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1)
- 2023(13415)
- 2022(11394)
- 2021(10713)
- 2020(9158)
- 2019(20590)
- 2018(20197)
- 2017(39402)
- 2016(21265)
- 2015(23712)
- 2014(23286)
- 2013(23121)
- 2012(21611)
- 2011(19409)
- 2010(19222)
- 2009(17642)
- 2008(16588)
- 2007(14590)
- 2006(12824)
- 2005(10888)
- 学科
- 济(95660)
- 经济(95559)
- 业(62677)
- 管理(55548)
- 农(51220)
- 方法(43408)
- 企(40249)
- 企业(40249)
- 数学(39838)
- 数学方法(39419)
- 农业(34063)
- 财(23809)
- 业经(23387)
- 地方(23205)
- 中国(22450)
- 制(16831)
- 学(16006)
- 贸(15959)
- 贸易(15954)
- 易(15379)
- 发(13547)
- 技术(13139)
- 环境(12841)
- 农业经济(12643)
- 融(12512)
- 金融(12509)
- 务(12262)
- 财务(12231)
- 财务管理(12195)
- 体(11982)
- 机构
- 学院(296188)
- 大学(291859)
- 济(125270)
- 经济(122949)
- 管理(116626)
- 理学(102168)
- 理学院(101134)
- 管理学(99373)
- 管理学院(98845)
- 研究(98176)
- 中国(74481)
- 农(68374)
- 科学(60426)
- 京(58724)
- 财(55887)
- 农业(52660)
- 业大(50879)
- 所(48788)
- 中心(48043)
- 江(44735)
- 财经(44490)
- 研究所(44348)
- 经(40773)
- 经济学(38566)
- 州(37364)
- 范(37220)
- 师范(36789)
- 北京(35366)
- 经济学院(35130)
- 院(34913)
- 基金
- 项目(210127)
- 科学(166387)
- 基金(154563)
- 研究(152043)
- 家(135092)
- 国家(133937)
- 科学基金(115551)
- 社会(99113)
- 社会科(93698)
- 社会科学(93668)
- 省(84533)
- 基金项目(82129)
- 自然(74702)
- 自然科(72964)
- 自然科学(72944)
- 自然科学基金(71671)
- 划(69045)
- 教育(68889)
- 资助(62931)
- 编号(60595)
- 成果(47550)
- 部(47204)
- 重点(47056)
- 发(46425)
- 创(43625)
- 国家社会(41525)
- 课题(41425)
- 创新(40873)
- 科研(40754)
- 教育部(40258)
- 期刊
- 济(137498)
- 经济(137498)
- 研究(81247)
- 农(70972)
- 中国(56686)
- 学报(49092)
- 农业(48610)
- 科学(45030)
- 财(41676)
- 大学(38487)
- 管理(38176)
- 学学(36949)
- 融(29143)
- 金融(29143)
- 业经(28868)
- 技术(24696)
- 教育(24457)
- 业(22876)
- 财经(21550)
- 经济研究(19858)
- 问题(19854)
- 经(18327)
- 版(16595)
- 农村(15187)
- 村(15187)
- 农业经济(15171)
- 世界(15088)
- 统计(14823)
- 资源(14182)
- 业大(13969)
共检索到430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国胜
通过对贵州和云南两省516名农村居民的实证调查,揭示了西南地区农村居民行政冲突中的多元应对方式及其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应对"官—民"冲突的方式依次为"协商""体制内抗争""逃避""体制外抗争"。农村居民对基层政府表现出了较高的信任,且其政府信任程度受冲突应对方式的显著影响。与行政冲突中倾向于"协商"的居民相比,倾向于"逃避"和"体制外抗争"的居民,其政府信任要明显相对更低;倾向于"体制内抗争"的居民,其政府信任则没有显著差异。虽然体制外抗争和逃避对政府信任均具有负面影响,但前者对政府信任的消极影响相对更大,显著性更高。研究表明,加强政府信任建设,有必要引导民众更加理性地应对...
关键词:
西南地区农村居民 冲突应对方式 政府信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欢欢 熊学萍
本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金融素养测评框架(PISA)的基础上,结合金融素养测评的三大经典维度、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的实际特点,从基本金融知识认知、金融知识理解和应用、风险和回报、金融规划等6个方面,构建了专门针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测评框架,并利用湖北和河南两省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际测评,分析了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总体来看,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较低,这一结论与国际主流观点相符,且在上述6个方面的得分差异较大;受教育程度、非农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越高;男性、参加过学校金融教育或社会金融培训和50~59岁的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较高;父母是文盲的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较低;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对个人金融素养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农村居民 PISA测评框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存儒 武照亮 曾贤刚
为理清气候变化感知影响农户生计的基本路径和内在逻辑,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镇农户调查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变化感知对其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感知对农业生计策略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但对非农业策略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气候变化感知同时通过适应性行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计策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计策略向非农化方向发展;3)气候变化感知对生计策略的影响路径表现出明显的农户个人因素差异和农业生产环境差异,风险喜好型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农户群体更倾向于调整和转变生计策略,存在农业补贴和农业基础设施较完备时农户倾向于坚持农业生计策略。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气候变化政策、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敏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夯实"三农"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总量的角度分析了云南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深入剖析了云南农村居民在不同时期8类消费支出项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影响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如何促进云南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云南农村居民 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晟 宁德煌
文章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logit)对影响云南农村居民购买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进行分析。从实证结果发现,教育水平、家庭收入、食品购买地点、主观意识中的风险意识和健康意识这五个变量对云南农村居民购买假冒伪劣食品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云南农村 食品安全 购买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屠鹃
自然灾害风险感知水平是影响风险防范意识和行为的直接原因,研究个体对于自然灾害风险感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农村居民地震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需求"微观调查数据作为样本,从多角度分析了云南省楚雄州农村居民对于地震风险的感知水平,同时研究了个人的灾害经历、风险暴露程度、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和其他特有因素对于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经历对于风险感知具有正负两种效应;风险暴露程度与风险感知水平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诸如年龄、性别、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都会对个体的风险感知产生明显的影响;特有因素中,政府对于地震的宣传和发放的地震应急包会降低个人的风险感知水平。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梅
本文根据全国和云南省1986-2005年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数据,建立全国和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型,对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规律进行研究,并且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作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云南省农村居民不仅基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低于全国农村居民,而且样本期间平均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全国农村居民的结论,认为这一切都是云南省农村居民收入过低造成的,对此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琳 蔡乐 杨媚 陶杰 赵科颖
目的:分析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农村居民冠心病的直接、间接和无形经济负担。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地1519名35岁以上的村民,通过现场问卷调查,获取冠心病的患病及经济负担资料。结果:该地农村居民冠心病的患病率为1.58%,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7%,女性为1.20%。男性冠心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冠心病患者人均直接、间接和无形经济负担分别为9053.6元、1164.6元和4550.2元。该地村民冠心病总的经济负担为2383369元,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4967.6元。53%的冠心病患者靠借款或变卖家产支付医疗费用。结论:冠心病给丽江市古城区农村居民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应该采取措施降低冠心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冠心病 疾病经济负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小平 王情 谷晓坤
以山东省和福建省为例,通过农户调查对两地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比较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探索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实施机制,为保障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结果显示,两个样本区农户居民点整治意愿都比较高,普遍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期望较高,并且补偿方式上倾向于选择一次性货币补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在土地处理方式与安置方式上有不同的诉求:在土地处理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农户较为愿意将其土地全部征收,多数愿意转为镇民,反之,农户只较为愿意进行居民点整治,转为镇民的意愿较低;在安置方式方面,虽然都较为愿意选择就地集中改造建村或新建中心村,但是,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玉锋
本文运用对1042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信任对农居保制度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研究有三大发现:第一,通过因子和均值分析发现,农民的信任可以分为特殊信任、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农民的特殊信任水平最高,政治信任水平次之,社会信任水平最低;第二,基于回归分析发现,农民的特殊信任、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对农居保制度满意度均有正效应;第三,农民的特殊信任和政治信任对忠诚度有正向影响,但社会信任对忠诚度没有影响。本文从信任视角对农居保制度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任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 满意度 忠诚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国友
明清时期的云南农村居民,由于居住环境、生产发展水平、食物来源状况以及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习俗。云南农村居民的饮食风俗体现在主食、副食、饮料等不同类别食物的构成状况、加工方法、食用方式以及"尝新""食生"等独特的地方民族习俗等各方面。明清时期云南农村居民的饮食风俗,反映出传统农业社会中居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面貌,同时,也积淀为现今云南地区独特的地方饮食文化。
关键词:
云南 农村 饮食 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梅 陈志钢
本文利用贵州省3个行政村的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惠农政策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比较强,其中,低收入组农村居民有较大的机会移动到中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低收入组居民向上流动,从而减少长期贫困和促进长期平等。目前惠农政策对收入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增加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帮助低收入组居民向上流动,而间接影响比较有限,即通过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进而实现向上流动的影响比较小。尽管贫困地区低收入居民有较大的向上流动机会,但他们的收入彳艮不稳定,容易从中收入组和高收入组重新回落到低收入组。政府应...
关键词:
收入流动 惠农政策 农村居民 贫困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婧 周发明
本文首先利用恩格尔系数和消费支出构成对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农村居民目前还处于温饱阶段,不过已逐渐开始向小康阶段过渡;然后借助1995—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湖南统计年鉴》中的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以及杂项商品与服务八类人均全年消费支出数据,建立了扩展的消费支出系统(ELES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湖南农村居民年均基本消费支出水平、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ELES模型 湖南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德勇 贾晓芳
本文以湖南省为例,选取1995-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八类消费项目支出数据,在分析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运用E L E S模型实证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纯收入间的关系。结论如下:随着收入的增加,湖南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食品仍为消费重点,以生存型消费为主;边际消费倾向表明,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意识较强,食品、居住、医疗保健是其消费热点;收入弹性结果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逐渐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收入 ELES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奇放 翟国方 鲁钰雯 邹佳雯
基于野生动物生境保护的创新视角,以云南省高黎贡山羚牛活动区域为例,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运用最小耗费路径法(MCR)对羚牛生境景观安全格局进行评价,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模型对农村居民点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然后通过构建互斥性矩阵对以上两类评价结果进行交叉分析,形成了六类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整理方向及提升路径;最后基于整理过程中客观成本的变化曲线,划分了研究区居民点的整理时序,即近期优先整理320个居民点,中长期共选择性整理474个居民点,并明确了各个时期的整理规模及整理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调查与研究
中国西南地区饲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关系——基于对四川、云南、贵州的实地调研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基于云南贵州两省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初中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自尊、多元文化意识的链式中介效应——以云南省楚雄州为例
花卉生产状况及花农行为决策分析——来自云南、广东两省的调查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社会福利价值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农村居民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湖北、贵州的调查
生态文明视域下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消解——基于云南T县的田野调查
云南丽江瓦莎毕公司与农户利益冲突的调查报告
贵州省独山县农村居民对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意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