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6)
2023(4500)
2022(3911)
2021(3890)
2020(3127)
2019(7293)
2018(7477)
2017(14372)
2016(8042)
2015(8578)
2014(8754)
2013(8261)
2012(7644)
2011(6979)
2010(7373)
2009(7019)
2008(7022)
2007(5979)
2006(5861)
2005(5376)
作者
(20467)
(17380)
(16912)
(16682)
(11196)
(8069)
(7855)
(6689)
(6500)
(6443)
(5848)
(5796)
(5708)
(5676)
(5650)
(5344)
(5123)
(5004)
(4937)
(4902)
(4431)
(4238)
(4055)
(4026)
(3991)
(3904)
(3853)
(3762)
(3481)
(3372)
学科
(28359)
经济(28320)
管理(22136)
(19482)
(15984)
企业(15984)
(10408)
(10169)
(9461)
中国(9200)
(8037)
土地(7974)
方法(7445)
(7257)
(6775)
(6740)
税收(6587)
(6533)
数学(6530)
业经(6514)
数学方法(6365)
(6338)
银行(6338)
体制(6175)
(6169)
农业(5990)
及其(5859)
地方(5785)
政策(5709)
(5698)
机构
学院(104122)
大学(102408)
(45246)
经济(44188)
研究(39727)
管理(39645)
理学(32621)
理学院(32256)
中国(32241)
管理学(31778)
管理学院(31552)
(25305)
(22576)
科学(21565)
(19826)
(18260)
中心(18100)
财经(17749)
研究所(17423)
(16594)
(16080)
(14877)
(14817)
师范(14789)
北京(14677)
(13568)
经济学(13366)
(13142)
业大(12917)
财经大学(12810)
基金
项目(61518)
研究(49564)
科学(48957)
基金(43707)
(37145)
国家(36786)
科学基金(31536)
社会(30574)
社会科(28941)
社会科学(28934)
(23476)
教育(23339)
基金项目(21741)
编号(21522)
(20116)
成果(19211)
自然(19171)
自然科(18667)
自然科学(18662)
自然科学基金(18329)
资助(18263)
课题(15859)
(14405)
重点(13867)
(13865)
(13770)
(13119)
(13042)
(12870)
(12640)
期刊
(58105)
经济(58105)
研究(38765)
中国(28946)
(18842)
教育(17430)
管理(15948)
(15931)
(15552)
金融(15552)
科学(13056)
学报(11131)
农业(10166)
业经(9637)
大学(9220)
技术(9065)
经济研究(9051)
财经(8867)
学学(8330)
(7705)
问题(7116)
(6401)
国际(5784)
改革(5725)
(5725)
职业(5261)
现代(5156)
理论(5134)
世界(5058)
(5048)
共检索到179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永胜  
2011年以来的缅甸土地改革与土地政策经历了一个冲突和调适的过程。土地法律法规的混乱和招商引资的需求,促使吴登盛政府通过了《农地法》等四个有关土地的法令,使缅甸土地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但由于在土地立法、改革、征用过程中未处理好相关问题与矛盾,缅甸土地改革面临许多困境。吴登盛政府后期,尤其是2016年3月民盟执政以来,缅甸对土地政策作出重大调整。2016年1月颁布的《国家土地使用政策》充分关注农民利益,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使用习惯。民盟政府允许农民自由经营土地,并将原来被政府征用的一些土地归还农民,但仍未完全缓解因地权问题引发的紧张局势。民盟政府急需制定并颁行《国家土地法》,以破解缅甸土地改革和土地政策面临的困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恩平  韩旭  
土地不仅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中国社会的根基所在。土地问题既是诸多社会问题的诱因,同时也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因素。当前,海峡两岸都面临着地少人多、人地矛盾尖锐的问题,而在台湾农地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当能为大陆农地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相关立法的生成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蒋姮  
近年来,缅甸与中国的贸易、投资、能源和防务关系迅速提升,中国为缅甸提供的经济利益迅速增加,利益分配与争夺问题也在随之凸显。今年6月出现的缅北冲突与此问题息息相关。冲突地点位于中国大唐集团投资的太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臻  
19世纪以来英国土地问题尖锐,自由党发起了土地改革。改革起初以鼓励小土地为主要手段;1908年在劳合·乔治的主导下以土地税为核心;1912年后开始注重保障农业工人权益,其进程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1922年提出农业土地国有化。英国自由党的土地改革为国家干预经济和福利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乡村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友慧  
缅甸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福建省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林友慧一、政府着意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利于缅甸的经济发展缅甸联邦是盛产大米的亚热带国家。全国人口4千多万,共有130多个民族。1984年宣布独立,成立了缅甸联邦政府。此后的十多年里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得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勇  
长期闭关锁国的缅甸,1988年终于打开国门,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投身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经过9年的改革开放,缅甸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随着政局相对稳定、年内加入东盟,预计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将是缅甸经济发展的最快时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军  简小鹰  
村干部扮演角色的多重性与复杂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常会出现冲突的情况,如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与角色外冲突。角色内冲突基于村民社会分化以及村干部理想与现实角色的差异,角色间冲突基于村干部的多种代理人身份的张力、应然角色与实然角色的分歧,角色外冲突基于乡镇干部对村干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界定以及村庄政治的竞争性格局等。经过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村干部角色冲突类型及冲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从三个层面来缓解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即要在社会与政策层面、村庄层面和村干部层面开展具体的行动,采取具体的措施,如此才能让土地流转规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宏伟  
1988年新军政府上台后,缅甸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重的工业化政策,采取国企私有化、建设工业区、鼓励私人和外资投资工业的举措,推动了缅甸工业化进程。但同时,缅甸工业化还存在加工、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石油、天然气、能源工业迅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涛  
缅甸是东南亚第二大国家 ,与我国山水相连 ,有着丰富的资源 ,与我国存在着明显的要素禀赋差异。随着我国加入WTO ,积极了解其外资政策 ,对于促进我国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有效地对缅甸进行投资 ,积极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 ,以建立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鹏翔  
土地问题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有关土地政策的改革将对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轨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国际研讨会就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收入与财政金融、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和耕地保护政策及土地法律完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在中国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的土地权利、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土地政策改革的重点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共识,为下一步中国土地政策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天勇  
中国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向城市社会和工商业经济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对土地制度的供给及其功能提出了特殊的需求。就目前来看,两种公有、高度集中和行政色彩较浓的土地所有和配置制度与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特别是土地集体所有的虚无性衍生出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框架性安排:土地的两种公有制并轨,国家拥有所有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分解国家所有的占有、使用、处置等权力,实行较长的使用年期财产权制度,农民和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年期财产与社会保障挂钩,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管理主要用来弥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钦有  
本文概要介绍缅甸教育:缅甸的寺院教育、扫盲工作与英语教学很有特色;大学设置既注意适应科学现代化,也注意继承传统文化;缅甸的大学都是部属制,资金不足时,依靠学校后援会支持;教师职称的设置与晋升也和我国不尽相同。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建勋  郝栋男  
族群矛盾和冲突逐渐成为影响多民族国家政治局势与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政治、经济和制度等宏观层面的结构性因素之外,族群冲突微观层面的心理和情感根源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既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缅甸调查研究所于2018-2019年开展的缅甸全国性概率抽样调查数据,建构政治信任与族际社会心理距离调适的理论框架,分析不同维度的政治信任如何促进跨族群的社会心理距离调适。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上层政治信任对于缅甸民众的族际社会心理距离产生积极的调适作用,促进族际融合。身边政治信任虽然不能直接对族际社会心理距离调适产生显著作用,但通过上层政治信任的中介效应对缩小族际社会心理距离产生正向影响。该文据此提出,政治信任与族际社会心理距离调适拥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上层政治信任和身边政治信任能够作为族际社会心理距离的有效解释路径,两者对族际社会心理距离的影响机制有所差别但又相互关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培丽  冯颖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早在2000年就断言:"21世纪的决定性力量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高速发展,不仅决定着我国的未来,而且影响着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当前推进我国城市化或城镇化,需认清的一个问题是,城市化并不意味着所有农村居民都要进入城市,可以一边是都市大工业,另一边是农场大农业。为此,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推进城乡统筹改革,解决流动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庆日  张志宏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本文在阐释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土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工具的必然性和有效性。最后,总结了当前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的启示并讨论了其未来走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