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7)
- 2023(16152)
- 2022(14024)
- 2021(13121)
- 2020(10959)
- 2019(24689)
- 2018(24625)
- 2017(47497)
- 2016(25774)
- 2015(28621)
- 2014(28324)
- 2013(27592)
- 2012(25028)
- 2011(22544)
- 2010(22383)
- 2009(20985)
- 2008(20239)
- 2007(17672)
- 2006(15443)
- 2005(13689)
- 学科
- 济(94429)
- 经济(94284)
- 管理(79477)
- 业(73756)
- 企(62529)
- 企业(62529)
- 方法(42732)
- 数学(36186)
- 数学方法(35720)
- 财(29182)
- 农(26518)
- 中国(25663)
- 业经(23461)
- 制(22585)
- 学(22033)
- 务(19126)
- 财务(19050)
- 财务管理(19013)
- 理论(18085)
- 企业财务(18078)
- 农业(17742)
- 地方(17432)
- 贸(17023)
- 贸易(17015)
- 易(16561)
- 银(16237)
- 银行(16194)
- 技术(16174)
- 和(15971)
- 体(15549)
- 机构
- 大学(360387)
- 学院(358231)
- 管理(141453)
- 济(137717)
- 经济(134633)
- 理学(122387)
- 理学院(121024)
- 管理学(118906)
- 管理学院(118234)
- 研究(116998)
- 中国(86051)
- 京(75729)
- 科学(72678)
- 财(67615)
- 所(58012)
- 农(56145)
- 财经(53877)
- 中心(53408)
- 业大(53119)
- 研究所(52740)
- 江(51996)
- 经(48918)
- 范(47487)
- 北京(47229)
- 师范(47024)
- 农业(44016)
- 院(42558)
- 州(42362)
- 经济学(41688)
- 财经大学(40222)
- 基金
- 项目(247325)
- 科学(194853)
- 研究(182086)
- 基金(179694)
- 家(156356)
- 国家(155077)
- 科学基金(133574)
- 社会(114574)
- 社会科(108488)
- 社会科学(108464)
- 省(96327)
- 基金项目(95272)
- 自然(86817)
- 自然科(84797)
- 自然科学(84776)
- 教育(84109)
- 自然科学基金(83244)
- 划(81164)
- 编号(74990)
- 资助(73130)
- 成果(61700)
- 重点(55035)
- 部(54472)
- 创(51760)
- 发(51600)
- 课题(50993)
- 创新(48256)
- 制(47805)
- 科研(47175)
- 教育部(47171)
- 期刊
- 济(150378)
- 经济(150378)
- 研究(104368)
- 中国(67853)
- 学报(58571)
- 财(53260)
- 科学(52051)
- 管理(51757)
- 农(51599)
- 大学(44091)
- 教育(41840)
- 学学(41259)
- 农业(35463)
- 融(30191)
- 金融(30191)
- 技术(29694)
- 财经(26412)
- 业经(25440)
- 经济研究(24132)
- 经(22534)
- 图书(21343)
- 问题(19096)
- 理论(18095)
- 业(17686)
- 版(17297)
- 科技(17252)
- 实践(16628)
- 践(16628)
- 技术经济(15873)
- 现代(15751)
共检索到518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颖 郭雯君 张梦柳 景涛
[目的/意义]辩护性评论是针对一阶段负面评论进行反驳和纠正的二阶段在线评论。在冲突视角下探究辩护性评论信息的产生及传播动力机制,能够完善在线评论研究体系,为网络中冲突行为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回顾在线评论和冲突相关文献,结合在线评论传播动机和冲突的特点对辩护性评论的传播动机、驱动路径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根据辩护性评论传播者关注自我和关注他人的强度,可将辩护性评论分为4种类型,其传播动机分为品牌认同、品牌依恋,利他主义、追求公正,自我提升,自我表达和环境提升;在辩护性评论生成过程中,用户在认知和情绪两条驱动路径下对信息加工,形成评论的主题、具体内容和情绪基础;最后将辩护性评论的传播过程分解为4个阶段及6个环节并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
辩护性评论 传播机制 动机 冲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达宇 张苗苗 熊青
[目的/意义]用户投入真情实感所撰写的评论更加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从依恋理论的视角探究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动力机制,为提高用户生成内容质量提供新的理论思路,对从信息源视角实现用户评论信息与用户生成内容的优化管理具有借鉴指导意义。[方法/过程]结合依恋理论、用户生成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以用户依恋作为内驱动力,探讨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动力来源与动力结构,分析依恋对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驱动方式、驱动过程以及影响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依恋驱动因素。[结果/结论]认为用户表达自我、实现自我、愉悦自我是生成在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臧一鸣 郑满生
文章提出了农业信息传播动力机制的概念:基于经济利益的内生动力和基于政府引导的外部动力联合作用下的市场驱动,建立了大荔模式动力机制模型,分析了其动力机制的结构及各种动力因素的产生和作用,以期提升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韩朝 魏傲希 王丽娟
指出社会事件网络传播历经潜伏期、膨胀期、高峰期和消退期,主要在前三个时期会受到驱动因素的影响。网络用户激愤情绪是社会事件网络传播的表面驱动因素,表面驱动因素在核心驱动因素——事件基本属性和政府对事件的处理状况的作用下形成。社会事件网络传播机制体现了信息生态的基本思想——系统、平衡、动态和人本。通过对驱动因素、驱动点、驱动路径的解析,得出社会事件在社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驱动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建华 郭儒鹏
新中农阶层是近几年在农村人口流动和土地流转双重压力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资源禀赋成为村内各阶层间的"缓冲带",并在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彰显出独特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对新中农阶层在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过程中内推和外拉的动力机制分析,得出其具有参与农业技术信息传播、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并给出其具体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
新中农 信息传播 动力机制 实践样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0901016)项日负责人:刘德海博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近年来管理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结构复杂性、信息匮乏或过剩、矛盾对抗性、难以预测的高度突发性、事态发展不确定性和决策时间紧迫等高度复杂性的非常规边界特征。"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曹玉平
通过阐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内涵、价值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关系,提出两者利益冲突表现为私有性与公有性冲突、独占性与共享性冲突,并从理论规范、法律保障、图书馆管理等方面提出构建两者利益平衡的设想,以期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又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谈苏欣
循证教育研究对基于事实揭示教育规律、提升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基于证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改革是不可或缺的。制约循证教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限度有三重:一是研究目的上倾向于片面地以“有效性”为最大追求,难以回答教育中的价值问题;二是研究方法上易陷入纯粹的技术主义与应用的取向;三是研究结果上“证明”多于“创造”,各相关方在教条化的框架中出现惰性,反被“证据”制约。要突破循证教育研究的限度,首先应从横向上追问“证据”之于教育研究的概念原点,让价值在技术之上、“求用”的同时也“求真”;其次,应从纵向上回溯相关教育思想史渊源,不仅关注“证据”、更要关注“证据”背后真切的时代背景与具体的教育问题,化解“客观证据”与“意识形态”的矛盾;最后,应反思“教育”与“证据”的关系,促进循证教育研究与其它研究范式与方法的结合,从机械循证到自主循证,唤醒沉睡在教条主义中的循证教育研究。
关键词:
循证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科学性 证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子柯
近年来,在线社交网络越来越成为情报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而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和防控。本文从复杂网络角度总结了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的结构、算法和动力学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在线社交网络结构分析、信息传播动力学、网络结构预测算法;系统地总结和比较了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模型和算法,并指出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归纳了评价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指标体系。有助于深层次理解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理论,并为舆情监控和信息侦测等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信息传播 社交网络 链路预测 复杂网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利
我国劳动力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劳动力开始流动而逐步建立发育起来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完善的因素很多,例如政府的行政干预、高校的扩招、地方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的存在以及劳动力市场人为分割的制度壁垒的存在等等。这些因素致使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顾振哲
中韩刑事辩护制度比较研究顾振哲韩国律师制度是于1905年创立起来的,迄今己有近90年的历史。韩国现有律师2260名(1992年统计数字),按全国人口计算约每1.5万人有一名律师。其中刑事辩护工作是律师的主要业务之一。韩国《刑事诉讼法》及《律师法》所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宾文高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已规定了指定辩护制度,我们应正确认识其与法律援助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的贯彻执行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法制不断健全的进程中,完善指定辩护制度是必要的。
关键词:
指定辩护 法律援助 辩护权 制度完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尔思 张菁菁 周伟
基于系统动力学提出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城镇化群体冲突的特征,从政府、公众和其他相关方三方面分析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影响因子体系,建立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系统流图和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拟合不同层面影响因子对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群体性冲突动力系统中各影响因子的实际作用程度,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政府因素是导致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重要因素,而公众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我国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尔思 张菁菁 周伟
基于系统动力学提出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城镇化群体冲突的特征,从政府、公众和其他相关方三方面分析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影响因子体系,建立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系统流图和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拟合不同层面影响因子对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群体性冲突动力系统中各影响因子的实际作用程度,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政府因素是导致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重要因素,而公众及其他相关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