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0)
2023(6905)
2022(5718)
2021(5558)
2020(4370)
2019(9932)
2018(10053)
2017(18167)
2016(9899)
2015(10860)
2014(10914)
2013(10428)
2012(9909)
2011(9094)
2010(9662)
2009(9340)
2008(9326)
2007(8658)
2006(8203)
2005(7042)
作者
(28073)
(23904)
(23504)
(22682)
(14992)
(11696)
(10756)
(9154)
(9143)
(8566)
(8270)
(8262)
(7798)
(7448)
(7421)
(7073)
(6948)
(6812)
(6698)
(6667)
(6086)
(5818)
(5610)
(5600)
(5430)
(5335)
(5325)
(5167)
(4903)
(4858)
学科
(39962)
经济(39797)
(25833)
(25807)
管理(21290)
(18288)
企业(18288)
农业(17061)
业经(14557)
中国(13968)
(13036)
方法(12793)
(10364)
(9430)
(8831)
数学(8692)
理论(8611)
数学方法(8496)
地方(8420)
(8229)
土地(7595)
(7380)
银行(7371)
(7361)
金融(7360)
农业经济(7278)
(7257)
(7142)
发展(7132)
(7121)
机构
大学(139732)
学院(139650)
(54801)
经济(53395)
研究(53194)
管理(49316)
理学(41192)
中国(40741)
理学院(40640)
管理学(39774)
管理学院(39499)
科学(31735)
(30729)
(30448)
(28423)
(27102)
中心(24549)
研究所(24161)
(23294)
农业(22306)
(22262)
师范(22094)
业大(21385)
财经(20801)
北京(19688)
(18777)
(18410)
(18372)
(17890)
师范大学(17779)
基金
项目(87340)
科学(68579)
研究(67284)
基金(62723)
(55533)
国家(54502)
科学基金(45385)
社会(44849)
社会科(40875)
社会科学(40859)
(33687)
基金项目(32693)
教育(30727)
编号(28530)
(28184)
自然(26736)
自然科(26089)
自然科学(26083)
自然科学基金(25611)
成果(25360)
资助(24464)
课题(19888)
(19677)
重点(19569)
(19183)
国家社会(18274)
(18060)
(17778)
(17627)
(17271)
期刊
(76808)
经济(76808)
研究(47067)
中国(39192)
(35486)
学报(24357)
科学(23349)
农业(22949)
教育(22263)
(21866)
大学(19682)
学学(18252)
管理(18068)
(15708)
金融(15708)
业经(14741)
财经(10973)
技术(10570)
经济研究(10151)
(9684)
(9613)
问题(9564)
(9480)
农村(9299)
(9299)
农业经济(8845)
社会(8400)
世界(7554)
业大(7123)
社会科(6899)
共检索到234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云峰  
婚姻习俗的变革是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互动的结果,婚姻自由政策推行过程中伴随着革命、性别与传统的复杂纠葛。华中根据地颁布了一系列婚姻自由政策与法令,但新政的推行遇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包括婚姻自由与革命整体利益的矛盾,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乡村习俗的制约,代际、性别矛盾等。婚姻自由政策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革命、传统、性别之间存在激烈的博弈与互动。面对种种制约,根据地将妇女权利的提升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尊重旧习惯,利用旧形式,使革命政策尽量与传统习俗相适应;在婚姻变革实践中发挥上层阶级与宗族势力的作用。革命既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中一  
本文透过对一个地区两个时期的婚俗比较,发现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农村改革开启了农村社会婚嫁习俗各个方面的重塑,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农村社会婚嫁习俗形式的更迭和内容的变异。在此意义上,乡村婚姻习俗的变迁过程实际是传统婚姻习俗与现代婚姻理念的互动过程,互动的结果并不是哪一方完全消灭对方,而是由冲突而融合,由融合而再造。农民正对传统婚嫁习俗和现代婚姻文化二者同时进行"扬弃",从而创造了一种包含两者因素又不同于任何一方的婚俗新样态。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司马义·热西提  
人类的生活环境及宗教信仰,对人类的婚姻习俗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维吾尔族人在缔结婚姻的过程中,其媒人的选择与定亲仪式、尼卡哈仪式以及男方给女方所送的彩礼,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乡村社会维吾尔族婚姻习俗的不断变迁,与我国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郎润芳  贾海娥  
《格萨尔王传》蕴藏着古代藏族社会的婚姻习俗及其历史文化,族外婚、婚姻不自由、抢婚、妻从夫居、一夫多妻、弃妇等现象,反映出古代藏族社会的婚姻中妇女地位的低下。《格萨尔王传》中所体现的具有藏民族特性的婚姻习俗及其历史文化,是藏族由原始社会末期进入奴隶社会的婚姻习俗的真实写照,也是藏族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活的反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琳  
婚姻模式、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出现了世界性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妇女问题是最突出、最复杂的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世界各地的妇女婚龄模式及其变化、男女结婚率、离婚率的差异,以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责任及地位的差异和变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纪德奎  
城乡教育一体化既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城乡教育统筹与均衡发展目标的完善与超越。它要求乡村学校文化具有一体的建设思路、渐进的发展模式、本土化的文化服务和超前的价值引领,但这与当前二元教育机制和跨越式变化等产生的问题存在冲突。为此,需要通过构建文化共同体、建立稳健的转型机制、开展改革实验等途径来进行有效调适。
[期刊] 求索  [作者] 谭同学  
婚姻不只是私事,其变动乃社会转型与治道变革的一部分。1950年出台的新婚姻法极其注重保护社会中下阶层的品格,对社会治理与治道变革有深远影响。它虽不够专业化,但并非简单意识形态。而一味追求形式上专业化,却可能导致社会治理紊乱。因此,透视社会治道变革,尤应重视历史情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莉  
1949年以来,在国家革命与市场经济的双重运动下,无论是择偶过程、婚姻相处模式、离婚问题等,中国农村的婚姻关系都发生了实质性变革。中国农村婚姻关系依次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传统时期生育优先婚姻的社群模式;社会主义集体化年代恋爱与婚姻的泛政治化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催发的婚姻革命与核心家庭本位;以及当前日益迈向个体主义的婚姻文化。以发展的眼光,中国农村婚姻关系将会日益从集体主义的婚姻土壤迈向现代个人主义的个体化体验。这其中,延续与变革是不可分割的,结构的变动与观念的变迁也是互构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夏云  
在以往宏大的革命叙事背景的视角下,根据地新权力阶层长期在研究者的视阈中失语。作为根据地乡村新的有权阶层,冬学为他们提供了革命思想启蒙、觉醒、成长的环境。乡村新权力阶层的形成,推动了根据地政治生态的重构,使中共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控制,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的组织真空,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干部储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甜  李博  左停  
新一轮农地确权的政府目标是为了实现对农地的简单标准化管理,强化对农地的产权规制,推动对农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但却与乡村长期存在的乡土惯习产生了冲突。这些乡土惯习主要体现在土地分配方式复杂模糊、土地关系注重乡土礼俗、土地经营关注家庭生计三方面。鉴于当前自上而下推行的农地确权使村集体失去了对土地的处置权利,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忽略了地方差异和村民需求,政府应由农地确权的管理者变为服务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只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边界,让农地确权成为村庄内部集体决策的结果,允许区域差异性的存在,实现政府目标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本文着重对20世纪40~90年代所有制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背景下农民的婚姻家庭变动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按照本研究,土改以后婚姻年龄由民间确立变为政府硬性约束,在集体组织网络之中,早婚行为被有效地抑制;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使传统家长权力失去发挥的基础,核心家庭由私有制时代的简单多数变为绝对多数;集体经济尽管没有消除贫困,但却将饥荒降低到历史上的最低程度,农民家庭人口的生存能力得以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长与这种制度环境有密切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邵钢锋  
由于杭州湾南岸曹娥江河口沙洲的不稳定性,位于曹娥江河口东岸的绍兴沥海、上虞雀嘴两地因沙洲渔业资源时起冲突,1947年发生渔民斗殴杀人事件,更是反映了近代近海湾区的渔业治理难题。事件中包括乡长谈判被勒、媒体推动舆潮、渔会呈文请愿、旅外同乡会施压等,士绅、县参议会、县政府、区专署、省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体现了政府权力、风俗习惯与司法决策在解决双方冲突中的不同作用。由渔民越界纠纷而引发的近海湾区冲突展现了河口渔民生存实态,以及地方政治精英协调渔业捕捞秩序、涉事各方逐步确立并完善非正式制度的实现路径。重要的是,对绍上湾区冲突历史的考察不仅呈现了公共资源的治理问题的复杂性,更提示我们注意中国社会渔业资源治理难题背后的历史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信来  李大卫  
现代化转型冲突导致传统价值观的崩溃与道德真空的出现,在解决现代化转型冲突的方式上,折中主义比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对策更为可取。只有继承启蒙事业,积极吸收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扬弃,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丽丽  靳娇娇  
随着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乡村治理格局。在此背景下,组织冲突的发生在所难免。因此,总结组织冲突的类型,分析其对乡村治理秩序的影响机理,进而确定乡镇政府、村支部和村委会等正式组织和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代表的非正式组织的角色定位,对构建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乡村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永峰  张传英  王锦远  
以村民直选村级领导人为主要特征的乡村民主政治制度,已在全国大多数乡村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这无疑将会极大地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进程。但无庸讳言,由于其开创性的特征,以及因文化背景、认知水平、人口素质的差异和乡村社会、政治生态的多样性及其他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其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