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5)
2023(10933)
2022(9713)
2021(9244)
2020(7677)
2019(17795)
2018(17976)
2017(34358)
2016(19035)
2015(21513)
2014(21793)
2013(21265)
2012(19477)
2011(17472)
2010(17297)
2009(15731)
2008(14997)
2007(12926)
2006(11275)
2005(9687)
作者
(55430)
(45846)
(45578)
(43433)
(29131)
(22067)
(20717)
(18245)
(17526)
(16376)
(15818)
(15326)
(14557)
(14497)
(14099)
(14073)
(13773)
(13676)
(13047)
(13020)
(11552)
(11294)
(11090)
(10458)
(10260)
(10169)
(10168)
(9997)
(9271)
(9168)
学科
(71805)
经济(71719)
管理(52643)
(48311)
(39968)
企业(39968)
方法(33003)
数学(28425)
数学方法(28090)
(19876)
中国(18776)
(17967)
(17376)
地方(17181)
业经(15681)
(13870)
理论(13315)
农业(13204)
(12076)
(11980)
贸易(11975)
(11569)
环境(11328)
技术(11232)
教育(11138)
(10837)
银行(10791)
(10733)
财务(10663)
财务管理(10643)
机构
大学(264312)
学院(262917)
管理(104869)
(97538)
经济(95196)
理学(91191)
理学院(90102)
研究(89182)
管理学(88454)
管理学院(87993)
中国(64170)
科学(58250)
(57275)
(45342)
(45198)
(43996)
业大(41936)
研究所(41760)
中心(39944)
(37716)
(36296)
北京(36056)
师范(35910)
财经(35555)
农业(35495)
(32871)
(32305)
(31143)
技术(29549)
师范大学(29017)
基金
项目(187167)
科学(145516)
研究(136671)
基金(133719)
(117545)
国家(116563)
科学基金(98901)
社会(82744)
社会科(78136)
社会科学(78115)
(73598)
基金项目(71848)
自然(65656)
自然科(64097)
自然科学(64079)
自然科学基金(62889)
教育(62670)
(62459)
编号(56837)
资助(54858)
成果(46496)
重点(41684)
(40546)
(39738)
课题(39296)
(38584)
创新(35913)
科研(35821)
项目编号(34955)
大学(34387)
期刊
(106127)
经济(106127)
研究(76071)
中国(49640)
学报(45726)
(41126)
科学(40927)
管理(37473)
大学(33692)
教育(33285)
(32019)
学学(31607)
农业(28681)
技术(22781)
(19775)
金融(19775)
业经(17880)
财经(16371)
经济研究(16206)
图书(15646)
(14305)
(13817)
问题(13805)
科技(13769)
理论(13206)
(12756)
实践(12336)
(12336)
业大(12017)
资源(11885)
共检索到377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权  张亮  
秦巴地区地处川、陕、楚三省交界地带,管理困难。随着康乾时期大量移民涌入,社会矛盾日渐尖锐,最终导致嘉庆初年白莲教战争的爆发,秦巴地区乡村秩序一度崩溃。嘉庆亲政后,由单纯军事镇压转而通过办团练、兴寨堡等手段对付白莲教军。通过寨堡体系的建立过程、空间建构、内部秩序、作用、影响等探讨,可知清廷通过建立寨堡体系不仅消弭了战乱,也强化了对这一区域的统治,成为清朝维护地方统治秩序的重要借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永翔  
清中期,玉米作为一种新粮食作物,在秦巴山区的引进和广泛种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原有的生产与生活模式。玉米以其环境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等优点,吸引了更多外来移民来此垦种,使秦巴山区民众的生活状况得到了较大改观,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打破了这一地区的封闭状态。但因人口过度增长所产生的粮食压力,又使秦巴山区遭到破坏性开垦,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成受明  李宸强  陈春华  
秦巴山区被列为我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在我国"十三五"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对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非线性科学分形理论以及GIS相关软件的运用,对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的城市首位度、规模等级分形特征、空间向心性分形、均衡性分形、关联性分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但是首位城市不突出、城镇体系呈现扁平,以通川区为中心的集聚性显著,城镇空间分布结构不紧凑,交通网络发育度亟待提高。以上结论可以为四川秦巴山区城镇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和引导对策,为同类型地区城镇体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鱼晓惠  周庆华  刘培丹  
随着绿色低碳理念的推行,绿色循环发展已成为我国转型期实现平稳过渡的关键要务。秦巴山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加强对这一地区绿色循环发展政策的研究,有助于决策者设计合理的政策支撑与完善的政策保障,确保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文章构建类量化政策分析框架,运用实证分析研究秦巴山地区2004~2015年期间的71项绿色循环发展政策文本,从政策数量、政策主体、政策主题的时序演化以及政策工具和作用面等方面进行类量化分析,对政策体系的特征、政策文本的演化以及政策建议进行总结,旨在为秦巴山地区绿色循环发展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技术手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淑新  胡仪元  谢泽明  胡凡  
生态补偿是统筹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稳定发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在分析秦巴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位一体"的综合生态补偿体系,其中科学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基础,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是关键,多元化生态补偿资金是前提,完善市场交易补偿是支撑,拓展生态补偿方式是抓手,加强生态补偿资金监管是保障,以期为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实践提供参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淑新  胡仪元  谢泽明  胡凡  
生态补偿是统筹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稳定发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在分析秦巴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位一体"的综合生态补偿体系,其中科学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基础,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是关键,多元化生态补偿资金是前提,完善市场交易补偿是支撑,拓展生态补偿方式是抓手,加强生态补偿资金监管是保障,以期为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实践提供参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动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林敏  张江波  刘志斌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中国工程院启动重大咨询项目"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绿色交通战略研究是秦巴山区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绿色交通战略研究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绿色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提出以"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代价最低和经济效益最大"为最优目标来构建绿色交通网络体系的基本思想;并从交通运输中的绿色要素角度考虑,通过对四川秦巴山区市县区主要区域职能分析,选取以"农副产品资源、旅游资源和区位资源"为四川秦巴山区绿色交通网络构建的基本要素,将这3种要素与交通网络体系进行了关联性分析,从定性的角度提出了当前交通网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最后以农副产品资源要素为例,构建了"能源消耗最低"为优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成受明  王若冰  陈春华  
四川秦巴山区是我国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国家扶贫攻坚政策背景下,对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国内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评价的原则、指标以及评价方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居住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大方面提出了26个单项指标,在区县层面对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和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居住建设和社会经济因素得分较低,生态环境因素得分较高。评价结论可以为四川秦巴山区后续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贫困地区人居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永  黄文典  张陵蕾  李嘉  脱友才  
针对受水资源开发影响的四川秦巴山区河流生态补偿体系中,现有的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模式、补偿支付制度及补偿激励政策的问题,探讨了秦巴山区河流生态补偿体系的构建。根据秦巴山区河流生态体系的特点,提出了4种生态补偿原则;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分析,确定了生态补偿的主客体;采用Vague集相似度量方法,构建了相应的补偿标准;针对不同的生态补偿内容和补偿主客体,建立了3种补偿模式;设计了激励政策系统框架;并提出了生态补偿度评价方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江波  林敏  刘志斌  
四川秦巴山区绿色交通系统构建中的三大要素,农副产品资源、旅游资源与区位资源,与秦巴山区绿色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农副产品与公路运输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旅游资源与公路运输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以不同交通体系耦合作用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为例,分析了四川秦巴山区绿色交通网络系统与交通运输方式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四川秦巴山区东部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如何依赖较为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而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与当前广元—成都等铁路干线密切关联,区位资源、交通运输方式如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等问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艳  
秦巴山脉拥有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区域内包括多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设立秦巴国家中央公园,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各类型保护地,有利于保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我国国家公园的法律体系框架,系统梳理了秦巴地区涉及的现有保护地类型的地方法规。建议制定《秦巴国家中央公园管理条例》,为保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统一管理、跨省协作的政策依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刘业青  
导生关系对研究生学术成长及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隐性冲突在导生关系中普遍存在,但并未得到重视和研究。研究生沉默与被动背后,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意义建构。期望和代沟形成的认知与诉求差,叠加“不必要、不敢、不愿”的隐形沟通屏障是导生隐性冲突的背景板,而搭载时间、话语、情感的微观权力运行是冲突生成的直接原因。导生隐性冲突投射出基于现代社会发展与转型的价值波动、工具理性侵蚀等因素造成的精神危机常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小红  王钺  陈叙笛  刘琼  陶国平  
为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顺应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力求打造秦巴山区对于世界与中国的价值地位,就要在了解秦巴山区旅游行业中游客需求、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梳理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独有特点、旅游产业的业态及构成,优化秦巴山区旅游发展的空间协调性,不断开拓绿色循环发展道路,探索绿色支撑体系,以便促成推动秦巴山区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四川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对于实现四川秦巴山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林  郭文杰  王芙蓉  
总结了多项目管理和冲突管理的文献资料,利用修正的聚类评价模型构建冲突测度指标的模块架构,勾勒包括个人心理预期状态、对抗性和组织文化认同等在内的10个维度和其包含的33个单项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探民  杜双田  周雷  
秦巴山区历史上森林覆盖面积较大 ,野生珍稀动植物较多。但自 1 8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入和增殖 ,乱垦滥伐 ,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秦巴山区生态重建 ,恢复植被是前提 ,重点是生物区系地理成分的恢复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基础 ,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天然生物种质“基因库”的作用 ;山川兼治是重要途径 ,山川结合 ,综合治理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是生态重建的有力保证。秦巴山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课题组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 ,分别提出了“林 -草 -牧”、“粮 -果 -牧”和高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