非正规性为研究重点,通过透视城中村经济活动的非正规性、住房市场的非正规性和行政管理的非正规性,揭示城中村非正规性的特征与成因,并提出非正规性治理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灿城
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产物,"城中村"出现的各种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甚至被许多人称为"毒瘤"。文章从城市化的视角出发,基于对城市化的重新理解,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城市化应首先体现其内在的变化,其本质应该体现在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与文明程度的提升体现在人的城市化程度的提升。进而提出"城中村"的本质并不是阻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城中村"的城市化是一个继续城市化过程,即是一个内涵城市化过程,而不是"以旧换新"的表象城市化过程。
关键词:
城中村 城市化 模式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